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硝苯地平和酚妥拉明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40例

孙君侠;李建芬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 硫酸镁, 硝苯地平控释片, 酚妥拉明, 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和酚妥拉明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80例,按照入院病号单分组,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试验组,对照组单用硫酸镁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控释片、酚妥拉明。结果试验组服药2 h后收缩压(SBP )、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 HR )较服药前均有所降低,且与对照组服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用药6 h后试验组患者心脏指数(CI )升高、外围阻力(TPR)下降,较服药前均有明显差异,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 P﹤0.05),对照组治疗后变化不明显;两组患者尿蛋白阳性率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 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均无明显变化( P﹥0.05)。结论三药联合用于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比单用硫酸镁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枸橼酸阿尔维林用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144例

    目的:探讨复方枸橼酸阿尔维林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将288例需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检查前对照组用磷酸钠盐口服溶液清洗肠道,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枸橼酸阿尔维林。结果试验组肠道气泡存留少于对照组( P﹤0.05),患者检查耐受程度大于对照组( P﹤0.05),两组肠道清洁度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行结肠镜检查前应用复方枸橼酸阿尔维林,能减轻患者腹痛、腹胀等不适程度而提高耐受性,可减少肠道气泡存留,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旻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硫酸镁湿热敷配合电动吸乳仪治疗初产妇产后乳汁淤积43例

    目的:观察硫酸镁湿热敷配合电动吸乳仪治疗初产妇产后乳汁淤积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将收治的86例产后乳汁淤积症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硫酸镁湿热敷配合电动吸乳仪治疗,并与仅采用硫酸镁湿热敷的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77%(χ2=6.54,P﹤0.05);观察组的乳腺炎发病率为6.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88%(χ2=10.12,P﹤0.05);观察组的泌乳时间为(32.65010.11)h,较对照组的(62.85012.65)h明显缩短( t=8.79,P﹤0.05)。结论硫酸镁湿热敷配合电动吸乳仪治疗初产妇产后乳汁淤积疗效显著,为婴儿母乳喂养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龙建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2011年至2013年医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药物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方法,对医院2011年至2013年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限定日费用(DDC)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DDDs和DDC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占临床治疗的主导地位。结论第3代头孢菌素药物使用明显增加,为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应采取措施防止滥用该类药物。

    作者:赵大贵;张磊;汪明群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腹膜透析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用药方案分析及优化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经病原菌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且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IP/TAZ)敏感的住院腹膜透析患者51例,统计其给药方案,利用抗菌药物药效学/药动学(PK/PD)理论的主要评价参数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分析PIP/TAZ的给药方案,并以此为依据优化其用药方案。结果51例患者中有23例PIP/TAZ的给药方案为每8 h 1次,28例为12 h 1次4.5 g,给药剂量或给药频次明显超过PK/PD理论以及CCr原则对抗菌药物用药的分析结果;通过PK/PD理论和CCr原则分析,对该类患者可推荐采用每24 h 1次1.5 g的给药方案。结论 PK/PD理论及CCr原则是腹膜透析并感染患者抗菌药物有效应用和优化给药方案的依据,经验用药应以药学理论为指导,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和合理的个体化用药方案。

    作者:甘露名;宋香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结核性胸膜炎5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观察组加用糖皮质激素。结果观察组的全身中毒症状缓解时间、胸腔积液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末胸膜粘连增厚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4%( 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明显缩短患者全身中毒症状缓解时间、胸腔积液吸收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胸膜粘连增厚发生率,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施健;刘丽辉;迟玉敏;王晓晟;周丽荣;孙宝华;施焕中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吗替麦考酚酯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吗替麦考酚酯( MMF )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RNS )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7例RNS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7例采用足量强的松口服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MMF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疗程均为24周。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及血清肌酐等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93%( P﹤0.05)。结论MMF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RNS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英松;卢松;刘珂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永久性房颤50例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永久性房颤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永久性房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10.814,P﹤0.05);观察组治疗后hs-CRP和NT-proBNP水平改善较对照组明显( 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可提高永久性房颤治疗效果,降低血清hs-CRP与NT-proBNP水平。

