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晶晶;赵娟
目的:对比观察前列地尔与双嘧达莫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34例、B组30例.在达到血糖和血压控制目标且稳定1周后,A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B组给予双嘧达莫治疗.用药前和用药14 d后检查24 h尿蛋白定量(24hUP)、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观察治疗期间的药品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后24 h UP、Scr、BUN、FIB、D-D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2组治疗后PT、APT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24h UP、FIB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BUN、D-D 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前列地尔与双嘧达莫均能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降低24 h UP、FIB和D-D,安全性好;在降低24h UP和FIB方面,前列地尔优于双嘧达莫.
作者:付晶晶;赵娟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依诺肝素、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起始剂量0.3 g,之后0.1 g,qd;氯吡格雷,负荷剂量300mg,然后75 mg,qd,口服,6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诺肝素钠注射剂1 mg·kg-1,q12h,皮下注射,持续应用3~7 d.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34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2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2.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绞痛复发、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等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诺肝素、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优于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且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黄超岚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干乳剂联合甲钴胺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8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前列地尔+甲钴胺)41例,对照组(甲钴胺)41例,均用门冬胰岛素30特充控制血糖,试验组给予前列地尔干乳剂10μg·d-1+甲钴胺胶囊0.5mg,tid;对照组给予甲钴胺胶囊0.5mg,tid,2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其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试验组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前列地尔干乳剂联合甲钴胺胶囊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甲钴胺.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急诊处方共12300张,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率、种类及联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9.73%,以单一用药为主(59.93%).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占21.02%.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知识培训.
作者:徐海军;戴伟芬;鲍丹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09年9月于我院住院分娩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360例,随机分成治疗一组、治疗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治疗一组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二组予退黄合剂口服,对照组未用药.用药5 d后,观察3组患儿胆红素浓度平均下降幅度和黄疸消退时间.结果:治疗一组总有效率低于治疗二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治疗二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组总有效率和黄疸消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不良反应少且轻微.结论:茵栀黄口服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药物,其疗效与退黄合剂相当,且不良反应少,可解决不少医院因无条件配制退黄合剂而带来的不便.
作者:高春新;沈剑虹;倪艳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推动基本药物制度在西部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实施.方法:通过现场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当前西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初期面临的问题.结果:调研发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策制度不完善、招标配送制度不健全、药品利用不充分、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等.结论:建议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推进农村卫生综合改革;利用现代医药物流手段,规范基本药物招标和配送:适当调整药品目录,促进基本药物有效利用;规范药品定价,完善基本药物补偿机制.
作者:张丽芳;肖月;赵琨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为县级公立医院构建科学适用的绩效评价体系提供参考.方法:以重庆市为例,采用文献法和专家咨询法探讨县级公立医院的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结果:确立了县级公立医院构建绩效评价体系的方向和原则,应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向来建立指标,并遵循公正统一的原则.结论:以该方法建立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较为全面合理,对各项评价指标的建立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参考价值.
作者:游岚;蒲川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对某医院门诊科室的处方用药状况进行调查和点评,提高其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抽取某医院2009年7、9、11月28个科室的门诊处方共8009张,发放现场患者调研问卷360张,通过对2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合理用药国际指标为标准,评价该院合理用药水平.结果:该医院门诊每张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26种;药品通用名使用占处方用药的90.38%;抗菌药使用率为30.18%;注射剂使用率为22.30%;基本药物使用率为54.96%;处方平均金额为216.16元;平均就诊时间为7.72min;平均发药交代时间为30 s;调配药物率为100%;药品标签标示完整率为100%;患者了解正确用药方法率为95.36%.结论:该医院门诊处方在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药品通用名使用率、抗菌药使用率、平均就诊时间、实际调配药物率、药品标签标示完整率、患者了解正确用药方法率等方面均符合合理用药标准.但在注射剂使用率、基本药物使用率、处方平均金额、平均发药交待时间等方面不符合合理用药标准,尚需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李素华;杨悦;李姗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建立测定新型仙灵骨葆胶囊中淫羊藿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柱,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检测波长为270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结果:淫羊藿苷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1~2.0μg(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42%,RSD=2.003%(n=5).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新型仙灵骨葆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冬雪;杜守颖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肥胖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05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的156例初发2型肥胖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成瑞格列奈单独用药组、二甲双胍单独用药组和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均治疗12周,检测、分析用药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结果;与单独用药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更好(P<0.05).治疗组治疗后FBG、2hBG、HbAlC、BMI分别为(6.5±0.58)mmol·L-1、(7.42±0.61)mmol·L-1、(6.32±1.98)%、(24.2±0.65)kg·m-2,且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肥胖型糖尿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金绍礼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为中药鉴定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本学科特点及实践教学经验,分析中药鉴定学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教学改革建议和发展思路.结果与结论:中药鉴定学教学应转变传统观念,注重中药鉴定学的学习与发展;加强实验教学,增设实践教学环节;采取启发式、教与学换位、讨论式教学方式;注重教学手段的改革及知识结构的链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肖井雷;刘玉翠;姜大成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为我国左炔诺孕酮紧急避孕药安全使用与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医药产品不良事件报告体系、我国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国家人口计生委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所收集到的左炔诺孕酮紧急避孕药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并对左炔诺孕酮紧急避孕药的不良反应进行文献检索与分析,找出国内、外关于左炔诺孕酮紧急避孕药不良反应发生类型与报告数据的差距并分析原因.结果:国内、外关于左炔诺孕酮紧急避孕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类型、种类和报告数据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结论:左炔诺孕酮紧急避孕药不良反应的公众教育、发放人员的专业培训及医师对紧急避孕药不良反应的认知与及时处理是减少与预防紧急避孕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关键.
