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胎儿窘迫是一种症状,系因胎儿宫内低氧及酸中毒所致.常见胎儿窘迫的原因可分为:母体血液中含氧量不足;胎盘脐带输氧功能障碍;胎儿异常以及难产等.本文旨在探讨高海拔地区用B超诊断胎儿窘迫的临床意义.
作者:楚永红;胡一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地处海拔2 808m的青藏高原,空气稀薄,氧分压低,机体为了御寒,代谢明显增强,引起某些内分泌失调,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加,促使了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形成和复发.我院自1999年1月以来收治上消化道出血病人133例,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治愈率95.4%,现结合高原特点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杜海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患者,男,28岁,于2000年5月28日在海拔2800m的贵南县,因CO中毒昏迷18小时收入我院急诊科ICU治疗.
作者:刘艳;丁创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原猝死的病因、病理和临床特点与平原有何不同,以提高其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本院1959年11月-2003年10月1 140例尸检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检出猝死286例,其中呼吸系统疾病173例(60.5%),明显高于平原资料(P<0.01),心血管疾病68例(23.8%),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5例(5.2%),均明显低于平原(P<0.01),消化系统疾病22例(7.7%),泌尿生殖系统和其它疾病各4例(分别占1.4%),肺炎合并肺水肿、肺出血者占46.20%;结论:青海高原猝死的死因呼吸系统疾病占首位,明显高于平原,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对明显低于平原,肺炎易并发肺水肿和肺出血.
作者:卜凤珍;才仁卓玛;旦措毛;宋吉宁;逯金海;藏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简称溃结)是一种病因及确切发病机理不明的慢性结肠炎.随着炎症性肠病(IBD)逐渐被重视和消化内镜的广泛应用,UC的发病率和检出率也有提高.本文对我院(拉萨:海拔3 658m)近10年间UC患者120例进行分析,以探讨高原地区UC的特点.
作者:王南青;刘智广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藏药对部队进入高原增强习服的功效;方法:171名进藏新兵,随机分为6组,实验组用药分别为洛布桑胶囊、诺迪康胶囊、红景天胶囊、藏王宝胶囊、地奥心血康胶囊,空白对照组为医用淀粉胶囊,观察实验药物对进藏前后心电图的影响;结果:进藏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别,P>0.05,进藏后对照组与各实验组心率、Q-T及QT/TQ有显著差异;进藏后心率增快,Q-T、QT/TQ比值增大,对照组与实验组存有显著差别,P<0.05或P<0.01;结论:5种药物对心电图参数均有干预作用,以诺迪康、红景天及洛布桑作用较为显著,提示有增强高原习服作用.
作者:张进军;王毅;牛文忠;王红军;陈宁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高原地区由于受低气压、低氧分压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常使不少从平原移居高原的人群罹患高原病,其中由急性缺氧引起的高原脑病来势凶险,治疗不当常危及生命.高压氧(hyp erbaric oxygenation,HBO)作为及时而有效纠正急性脑缺氧的疗法,在高原脑病的救治方面显示了特殊的疗效.
作者:严兴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所选藏、中成药对快速进入高原青年男性换气效率指数等指标的影响,探索抗高原缺氧的新方法;方法:实验组分别服用洛布桑胶囊、诺迪康胶囊、红景天胶囊、藏王宝胶囊、地奥心血康胶囊,对照组则服用医用淀粉胶囊.采用单盲法给药,在进入高原前后各连续服药3天,2粒/次,3次/日,分别于受试者服药前和进入高原后的第5天,各测定一次受试者的屏气指数和换气效率指数,在进入高原后的第5天测定受试者的高原适应指数;结果:平原人进入高原后,屏气指数降低,P<0.01;进入高原后,洛布桑组和诺迪康组的换气效率指数显著增加,但只有洛布桑组的换气效率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性,P<0.01;在各组中地奥心血康组的高原适应指数高,其余各组差别无显著性;结论:平原人进入高原后,屏气指数降低,洛布桑能够提高机体的高原换气效率指数,而地奥心血康则可能改善受试者的高原适应指数,表明两药可能通过不同的作用途径,促进人体的高原习服代偿过程,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牛文忠;王毅;王红军;陈宁荣;张进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高原脑水肿是急进高原过程中或者急进高原后发生的一种急性高山病,部分病例为在高原生活过程中发病[1],以患者出现意识障碍为其显著临床特征,我院高山中心近10年临床病例平均约20例左右,近年随着旅游和工作人员的增加,发病人员逐渐有所增加.
作者:崔淑娣;杜翔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高原地区晚期肝硬化临床多见,且病死率高.我院自2001年2月-2003年6月共收治肝硬化患者43例,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护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丽红;符中明;王玲;王艳;张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于2002年开展2例常温下肝门阻断行肝脏手术,现将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尚安云;王育红;卫强;李宏文;宋德银;许平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 PU)是指多种因素引起的胃、十二指肠粘膜下层的局限性损害,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本文就高海拔地区的发病特点及临床对策,通过对38例患儿诊断与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高海拔地区由于海拔高、气压低、大气湿度低、大风多,因而鼻出血较低海拔地区发病率高[1].老年人多有动脉硬化、高血压,血管壁弹性减弱,脆性大,更易发生鼻出血,以动脉性出血多见.1997年12月以来,我科应用微波热凝治疗鼻出血400例以上,从中选择50例老年一侧鼻腔动脉性出血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屈霖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一氧化氮(Nitric Oxide,ON)对急性高原病患者血清白介素-8(In-terleuk-8,IL-8)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47例急性高原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药物治疗组(23例),另一组为NO治疗组(24例),药物治疗组给予吸氧、氨茶碱、地塞米松、速尿等药物常规治疗,NO治疗组给予吸入由海拔3 658m高度的空气平衡的10ppm的NO气体,每天2次,上午、下午各1h,并利用放射免疫法对两组急性高原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8含量进行检测比较;结果:NO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清IL-8含量显著低于NO治疗组治疗后和药物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清IL-8含量(分别为:P<0.001、P<0.01),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别亦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NO能抑制急性高原病患者IL-8的分泌,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郑必海;李素芝;王洪斌;高彦明;姚文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晕厥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社会人群30%~50%曾发生过一次或者一次以上的晕厥[1],其病因诊断对治疗和判断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高原部队环境的特殊性导致年轻战士晕厥发生率较平原高,现将我科近10年共收治的80例晕厥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陈丽萍;常开齐;肖青林;马芙蓉;王晋;王秀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四个不同海拔高度健康成年男性血清骨钙素(BGP)的测定,了解高海拔地区引起的血清BGP的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215例健康成年男性的血清BGP含量;结果:玛多地区(海拔4 272m)及雁石坪地区(海拔4 680m)成年男性的血清BGP含量明显高于西宁地区(海拔2 261m)成年男性血清的BGP含量;结论:高海拔地区人群血清BGP增高可能与紫外线辐射强,膳食结构以动物蛋白质为主,乳及乳制品所占比例大有关.
作者:于梅花;李纯杰;谢蓉星;王建青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