    作者:孙云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迟发性过敏反应1例

    患者,女,76岁,因“反复咳嗽4+年,心累气紧1+年,加重伴发热10+天”于2014年8月18日入院。既往对磺胺过敏,青霉素皮肤过敏试验(简称皮试)阳性。入院体格检查示体温(T)36.3℃,脉搏(P)81次/分,呼吸(R)20次/分,血压(BP)126/64 mmHg。神志清楚,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胸廓桶状胸,双肺叩诊呈过清音,双肺呼吸音低,双中下肺闻及较多湿罗音,余无异常。入院前10 d受凉后出现咳嗽、咯白色黏痰,伴发热,高体温39℃,于外院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扩张症”,痰培养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胸部CT示左肺上叶、右肺下叶局部支气管轻度扩张伴感染,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后未发热。入院后痰涂片查出较多革兰阳性(G+)链球菌,少许革兰阴性(G-)杆菌,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支气管扩张症;阵发性心房纤颤;冠心病?”。按外院抗感染方案继续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商品名舒普深,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20597,批号为 J47950,规格为每瓶1.5 g)3g静脉滴注,12 h给药1次。8月20日输液后左腕部及右肘部皮肤出现红色斑片,突出皮面,瘙痒感明显,未停药,给予氯雷他定片10 mg口服、维生素C注射液3 g和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炉甘石薄荷脑洗剂1 mL抗过敏治疗,病情稍有好转。8月24日输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后,双大腿内侧、右腿延伸至足背、颈部、双上肢出现水肿性红斑,瘙痒明显,立即停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并加用富马酸酮替芬片1 mg口服、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静脉注射,每日1次,皮疹逐渐消退。3d后腿部、颈部、双上肢几乎无皮疹,无瘙痒感。

    作者:董丽梅;罗敏;徐珽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甘露聚糖肽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甘露聚糖肽胶囊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6例住院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8例。在给予吸氧、平喘、解痉、抗感染(必要时)等常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给予甘露聚糖肽胶囊,对照组给予泛福舒,治疗后随访6个月。结果试验组COPD急性发作次数、发作持续天数均减少,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 P ﹤0.05),试验组改善更显著( P ﹤0.01);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 )、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均得到改善( P﹤0.05),且试验组FEV1显著改善( P﹤0.01)。试验组CD4+,CD4+/CD8+,IgA及补体C3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 P﹤0.05),CD8+显著降低( P﹤0.05);对照组IgA明显升高( P﹤0.05),CD4+,CD4+/CD8+及补体C3均较治疗前有所上升( P﹥0.05),CD8+无明显变化( 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试验组CD4+,CD4+/CD8+及补体C3较对照组升高( P﹤0.05),CD8+显著降低( P﹤0.05);两组IgA含量均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甘露聚糖肽胶囊能全面提高COPD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

    作者:陈红;李为民;陈渤江;李小惠;刘扬渝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致迟发型荨麻疹1例

    患者,男,25岁,于2014年9月17日因“被拳头击中左侧面部,致张口受限、面部肿痛及左侧耳廓出血,伴头晕,无伴昏迷、呕吐、呼吸困难等不适”就诊我院。急诊清创术后,予破伤风抗毒素(TAT)注射液(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批号为20140428-3,规格每支1500 U )1500 U肌肉注射。皮肤过敏试验(简称皮试)前详细询问病史、用药史、过敏史均无异常。因皮试结果为阳性,故给予TAT常规脱敏注射,分4次间隔30 min于患者双上肢三角肌中部及双侧臀大肌外上1/4处分次肌肉注射,注射后观察30 min后无任何不适。当日转入口腔颌面外科继续治疗,住院后予以消炎、消肿等处理。9月23日自觉双侧肩部及髂部瘙痒,体格检查见双侧肩部及髂部散在风团,伴瘙痒。请皮肤科医生会诊后考虑为药物性荨麻疹,遂抗过敏治疗,给予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静脉注射、氯雷他定分散片口服及外用皮炎平涂抹。12 h后上述症状逐渐好转,次日未再出现任何不适。

    作者:黄阳;郭莹莹;赵莲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地西泮合并心理干预治疗酒依赖伴抑郁35例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地西泮合并心理干预治疗酒依赖伴抑郁的疗效。方法随机将70例患者分成地西泮合并心理干预治疗组(干预组)和单用地西泮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均治疗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1,2,4,8周末的HAMD,HAMA及CGI评分,干预组和对照组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且干预组各时间点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 P﹤0.05);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00%( P﹤0.05)。结论地西泮合并心理干预治疗酒依赖伴抑郁的疗效优于单用地西泮,且起效更快,不良反应少。