作者:朱向珺;李瑛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痛的临床效果.方法:88例MM患者给予常规诱导和巩固化疗同时,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接受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帕米磷酸二钠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帕米磷酸二钠.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15~25mL·d-1,每月15 d;帕米磷酸二钠90mg·d-1,每月1次;均静脉滴注,qd,至少治疗4个月并维持治疗12个月以上,评价MM患者骨痛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化疗有效率分别为57.8%和53.5%.治疗组伴骨痛患者在第4、9个疗程后骨痛缓解有效率分别为90.0%和89.7%,对照组分别为62.9%和73.9%;2组化疗有效者和轻度骨痛者第4个疗程后骨痛均可达中度和完全缓解,2组化疗无效者第4、9个疗程骨痛缓解有效率分别为78.6%和33.3%、76.9%和70.0%;2组中重度骨痛者第4、9个疗程后骨痛缓解有效率分别为83.3%和33.3%、93.3%和83.3%.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早期辅助治疗MM可明显减轻患者骨痛,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建新;于阳;王轩;周越;包芳;吴学宾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建立测定甘草酸二铵胶囊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Extend-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01 mol·L-1磷酸溶液(38:62),检测渡长为252 nm,柱温为35℃,流速为1.0 mL·min-1,进样量为20μL.结果:甘草酸二铵检测浓度在12.5~1 25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0.3%(n=9).结论:该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甘草酸二铵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轶华;韩学静;田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西咪替丁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6月102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西咪替丁20mg·kg-1·d-1,双嘧达莫4mg·kg-1·d-1,分3次于饭后口服.2组均5d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平均退热、止泻时间和总疗程.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退热时间、平均止泻时间和总疗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西咪替丁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缓解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并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蒋向红;马正威;蒋向东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索临床药学专业实习生的带教模式.方法:从实习模式的确定、实习时间的分配、实习内容的选择等方面着手,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临床药学专业实习生的带教模式.结果与结论:笔者通过带教临床药学专业的实习生,认为应该在带教时首先确立临床实践模式;同时在实践时间分配上,药学实践和临床实践应分别占1/3和2/3;在实习内容上也应有所侧重.建议相关部门改革临床药学专业教学模式,如增加临床药学专业的学制,增加1年实践时间,使学生更充分的进行实践学习,有助于临床药学学生深入实践,为今后工作打好基础.
作者:金蜀蓉;任渝江;戴萍;韩宪忠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0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MTX+米非司酮)与对照组(米非司酮),比较2组治疗后的疗效和治疗前后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B超盆腔包块的情况及副作用.结果:联合组治疗宫外孕的治愈率为9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用药后血β-HCG明显下降,B超显示盆腔包块明显缩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常见的副作用主要为胃肠不适、口腔溃疡、皮疹、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等,联合组副作用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副作用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或消失.结论: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治愈率高,副作用小,可以明显降低β-HCG水平.
作者:刘辛妍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建立测定自制吲哚美辛结肠靶向胶囊在人工结肠液中的吲哚美辛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1mol·L-1冰醋酸(60:40),流速为1 mL·min-1,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28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吲哚美辛检测浓度在2.0~50.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低、中、高浓度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37%、99.87%、100.00%(n=3),RSD分别为0.29%、0.31%、0.74%.结论:本文所建立的吲哚美辛在人工结肠液中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
作者:张福志;傅红兴;王和美;陈密特;周文碧;贾雪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为县级综合性医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我国基本药物制度政策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施情况,结合县级综合性医院的特点,探讨县级综合性医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结果:县级综合性医院是民众看病的主要场所,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大型医疗机构的中转站,因此县级综合性医院是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关键.但其目前还存在政府投入严重不足、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份额过高、基本药物品种不能满足临床用药和配送不及时等问题.结论:建议在县级综合性医院中设立药事服务费弥补目前财政不足情况,解决药价过高问题;并制定药品配送企业评价办法,选择配送效率高的企业,保证基本药物及时配送.
作者:何用忠;秦治雄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口服小剂量螺内酯对高血压患者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探讨螺内酯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8月住院的6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螺内酯治疗,从10mg、tid开始,视病情程度增减用量;对照组给予口服氢氯噻嗪12.5mg,bid.2组疗程均为8周.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糖、血总胆固醇及空腹血糖(FBG).结果:治疗4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37%,8周时总有效率达74%,有效率明显高于治疗4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血总胆固醇治疗8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舒张压与收缩压明显下降(P<0.05),血清CTGF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在治疗6周后,有5例出现SG、血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升高等症状,遂停止服药.结论:小剂量螺内酯在不干扰体内脂质、糖等代谢的情况下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同时能明显降低体内血清的CTGF.
作者:曹翠英;赵香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