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钢
目的 考察透明质酸靶向修饰苦参碱脂质体(HA-MA脂质体)对肝癌H22小鼠的抑制作用,并进行处方筛选.方法 筛选HA-MA脂质体的佳制备方法;并以磷脂比、药脂比、磷酸盐缓冲液的pH为单因素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筛选佳处方工艺;使用透析袋法检测HA-MA脂质体的体外释放度;裸鼠右腋皮下接种H22肝癌瘤株,尾静脉注射给药14d后,称取瘤体质量并计算抑瘤率.结果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效果好;佳处方工艺的磷脂比为3:1,药脂比为1:25,磷酸盐缓冲液的pH=7.4;HA-MA脂质体与苦参碱脂质体释放曲线基本一致,且均有一定缓释效果;HA-MA脂质体对H22肝癌小鼠的抑瘤率与环磷酰胺相近,高于苦参碱和苦参碱脂质体.结论 由于透明质酸的修饰,HA-MA脂质体抑制H22肝癌裸鼠的效果明显优于苦参碱和苦参碱脂质体.
作者:赵玉玺;张世鹏;张帆;刘倪;刘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确诊为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住院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组和联合组,各40例.药物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恩替卡韦治疗,联合组患者则在药物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进行血浆吸附治疗.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药物组的67.50%(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明显低于药物组(P<0.05),联合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常莉;周平;宋孟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脑卒中患者药物诱发跌倒事件的影响.方法 在神经内科成立品管圈,落实品管圈活动的开展,统计活动开展前3个月因药物诱导脑卒中患者跌倒的发生率,并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制订可行性对策并予以实施.对策实施后,比较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因药物诱导脑卒中患者跌倒的发生率.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药物诱发跌倒事件发生率由原来的5.56%(12/216)下降到1.44%(3/209),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保证了医疗和护理的质量安全,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医患关系.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能明显降低脑卒中患者药物诱发跌倒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还能增进医药护患的沟通,加深圈员掌握质量管理工具的程度,提高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汤志萍;茹敏晖;汤嘉敏;方健;刘湘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以北京市某三甲医院院内药品物流闭环分析数据模型为例,通过数据分析找出目前院内医院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得出药品配送、医嘱管理及资源配置的优化方案,为提高病区基数药品管理水平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统计及回顾分析的方法,分析药品使用流程闭环、医嘱用药情况及病区基数药品种类等.结果 各药品使用环节在每日8:00~11:00时和15:00~16:00时相对集中,且执行用药高峰错后于发药高峰时间.除10%氯化钾注射液和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外,实际使用的病房基数药品均不在备案药品清单中.同时,备案名单中仅有注射剂,而实际使用的药品中既有注射剂也有口服药品,且存量较大.此外,0.9%氯化钠注射液并不是神经内一科的备案药品,但病房实际基数药品中存量较多,尤其在长期医嘱中存药量排名第一,这与临床用药需求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药房发药配送数量过于集中,且高峰时间延后于执行用药时间,这是导致病区存药不规范的重要原因.医院应考虑增加住院药房及静脉用药配置中心的日均药品配送次数,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增设数据化监控与管理手段等.
作者:王艳梅;韩超;袁隽明;刘伊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比较使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同一水溶液中镉含量的效果.方法 取同一组含镉的水溶液,分别稀释到火焰法标准曲线适宜的浓度和石墨炉法标准曲线适宜的浓度,进行检测,并计算结果.结果 火焰法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为0.95%(n=6),加样回收率为99.87% ~102.23%(n=5);石墨炉法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为1.40%(n=6),加样回收率为98.30% ~100.84%(n=5).使用两种方法测量不同的3份样品,相对偏差为0.39% ~2.72%.结论 两种方法测得同一水溶液中镉的含量基本一致,石墨炉法对样品需求量更小,但对高浓度样本石的次稀释更易引起误差.
