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芳
目的:分析各类数据库自建库至2016年6月有关低频超声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细菌生物被膜感染的文献,为抗感染工作领域研究者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纳入文献的年代、通讯作者、文章类型、期刊、研究内容、被引频次等进行统计分析;对文献研究内容进行讨论分析。结果共检出文献194篇,符合要求文献58篇;文献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多通讯作者Pitt WG;主要文章类型为基础研究,占50%以上;单篇文章被引频次高为81次;发文量多期刊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体内体外基础研究证明了低频超声与抗菌药物的协同效果,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临床效果有待确定。结论低频超声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生物被膜感染处于初步研究阶段,有前景作为新的治疗生物被膜感染方法。
作者:刘旭;项荣武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止咳片中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 mm伊4.6 mm,5μm ),流动相为甲醇-水(77:23),检测波长为321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μL。结果白花前胡甲素质量浓度在21.98~219.8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 r=0.9995);白花前胡乙素质量浓度在5.895~58.95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 r=0.9999)。白花前胡甲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5%,RSD为1.44%( n=9);白花前胡乙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1%,RSD为1.68%( 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稳定、灵敏度高,适用于止咳片中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万晴;戚继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观察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SLIT)变应性鼻炎(AR)儿童反复鼻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诊断为变应性鼻炎伴反复鼻衄的患儿,分为SLIT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2年的鼻衄评分变化,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鼻衄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 P<0.05),试验组在治疗后1年、2年的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粉尘螨滴剂SLIT对AR患儿反复鼻衄具有一定疗效,且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邵剑波;冯爽;刘少锋;钟建文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碘水平对分化型甲状腺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上海金山地区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结合血碘水平进行诊断,对比两组甲状腺癌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诊断出甲状腺癌45例(90.00%),误诊为良性病变2例(4.00%),对照组诊断出分化型甲状腺癌35例(70.00%),不能确定良恶性肿瘤10例(20.00%),误诊为良性病变5例(10.00%),两组确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血碘能提高分化型甲状腺恶性肿瘤确诊率,减少误诊率,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耿金宏;孔祥东;宗兵;龚建鸣;吴鸣;卢江昆;曾林文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 OH )2D3]对糖尿病肾病( DN )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A组,DN微量白蛋白尿患者设为B组,DN大量蛋白尿患者设为C组,每组30例。将60例DN患者按性别、年龄配对,再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检测所有患者血1,25-(OH)2D3、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趋化因子(MCP-1)水平及尿白蛋白/尿肌酐(ACR)。治疗组给予骨化三醇胶丸治疗24周,并复查上述指标。结果血1,25-( OH )2D3水平A组患者高,B组和C组明显下降( P<0.05),C组水平低,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A组相比,B组和C组CRP,IL-6,IL-17,TNF-α,MCP-1明显上升( P<0.05);与B组相比,C组CRP,IL-6,IL-17,TNF-α水平显著升高( 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血1,25-( OH )2D3,CRP,IL-6,IL-17,TNF-α,MCP-1无显著变化( P>0.05),ACR显著升高( P<0.05);治疗组治疗后CRP,IL-17,TNF-α,ACR水平显著下降( P<0.05),血1,25-( OH )2D3水平明显升高(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血1,25-( OH )2D3水平显著升高,IL-17,TNF-α,ACR水平明显下降( P<0.05);相关分析显示,1,25-( OH )2D3水平与CRP,IL-17,TNF-α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DN患者1,25-( OH )2D3缺乏,炎症因子水平高,补充骨化三醇胶丸可改善DN患者炎症状态,减少尿蛋白的产生。
