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亚高原妇女缺氧对胎儿胎盘绒毛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收集单胎活产分娩低体重儿胎盘50例为观察组,正常体重儿的胎盘50例为对照组;取胎盘部1cm3块10%甲醛固定,石蜡块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四项指标;结果:合体结节:低体重儿47%,对照组39.1%(P<0.01);血管合体膜:低体重儿12.4%,对照组16.2%(P<0.01);毛细血管:低体重儿11.9%,对照组8.4%(P<0.01);纤维素样坏死:低体重儿4.2%,对照组3.5%(P<0.01);结论:低体重儿合体细胞结节、毛细血管和纤维素样坏死明显增多,血管合体膜减少.高原缺氧影响胎盘绒毛结构,是低体重儿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
作者:蔺小倩;张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一氧化氮(NO)、左旋精氨酸(L-Arg)、氨茶碱对急性高原病的治疗情况;方法:利用右心漂浮导管法对急性缺氧幼猪应用NO、L-Arg、氨茶碱后血流动力学及血气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急性缺氧幼猪应用NO、L-Arg、氨茶碱后,各组自身前后比较,肺血管阻力(PVR)、肺动脉平均压(mPAP)均显著降低,SaO2、PaO2显著升高(P<0.001~0.05),其中以NO的改变幅度大;结论:NO、L-Arg、氨茶碱均能显著降低急性缺氧幼猪的肺动脉压,提高SaO2,其中以NO效果好.
作者:郑必海;李素芝;牟信兵;郑建保;高玉琪;刘福玉;周先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亚高原地区妊高征合并肺水肿的发病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对西宁地区17例妊高征合并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7例妊高征合并肺水肿的患者,经高流量吸氧或正压给氧、解痉、强心、利尿和扩张血管等治疗后,大多数肺水肿得以控制,其中12例行剖宫产术,1例行产钳,孕产妇死亡2例,新生儿死亡5例;结论:亚高原地区妊高征合并肺水肿发病率、死亡率高,治疗中应注意改善缺氧状况,及时终止妊娠.
作者:贺青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高原地区全麻手术结束后,拔除气管导管虽然操作简单,但如不注意细节变化,会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本组报告22例全麻病人苏醒期SpO2的临床观察.
作者:韩武斌;赵书哲;冯国君;何井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骨髓红系祖细胞在细胞凋亡方面是否存在异常;方法:应用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对红系祖细胞进行动态观察,培养72小时以后细胞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应用凋亡细胞检测盒了解细胞凋亡发生率;结果:高原红细胞组与正常对照组均发生细胞凋亡,但发生率程度不一,高原红细胞凋亡少于正常对照(P<0.05);结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红系祖细胞存在凋亡异常,需进一步研究是否存在基因表达异常.
作者:邹春华;贾树雅;方洵;王进;李凌;黄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999年4月-2002年4月我们应用FDP(1.6-二磷酸果糖,Esafosma)治疗高原性心脏病28例,并与复方丹参、极化液治疗20例作对照观察,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田德元;杨永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水、电解质代谢障碍与高原肺水肿发生的关系;方法:观测高原肺水肿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电解质对比,高原肺水肿患者治疗前与高原同海拔健康人水负荷试验对比,从而了解高原肺水肿患者水电解质代谢的变化;结果:显示高原肺水肿患者治疗前后血电解质有轻度的变化,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尿电解质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尿Na+浓度明显增高(P<0.01),K+、Cl-浓度显著下降(P<0.05),Ca2+浓度有轻度增高(P>0.05);水负荷试验表明高原肺水肿患者排尿能力在各个时间段及一段时间内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高原肺水肿患者治疗前存在着水、电解质代谢障碍,水、电解质代谢障碍参与了高原肺水肿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杜翔;王宇亮;崔淑娣;牟信兵;孙泽平;李素芝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院地处西藏高原(海拔3 658m),常年接诊大量的高原肺水肿患者,其中有不少为小儿患者,由于小儿在生理和心理方面与成人存在差异性,护理难度大,故我们认为对小儿高原肺水肿的护理应该具有针对性.
作者:王琼;蒋红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在海拔3 700m建立富氧室对人体做功效率的影响;方法:10名受试者在进入富氧室前后分别坐于踏车功量机上,以60rpm连续蹬车,从25W开始,每3分钟递增25W,踏车至力竭时停止.用直线回归方程计算每位受试者的PWC170(W)和HR90w(b/min);结果:PWC170富氧室后较前(前后分别为195.78±21.23和242.69±18.17)明显增高,差异非常显著(P<0.001);HR90w富氧室后较前(前后分别为135.76±7.43和118.11±6.85)明显降低,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富氧室在高原能明显增强人体心功能及提高做功效率.
作者:王伟;张芳;哈振德;张西洲;马勇;崔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院地处海拔2 800m,在2000年-2002年共收治2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全部经纤维结肠镜和粪便检查确诊,根据此病的好发部位,我科应用保留灌肠法治疗,疗效较好,现将治疗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田苗;尚艳霞;邵明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近年来,严重创伤手术有增加的趋势.我院地处海拔2 780m地区,自2002年3月-2002年10月抢救严重创伤病人50例,麻醉处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育红;尚安云;宋德银;许平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院地处海拔2 808m的青藏高原,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下呼吸道感染明显高于平原地区,因此,在治疗上探讨一种治疗有效并能缩短住院平均日,降低治疗费用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一年来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K1、复方丹参、654-2静滴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纪松;叶柳茂;李玉平;徐春玲;向新慧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本研究通过高压氧配合传统的三项支持治疗方案和三项对症处理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较单纯传统治疗组疗效为优,经新生儿行为神经20项评分(NBNA)及动态脑电地形图(BEAM)监测,在统计学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彦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近年来带锁髓内针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股骨干骨折,但存在操作复杂、创伤大、出血多、应力遮挡等弊端.
作者:任晓明;巴军;黄宁庆;李亚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