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地尔联合血塞通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凝血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

刘红霞;罗卓章;王运林;陈力;吴沛锵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前列地尔, 血塞通, 肾功能, 凝血功能
摘要: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血塞通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凝血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血塞通治疗,观察组予前列地尔联合血塞通治疗,治疗14 d.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尿素氮、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与对照组的12.50%相当(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血塞通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肾功能及凝血功能,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益肾活血通络方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脂联素及软骨寡聚基质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益肾活血通络方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血清脂联素及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骨科就诊的KOA患者16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3例)和观察组(8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益肾活血通络方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9.02%,高于对照组的67.47%(P<0.01);观察组脂联素及COM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膝关节评分(WOMAC)及全膝关节核磁共振成像积分(WORMS)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6/82),对照组为6.02%(5/83),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益肾活血通络方能提高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影像学损伤,保护膝骨关节.

    作者:张启增;尚文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利培酮与奎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损害比较

    目的 比较利培酮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予奎硫平治疗.两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4.4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评分、总分均有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记忆量表(MQ)评分为(70.12±6.83)分,高于对照组的(63.78±7.23)分(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各种并发症,观察组总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32.56%(P<0.05).结论 与利培酮比较,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可更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志武;刘世红;李锟;张宗宇;姜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骨瓜提取物注射液对四肢长骨骨折术后不愈合及康复进程的影响

    目的 探讨骨瓜提取物注射液对四肢长骨骨折术后不愈合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四肢长骨骨折患者246例,参照医师建议和患者自愿原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23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研究组加用骨瓜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更短,肿胀程度明显更轻(P<0.05);研究组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8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7%(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骨瓜提取物注射液应用于四肢长骨骨折术后,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和肿胀程度,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功能恢复效果,安全性好.

    作者:何振华;程智涛;胡阿威;韩洪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补肾清心汤治疗围绝经期睡眠障碍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自拟补肾清心汤治疗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29例围绝经期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4例.观察组患者予自拟补肾清心汤加减治疗,每日1剂,连服4周;对照组予艾司唑仑片治疗,每日1片,连服4周.两组治疗结束后1个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价睡眠质量,比较两组治疗期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PSQI总分及各分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PSQI总分为(6.70±1.24)分,睡眠质量评分为(1.03±0.35)分、睡眠效率评分为(0.97±0.30)分、睡眠障碍评分为(1.42±0.38)分、催眠药物评分为(0.32±0.08)分,日间功能障碍评分为(0.58±0.2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78±1.71)分,(1.37±0.42)分,(1.24±0.41)分,(1.70±0.45)分,(1.05±0.31)分,(0.83±0.30)分(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嗜睡、头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3例出现抑郁症状,观察组无抑郁病例.结论 补肾清心汤可显著改善围绝经期睡眠障碍妇女睡眠质量,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艾司唑仑片.

    作者:王雅红;霍晓燕;刘桂英;张春香;曾小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曲普瑞林与辛伐他汀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疼痛复发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辛伐他汀和曲普瑞林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术后疼痛复发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诊断为EM并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的患者54例,根据术后辅助用药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27例.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第6天,A组患者给予辛伐他汀治疗,B组患者肌肉注射曲普瑞林.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性交痛、痛经、盆腔疼痛程度,均较术前明显减轻(P<0.05);A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关节痛、痤疮、胃肠道不良反应、过敏、发热/盗汗,B组主要不良反应为关节痛、痤疮、发热/盗汗,术后6个月,两组不良反应反生情况差异显著(P<0.05).结论 辛伐他汀和曲普瑞林均能有效预防EM术后疼痛复发,但曲普瑞林疗效更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为EM患者术后辅助药物的较佳选择.

    作者:吴雨倩;周明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多靶点治疗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多靶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RNS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泼尼松与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泼尼松、吗替麦考酚酯胶囊和他克莫司联合治疗.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57%(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24 h尿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白细胞介素(IL)10和尿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78%,与对照组的41.30%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多靶点治疗RNS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和T淋巴细胞水平.

