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反义寡脱氧核苷酸抑制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并逆转耐药肝癌细胞的体外试验研究

彭志平;蒋明东;尹晓玲;文明;李少林

关键词:反义寡脱氧核苷酸, 肝癌细胞, 药敏试验, 多药耐药, 表达
摘要:目的:探讨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抑制多药耐药基因(mdr1)对耐阿霉素(ADM)肝癌细胞HepG2/ADM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多药耐药基因mdr1人工合成寡脱氧核苷酸(ODN),其中ODN分为ASODN和正义寡脱氧核苷酸(SODN),并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ODN与HepG2/ADM共培养,试验分为反义寡脱氧核苷酸(mdr1-ASODN)处理组、正义寡脱氧核苷酸(mdr1-SODN)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蛋白免疫印迹法观察HepG2/ADM细胞中mdr1mRNA及其蛋白表达情况;MTT法观察HepG2/ADM细胞转染mdr1-ASODN前、后对化疗药物(ADM、顺铂、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结果:与mdr1-SODN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mdr1-ASODN处理组HepG2/AMD细胞中mdr1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与转染前比较,HepG2/ADM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ASODN能有效抑制mdr1基因表达,并恢复肝癌HepG2/ADM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中国药房杂志相关文献
  • 5-羟甲基糠醛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特性研究

    目的:研究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5-羟甲基糠醛(5-HMF)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特征.方法: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取一定浓度的BSA与不同浓度的5-HMF溶液反应(27、37℃下),测定荧光强度和吸光度,再以此通过Stern-Volmer公式计算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通过计算热力学数据探讨5-HMF与BSA的相互作用机制;运用F(o)rster能量转移原理,测定了其相互结合时5-HMF与BSA作用距离.结果:27、37℃下5-HMF与BSA的结合常数K分别为1.4x103 L·mol-1和7.9×103L·mol-.结合位点数分别为0.61和0.78;根据基本热力学参数判断二者主要通过典型的疏水作用力发生相互作用,作用距离为5.6 nm.结论:5-HMF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该过程为静态猝灭,二者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形成了复合物,从而使5-HMF可以BSA为载体进行贮存和运输.

    作者:张轶;杨丽娟;王倩倩;张金莲;孙祥德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大粒径纤维素衍生物手性固定相合成及对普萘洛尔的手性拆分研究

    目的:合成适合于手性药物制备分离的大粒径纤维素衍生物手性固定相并评价其性能.方法:以微晶纤维素和3,5-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为原料,合成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CDMPC),并涂敷于大粒径(40~60 μm)的氨丙基烷化硅胶上,制得了涂敷型CDMPC手性固定相;对CDMPC进行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正相条件下以普萘洛尔为对象评价了CDMPC的手性拆分性能.结果: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CDMPC成功涂敷于手性固定相;普萘洛尔在此手性固定相上获得了手性分离,分离度达到1.67.结论:制备的大粒径纤维素衍生物手性固定相具有良好的手性拆分性能.

    作者:杨沛;王荣;马骏;谢华;张军莉;贾正平;武晓玉;王娟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纳米银凝胶中银的含量

    目的:建立纳米银凝胶中银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以浓硝酸为溶剂溶解样品,分析谱线选择328.068 nm,射频发生功率为1 100W,雾化器压力为214 kPa,曝光积分时间为5s.结果:银离子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0~10.0μg·mL-1(r=0.999 7),检出限为0.003 μg·mE-1,平均回收率为95.29%,RSD为0.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快速、简便,适用于测定纳米银凝胶中银的含量.

    作者:李明春;赵丽艳;马守栋;曹恩惠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违法涉药产品状况分析及对策探讨

    目的:统计分析目前违法涉药产品的品种特点和违法状况,促进涉药产品的规范化管理.方法:对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9年11-12月在集中整治非药品冒充药品专项行动第一阶段工作中所发现的违法涉药产品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违法涉药产品的类型、剂型、标示文号、生产企业类型、经营单位类型以及主要违法行为等.结果:426个品规的违法涉药产品中,保健用品占57.7%,多以透皮贴剂和软膏剂形式冒充药品;食品和保健用品等标示文号多达14种;337个品规在药店中销售;321个品规标示的生产企业名称带有“药”字;222个品规涉嫌宣传功能主治.结论:我国目前涉药产品概念不清;标识文号众多、审批混乱;生产企业名称具有诱导性;涉嫌违法情形多.建议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各类涉药产品的概念和界限;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加强涉药产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的管理;加大打击和处罚力度;加强消费者的宣传教育,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武沙;雷蕾;胡明;于涛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醋酸泼尼松龙醇质体的制备及其药剂学性质考察