作者:蒙明姜;李丽;俞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8月至2017年2月来医院就诊的患者1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对照组(纯西医治疗),各74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指标及治疗后半年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73%(P<0.05),半年后复发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7例比15例,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盆腔积液深度均下降,且治疗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51%(P<0.05).结论 与单纯西医治疗急性盆腔炎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确切,复发率更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丁海霞;孙志敏;王爱军;牟晓霞;杨晓燕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在结核病和高危人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治并行IGRAs的120例结核病和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肺结核组(A组,40例)、结核性胸膜炎组(B组,40例)和高危人群组(C组,40例),另纳入4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D组).详细记录病史、基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外周血IGRAs结果.结果 A组、B组、C组及D组IGRAs的阳性率依次为90.00%(36/40),70.00%(28/40),45.00%(18/40)和5.00%(2/4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结核病患者中IGRAs阴性者,年龄偏大,多为男性,症状持续时间更长,结核性胸膜炎比例更高;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症状持续时间>1个月和结核性胸膜炎是IGRAs阴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GRAs对于结核病尤其是肺结核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在分析IGRAs时,应充分考虑年龄、症状持续时间及发病部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作者:郭林旺;钟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调查渝西地区自然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及其对克拉霉素、甲硝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等抗生素的耐药状况.方法 根据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1000例门诊患者的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调查渝西地区自然人群HP感染率,分析性别、年龄和疾病种类差异.取150例门诊胃镜检查活检标本,进行HP培养、鉴定,研究其对克拉霉素、甲硝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的耐药情况,并调查不同药物联合治疗HP的临床根除率.结果 渝西地区自然人群HP总感染率为54.59%,男性占59.38%,女性占44.78%,性别差异显著(P<0.05);40~59岁感染率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各组间HP感染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甲硝唑耐药率高(54.00%);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与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对HP首次治疗根除率分别为78.00%与52.00%,低于80.00%,而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与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对HP首次治疗根除率分别为92.00%与95.00%;对于克拉霉素与甲硝唑治疗失败者,使用上述2种方案治疗HP根除率分别为85.00%与90.00%.结论 渝西地区为HP感染高发与高耐药地区,标准的三联疗法已不适合作为首次根除HP的治疗方案,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可作为根除HP的优选用药.
作者:周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对急性颅脑外伤手术患者脑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急性颅脑外伤患者89例,按随机对照、双盲法分为对照组(44例,采用异氟醚联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和研究组(45例,采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1 h、术后1 h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D-二聚体(D-D)、S-100β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术中1 h、术后1 h的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8.33%比13.33%,P>0.05).结论 采取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方案,可减轻急性颅脑外伤手术患者的炎性反应,具有保护脑细胞的作用.
作者:周海洲;黄倩洁;邓利兵;杨传信;鲍方;蒋晖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荔枝草提取物中迷迭香酸、高车前苷、高车前素及芹菜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1% 磷酸水(A)-甲醇(B),梯度洗脱(0~8 min时15%B~38%B,8~17 min时38%B~56%B,17~28 min时56%B~82%B,28~35 min时82%B~95%B),检测波长为335 nm,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5℃.结果 迷迭香酸、高车前苷、高车前素及芹菜素质量浓度分别在2.8125~112.5000,6.745~269.800,3.615~144.600,4.88~195.20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荔枝草提取物中迷迭香酸、高车前苷、高车前素及芹菜素含量分别为6.186,18.253,9.665,11.162 mg/g.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荔枝草提取物的质量评价与控制.
作者:陈婷;徐加兵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坤宁安丸联合芬吗通治疗更年期综合征(MP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激素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10例MP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芬吗通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用坤宁安丸治疗,均治疗8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均降低,雌二醇(E2)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变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和CD4+水平均升高,CD8+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改变更明显(P<0.05);观察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73%(P<0.05).结论 坤宁安丸联合芬吗通治疗MPS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降低患者的FSH水平,升高血清E2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振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调查第2代抗精神病药物(SGA)所致锥体外系反应(EPS)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观察性横断面方法,纳入年龄18~65岁,且正在使用某一种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EPS风险与社会人口学、临床特征和药物使用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213例受试者,其中38.02%发生了EPS,EPS发生较多的药物依次为奥氮平(76例,35.68%),利培酮(74例,34.74%),喹硫平(26例,12.21%),齐拉西酮(23例,10.80%);辅助治疗药物中,苯二氮类发生EPS普遍(67例,31.46%),其次是卡马西平(52例,24.41%)和抗抑郁药(43例,20.19%);多变量分析显示,EPS风险与卡马西平的使用相关[OR=3.677,95%CI(1.627,8.310)];本研究中未发现SGA类别与EPS关联的证据.结论 EPS为SGA使用中常见不良反应,所纳入的不同抗精神病药物所致EPS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卡马西平辅助SGA治疗精神分裂症可能增加EPS发生风险.