    作者:张瑜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二甲双胍联合非诺贝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非诺贝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血脂水平、肾功能损伤、胰岛素抵抗(IR)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7年1月至7月确诊并接受治疗的NASH患者112例,分为二甲双胍组(A组,n=31)、非诺贝特组(B组,n=34)、联合治疗组(C组,n=47),另选择25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D组).结果 治疗3个月后,NASH患者血脂和肝功能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C组患者肝脏B超检查结果和HOMA-IR分别为(4.93±0.87)分、(2.31±0.34),明显低于A组和B组患者(P<0.05);C组患者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均低于A组和B组患者(P<0.05),而血清SOD和MDA水平均优于A组和B组患者(P<0.05),与D组受试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NASH患者肝脏B超检查量化结果与HOMA-IR呈正相关,与血清SOD和MDA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非诺贝特通过降低患者胰岛素抵抗及氧化应激反应,从而改善NASH患者的血脂代谢和肾功能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劳雪莲;韦良宏;陈海东;沈丽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4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6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口服雷贝拉唑,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莫沙必利,均治疗8周.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5.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94%(χ2=8.336,P=0.004<0.05);观察组患者的胃镜下食管炎症改善总有效率为82.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χ2=7.950,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χ2=0.731,P=0.393>0.05).结论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艳飞;韦凤银;韦雅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阿比特龙治疗老年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 观察阿比特龙治疗老年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CRPC患者4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阿比特龙,22例)及对照组(比卡鲁胺,21例),均治疗3个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睾酮水平[(1.5±0.5)mg/dL比(2.7±0.9)mg/dL,t=6.540,P<0.05],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91%(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QLQ-C30量表总健康水平评分[(50.3±6.8)分比(39.6±7.1)分,t=4.871,P<0.05]明显增高;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38%(P<0.05).结论 阿比特龙治疗老年CRPC的疗效明确,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汪洋;杨丽;孔东波;江波涛;饶志刚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前列地尔联合血塞通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凝血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血塞通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凝血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血塞通治疗,观察组予前列地尔联合血塞通治疗,治疗14 d.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尿素氮、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与对照组的12.50%相当(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血塞通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肾功能及凝血功能,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红霞;罗卓章;王运林;陈力;吴沛锵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经超声微泡介导治疗大鼠损伤面神经的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微泡介导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基因修复大鼠受损面神经模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40只SD大鼠制作面神经损伤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为EPO+超声组,B组为EPO+微泡组,C组为EPO+超声+微泡组,D组为单纯手术组(PBS).于EPO基因转染后第1,7,14,28天,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况,检测损伤面神经传导速度、潜伏期及动作电位波幅.提取损伤处面神经组织,采用RT-PCR检测EPO mRNA的表达.结果 转染后第14天,C组大鼠术侧有少量胡须可观察到细微摆动;转染后第28天,C组大鼠一般状况较A组、B组、D组恢复得更好,C组面神经损伤后修复的神经电生理表现优于A组、B组、D组,C组中EPO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A组、B组、D组(P<0.05).结论 超声微泡介导EPO基因有助于面神经损伤的修复.

    作者:苏俊波;骆文龙;郝亚宁;王德平;刘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葡萄糖注射液中注射用血栓通与胰岛素配伍稳定性考察

    目的 考察注射用血栓通与胰岛素在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检测室温12 h内注射用血栓通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加入胰岛素后,溶液外观、不溶性微粒、pH变化,以及配伍液中三七皂苷和胰岛素含量的变化.结果 配伍液在12 h内无浑浊沉淀,pH、三七总皂苷和胰岛素含量均无明显变化;配伍液颜色6 h内无变化,其后颜色变深;不溶性微粒数8 h内无明显变化,其后逐渐增多.结论 在试验条件下,注射用血栓通与胰岛素在10%葡萄糖注射液中6 h内配伍稳定.

    作者:彭雯;王耀华;孙志强;孙冬晓;贾聚坤;孟岩;任晓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血浆cfDNA中K-RAS突变及与西妥昔单抗耐药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cfDNA中K-RAS的含量变化,以及K-RAS与结直肠癌患者用药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晚期结直肠癌患者100例,从EDTA血液样品获得血浆,使用ARMS-PCR评估K-RAS突变等位基因,收集病例,并统计K-RAS突变状态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抗的药物疗效关系,分析K-RAS基因突变对总生存期(OS)和无疾病生存期(PFS)的影响.结果 cfDNA和组织中均检测出的K-RAS突变的一致性为62.50%,治疗前K-RAS在cfDNA中的突变丰度为(17.00±12.05)%,经过标准治疗后为(8.10±7.98)%;同样,在组织中检测出,治疗前K-RAS在组织中的突变丰度为(26.40±9.80)%,经过标准治疗后为(12.60±2.55)%;K-RAS野生型患者在使用EGFR单抗中会随着疾病的进展而出现K-RAS突变丰度增多的现象,且K-RAS的表达情况与临床PFS和OS正相关.结论 血浆中K-RAS检测可指导临床用药,具有一定预后判断价值.

