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鸣;高霞;张睿;陈实
目的 提高医院膏方管理质量.方法 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分析医院膏方使用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制订改进推广措施,将开展PDCA循环管理前后膏方使用频次作为衡量指标,通过分析评价成效.结果 膏方使用频次低的原因有膏方制作质量不稳定、场地面积小、设备不足、协定膏方临床适应证少、宣传渠道少等,予以改进制作工艺和提升产品稳定性、扩建场地和增加设备、开展个性化膏方服务、扩大宣传渠道等改进措施后,该院膏方逐渐得到患者认可,月均使用频次由管理前的30.13人次大幅增加到实施后的92.37人次,目标达标率为103.96%,进步率为206.57%.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于医院膏方的改进推广效果显著.
作者:薛敏菲;林俊杰;严慕贤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河北省胸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祛痰、止咳、抗感染、辅助吸氧等常规治疗+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雾化吸入治疗,治疗期间,对对照组患者仅进行简单用药示范,对观察组患者针对该粉吸入剂的使用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度评分、吸入剂使用正确率、临床总有效率、护理总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肺功能指标、血气状况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COPD患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雾化吸入治疗时,对其开展针对该药的系统性健康教育,可促使患者掌握该药的正确使用方法,有利于提高疗效和用药安全性.
作者:秦立志;周艳杰;李春霞;张亚钦;郝云霞;李亚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左金丸中盐酸小檗碱、吴茱萸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切换波长法.方法 色谱柱为Ultimate AQ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5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以磷酸调pH至5.0),梯度洗脱,检测波长盐酸小檗碱为265 nm,吴茱萸碱为225 nm,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结果 盐酸小檗碱、吴茱萸碱质量浓度分别在2.25~112.50μg/mL(r=0.9996)和2.8~140.0μg/mL(r=0.9993)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0%和99.12%,RSD分别为2.78%(n=6)和2.94%(n=6);3批左金丸中盐酸小檗碱、吴茱萸碱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0.37 mg/g和1.28 mg/g(n=3).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为制订左金丸的质量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敖华蓉;龚春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提高中药注射剂在儿科的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1月至12月医院儿科门急诊中药注射剂处方2640张,并进行点评和分析.结果 中药注射剂超说明书使用发生率为38.71%(1022/2640),其中大部分为超年龄用药(72.31%),其次为未提及儿童用药信息(22.70%);热毒宁注射液的超说明书处方记录多,为767条(74.03%).结论 该院儿科门急诊中药注射剂超说明书用药现象较普遍,主要表现为超年龄用药,应予以重视,并采取相关措施.
作者:易文燕;严汝庆;黄碧青;高碧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白术经不同方法炮制后功效指标含量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不同炮制方法制备净白术、清炒白术、土炒白术、麸炒白术、焦白术及白术炭,测定并比较不同白术饮片水分、挥发油、内酯类成分及多糖的含量.结果 6种饮片中,净白术水分含量高,与其他炮制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炒白术挥发油含量高,净白术中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和多糖含量低,与其他炮制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饮片经不同方法炮制后,其水分、挥发油、内酯类成分及多糖含量均不相同,特别是药材本身与其他方法炮制后差异明显,临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炮制方法,以保证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谢丽静;高秋芳;杨昊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快速、同时测定人血中环孢素A及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方法.方法 采用双波长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RP-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1 mol/L醋酸铵洗脱,检测波长环孢素A为215 nm,伏立康唑为256 nm,流速为1 mL/min.结果 伏立康唑及环孢素A保留时间分别为5.32 min和6.48 min,血药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30~1500 ng/mL和200~10000 ng/mL,准确度均在95.0%以上;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15%(n=5).结论 该方法灵敏、稳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同时测定环孢素A及伏立康唑的血药浓度.
作者:王林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为临床合理使用阿托西班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1年3月至2017年6月使用阿托西班住院患者的病历153份,以药品说明书、早产指南等为依据,评价该药在用药指征、给药方法等方面的合理性.结果 阿托西班使用基本合理,不合理应用主要体现在用药指征不明确、给药方法不适宜及疗程过长.结论 临床使用阿托西班时,应综合评估患者病情,有明确用药指征时方可使用;同时,临床药师应宣教其给药方法,以促进合理使用.