作者:黄健;刘畅;杨静;杨雯;张庆华;张阳;阳柳;苟碧珍;黄匀;李晓颖;樊风夷;吴欣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用于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对炎症状态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别嘌呤醇300 mg口服治疗,每次100 mg,3次/日;观察组患者给予非布司他80 mg口服治疗,每次80 mg,1日/次,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评估治疗效果,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1(ET-1)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IL-1β,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IL-1β及IL-6水平下降更显著( P<0.05),但TNF-α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ET-1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 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为一过性,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能有效降低患者的高尿酸状态,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洋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产后逐瘀胶囊用于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子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1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抗感染、补充血容量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于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缩宫素,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产后逐瘀胶囊,均连续给药7d。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出血时间和子宫内膜厚度,监测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 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总出血量减少,出血时间缩短,术后3,7 d子宫内膜厚度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水平显著增高,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子宫动脉阻力指数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对照组为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产后逐瘀胶囊用于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临床疗效好,可减少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娜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综述现代有关中医药治疗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的研究进展,为中西医治疗ARDS提供参考。方法整理和综合中医药治疗ARDS的研究报道。结果与结论大量的实践和临床研究证明,中医药治疗ARDS效果良好。
作者:杜大庆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地佐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至5月收治的剖宫产患者80例,均给予地佐辛腰硬联合麻醉,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手术室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手术室护理干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镇痛满意度,以及术前和术中血压、呼吸、心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4,8,24,48 h时V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镇痛满意度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和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呼吸、心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地佐辛应用于剖宫产麻醉过程中,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提升有效的镇痛功效,减轻手术应激反应。
作者:杜建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优选黄马酊的佳渗漉提取工艺。方法选择乙醇浓度(A)、乙醇用量(B)及渗漉速度(C)3个因素为考察对象,以士的宁及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 L9(34)正交试验进行优选。结果以70%乙醇10倍量进行渗漉,渗漉速度为3 mL/(min·kg)为佳工艺条件。结论优选得到的黄马酊渗漉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制剂室大生产。
作者:陈薇;冷静;杨敏;高倩;王琴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了解苦碟子注射液在临床中的治疗应用情况。方法通过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1995年至2016年发表的有关苦碟子注射液的文献共94篇,筛选出63篇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对未联合用药与西医结合治疗的适应证和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苦碟子注射液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其次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及肺源性心脏病等,其联合用药与未联合用药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11%和89.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各自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显著。
作者:高峰丽;王凤华;陈亮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RIRI )后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为RIRI的作用机制及其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IR组)、当归补血汤预处理组(IR+DG组),每组15只。实验前5 d,Sham组和IR组以生理盐水10 mL/( kg·d )每天灌胃1次,IR+DG组以当归补血汤10 mL/( kg·d )每天灌胃1次。所有大鼠均切除右肾,Sham组仅游离左肾蒂,不夹闭左肾动脉;IR组和IR+DG组均行RIRI模型制备。比较各组血清肌酐( Cr )、尿素氮( BUN )水平,行肾脏组织形态学检查及肾小管评分,检测肾组织TLR4,NF-κB p65 mRNA水平。结果各组均按预定方案完成手术, IR组、IR+DG组大鼠均顺利完成RIRI模型制备;IR组、IR+DG组血清Cr,BUN水平及肾组织中TLR4 mRNA和NF-κB p65 m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Sham组( t=3.72~7.05,P<0.05或 P<0.01),IR+DG组血清Cr,BUN水平及肾组织中TLR4 mRNA和NF-κB p65 mRNA的表达水平均低于IR组( t=4.16~5.37,P<0.05);Sham组肾脏呈正常的组织结构,IR组、IR+DG组均呈程度不一的炎性反应,但IR+DG组炎性程度轻于IR组;IR组、IR+DG组肾小管评分均高于Sham组水平( tIR=9.02,tIR+DG=6.21,P<0.01), IR+DG组肾小管评分低于IR组( tIR=5.15,P<0.05)。