    目的:制备醋酸泼尼松龙醇质体并考察其药剂学性质.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醇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以处方中药物与大豆磷脂质量比(A)、胆固醇与大豆磷脂质量比(B)、无水乙醇占处方总量的百分比(C)为考察因素进行正交设计优化处方;考察优化后处方所制醇质体的形态、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稳定性等,差示量热分析法考察其热力学特性.结果:佳处方为A1:20,B1:6、C 30%;以此处方制备的醇质体外形圆整光滑,平均粒径为(278.5±46.7)nm,Zeta电位为(-31.6±0.04)mV,平均包封率为(76.79±0.29)%,贮藏30d稳定性较好.差示量热分析法结果表明,醋酸泼尼松龙以无定形状态包封于醇质体中.结论:醋酸泼尼松龙醇质体制备工艺简单,优化处方所制制剂药剂学性质符合要求.

    作者:吕青志;刘德胜;李珂珂;陈向明;杜雨蒙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国产克霉唑乳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研究及卫生状况评价

    目的:建立有普遍适用性的克霉唑乳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国产克霉唑乳膏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评价其卫生状况.方法:采用培养基稀释法、薄膜过滤法、常规法对样品进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的回收率检测以筛选各菌的检查方法,并应用于19个厂家276批样品的检查.结果:细菌计数测定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每皿0.5 mL),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测定采用薄膜过滤法(冲洗量每膜300 mL),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查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培养基用量为300 mL),铜绿假单胞菌检查采用常规法;5株菌中白色念珠菌对克霉唑为敏感,可作为质控菌株;276批样品的合格率为99.3%.结论:所建立方法适用性好;国产克霉唑乳膏卫生状况良好.

    作者:蒋受军;刘涛;朱斌;韦涛;黄橘;刘常凯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蛋白质类药物胃肠道促吸收方法的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蛋白质类药物胃肠道促吸收方法的研究进展,为开发蛋白质类药物的胃肠道给药系统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文献,对促进蛋白质类药物胃肠道吸收的技术手段和剂型手段进行了综述.结果与结论:采用添加酶抑制剂与吸收促进剂,对蛋白质进行化学修饰,利用穿膜肽、转铁蛋白等特殊转运机制的技术手段,以及采用纳米粒、微乳、脂质体、水凝胶等剂型手段,均可有效提高蛋白质类药物的胃肠道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作者:李佐法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药品监督行政处罚案件调查取证期限问题浅析

    目的:为完善药品监督行政执法程序,提高行政执法效率提供参考.方法:对我国药品监督行政处罚程序期限不明的弊端进行分析,通过文献综述总结诉讼制度中关于举证期限的规定,借以对药品监督行政处罚案件调查取证举证期限和举证责任分配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调查取证举证期限和举证责任分配成为药品监督行政处罚案件办理的限速步骤.通过借鉴我国三大诉讼制度关于举证期限等的规定,建议药品监督行政处罚案件办理中调查取证举证期限及举证责任划分可根据现有的行政处罚案件分类分级制度分别作出设定,明确举证期限的确定部门、期限延长程序及逾期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明确监管部门和相对人举证责任的划分.

    作者:白晓黎;陈朝峰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初始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目的: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的初始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文献,对近年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伊马替尼(IM)、达沙替尼、尼罗替尼初始治疗CML-CP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CML-CP一线治疗提高IM初始给药剂量(600~800 mg·d-1)与IM标准治疗剂量(400 mg· d-1)相比未显示明显优势,对于疗效欠佳的患者可在血药浓度监测的基础上个体化给药;达沙替尼(100 mg·d-1)或尼罗替尼(每次300 mg,每日2次)在初始治疗CML-CP的Ⅲ期临床试验中较IM标准治疗方案显示更优疗效,可能预示更长期生存获益.成人CML-CP一线治疗可采用IM(400 ug·d-1)、达沙替尼(100 mg·d-l)或尼罗替尼(每次300 mg,每日2次)方案,长期治疗可耐受.

    作者:安鸿志;林晓贞;房佰俊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医院药品采购工作中常见问题及处理

    目的:为医院药品采购工作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我院实践,介绍申请药品的采购、药品的调价、药品的转配送、紧缺药品的采购与使用、配送公司的相关变更、突发事件的处理等方面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结果与结论:申请药品的采购必须按程序逐级审批通过;药品的调价必须核实调价依据的真实性;药品的转配送必须核实转配送的原因;配送公司的相关变更应按照《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执行,以上4项必须获得医院主管领导签字许可.对紧缺药品的采购引入配送公司形成竞争;面对突发事件主要依赖于平时扎实的工作基础,对于采购计划配送公司必须就执行情况进行反馈,同时要启动应急程序加以应对.通过采用规范的操作程序和流程,可以应对药品采购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常见问题.