作者:刘小艳;王然;冯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系统评价紫杉醇及其脂质体治疗卵巢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收集紫杉醇脂质体(试验组)和紫杉醇(对照组)治疗卵巢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8年3月,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进行文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个RCTs,合计108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OR=1.20,95%CI(0.92,1.55),P=0.18];不良反应,试验组患者白细胞减少[OR=0.70,95%CI(0.51,0.94),P=0.02]、血红蛋白减少[OR=0.54,95%CI(0.38,0.76),P=0.0006]、血小板减少[OR=0.56,95%CI(0.38,0.81),P=0.002]、肌肉痛[OR=0.21,95%CI(0.15,0.28),P<0.00001]、呼吸困难[OR=0.22,95%CI(0.08,0.60),P=0.003]、恶心呕吐[OR=0.35,95%CI(0.25,0.50),P<0.00001]、皮疹[OR=0.21,95%CI(0.13,0.34),P<0.00001]及面部潮红[OR=0.41,95%CI(0.25,0.68),P=0.0005]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两组脱发和腹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紫杉醇及其脂质体治疗卵巢癌疗效相当,但紫杉醇脂质体安全性更好.
作者:汪宝桩;孟光兴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利培酮对地卓西平诱导的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组织中谷氨酸受体1(GluR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30只成年雌性SD大鼠均分为正常对照(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组、模型(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组和利培酮(0.05 mg/kg)组.模型组和利培酮组大鼠给予腹腔注射地卓西平(0.60 mg/kg),每天1次,连续4 d,以建立精神分裂症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14 d.采用Hoffman评分标准评价共济失调程度,采用Sams-Dodd评分标准评价刻板行为;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学习记忆功能;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GluR1蛋白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共济失调评分和刻板行为评分明显升高,目标象限内的游泳时间明显缩短,游泳速度明显减缓,海马组织中GluR1蛋白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利培酮组大鼠共济失调评分和刻板行为评分明显降低,目标象限中的游泳时间明显延长,游泳速度明显增快,海马组织中GluR1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的认知功能具有一定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组织中GluR1的表达有关.
作者:廖世棚;刘宸;刘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化疗药学监护的效果及意义.方法 临床药师全程参与制订1例滋养细胞肿瘤甲氨蝶呤致Ⅳ度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方案,监护患者使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的用药反应和药品不良反应.结果 临床药师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协助医师筛选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判断用药和停药时机,及时评估和处理药品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结论 临床药师主动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实践,能保证化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
作者:王柯静;包雪;陈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测定市售余甘子提取物中没食子酸与鞣花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Zorbax SB Aq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分别为273 nm和254 nm,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结果 没食子酸与鞣花酸进样量分别在0.282~4.230μg和0.0436~0.654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5);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4%和102.86%,RSD分别为0.64%和0.78%(n=5);10批样品中有8批为正品,含量分别为12.79~105.07 mg/g和3.09~33.47 mg/g;2批伪品中2种成分含量均为0.结论 市售余甘子提取物质量差异较大,存在伪品.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评价余甘子提取物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作者:张文莉;张俊仪;张龙开;黄月纯;林伟斌;梁芷韵;魏刚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对产妇催乳素水平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00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分为A组(舒芬太尼2μg/kg术后镇痛)、B组(地佐辛0.15 mg/kg+舒芬太尼2μg/kg术后镇痛)、C组(地佐辛0.3 mg/kg+舒芬太尼2μg/kg术后镇痛),各100例.术后4,8,12,24,36 h,对产妇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测定血浆催乳素水平,对新生儿进行神经和适应能力评分(NACS);观察术后48 h内3组产妇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4,8,12,24 h,B组和C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P<0.05),且C组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12,24,36 h,B组和C组的催乳素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且C组显著高于B组(P<0.05);术后各时段各组新生儿NAC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A组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但B组和C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与单用舒芬太尼相比,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更佳,且联合用药中地佐辛用量为0.3 mg/kg时的镇痛效果优于其用量为0.15 mg/kg时,可促进乳汁分泌,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且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夏勇;付鹏;李德才;龚雯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增殖分化及胶原蛋白合成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三七总皂苷组.采用四氮唑(MTT)比色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刺激的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Ⅰ型、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MRC-5细胞增殖比显著升高,α-SMA及Ⅰ型、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地塞米松组和三七总皂苷组MRC-5增殖比较模型组显著降低,α-SMA和Ⅰ型、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 三七总皂苷可通过抑制MRC-5细胞增殖及分化,抑制人胚肺成纤维细胞Ⅰ型、Ⅲ型胶原蛋白表达,从而延缓及阻止肺纤维化.
