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师干预324组不合理临床输液医嘱效果评价

段利生

关键词:医院药师, 医嘱审核, 不合理医嘱,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 确保患者静脉输液安全有效.方法 临床药师审核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医师计算机提交的675288组输液处方,统计不合理医嘱.结果 发现不合理医嘱324组,包括溶剂品种错误240组,超剂量用药32组,溶剂超量14组,未皮试13组,药物浓度较高11组,滴速过快10组,配伍禁忌2组等;经药师干预,不合理处方全部得以纠正.结论 药师审核输液处方可纠正不合理处方,保障患者静脉输液安全合理,并可杜绝或减少医院不合理输液导致的用药纠纷.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药师干预324组不合理临床输液医嘱效果评价

    目的 确保患者静脉输液安全有效.方法 临床药师审核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医师计算机提交的675288组输液处方,统计不合理医嘱.结果 发现不合理医嘱324组,包括溶剂品种错误240组,超剂量用药32组,溶剂超量14组,未皮试13组,药物浓度较高11组,滴速过快10组,配伍禁忌2组等;经药师干预,不合理处方全部得以纠正.结论 药师审核输液处方可纠正不合理处方,保障患者静脉输液安全合理,并可杜绝或减少医院不合理输液导致的用药纠纷.

    作者:段利生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室温下注射用头孢西丁稳定性研究

    目的 探讨注射用头孢西丁在室温贮存条件下的稳定性,为温度变异条件下的药品贮存提供依据.方法 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注射用头孢西丁项下方法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药品含量、有关物质含量、酸度,检查药品澄清度及颜色;采用药物稳定性长期试验方法研究注射用头孢西丁在室温下贮存6个月后的稳定性及杀菌能力变化;采用经典恒温法研究注射用头孢西丁热降解规律,预测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有效期.结果 注射用头孢西丁在26℃和30℃分别贮存6个月和3个月后,其含量、有关物质、酸度及溶液澄清度与颜色仍符合法定质量标准要求,杀菌能力未发生明显变化;在试验温度范围内的热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在20℃和25℃温度条件下,预期有效期分别为29个月和17个月.结论 温度对注射用头孢西丁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贮存温度在20~30℃波动时,注射用头孢西丁至少在3个月内可维持质量稳定.

    作者:王洪锐;徐玉红;何英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从无效宣告大数据看剂型改良对中药专利再保护的重要意义和实践途径

    目的 阐明剂型改良对中药专利再保护的重要意义,并探索其实践途径.方法 基于中药相关发明专利无效宣告数据的结果分析,分析剂型改良对中药专利再保护的重要意义;从专利审查标准和中药自身特点来寻找剂型改良对传统中药再保护具体实践途径及策略.结果 中药剂型改良实施专利申请是传统中药专利再保护的有效途径.结论 剂型改良是对传统中药进行二次开发的实施途径之一,也是对传统中药专利再保护的有效途径.针对传统剂型的缺陷摸索出该中药适宜的新剂型,并通过大量的实验设计出优选的辅料、配比和制备工艺.对传统中药专利再保护能够完善中药专利保护体系,促进中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

    作者:赵晶;戴治娟;王亚亚;李洋;李红玉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广东某药店利用MTM-AI系统开展慢病管理的案例研究

    目的 了解目前广东省某药店开展慢性病管理(简称慢病管理)的现状、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方法 采用观察和访谈方法,了解广东省某药店药物治疗管理-人工智能(MTM-AI)系统的利用情况,对慢病管理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结果 广东省某药店引入MTM-AI系统为1655例高血压患者提供服务,取得了一定成效.存在的问题主要为慢病管理专员心有余而力不足,MTM-AI系统还没有完全发挥出预期的优势和作用,消费者对药店慢病管理服务的认识还不足等.结论 今后仍需加强对慢病管理专员的培训,持续改进MTM-AI系统,并向群众积极宣传该项服务.

    作者:李明洙;张茜;于东港;邓文辉;蔡萍;张建萍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复方氯霉素乳膏的处方筛选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筛选复方氯霉素乳膏的处方,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考察所配成复方氯霉素乳膏的外观、粒度、稳定性,以筛选处方;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膏中甲硝唑与氯霉素两主药含量,色谱柱为Diamondsil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35:65),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 根据处方5所配成的复方氯霉素乳膏稳定,粒度好.乳膏中甲硝唑质量浓度在40.40~64.64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9.68%,RSD=1.83%(n=9);乳膏中氯霉素质量浓度在40.40~64.64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9.50%,RSD=1.87%(n=9).结论 处方5为优处方.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可同时测定甲硝唑与氯霉素含量,操作简便快速,分离度好,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喻吉;林彩;孙红武;杨钦君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涤痰止晕方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留症状35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涤痰止晕方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留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住院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留症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口服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涤痰止晕方治疗,治疗1个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症状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6%(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与对照组的17.14%相当(P>0.05).结论 涤痰止晕方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留症状,能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疗效,且安全性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久敏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甘草酸二铵佐治支气管哮喘对肺功能、气道炎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甘草酸二胺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对炎性因子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服甘草酸二铵胶囊,治疗4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85%(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率(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巨噬细胞、CD4+及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嗜酸性粒细胞、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甘草酸二铵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安全有效,能明显抑制气道炎症,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及肺功能.

