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爱宗
目的:研究黄芪发酵粉(FAP)对肿瘤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y)的增效和减毒作用,探索临床上更经济有效的抗癌化疗辅助用药.方法:增效实验采用小鼠移植性肿瘤模型(S180、H22实体瘤和H22腹水瘤),观察FAP与Cy合用对肿瘤抑制率和生命延长率的影响;减毒实验观察FAP对大剂量Cy所致小鼠骨髓抑制、免疫器官萎缩、肾功能损伤等毒性反应的对抗作用.结果:FAP可增强Cy对小鼠S180、H22实体瘤的抑瘤作用;对抗Cy所致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减少、骨髓有核细胞数减少和脾重减轻等毒性反应,保护肾功能,对肝功能无显著影响.结论:FAP对肿瘤化疗药物Cy有增效和减毒作用.
作者:陈俊荣;张永健;王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夏枯草中熊果酸含量的方法.并检测不同产地夏枯草中熊果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Zorbax SB C18(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液(pH 7.6)=45:55,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熊果酸进样量在0.111 5~1.784 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9.93%,RSD=0.77%(n=6).不同产地夏枯草中熊果酸的含量在0.08%~0.18%之间.结论:不同产地夏枯草中熊果酸含量差异很大.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夏枯草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丽霞;贾晓斌;陈彦;赵呈雷;封亮;蔡垠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单煎和合煎对黄芩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色谱柱为AgilentC18(250 mm×4.6 mm,5 μm),柱温为室温,流动相为0.5%甲酸甲醇-0.5%甲酸溶液(55:4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4 nm.结果:黄芩苷进样量在0.258 5~2.326 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8%,RSD=1.1%(n=9).结论:黄芩单煎液含量高于单煎合并液,合煎液含量低,且均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刘卫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三黄合剂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和对兔部分组织器官及肝、肾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按Bliss法,选择KM小鼠给予不同浓度的三黄合剂灌胃后逐日观察14 d,并记录动物毒性反应、死亡数和尸检情况;给予含3%三黄合剂的饲料饲喂兔,然后在第35天取组织及血液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发现对KM小鼠的LD50为409.88 g·kg-1,LD50的95%可信限为350.80~478.91 g·kg-1.经过光学显微镜观察,三黄合剂组兔的组织结构清晰.与对照组无显著变化;肝、肾生化指标也无显著差异.结论:三黄合剂的安全范围较大,LD50的剂量相当于小鼠有效剂量的40倍;对兔的心、肝、脾、肺、肾等器官形态结构和功能无显著影响,提示三黄合剂无显著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
作者:张云美;潘永全;韩志刚;谭祥国;杨俊卿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建立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法半夏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方法.方法:在碱性条件下,氨基酸与异硫氰酸苯酯反应,生成异硫氰酸苯-氨基酸的衍生物;采用Venusil-AA氨基酸分析柱(250 mm×4.6 mm,5 μm)、二元梯度洗脱方式测定样品含量,流动相A为0.05 mol·L-1醋酸钠溶液(pH6.5),流动相B为乙腈-水(80:20),检测波长为248 nm.结果:γ-氨基丁酸检测浓度在2.056~12.336 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较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9.0%,RSD=0.92(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法半夏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文琼;余敏灵;陈文秋;余施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建立胃安宁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黄芪、白花蛇舌草、苦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TLC鉴别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黄芪甲苷进样量在2.567~12.840 μg范围内的对数值与峰面积对数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63%,RSD=4.69%(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胃安宁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余晶晶;黄一平;吴德康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定性分析紫苏叶的挥发油.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离鉴定.同时用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解析重叠色谱峰的二维色谱MS数据,获取组分的色谱曲线和MS.再根据组分的MS和保留时间进行库相似性检索以实现定性.结果:共分离解析出76种组分,其中19种组分在紫苏的相关GC-MS分析中未见报道.结论:GC-MS与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分析紫苏叶挥发油成分可提供更多的信息.
作者:任淑清;孙长海;方洪壮;赵晨曦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及糖尿病状态而发生的涉及全身的急性或慢性病变,它们都是糖尿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整体病变的组成部分.
作者:蔡薇薇;孟建伟;寇红云;王友群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药处方调配技能.方法:按照中药调配程序、用药原则,找出在中药调配环节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在中药调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大多数是由于医、药、护人员的基础理论和操作规程不熟悉造成的,是可以消除的.结论:只有按中药处方调配才能保证中药调剂质量,充分发挥其功效.
