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华;张丹;蒋玉凤
目的:评价我院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监管前、后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3-7月和2010年8-12月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种类、给药时机、用药时限、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药学干预后,我院第2代头孢菌素应用率由28.5%提高到44.0%;术前0.5~2 h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比例由74.5%提高到97.0%;术后用抗菌药物时间<48 h的比例由12.5%提高到94.0%;平均用药时间由4.5 d缩短到1.8 d;平均抗菌药物费用由675元降低至270元.结论:实施药学干预可显著提高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比例,提升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董杰;刘振娥;陈鹏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患者、药品以及用药方式与药品不良反应(ADR)致死亡之间的关联性.方法:收集湖南省2003-2010年上报至全国ADR监测网络的150例ADR致死亡报告,采用Excel电子表格统计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原患疾病、过敏史、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等影响因素.结果:患者男性(89例)多于女性(61例);涉及各年龄段,≤10岁、>60岁患者为高危人群;药物以化学药品居首位,其次为中药注射剂;静脉给药风险高.结论:患者个体因素、静脉给药途径、药品因素、合并用药情况均与ADR致死有关.从死亡报告中挖掘的ADR信号,可用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出防范措施,避免严重ADR甚至死亡的重复发生.
作者:余永红;陈光建;李柱;戴正琳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我院临床药师在外科ICU中参与药物治疗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通过临床药师参与外科ICU中的药学实践,分析临床药师在危重患者治疗中如何结合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药师的作用.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进行药物治疗需结合外科ICU危重病患者的生理、病理特点,对重点监护患者随时跟踪并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全程参与突发事件应急救治.
作者:吴建华;张丹;蒋玉凤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评价7种药物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经济学效果.方法:221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接受平消胶囊(A组)、吡硫翁锌气雾剂(B组)、他扎罗汀乳膏(C组)、复方青黛胶囊(D组)、百癣夏塔热片(E组)、阿维A胶囊(F组)、卡泊三醇乳膏(G组)治疗,以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B、C、D、E、F、G组的总成本(C)分别为959.83、894.00、1 343.50、892.03、832.66、592.02、4 664.11元,有效率(E1)分别为65.63%、84.38%、62.50%、66.67%、70.97%、72.73%、80.65%;患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总分减少量(E2)分别为8.44、11.72、8.25、8.85、9.18、9.74、10.73;平均成本-效果比C/E1分别为1 462.49、1 059.49、2 149.60、1 337.98、1 173.26、814.00、5 783.15,C/E2分别为113.72、76.28、162.85、100.79、90.70、60.78、434.68;与F组比较,A、B、C、D、E、G组增量成本-效果比△C/△E1分别为-5 180.42、2 592.10、-7 345.85、-4 950.66、-13 672.73、51 415.28,△C/△E2分别为-282.93、152.52、-504.35、-337.09、-429.71、4113.22.结论:7种药物中,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是较好的治疗方案.
作者:潘柏良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UDCA)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血清胆汁酸谱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检测ICP患者(孕期26~32周)接受UDCA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血清中7种胆汁酸的变化.结果:UDCA治疗ICP患者后与治疗前比较,血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显著下降(P<0.05);ICP患者治疗前血清胆汁酸谱中,胆酸(CA)、甘氨胆酸(GCA)、牛磺胆酸(TCA)、牛磺石胆酸(TLCA)和石胆酸(LC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CP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血清胆汁酸谱比较,UDCA显著升高,CA、GCA、TLCA和TCA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UDCA能显著地降低ICP患者的高胆汁酸水平,其中CA、GCA、TCA、TLCA水平下降为明显.
作者:凌玲;刘兆明;邵勇;王富兰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抗菌药治疗疑似甲型H1N1流感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2009年9月-2010年2月隔离治疗的无基础疾病、无并发症、非高危人群的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226例,按照是否应用抗菌药分为2组,即用抗菌药组与未用抗菌药组.结果:226例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抗菌药使用率为72.6%(164/226);2组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流感样症状缓解时间、病程持续时间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使用与否,对本组病例治疗结果无明显影响;应根据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程长短、是否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是否为高危人群,有选择性地使用抗菌药.