    作者:韩美玉;韩志远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抗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抗幽门螺杆菌(HP)三联疗法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至2016年收治的HP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8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给予辅助抗HP三联疗法,均治疗7 d.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2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8.18%比15.91%,P>0.05).结论 抗HP三联疗法辅助治疗HP阳性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春叶;赵晶晶;李力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康复新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维生素B12缺乏型萎缩性舌炎5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治疗维生素B12缺乏型萎缩性舌炎(AG)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德阳市口腔医院治疗的维生素B12缺乏型AG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常规补充维生素B12,另予以rhEGF舌部喷洒,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浸有康复新液的纱布贴敷,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36.54%,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38%和82.6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指数和舌部病损面积均明显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2%,与对照组的5.77%相当(P>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rhEGF治疗维生素B12缺乏型AG疗效显著,还可明显改善预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戚泓琳;蔡俊强;杨华;刘建敏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格列美脲下调miRNA-214表达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格列美脲通过下调miRNA-214表达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乳腺癌细胞MCF-7,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格列美脲低、中、高剂量组,在不同剂量格列美脲染毒48 h后,用噻唑蓝(MTT)法测定格列美脲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miRNA-214,Bax,Bcl-2和Caspase-3 mRNA相对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MCF-7细胞凋亡率.结果 随着格列美脲剂量的增加,MCF-7细胞增殖率降低,在20μg/mL时降到54.22%,与0μ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2,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格列美脲各剂量组MCF-7细胞中miRNA-214 mRNA相对表达量均降低,Caspase-3,Bax,Bcl-2 mRNA相对表达量均增加,Bax/Bcl-2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20,20.41,6.31,4.42,6.12,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格列美脲各剂量组MCF-7细胞凋亡率均增高,其中格列美脲中、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5,P<0.05).结论 格列美脲能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格列美脲通过下调miRNA-214的水平,启动细胞凋亡程序,诱导了MCF-7细胞的凋亡.

    作者:方志华;梁君伟;吕喜英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复方二氯乙酸二异丙胺对食管癌的抗肿瘤活性及药理学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复方二氯乙酸二异丙胺(DADA)对食管癌的抗肿瘤活性及药理学机制.方法 购买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和TE-13,制作大鼠皮下荷瘤模型,使用染色流式细胞技术及Western blot检测方法、活性氧(ROS)试剂检测盒检测食管癌的细胞株内 γ-H2AX的表达、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ROS水平.结果 DADA对Eca-109和TE-13细胞株的抗肿瘤活性高于二氯乙酸(DCA);经DADA处理后的Eca-109和TE-13细胞株通过小室膜的细胞数目大量减少,细胞内的Cleaved Caspase-3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DADA联合放射治疗(简称放疗)较单纯放疗食管鳞癌Eca-109和TE-13细胞株敏感度分别增加1.38倍和1.05倍;DADA联合放疗与单用DADA、单用放疗相比,Eca-109和TE-13细胞株中 γ-H2AX蛋白水平显著升高,G2/M周期的细胞数量显著升高,ROS水平显著增加(P<0.05);大鼠体内验证结果显示,DADA联合放疗治疗大鼠肿瘤体积及质量均显著低于单用DADA及单用放疗大鼠(P<0.05).结论 DADA可抑制食管癌肿瘤细胞生长,促进凋亡并抑制其迁移,与放疗联用可通过增加癌细胞中ROS水平而增加食管癌放疗的敏感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其抗肿瘤活性.

    作者:宋竹梅;宋红梅;桂金川;吴海波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58例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用依达拉奉治疗)及观察组(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各58例.两组均治疗2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2.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介素8(IL-8)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改变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素激素(TS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20.69%比27.59%,P>0.05).结论 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能有效改善长期预后,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炎性介质数目及增加FT3水平有关.