作者:谢小兵;谢七零;吴清培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对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哮喘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氟替卡松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孟鲁司特治疗,治疗2个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及ACT量表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试验组患者升高更显著(P<0.05);治疗后,试验组IL-23水平为(8.92±1.24)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6±2.10)μg/L(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与单用氟替卡松治疗哮喘相比,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疗效更优,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更显著,炎性因子降低更明显,安全性更佳,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新;韩利梅;古力鲜·马合木提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慢性贫血患者术前联用蔗糖铁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泌尿外科和妇科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拟行手术治疗的慢性贫血患者1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4例)与对照组(9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加强营养、口服补铁药物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加强营养基础上每日给予蔗糖铁注射液100 mg静脉滴注,隔日皮下注射rHuEPO 3000 U.连续治疗14 d后评价慢性贫血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14 d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记录两组患者输血量、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5%(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b及Hct均显著上升,且治疗7,14 d时,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慢性贫血患者术前采用蔗糖铁联合rHuEPO治疗,能显著提升Hb与Hct水平,改善贫血,减少手术输血量,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切口感染率.
作者:周祖莲;李仁举;谢江凌;姜安雅;李玉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肠促胰腺素类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101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行二甲双胍+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片)治疗的为A组(34例),进行二甲双胍+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的为B组(31例),进行二甲双胍+甘精胰岛素治疗的为C组(36例).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A组体质量明显大于B组与C组(P<0.05),骨密度(BMD)、血清钙离子(Ca2+)浓度、磷酸盐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与C组(P<0.05);B组BMD、血清Ca2+、磷酸盐和ALP水平与C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PP-4抑制剂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且对BMD和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有更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任凤东;杨架林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高压氧对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进展型脑梗死患者124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疗程为30 d.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降低,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0 d及30 d后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率(EDV)、血流速率(Vm)、血管搏动指数(PI)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升高(P<0.05),阻力指数(RI)较治疗前及对照组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30 d后PSV,EDV,Vm,PI均较治疗前升高,而RI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高压氧治疗进展型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水平.
作者:邓美瑶;安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注射用胸腺肽α1治疗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儿科重症加强护理病房2015年5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VAP患儿130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5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治疗,疗程为2周.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4.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15%(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患儿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CD3+细胞分数、CD4+细胞分数、CD4+/CD8+比值及自然杀伤(NK)细胞分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患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胸腺肽α1治疗小儿VAP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陶芳;孟林;张少雨;刘建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促进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分别统计2011年(整治前)和2017年(整治后)的抗菌药物实际使用情况,重点对比专项整治活动实施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金额占比和用药排名等,研究政策的实施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结果 整治活动后,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品规、占比、使用率均呈下降趋势,用药更趋合理.结论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金额、使用品种数和品规数,但政策的实施也存在一些难点和风险.
作者:许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痤疮散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1105,1106,1107进行方法的建立和验证.结果 该产品对需氧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枯草芽孢菌、白色念珠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故需氧菌计数采用薄膜过滤法(1:20稀释级)、霉菌和酵母菌计数采用平皿法(1:20稀释级)进行检测,回收率均达50% ~200%.控制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采用稀释法(500 mL)进行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可采用常规法进行检测.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痤疮散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简晓莉;刘志承;李曙光;刘纪青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系统评价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等数据库,收集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灌注和紫杉醇联合顺铂静脉滴注治疗卵巢癌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年限为建库开始至2017年8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项研究,合计1266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疗效方面,灌注组患者总有效率[OR=3.07,95%CI(2.38,3.97),P<0.001]显著高于静脉组,1年生存率[OR=2.14,95%CI(1.30,3.54),P<0.001]、2年生存率[OR=1.89,95%CI(1.19,3.01),P<0.05]、3年生存率[OR=1.58,95%CI(1.06,2.34),P<0.05]均高于静脉组,免疫调节功能无明显差异;安全性方面,两组白细胞减少[OR=2.10,95%CI(1.13,3.89)]、血红蛋白减少[OR=2.25,95%CI(1.04,4.83)]、外周神经毒性[OR=2.44,95%CI(1.59,3.74)]、肝功能不全[OR=1.81,95%CI(1.21,2.72)]和脱发[OR=1.70,95%CI(1.00,2.86)]的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恶心、血小板减少、关节肌肉痛、肾功能不全、听力下降、心功能不全和过敏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灌注能提高卵巢癌化疗的临床疗效,但也增加了一定的毒副作用.受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的限制,该结论有待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一步验证.
作者:曹畅;陈建清;康美玲;邱钧;高会会;钟小红;李三梅;史涛 刊期: 201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