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嫒
案1 患者张某,男,65岁,因患有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进行化疗,因操作不当致使化疗药外泄损伤手背皮肤,致使整个左手背红肿热痛,红肿边缘界限不清,无波动感,表面无破溃,逐渐发展成蜂窝组织炎合并静脉炎,给予硫酸镁外敷,效果不显,部分皮肤发黑坏死(约8 cm×8 cm),疼痛难忍,遂至我院治疗,给予芒硝、冰片各3 g,融化在20 mL约80℃的热水中,待水温降至3012时,用纱布蘸取药液外敷于患处,待毛巾变凉后更换,同上二法持续敷用24小时,为加强保温效果,在纱布上加热水袋,24小时后手背红肿热痛明显减轻,静脉炎未继续上沿,且颜色逐渐变暗,后每天外敷6~8次,以防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环境而不利于恢复,3天后手背红肿基本消退,改为每天外敷4~6次,7天后手背发黑坏死处范围逐渐缩小为1cm×1cm,且颜色明显变淡,患者出院.
作者:宋堃;李伟令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手术显微镜致大鼠视网膜光损伤中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ysteinyl aspartate-specificproteinase-3,Caspase-3)的表达,探索葛根素(puerarin)对视网膜中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采用YZ20T眼科手术显微镜,距角膜距离为(150±3)mm照射右眼,照射时间为30分钟,照度为(22 000±1000)Lux.光照后暗适应24小时.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尾静脉注射葛根素,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7天.7天后取眼球,进行视网膜免疫组化检查,测定caspase-3的表达.结果:空白对照组视网膜外核层细胞浆中caspase-3阳性物质含量较少.模型对照组视网膜外核层细胞浆中caspase-3阳性物质含量较多.用药各组视网膜外核层细胞浆中caspsse-3阳性物质有不同程度减少.结论:葛根素对手术显微镜导致的视网膜光损伤有修复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Caspase-3的表达从而拮抗细胞凋亡.
作者:李楠;黄秀蓉;邓小红;冯振娥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甘草为历代医家及现代医务工作者临床应用和研究的重点药物,通过甘草的配伍应用及现代药理研究,探讨甘草的临床应用功效和使用注意.
作者:赵炳辰;吴红彦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药之为物,先医学而有,发端于古初人类之疗病.但某药治某病,某病用某药,全为当时人民经验所得之单方.历史愈久,经验愈多,药品日增,治法日备,于是留心济民者,集合众方,而作本草,而成药典.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利湿方药局部外用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将58例Ⅱ~Ⅳ级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局部清热解毒利湿中药配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抗生素治疗.分别治疗2个疗程(60天)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溃疡总面积.结果: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2例,对照组临床痊愈11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6例,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溃疡愈合状况,2组治疗后溃疡总面积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解毒利湿中药配合抗生素局部外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优于单用抗生素.
作者:袁向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代脉属28病脉之一,是一种间歇脉,而张景岳认为代脉有至数之代、脉形之代和气候之代之分;并认为代脉是脾之真脏脉,表现为乍数乍疏等.根据<内经>之旨义及历代医家有关脉象观点,对代脉及景岳之代脉给予详细辨析.
作者:金栋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较强的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能力,近几年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由于其具有取材方便,回植后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体外基因转染率高并能稳定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等优点,将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通过分析相关文献着重对中药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李盛华;郭平德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总结45例三聚氰胺含量超标奶粉导致泌尿系结石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护理包括患儿亲属及患儿心理护理、一般护理、用药护理、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体外冲击波碎石护理、术后引流管护理、健康教育.结果:45例患儿,全部好转或治愈出院.结论:通过对患儿的心理护理、用药护理,急性肾功能护理等综合护理,对临床治疗三聚氰胺所致泌尿系结石患儿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朱卉倩;董玉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主方.由黄芪、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组成.方中重用黄芪大补脾胃之元气,令气旺血行,瘀去络通为君药,当归活血为臣药;赤芍、川芎、红花、桃仁助当归活血化瘀,地龙通经活络均为佐药.纵观全方,补中有通,通中有补,补而不滞塞,通而不伤正,专治气虚血瘀证.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临床上多种疾病,如:中风后遗症、缺血性脑血管疾患、脑动脉硬化、冠心病、
作者:王爱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相关文献的发现,分析总结发现中医药在肺癌的外科手术后、化疗后、放疗后、介入治疗后、生物治疗后及其他疗法治疗后,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姚翔;陈良良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高血压病发生的基础是肝阳上亢,痰浊中阻,肾精不足,气血亏虚.而饮食习惯、肥胖、吸烟、酗酒、职业、环境等许多因素,都可能成为本病发生的诱因.临床以天麻钩藤饮加减治之,以达平肝熄风,滋养肝肾,调和气机,通畅气血之目的.
作者:杨林芝;贾斌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接触性唇炎的疗效.方法:将67例接触性唇炎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3例,内服西替利嗪10 mg/d,维生素c 200 mg,3次/d;钙制剂50 mg,2次/d.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方剂,1剂/d.2组均以5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4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治愈18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5.76%.两者比较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中西结合治疗接触性唇炎,疗效显著.
作者:刘加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呕吐是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内溶物经食道、口腔吐出的一种病症.经常呕吐或长期反复呕吐,则损伤胃气,胃纳失常,可导致水谷之海损伤,化生津液不足,气血亏虚而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故笔者把自己长期治疗小儿呕吐的5法报道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常璟;刘月萍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桃红饮合西洛他唑片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将90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西洛他唑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桃红饮汤剂.12周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表现、踝/肱指数(ABI)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治疗组ABI和血液流变学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桃红饮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沈敏;郑承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康复按摩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64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采用针刀联合康复按摩治疗,对照组31例单纯采用康复按摩治疗,2组均以15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12%,对照组有效率70.97%.结论:针刀配合康复按摩治疗肩周炎疗效满意,方法简单.
作者:孟宪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合剂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甘肃省中医院骨科自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住院行髋关节手术和下肢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共450例,随机分为消肿止痛合剂治疗组150例和空白对照组150例,阿司匹林对照组1 50例,治疗组应用消肿止痛合剂,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组、空白对照组不服任何药物.比较治疗前后3组患者在血液流变学、术后患肢大肿胀率、DVT发生率等指标变化的差异.结果:治疗组骨折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消肿止痛合剂治疗组为10.0%,阿司匹林对照组为13.3%、空白对照组为23.3%,并可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减轻临床症状、体征的作用.结论:消肿止痛合剂预防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
作者:陈志龙;邓强;张彦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变主要局限于结肠的黏膜和黏膜下层,且以溃疡为主.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病情轻重不一,病程漫长,多反复发作,为现代难治病之一[1].笔者自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用苦参红藤合剂加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63例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华东方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喘嗽与痰、瘀理论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分析本病病因病机,结合痰、瘀相关理论的探讨,从理论上分析小儿肺炎喘嗽与痰、瘀之间的关系.结果:痰、瘀因素与小儿肺炎喘嗽密不可分,其病理变化及相互影响贯穿于本病的始终.结论:小儿肺炎喘嗽从痰、瘀论治有其中医学理论基础,能够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杨志华;柳树英;沈玉鹏;原睿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多发病,病情反复,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健康、工作和生活.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旨在探讨分析颈椎病各型的中医辨证分型,为颈椎病治疗的辨证论治提供有用的资料.
作者:谢兴文;王春晓;李宁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留置临时性导管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要避免导管感染、导管脱出和出血,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张祖萍;靳方;张新丽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