    作者:舒永全;童荣生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氯沙坦对进展性肾炎模型大鼠肾小管-间质细胞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进展性肾炎模型大鼠肾小管-间质细胞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影响.方法:取大鼠行右肾切除并注射鼠单克隆IgG(OX-7)抗Thy1.1抗体2次建立进展性肾炎大鼠模型,于第4周时取部分大鼠立即处死作为模型组,将剩余模型大鼠分为对照组和氯沙坦高、低剂量组(80、20 mg·kg-1·d-1),再另取大鼠行假手术作为假手术组,每组5只,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4周,观察各组大鼠肾小管-间质细胞中MIF、巨噬细胞标记抗原ED-1的表达及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小管-间质细胞中MIF、ED-1表达明显升高(P<0.001);与对照组比较,氯沙坦高、低剂量组MIF、ED-1表达明显降低(P<0.01或P<0.001).病理观察发现,模型组大鼠肾小管-间质受损,而氯沙坦高、低剂量组肾小管-间质的损伤均有改善.结论:氯沙坦可能通过降低进展性肾炎模型大鼠MIF和ED-1的表达来发挥抑制肾小管-间质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

    作者:查艳;赵盈葶;杨霞;陈运芬;俞雷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以0.05 mol·L-1四硼酸钠溶液(85%磷酸溶液调节pH至7.0)作为稀释剂,采用薄膜过滤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相关要求进行试验,以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为试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控制菌对样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学验证.结果: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试验中,试验菌的回收率均大于70%;控制菌检查结果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有效可行,可用于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杨淑先;赵新霞;牛坡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卡泊芬净对生物膜态白色念珠菌体外抑菌作用的试验研究

    目的:检测卡泊芬净对生物膜态白色念珠菌分离株的抑菌作用,探讨临床治疗其相关感染的适治疗剂量.方法:分别测定卡泊芬净对10株白色念珠菌临床株游离态及生物膜态的半数抑菌浓度(MIC50),并对比观察不同浓度卡泊芬净作用下白色念珠菌的增殖活性.结果:卡泊芬净对游离态白色念珠菌的MlC50为0.125~0.5 mg·L-1,对生物膜态白色念殊菌的MIC50为0.25~256 mg·L-1,当卡泊芬净浓度高于白色念珠菌MIC50时,全部游离态白色念珠菌的增殖活性几乎完全受到抑制,但有7株生物膜态白色念珠菌的增殖活性再次增强,且大于阳性对照的50%.结论:卡泊芬净对生物膜态白色念珠菌有抑菌作用,但并不呈浓度依赖性,当其用于治疗生物膜态白色念珠菌相关感染时的适治疗剂量有待临床研究验证.

    作者:阳隽;张天托;朱家馨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依托泊苷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研制

    目的:制备依托泊苷固体脂质纳米粒(ET-SLN)并考察其药剂学性质.方法:采用乳化-超声分散法制备ET-SLN,以单硬脂酸甘油酯(A)、大豆磷脂(B)、泊洛沙姆188(C)、依托泊苷(D)的处方用量为考察因素,包封率为指标设计正交试验,筛选优处方.考察纳米粒的粒径、表面电位、包封率、体外释放情况等.结果:A、B、C、D分别为0.020、0.010、0.015、0.015 mg;所制纳米粒平均粒径(83±0.5) nm,表面电位(-23±0.3)mV,包封率81.2%,可持续48h缓释.结论:所制ET-SLN符合药剂学性质要求.

    作者:于莲;赵向男;崔丹;杜妍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反义寡脱氧核苷酸抑制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并逆转耐药肝癌细胞的体外试验研究

    目的:探讨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抑制多药耐药基因(mdr1)对耐阿霉素(ADM)肝癌细胞HepG2/ADM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多药耐药基因mdr1人工合成寡脱氧核苷酸(ODN),其中ODN分为ASODN和正义寡脱氧核苷酸(SODN),并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ODN与HepG2/ADM共培养,试验分为反义寡脱氧核苷酸(mdr1-ASODN)处理组、正义寡脱氧核苷酸(mdr1-SODN)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蛋白免疫印迹法观察HepG2/ADM细胞中mdr1mRNA及其蛋白表达情况;MTT法观察HepG2/ADM细胞转染mdr1-ASODN前、后对化疗药物(ADM、顺铂、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结果:与mdr1-SODN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mdr1-ASODN处理组HepG2/AMD细胞中mdr1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与转染前比较,HepG2/ADM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ASODN能有效抑制mdr1基因表达,并恢复肝癌HepG2/ADM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作者:彭志平;蒋明东;尹晓玲;文明;李少林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医疗途径中增塑剂DEHP的溶出及其安全性研究概况