    作者:熊昕丽;胡晖;顾晓波;熊燃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利用质量管理工具控制医院药品比例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利用质量管理工具控制医院药占比的效果.方法 对2012年至2015年医院药占比进行统计与分析,利用鱼骨图找出药占比居高的原因,根据原因提出相应整改措施.结果 通过质量管理工具找出药占比居高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合理的药品限量采购、合理用药培训及宣传、相应考核制度的制订及落实等措施,终使2016年药占比显著低于2015年[(29.96±0.78)%比(34.92±0.30)%,P=0.03<0.05].结论利用质量管理工具可成功降低医院药占比,减轻患者的就医负担.

    作者:林海霞;苏晓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纤维化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COPD合并肺纤维化患者1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8周.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7.61%比6.52%,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提高COPD合并肺纤维化患者的血氧含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炎性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庆贤;吴海弟;李定富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现阶段公立医院药房托管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目的 促进药房托管的发展.方法 列举现阶段公立医院药房托管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结果 应积极鼓励药房托管普及,各方机构也应采取措施加快药房托管的步伐,从基本药物制度、激励机制、药品价格调控、利益相关者方面着手改革,积极推动药房托管在医院中顺利进行.结论 药房托管是药品流通行业终端过程的重新整合,可促进医药分开.药房托管运营者应在利益分配的基础上确定监管制度,制订管理细则,分辨实施的困难点,提出合理的方案,保证药房托管能够长足发展.

    作者:嵇海;邢花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毛黄堇不同部位脱氢卡维丁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毛黄堇中有效成分脱氢卡维丁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并对毛黄堇药材的不同部位进行分析,为毛黄堇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 色谱柱采用Agilent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溶液(每1 L含20 mmol磷酸二氢钾,10 mmol二乙胺,0.1%磷酸)-乙腈(72:28),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347 nm.结果 脱氢卡维丁进样量在0.04008~2.40480μg(r=0.9991,n=7)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71%,RSD为1.78%(n=9).药材不同部位中根部含量高.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毛黄堇中类似生物碱成分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预防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并发症65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预防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并发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医院接受ESD的早期胃癌患者1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ESD术后,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替普瑞酮治疗,均治疗1周.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第3,5天时腹痛评分显著降低(P<0.05),溃疡面积显著缩小(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溃疡分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14天,两组患者溃疡分期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溃疡愈合级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相当(1.54%比4.61%,P>0.05),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54%(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能减轻早期胃癌患者的腹痛症状,加快创面溃疡的修复,减少EDS术后并发症.

    作者:王新钊;马丽娟;申民强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相关缺陷分析与改进建议

    目的 帮助生产企业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检查员了解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中的关键点,改进缺陷以符合法规要求.方法 分析无菌药品生产企业GMP认证现场检查发现的缺陷中涉及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结果与结论 共发现与培养基模拟灌装相关的缺陷项 378条,出现频次较高的缺陷分为人员与培训、方案设计、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记录缺失、差条件、干扰设计、偏差调查7个方面.分析其表现及对策,有助于形成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关注要点与重点.

    作者:毛红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鸡矢藤化纤汤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肝纤维化及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鸡矢藤化纤汤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肝纤维化及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6例,将其就诊编号按随机分层法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抗病毒、免疫调节、抗氧化及抗纤维化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肝病治疗仪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联合鸡矢藤化纤汤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肝纤维化相关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ALB)、白蛋白/球蛋白(A/G)显著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肝脾B超显示,观察组肝脏、脾脏在形态学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及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及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转阴率均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等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鸡矢藤化纤汤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或有一定协同效应,对肝纤维化及肝功能指标的改善更显著,能进一步优化疗效.

    作者:黄宗文;袁勇;卢茜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2014年至2016年成都地区25家医院抗肿瘤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 评价成都地区医院抗肿瘤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 对成都地区25家医院2014年至2016年抗肿瘤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结果 3年间,抗肿瘤用药总金额分别为69401.60万元,61857.41万元和68889.60万元;DDDs排序中,其他类抗肿瘤药物长期居首,且稳定增长,抗肿瘤激素类药物替代抗代谢药物排名第2;销售金额排名前15位的抗肿瘤药物中,伊马替尼销售金额逐年上升至第1位;回生因DDC较低,DDDs排名第1.结论 2014年至2016年,成都地区抗肿瘤药物整体使用情况与我国癌症发病率及当前抗肿瘤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基本相符;药品价格仍是制约临床药物选择的重要因素,但单纯依靠降低抗肿瘤药物零售价格仍不能缓解我国癌症费用负担的增长趋势;中成药类辅助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有待进一步规范.

    作者:赵雪丽;郑咏池;李小梅 刊期: 2018年第18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