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川;刘松青;王章阳
目的:研制磺胺嘧啶银(SD-Ag)胶原蛋白烧伤膜,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SD-Ag的累积释放量的大小,为进一步开发胶原蛋白膜剂提供经验.方法:应用交联剂法制备胶原蛋白烧伤膜,采用均匀设计方案,考察累积释放量的大小.结果:制备后得到乳白色半透明、光滑,具有弹性的凝胶膜状物.胶原蛋白膜的累积释放量为(22.38±0.036)%.结论:用交联剂法制备胶原蛋白膜简便,便于铸型,成膜性好.本方法准确、快速、简便,可用于SD-Ag胶原蛋白烧伤膜的累积释放量的测定.
作者:腊蕾;蒋雪涛;霍启录;陈志良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作者:秦丁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暑病常因暑天劳作奔走或贪凉饮冷引起,同时夏天多湿,故暑病易伤气,并常挟寒挟湿.常有寒热、倦怠、头沉身重、腹泻呕吐等症状.凡具有祛除暑邪作用,用以治疗暑病,兼有解表和里、清热利湿功效,并以清热祛暑和芳香化湿药物为主组成的制剂,统称祛暑剂.1 祛暑剂的功效祛暑剂具有祛暑清热、祛暑除湿、祛暑解表和祛暑益气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身热烦渴的暑热证.
作者:孙定人;张石革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利迈先即克拉霉素片(Clarithromycin Tablets),是红霉素的新一代衍生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组织和细胞渗透力强,半衰期长,不受β-内酰胺酶的影响,口服更方便等特点,因而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1999年1月~1999年12月,笔者应用利君制药股份公司研制的利迈先治疗老年人呼吸道感染,并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且与安美汀比较,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作者:宁亚利;韩洪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评价阿莫西林/舒巴坦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分别应用阿莫西林/舒巴坦和氨苄西林/舒巴坦,剂量均为3.0g,q8h,静脉滴注给药,疗程(8±2)d.结果:阿莫西林/舒巴坦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3%和73%;细菌消除率分别为92%和8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和11%,试验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莫西林/舒巴坦可作为治疗细菌性感染有效、安全的抗生素
作者:陈勇川;刘松青;王章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讨论不同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经济效果.方法:抽取本院5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根据不同治疗方案(A组:培氟沙星;B组:头孢他定),运用药物经济学费用-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A组和B组方案总成本分别为957.60元和1596.00元,其效果分别为84%和92%.每增加一个单位效果A组较B组节省79.80元.结论:培氟沙星组的治疗方案为下呼吸道感染治疗的较佳方案.
作者:高丽君;罗化川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血管生成(Angiogencsis)是许多生理过程(如胚胎发育、月经周期等)和病理过程(如肿瘤、缺血性疾病、慢性炎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子宫内膜增生症、牛皮癣、肥胖症、创伤愈合等)的基本事件之一[1].认识生理和疾病状态下的血管生成和消退规律及其机制,以及针对血管生成对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是当今新药研究活跃的领域之一.本文就正常血管生成及其调控、血管生成与肿瘤和慢性炎症等疾病治疗的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简单综述.
作者:曹健;郭德玉;张恩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住院哮喘患儿的特征,并确定可能引起再住院的可预防因素.方法:162例14岁以下因哮喘住院的患儿,在入院时,记录其哮喘病史,住院前嗜喘的防治及监测情况,患儿父母哮喘知识掌握的程度、本次哮喘发作的经过及处理,并分析本次住院的可能原因.结果:根据患儿本次住院前12个月的临床表现,发现65.4%为非频繁发作哮喘,26.5%为频繁发作哮喘,8%为持续性哮喘.非频繁发作哮喘多见于5岁以下的患儿,而持续性哮喘多见于5岁及5岁以上患儿(P<0.001).在7个可能引起住院的可预防因素中,即缺乏哮喘知识、预防措施不恰当、依从性差、住院前未应用强的松、未定期就诊、发作时未及时应β2-受体激动剂及延迟就诊超过24小时等,96.9%的患儿具备其中之一,而75.9%的患儿具备其中3个或3个以上的因素.与非频繁发作性哮喘相比,频繁发作及持续性哮喘具备中其更多的因素(P<0.001).结论:针对住院患锋了在的可能导致住院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有望降低将来的住院率.
作者:黄柳一;佘桂源;艾玲保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开展药品电子商务,转换医院药品采购管理模式.方法:探讨利用电子商务进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结果与结论:利用电子商务进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可以保证药品质量,缩短药品采购周期,降低采购成本与药价,减少不合理用药,促进新的药品流通市场的形成.
作者:陈庆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药工业日新月异,医药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传统的医院制剂也不断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医院制剂不仅可以合理补充工业制药的空白与不足,还具有一定的及时性和灵活性,可为临床医疗和科研提供服务.由于医院制剂产品处方直接来源于临床,应用于临床,并反馈于临床,使得医院制剂日渐成为新药研制与开发的前沿阵地和推动医院药学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由此可见,医院制剂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医药人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纽带和桥梁.现阶段,医院制剂普遍具有包装简易、贮存期短、生产批量小、管理欠规范等特点.因此,许多医院参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验收标准》对医院制剂加大了研发力度,同时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国家有关药品管理的政策法规的进一步完善,特别是随着GMP认证的推行,医院制剂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作者:于爱平;郭庆华;徐建国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瑞香狼毒(SCA)抗癌作用机理.方法:小鼠SCA灌胃给药后采集血清,处理体外培养的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测定其MTT转化及克隆形成率.结果:SCA小鼠药物血清显著降低K562细胞MTT转化率和克隆形成率,并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给药2h~4h时的药物血清表现出更强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结论:口服SCA后机体吸收入血的有效成分的直接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可能是其重要抗癌机理之一.