作者:郭秀荣;高晓凤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化疗序贯生物治疗用于进展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与免疫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本临床研究共有12例参与,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均应用了GOLFIG-1方案:吉西他滨1.0 mg·m-2,静脉注射,第1天;奥沙利铂85 mg·m-2,静脉注射,第2天;亚叶酸钙100mg·m-2,静脉注射,第1、2天;5-氟尿嘧啶400mg·m-2,静脉注射,第1、2天,800mg·m-2,持续静脉输注,第1、2天;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00μg,皮下注射,第3~7天;白介素-2 0.5×106u,皮下注射,bid,第8~14天.结果:本方案对于进展期大肠癌患者安全、有效.亚组分析显示,4例出现自身免疫反应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多变量分析验证了发生自身免疫反应可作为一个预测生存时间延长有利的变量.结论:化疗序贯生物治疗所引起的免疫反应与其抗肿瘤活性是密切相关的.
作者:朱志图;刘阳阳;王锴;李恩泽;郁云龙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我国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推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以临床药师、抗菌药物、合理用药为关键词,检索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2009年1月-2011年4月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得到关于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的文献81篇.临床药师分别从围术期预防用药、危重症患者及特殊人群抗感染治疗、抗菌药物与合并用药的相互作用及整体上干预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等方面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结论:我国临床药师在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何洪静;张红菊;夏培元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阐明临床药师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作用的有效切入点.方法:临床药师通过临床查房,发现帕罗西汀与脑蛋白水解物联用存在潜在的相互作用,通过查阅大量资料,获知帕罗西汀为细胞色素P450酶(CYP)2D6抑制剂,影响了脑蛋白水解物在体内的代谢,引起不良的相互作用.结果:临床药师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医师采纳并实施方案后,患者康复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在临床治疗的切入点可以是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也可以是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等其他方面.
作者:胡永梅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肺癌患者血浆中依托泊苷浓度的方法,考察其治疗窗.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R)C18,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20nm,进样量为20μL,柱温为30℃.用世界卫生组织(WHO)评价标准判定疗效及观察不良反应以考察治疗窗.结果:依托泊苷血药浓度在2.59~51.8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方法回收率为94.5%~96.4%;日内、日间RSD均<5.0%.肺癌患者依托泊苷血药浓度治疗窗应为6.525~9.115 μg·mL-1.结论:本方法可快速、准确测定肺癌患者依托泊苷血药浓度;该药在治疗窗内安全、有效.
作者:刘治安;彭玉龙;许斌;莫炫永;蔡宇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建立测定肾移植患者血清中内源性氢化可的松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C18,流动相为乙腈-水-甲醇(51∶136∶77),流速为1.2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45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30μL.结果:氢化可的松血药浓度在50~300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低检测限为8 ug·L-1;日内、日间RSD分别为4.04%~6.81%、4.09%~9.16%,低、中、高3种浓度的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03.12±4.53)%、(100.77±4.07)%、(101.61±6.92)%.肾移植患者内源性氢化可的松术后1~3、3~6、6~12、>12个月的浓度分别为(31.89±21.42)、(45.26±29.26)、(49.69±22.00)、(53.56±29.86)μg·L-1.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快速可靠,适用于肾移植患者血清中内源性氢化可的松浓度的测定.
作者:王晓杰;陈荣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妊娠期贫血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301例妊娠期贫血的患者分为6个治疗小组,即FA1组(益源生+生血宁)、FA2组(益源生+益气维血颗粒)、FA3组(益源生+血宝胶囊)、FA4组(乳酸亚铁胶囊+生血宁)、FA5组(乳酸亚铁胶囊+益气维血颗粒)、FA6组(乳酸亚铁胶囊+血宝胶囊),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FA1、FA2、FA3、FA4、FA5、FA6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3.27%、89.58%、88.24%、64.00%、88.46%、80.39%,成本分别为208.6、189.6、244.0、181.8、162.8、217.2元.排除成本较高、疗效较低的FA1和FA4组,FA2、FA3、FA5、FA6组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11.65、276.52、184.04、270.18;相对于FA5组,FA2、FA3、FA6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 392.86、-36 909.09、-674.10.结论:FA5方案在所评价的治疗妊娠期贫血的6种方案中经济性佳;如果孕期食欲不佳,不良反应较大,则FA2方案为较佳选择.