作者:卢爱军;王金玲;刘敏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建立畅声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黄芪、桔梗、夏枯草及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甘草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Nova-Pak C18(150 mm×4.6 mm,4 μm),流动相为乙腈-2.5%冰醋酸溶液(13:87),波长为276 nm,流速为1.0 mL·min-1.结果:TLC斑点清晰;甘草苷的进样量在0.025 04~0.626 0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66%,RSD=0.52%(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畅声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蔚琳;漏德宝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建立以薄层扫描法测定翁沥通片中贝母素乙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薄层板为硅胶G,展开剂为氯仿-醋酸乙酯-甲醇-氨水(2:6.5:1:0.5),显色剂为改良碘化铋钾试液.结果:贝母素乙的点样量在0.4~2.4 μg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28%,RSD=1.17%(n=6).结论:本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翁沥通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茂;刘美艳;胡翠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为牛黄消炎灵胶囊制定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方法:采用2种TLC法鉴别牛黄消炎灵胶囊中人工牛黄特征成分贝斯素.结果:制剂中被测成分色谱分别在与对照品色谱对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牛黄消炎灵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雷黎明;王先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建立雪梨止咳糖浆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紫菀、款冬花、枇杷叶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菀中紫菀酮的含量.结果:TLC图谱中能清晰栓出紫菀、款冬花、枇杷叶;紫菀酮进样量在0.106~1.69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6%,RSD=1.24%(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雪梨止咳糖浆的质量控制.
作者:韩建国;郭迎霞;宋俊丽;申现祥;王璐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高危因素,而高血脂、高黏滞血症又易导致诸多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脂血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脑中风等;高黏滞血症既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始动因素.又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中间环节.
作者:田树革;唐金华;崔凤静;郭玉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提高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法,选取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和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10月~2007年5月的住院病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采用宣传教育、行政干预、监督检查等干预措施,针对适应证因素对中药注射剂应用进行干预,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变化对干预组与对照组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中药注射剂使用的适应证更加合理(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临床疗效也显著提高(P<0.01),平均住院费用有所下降.结论:适应证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大降低,干预有效.
作者:朱立勤;徐彦贵;王屏;白绍康;高仲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长春新碱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指导I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检索1994~2006 年国内公开发行的医学期刊报道应用长春新碱注射剂致不良反应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多发生于<20 a和>60 a年龄组,女性多于男性,其出现时间可发生于用药后的各个时间段.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涉及机体多个器官、系统损伤,尤其是对胃肠的损伤.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长春新碱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其应用的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曾聪彦;梅全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复方黄连胶囊(CRCC)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VEGF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模型、消渴丸(0.8 g·kg-1)及CRCC低、高剂量(生药含量分别为2.18、4.36 g·kg-1)组,灌胃给药每日1次,8周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肌酐、尿素氮;放免分析检测血清胰岛素(Ins)、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免疫组化技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肾组织VEGF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CRCC给药组大鼠FBG、α1-MG、β2-MG显著降低(P<0.01),Ins显著升高(P<0.01),VEGF蛋白和mRNA的表达减弱(P<0.05).结论:CRCC可显著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VEGF蛋白和mRNA的过度表达,改善肾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发展.
作者:魏瑜;刘圣;唐丽琴;陈礼明;陈象青;史天陆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2型糖尿病在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对人类的危害也越来越大.
作者:王敬;宋光耀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建立丹重搽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定性鉴别方中牡丹皮、板蓝根、重楼、山楂和乌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丹皮酚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C18(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74 am,柱温为30℃.结果:TLC法可清晰鉴别出与牡丹皮、重楼、板蓝根、山楂和乌梅相对应的特征斑点;丹皮酚进样量在0.048 2~0.482 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01%,RSD=1.60%(n=6).结论:所建立的质量标准可用于丹重搽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高群;呼梅;徐陆平;王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银杏叶胶囊中总黄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hiseido MG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68:32),检测波长为378 nm,以外标法定量.结果: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的检测浓度分别在6~120 μg·mL-1(r=0.999 97)、3~60 μg·mL-1(r=0.999 98)、1~20 μg·mL-1(r=0.999 96)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3批样品中的总黄酮苷含量分别为10.14、10.01、10.07 mg.结论:本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银杏叶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爱红;胡文军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