作者:谢华;贾正平;徐丽婷;王荣;樊俊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六味仙参脂片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方法:以C18柱为分析柱;以甲醇-0.1mol/L磷酸二氢钠(60:40)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检测量在0.12μg~0.83μg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 997);平均回收率为100.2%,且重现性较好(RSD=0.71%).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六味仙参脂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冯丹;高竹叶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中医药历史源远流长,早在3千多年前已有使用中药的记载,在与疾病长期斗争过程中形成的中医药完整的理论体系,直至今日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医药不仅深受国人的信赖,而且逐渐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尤其是近20年~30年来,中医药学理论开始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为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本文在古代中医药学理论的基础上对中药临床药学的认识加以整理,目的在于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药学理论,使之在现代医药学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也为更好地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提供帮助.
作者:王丽霞;陆丽珠;牟稷征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测定人血浆中缬沙坦的药物浓度.方法:采用液固萃取法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Hypersil ODS C18(4.6nm×200nm,5μm);流动相:乙腈0.01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50:50,pH2.8);流速:1.5ml/min;荧光检测器:λex为265nm,λem为378nm.结果:缬沙坦的保留时间为5.4min,定量线性范围0.05~5μg/ml,方法回收率>90%(n=5),日内、日间RSD<10%(n=5).结论:本法快速,定量准确,可用于血药浓度测定及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刘红梅;刘艳;金锐;王珍;孙考祥;陆义诚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回顾分析药源性眼部损伤的发生情况与药物品种及给药方法的关系.方法:查阅1960年~2000年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学期刊上有关药物所致眼部损伤病例的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4种药物引起眼部损伤967例,临床表现包括眼部色素沉着、视力障碍、失明及角膜、结膜、视神经、视网膜、视乳头的损伤等;诱发药物以抗微生物药、中枢神经系统药及循环系统药占的比例较大,氯丙嗪、备乃静、胺碘酮、乙胺丁醇等诱发病例多.结论:全身给药所致眼部损伤多为正常用法、用量下的药物不良反应,而眼部用药所致眼部损伤则有错误用药、错误操作、眼部手术中及手术后用药不当等原因.
作者:张志清;王川平;田彩锁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研制泰硝滴耳液,治疗由需氧菌及厌氧菌引起的耳道感染.方法:以甘油、水、乙醇为混合溶媒进行配制,采用双波长等吸收点法同时测定两主药含量,并考察了制剂的稳定性.结果:甲硝唑和醋酸氯己定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4%(RSD=0.57%,n=6)、101.17%(RSD=0.88%,n=6).结论:该制剂配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质控方法简便准确,稳定性良好.本滴耳液作为新制剂开发很有前途.
作者:黄道秋;封卫娅;温必龙;张斌;陈万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预测跌打活血涂膜剂的有效期.方法:根据化学动力学原理,采用恒温加速试验法对跌打活血涂膜剂的稳定性进行研究.以跌打活血涂膜剂中大黄素成分为指标,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大黄素含量,预测其有效期.结果:大黄素的含量变化符合一级反应.结论:以经典法计算,预测得到跌打活血涂膜剂在室温下(25℃)的有效期为1.10年.
作者:柳春兴;李亭;侯炳刚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盐酸阿夫唑嗪的浓度.方法:分析柱:Shim-pack CLC-ODS(4.6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磷酸盐缓冲液-三乙胺(10:30:60:0.05);流速:1.0ml/min;荧光激发波长:334nm,发射波长:378nm;血清中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结果:血清中盐酸阿夫唑嗪浓度在0.40~51.2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0.3 909C+0.0605(n=8,r=0.9 996).高、中、低3个浓度盐酸阿夫唑嗪的日内RSD分别为6.71%、4.02%和6.11%,平均回收率为100.87%;日间RSD分别为10.83%、6.78%和13.64%,平均回收率为97.93%.低检测血药浓度(LOD)为0.20μg/L.结论:本法灵敏、准确,分析时间短,可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胡玉钦;姜楠;柴爱军;刘会臣;侯艳宁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哮喘是一种以呼吸道炎症和支气管高度敏感为特征的病理现象,了解炎症过程和治疗目标有利于哮喘的处置.哮喘中敏感气道对特定抗原的反应有速发型哮喘反应(EAR)和迟发型哮喘反应(LAR)之分.EAR由活化的肥大细胞释放的组胺、前列腺素D2(PGD2)和含硫肽白三烯等具有气道收缩作用的介质造成.在抗原进入体内4h~6h后,嗜中性和嗜酸性白细胞迁移到呼吸道,从而导致LAR的发生.炎症和气道狭窄为LAR的特点.
作者:邓渝林;刘皋林 刊期: 200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