    目的:为了解医疗途径中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溶出及其对人体的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查阅相关文献,从DEHP的理化性质、毒性作用、溶出及体内药动学、各种医疗途径中人体的摄入量及耐受摄入量、目前国际上对含DEHP医疗器材的规定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DEHP易从聚氯乙烯医疗器材中溶出,进入人体后产生慢性毒性,毒性大小取决于摄入量和个体敏感性,其中新生儿接受全静脉营养、肠道营养、换血、体外心肺循环以及成人接受肠道营养、大量输血(外伤)、体外心肺循环、冠状动脉绕道、人工心脏移植等医疗途径时,会处于DEHP介导的不良反应的高风险中.结论:部分医疗途径中存在因DEHP释放使人体摄入量超过了耐受摄入量而产生危害的风险,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作者:陈琳;钱青;张喆;张恩娟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异烟肼和利福平联用致小鼠肝损伤实验模型的建立

    目的:为异烟肼和利福平联用致小鼠肝损伤实验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取32只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和模型组(异烟肼+利福平,各75 mg·kg·d-1),每日定时空腹灌胃给予药物1次,灌胃体积为20 mL·kg·d-,于第7、14天分批处死小鼠,摘眼球取血测定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取肝组织观察其病理学变化和肝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第7、14天的ALT、AST活性均明显增强,第14天的MDA含量明显增加、SOD活性明显降低;与第7天比较,模型组第14天小鼠AST显著增加(P<0.05或P<0.01).病理学观察显示,模型组第7天小鼠肝细胞索排列较紊乱,肝细胞体积增大,有少量的肝细胞坏死和炎细胞浸润;第14天小鼠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细胞发生坏死较严重,并伴有明显的炎细胞浸润;对照组小鼠未见明显肝细胞损伤.结论:本方法可成功建立小鼠肝损伤实验模型.

    作者:杨淑艳;钟秀宏;王爽;温娜;赵丽微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我院门诊处方调配差错张数中的应用

    目的:降低我院门诊处方调配差错的张数,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经过计划、实施、确认、处置等一系列活动步骤在我院门诊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比活动前、后某时段内每天的调配差错处方张数,计算改善幅度.结果:调配差错处方张数由活动前的88张/天减少到39.6张/天,改善幅度为55.0%.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降低了门诊处方调配差错的张数,提高了药学服务的质量,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孙怡;顾继红;缪丽燕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阿托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肠系膜动脉内皮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肠系膜动脉内皮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取京都种维斯特大鼠(WKYs)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另取SHRs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和阿托伐他汀组(10 mg·kg-1·d-1),每组8只,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8周,处死后采用敏感的肌张力描记技术测定各组大鼠离体肠系膜动脉环对KC1、苯肾上腺素(PE)、乙酰胆碱(Ach)引起的收缩/舒张反应的张力变化,以及抗坏血酸( 100 μmol·L-1)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拮抗药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1 00μmol- L-)对Ach舒张反应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动脉环对KC1和PE引起的大收缩反应明显增强(p<0.01),对Ach的大舒张反应明显减弱(P<0.01);而阿托伐他汀组可对抗模型组的上述作用.L-NAME可抑制对照组Ach的舒张反应,但不能影响模型组,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恢复了L-NAME对Ach舒张反应的抑制作用.抗坏血酸可促进模型组Ach的舒张反应,但不能影响对照组,阿托伐他汀作用后抗坏血酸的作用消失.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通过提高抗氧化能力和/或增加NO的利用度采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肠系膜动脉的内皮功能障碍.

    作者:彭丽蓉;杨军录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利塞膦酸钠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利塞膦酸钠片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浓度并计算累积溶出度.色谱柱为Shiseido C18,流动相为混合缓冲液(pH 7.2)-甲醇(75:25,V/V),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62nm.采用桨法,以累积溶出度为指标筛选介质(水、0.1 mol·L-1盐酸、pH6.8缓冲盐溶液)和转速(50、75、100 r·min-1),建立较佳测定条件.结果:利塞膦酸钠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1.03~51.73 μg·mL-1(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13%(RSD=0.63%,n=9).在3种介质及转速下药物累积溶出度无明显差异,以此确定水为介质,转速为50 r·min-1,于30 min时取样.结论:所建立的溶出度测定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高,可用于利塞膦酸钠片的溶出度测定.

    作者:李朋梅;张明;张镭;刘晓;张相林 刊期: 2011年第33期

中国药房杂志

中国药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