    作者:林琳;庞雄昊;梁文丽;李美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玻璃酸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玻璃酸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2月至2107年3月收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各30例.A组患者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B组患者予以复方倍他米松治疗,C组患者予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均治疗5周.结果 治疗后,C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A组和B组(F=4.974,P=0.009);C组患者的关节疼痛评分低于A组和B组(F=4.205,P=0.018);C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A组和B组的56.67%和50.00%(χ2=12.203,P=0.002);3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χ2=1.071,P=0.585).结论 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优于单药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包先昌;谢伟青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影响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丹红注射液20 mg/d连续静脉注射,治疗14 d.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1周和治疗2周的外周血NLR、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均降低(P<0.05);患者28 d病死率为9.30%(8/86);与存活患者比较,死亡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NLR,NIHS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均降低(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外周血NLR与其NIHS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r=0.872,0.921,P<0.05);Spearman无条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外周血NLR与其28 d病死率亦呈正相关(r=0.886,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外周血病情和神经损伤,且其病情、神经损伤及预后均与外周血NLR相关,外周血NLR可能作为其病情、神经损伤及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作者:张荣;丁轶;胡珍琼;叶方斌;刘昌晟;胡殿波;刘思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国产达沙替尼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疗效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 探讨国产达沙替尼对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CML-CP)的疗效及相关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CML-CP患者126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3例.试验组患者予国产达沙替尼治疗,对照组患者予进口达沙替尼治疗.比较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两组制剂药代动力学参数[血药峰浓度(Cmax)、达峰时间(Tmax)、半衰期(t1/2)、平均驻留时间(MRT)]差异.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液学及细胞遗传学治疗效果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所用制剂Cmax及Tmax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制剂t1/2及MR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国产达沙替尼治疗CML-CP效果较理想,且人体代谢时间较长,有利于疾病转归.

    作者:蔡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基于ITS2条形码的贯叶金丝桃及其混伪品鉴别研究

    目的 应用ITS2条形码序列鉴别贯叶金丝桃及其混伪品.方法 提取贯叶金丝桃及其混伪品DNA,使用ITS2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测序,去除低质量碱基和拼接获得ITS2条形码目的序列.基于MEGA 6.0中的K2P模型,计算贯叶金丝桃及其混伪品的种内和种间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发育树(NJ树),同时预测ITS2二级结构.结果 贯叶金丝桃ITS2序列长度为236 bp,种内大K2P遗传距离为0.004,与混伪品的种间K2P遗传距离分布为0.107~0.490;由NJ树可知,所有贯叶金丝桃均聚为一大支,呈现出明显的单系性,能很好地与其混伪品分开,同时贯叶金丝桃与其混伪品在ITS2的二级结构上差异明显.结论 应用ITS2条形码序列可准确鉴别贯叶金丝桃及其混伪品,可用于贯叶金丝桃鉴别.

    作者:杨宋琪;唐小龙;陈海燕;柯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受损组织的防护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并分析其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 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在体脑微透析技术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大鼠脑部的转运情况.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性脑卒中组、丹参ⅡA磺酸钠预处理组和丹参ⅡA磺酸钠实验组,每日晨给予处理组大鼠30 mg/kg丹参ⅡA磺酸钠腹腔注射.用改良的Pulsinelli′s四血管阻断法建立缺血性脑卒中动物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脑梗死面积、脑含水量、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并观察发热、白细胞反应、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丹参ⅡA磺酸钠平均回收率较丹参酮ⅡA单体低(t=9.268,P<0.05);4组大鼠间脑梗死面积和脑含水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缺血性脑卒中组大鼠的上述指标高于预处理组和实验组(F=7.952,9.164,P<0.05),而预处理组和实验组之间无明显差异(F=13.297,8.325,9.128,P>0.05);缺血性脑卒中组大鼠LDH和MDA水平高于预处理组和实验组,而SOD水平则较低,预处理组和实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大鼠发热、白细胞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而预处理组和实验组大鼠皮疹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利用率较丹参酮ⅡA单体高,可通过降低LDH和MDA水平,提高SOD水平而对缺血的脑组织起到保护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小,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杜维平;邓礼娟;贾毅敏;赖翔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右佐匹隆片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失眠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至2015年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11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共治疗4周.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显效率为53.33%(32/60),总有效率为93.33%(56/60),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血5-羟色胺含量为(129.75±23.86)ng/mL,血γ-氨基丁酸含量为(9.86±1.97)ng/L,均明显提高;血多巴胺含量为(76.38±8.74)ng/L,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中国卒中量表评分为(14.13±0.75)分,明显降低,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为(26.08±3.71)分,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48.75±5.98)分和(68.96±7.91)分,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 血清脑颗粒联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失眠,可改善患者失眠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朱作权;桂心;杨叔英;刘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注射用黄芪多糖单糖鉴别及游离单糖检查方法研究

    目的 研究注射用黄芪多糖质量标准,通过改进原标准中纸色谱鉴别项和游离单糖检查项,建立新的薄层及液相色谱鉴别和检查方法.方法 以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为指标性成分,按照原标准方法及改进方法分别对注射用黄芪多糖进行色谱鉴别和检查.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验证黄芪多糖的单糖组成.结果 改进的薄层色谱法及液相色谱法鉴别和检查方法避免了高毒离子(Ba2+)的使用,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将色谱鉴别项和游离单糖检查项合并,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试剂使用量;且水解后样品中单糖混合液能更好地分离,克服了原有方法的不足.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注射用黄芪多糖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赵;赵剑锋;王莹;张建宝;金红宇;马双成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