作者:刘华;李琳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了解卡泊芬净治疗重症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10年9月ICU使用卡泊芬净5 d以上的18例重症IPFI患者的临床资料.卡泊芬净首剂70 mg,后据肝功能分级予50 mg·d-1或35 mg·d-1.治疗期间监测肺部影像学、肝肾功能等.结果:临床诊断14例、拟诊4例.治疗总有效率72.22%(13/18).有效组疗程长于无效组((21.55±6.91)dvs.(10.00±3.50)d,P<0.05),抢先/经验性治疗组有效率高于目标/挽救治疗组(91.67%vs.33.33%,P<0.05).有效组肺部影像改善时间明显滞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卡泊芬净是治疗重症IPFI安全、有效的药物选择,且抢先治疗能提高疗效.
作者:骆雪萍;施善阳;叶宁;夏炳杰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规范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管理的措施,提高医疗质量.方法:总结当前我国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原因,并提出管理办法.结果与结论: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认识不足、受利益驱使等是导致当前我国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应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合理用药宣传教育、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开发和利用合理用药决策系统和监控系统,确保临床规范用药.
作者:廖广仁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了解我院乳腺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2010年6月542例乳腺手术患者的一般情况、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乳腺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率达90.41%;使用频次较高的依次为第1代头孢菌素、非典型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药;抗菌药物平均费用为413.60元,抗菌药物费用占药品总费用的比例平均为29.04%,占住院总费用的比例平均为8.72%.结论:我院乳腺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需引起重视.
作者:赵秀;田文梅;丁长玲;赵永德;丁召兴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了解我院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现状和变迁,探讨其发展与抗菌药物用量之间的关系,为抗菌药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计算13种抗菌药物平均每日每百张床位所消耗的用药频度(DDDs)及同期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抗菌药物用量与耐药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高档次的抗菌药物用量逐年增长,低档次的抗菌药物用量逐年缩减.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呈广泛耐药,且逐年增长.庆大霉素、氨苄西林、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用量与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呈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高,抗菌药物使用量与大肠埃希菌耐药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作者:吕建平;周红辉;肖建宁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解决患者在用药中遇到的问题,满足其对药品知识的需求.方法:对我院2008-2009年门诊药房咨询窗口工作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并介绍药师在咨询工作中对各种用药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结果与结论:2年中咨询窗口药师共接待咨询3 278人次,平均每天12.3人次,其中药物相关内容与非药物相关内容各占约50%.药物相关内容主要包括药物使用、药品质量、药品价格和药品管理等方面,药师在咨询过程中为患者提供了及时、有效的用药指导;非药物相关内容主要包括问路、就医等问题,说明药物咨询窗口的作用在扩大、延伸.
作者:高春红;黄雄伟;陆伟国;陈颖;高静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吸入全麻用于乳腺肿块切除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乳腺肿块切除术的患者60例,ASA Ⅰ或Ⅱ级,18~60岁,随机分为A、B、C组,各20例.诱导时均给予舒芬太尼0.3μg·kg-1,术中分别持续输注舒芬太尼0.2、0.3、0.4μg·kg-1·h-1,复合吸入七氟醚-氧气,根据血流动力学调整七氟醚浓度.记录喉罩插入时及术中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脑电双频指数(BIS);术毕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与B组比较,A组血压升高者较多,C组发生低血压、需要药物支持者较多.持续输注舒芬太尼0.4 μg·kg-1·h-1可明显延迟自主呼吸恢复.结论:静脉输注舒芬太尼0.3 μg·kg-1·h-1复合七氟醚吸入应用于乳腺肿块切除手术,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红梅;徐世琴;沈晓凤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扁桃体细菌及真菌感染病例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扁桃体细菌及真菌混合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从药师角度分析、探讨上述病例的治疗、用药过程.结果:通过医师和药师的相互配合,查找病原体、评估治疗方案、正确选药,成功治愈了疾病.结论: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应重视查找致病原、实验室检验结果、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才能达到满意疗效.
作者:宋菲;邢颖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介绍我院临床药师参与内分泌科药物治疗,促进合理用药的效果.方法:对临床药师工作中遇到的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药学干预,并对不合理用药医嘱和药师干预接受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临床药师干预,2009年内分泌科的不合理用药医嘱例数有下降趋势,而医师对药师的意见接受率有显著上升趋势.结论:通过临床药师的实践,可以减少临床的不合理用药和增进医药之间的合作.
作者:计成;葛卫红;张海霞 刊期: 2011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