结论大鼠RIRI后可能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介导下游级联炎症免疫反应,当归补血汤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而缓解RIRI损伤过程中的炎性反应,对大鼠RIRI损伤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福和;倪文娟;王国康;徐权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芒果叶中芦丁、槲皮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采用色谱柱Inertsil ODS-2柱(150 mm伊4.6 mm,5μm )进行分析,流动相为70%甲醇-0.2%磷酸(65:35),等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68 nm,柱温为35益。结果芦丁、槲皮素质量浓度均在1.46448~120μg/mL( R2=0.9998,R2=0.9995)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8%和99.93%,RSD分别为1.12%和0.92%( n=6)。结论该方法可用于芒果叶的质量控制。
作者:谢紫薇;李强;刘姗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某院2014年辅助用药的使用情况,为规范管理辅助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1月至12月的辅助用药相关数据,并对增强组织代谢类、活血化瘀类、神经营养类、电解质类、免疫调节剂、肠内外营养用药、肝病辅助治疗药、肿瘤辅助治疗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辅助用药消耗总金额排名前3名分别为神经营养类、组织代谢类和电解质类。结论该院2014年辅助用药品种多,消耗金额大,用药频次多,存在临床滥用现象,医院管理部门应采取综合措施,制订辅助药物使用管理办法,促进辅助用药的合理使用。
作者:夏海建;黄富宏;李蕾;李全良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建立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中防腐剂苯甲酸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Gemini C18柱(250 mm伊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 mol/L乙酸铵(15:8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30益,进样量为20μL。结果苯甲酸钠质量浓度在10.04~100.4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3%, RSD为0.99%( n=9),苯甲酸钠检测限为1.3 ng。结论该方法适用于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中苯甲酸钠的质量控制,可为该品种标准的提升提供参考。
作者:李玲;陈乃江;姜燕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优化药房药品盘点流程和数据的处理,提高盘点效率和准确率。方法利用Excel函数自动运算盘点数据,对盘点表进行优化。结果可缩短盘点所需时间和提高盘点结果的准确性。结论该方法提高了盘点的效率,完善了盘点制度,可在药房盘点中推广使用。
作者:温正旺;刘维峰;董佳宁;陶日鑫;梁鹏;王天珩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并比较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对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中患者基本体征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妇产科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148例,根据接受麻醉药物的不同,随机均分为罗哌卡因组(A组)和布比卡因组(B组),监测两组孕妇的给药及手术过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两组孕妇的感觉、运动阻滞情况,评估麻醉效果,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及新生儿情况。结果麻醉过程中,两组孕妇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较麻醉前出现显著降低趋势( P<0.05),且B组较A组显著( P<0.05),两组孕妇麻醉过程中血氧饱和度变化均不显著( P>0.05);A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大阻滞时间均显著长于B组( P<0.05),恢复时间显著短于B组( P<0.05);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高阻滞平面、高平面时间和持续时间均显著大于B组( P<0.05);A组麻醉优良率为95.9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6%,B组分别为91.89%和20.27%,两组麻醉优良率差异不显著( 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 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均为10分,差异不显著( P>0.05)。结论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的麻醉效果均较好,但罗哌卡因对孕妇心率、血压的影响更小,运动与感觉阻滞时间更长,不良反应更少,更适合于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
作者:邓泽湘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优选乌药中去甲异波尔定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去甲异波尔定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考察提取前浸泡时间、提取溶剂、提取方法、固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因素,同时测定干浸膏收率。结果佳方案为提取前浸泡20 min,60%的乙醇水溶液提取溶剂,终确定提取方法为超声提取、固液比1:12、提取时间为20 min、提取温度为45益。结论该方法简便、稳定、可行,可有效提取乌药中去甲异波尔定的含量,为以乌药为原料的抗宫炎系列药品提供质量控制依据。
作者:刘译 刊期: 2016年第21期
泽泻科植物泽泻作为一种传统药用植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泽泻的相关报道,对泽泻药材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阐述,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泽泻提供参考。
作者:陈利娟;李卿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12月某院的门诊处方1208张,查找存在的问题,对其适应证、用法用量和用药疗程等进行点评。结果用法用量不适宜处方302张(25.00%),临床诊断书写不全245张(20.28%),适应证不适宜处方87张(7.20%),疗程不合理处方65张(5.38%)。结论应不断规范医师处方行为,同时提升药师及时干预处方的能力,促使门诊处方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作者:吴燕燕;陶嫦娟;冯晓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