作者:耿德海;郭文龙;王强;刘志勇;薛娟;孙晓芳;谷雨;刘未华;段斐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用于乳腺癌保乳术后辅助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行保乳术治疗,术后对照组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阿霉素辅助化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辅助化疗.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病理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均与乳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和5年生存率有关(P<0.05);辅助化疗后,研究组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16%(P<0.05);研究组患者化疗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3例,口腔溃疡2例,骨髓抑制4例,脱发7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6例,10例,14例和23例(P<0.05);辅助化疗后,研究组患者预后因子Ki-67、雌激素受体(E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阳性者分别为16例、17例和11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9例、26例和22例.结论 乳腺癌行保乳术后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辅助化疗,可有效减少化疗不良反应,减弱预后因子Ki-67,ER,Her-2的表达,提高生存率.
作者:徐璐;陈峙霖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控制山楂药材的质量.方法 采用毛细管电泳法建立山楂药材黄酮类成分的指纹图谱.分析柱为毛细管柱(50 cm×50μm),缓冲液为NaH2PO4-Na2B4O7-SDS(浓度分别为20,40,40 mmol/L,pH=4.50),胶束电泳毛细管色谱(MECC)模式,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 精密度和重复性试验中,峰面积大于10%共有峰相对峰面积的RSD均小于5%,符合《中药注射剂色谱指纹图谱实验研究技术指南(试行)》中相关要求.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控制山楂药材的质量.
作者:陈宝龙;郑朝华;陈玉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皮炎灵搽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鉴别制剂的理化性质;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定性鉴别制剂中的冰片;进行相对密度等相关项检查和刺激性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间苯二酚和水杨酸含量,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2%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20μL.结果 制剂理化特征符合规定;冰片的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制剂相对密度为1.113,pH为2.7,低装量为(20.08±0.56)mL,样品细菌数≤100 cfu/mL,霉菌数≤10 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未检出;24 h皮肤未见红肿.间苯二酚和水杨酸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02~0.20 mg/mL,r=0.9995(n=8),0.01~0.10 mg/mL,r=0.9993(n=8);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9%和98.16%,RSD分别为2.59%和2.12%(n=9).结论 该方法可为建立皮炎灵搽剂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作者:李娜;赵娜娜;陈晴;葛媛;杨阳;朱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疗效.方法 将医院2017年1月至11月收治的100例终末期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24 h尿量显著大于对照组,心率,呼吸困难程度评分,血浆NF-κB p65、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等炎性因子水平,血浆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脑利钠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恶心、头痛、血肌酐升高例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可有效提高终末期心衰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其血浆炎性因子水平.
作者:王颖;姜世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的疗效及对内皮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4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PCIV患者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1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并给予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研究组患者加用银杏达莫,均治疗10 d.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血栓调节蛋白(TM)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及两侧椎动脉和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4.88%比2.50%,P>0.05).结论 银杏达莫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治疗PCIV,疗效确切,对患者的内皮功能、血流动力学均有明显改善作用,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鹤鸣;高霞;张睿;陈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醋酸亮丙瑞林术前预处理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对局部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手术前给予醋酸亮丙瑞林预处理.结果 研究组患者用药后肌瘤和子宫体积均显著减小(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盆腔引流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后微循环指标(除毛细血管管径外)较手术前变化程度不显著(P<0.05),但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前应用醋酸亮丙瑞林预处理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围术期指标,且对局部微循环影响较小.
作者:刘晓赠;张唯;薛翠琴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全凭静脉麻醉和持续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围术期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0月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204例,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TIVA组,100例)和持续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麻醉组(EIVA组,104例).监测并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t0)、手术中(t1)、手术结束时(t2)及手术后30 min(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并于手术前、术后12 h及术后3 d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血清D-二聚体水平、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结果 EIVA组患者的麻醉诱导时间明显长于TIVA组(P<0.05),但麻醉药物用量明显少于TIVA组(P<0.05);在t1,t2,t3时,EIVA组患者的MAP,SpO2,HR和BIS均明显高于TIVA组(P<0.05),而EIVA组患者术中和术后HR基本稳定,与t0基础值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 h和术后3 d,EIVA组患者PLT及FIB水平明显低于TIVA组,血清vWF水平明显高于TIVA组(P<0.05);EIV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2%,明显低于TIVA组的25.00%(P<0.05).结论 腹部手术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麻醉,老年患者术中和术后血流动力学较全凭静脉麻醉老年患者更稳定,术后血液高凝状态改善更显著.
作者:孙韧;谭和莲;高艳平;刘长军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