    作者:程宇;余成民;李宁佳;冯婧;李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苯扎贝特分散片致横纹肌溶解症1例

    患者,男,75岁,体重60.9 kg,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劳累及情绪激动时加重,无明显头痛、心慌及胸闷,无呕吐。外院曾诊断为“高血压病”,血压高达180/90 mmHg,长期口服降压药物(厄贝沙坦片)控制血压,自诉血压控制尚可。3d前感头昏加重,于2014年7月12日来我院门诊就诊,查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均未见明显异常,肾功能示肌酐(Cr)127μmol/L,血脂示三酰甘油(TG)5.68 mmol/L、总胆固醇(TC)6.65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59 mmol/L,给予苯扎贝特分散片(江苏万高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为1302021,国药准字H20070265,规格为每片0.2 g)400 mg口服、每日3次。口服该药后出现全身酸痛、乏力,但未予治疗,近日感全身酸痛进行性加重,7月16日在家人陪同下来我院门诊,拟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并收住院。当日查尿常规示镜检红细胞(+)、隐血(3+),肾功能示Cr 69.0μmol/L、尿素氮(BUN)7.74 mmol/L,血清酶谱示乳酸脱氢酶(LDH)171.00 U/L、肌酸磷酸激酶(CK)2035.00 U/L、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30 U/L,电解质无明显异常,心电图正常、窦性心率,初步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次日上午全院专家会诊,药师指出该药药品说明书显示“可以罕见引起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专家终一致认为“可以基本明确为苯扎贝特分散片导致的横纹肌溶解症”,遂给予停药、利尿、碱化尿液及保肝等对症治疗。7月17日查AST 103 U/L,Cr 104.0μmol/L,BUN 5.99 mmol/L, LDH 203.00 U/L,CK 3944.00 U/L,肌红蛋白(Myo)440.60 ng/mL,血清钾离子3.45 mmol/L,尿常规示镜检红细胞(-)、隐血(-)。7月19日查AST 198 U/L,Cr 112.0μmol/L、BUN 6.77 mmol/L, LDH 404.00 U/L,CK 3765.00 U/L,电解质无明显异常。7月22日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49 U/L,AST 91 U/L,Cr 95.0μmol/L, BUN 5.82 mmol/L,LDH 377.00 U/L,CK 951.00 U/L,电解质无明显异常。7月24日查ALT 61 U/L,AST 46 U/L,Cr 89.0μmol/L, BUN 6.49 mmol/L,LDH 270.00 U/L,CK 74.00 U/L,电解质无明显异常。经对症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实验室检查指标明显改善。

    作者:郑超;张振财;丁智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鼠神经生长因子促进骨折愈合42例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诊的新鲜四肢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骨折部位复位、固定、功能锻炼等进行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加用愈伤灵胶囊,观察组患者局部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结果观察组患者骨痂出现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当( P﹥0.05);治疗后4周,观察组患者骨痂量显著多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中不同骨折类型的患者临床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 P﹤0.05);观察组中仅出现1例延迟愈合,对照组中出现5例,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连接及畸形愈合,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能促进骨痂生成缩短愈合时间,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子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采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的疗效。方法选取132例患者,根据阿托伐他汀的剂量均分为低、中、高剂量3组,各44例。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血压、血脂、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高剂量组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脉压、血压控制率以及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优于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治疗后内皮功能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为(159.64053.65)%,一氧化氮水平为(95.95032.31)μg/mL,显著优于低剂量组的(168.16058.05)%和(84.99024.67)μg/mL,以及中剂量组的(162.27053.82)%和(92.56030.52)μg/mL,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临床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金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的麻醉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局部浸润麻醉联合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治疗小儿包茎和包皮过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3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8例。治疗组给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局部浸润麻醉后配合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环切缝合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的环切术治疗。结果两组患儿麻醉效果相当,但治疗组在麻醉时的疼痛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 P﹤0.05)。临床观察中未见治疗组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儿包茎和包皮过长手术中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局部浸润麻醉,具有无痛、麻醉效果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慧;古天文;宋英;钟淑芬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催产素肌肉注射联合卡孕栓口服预防产后出血90例及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催产素肌肉注射联合卡孕栓(卡前列素栓)口服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疗效、安全性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住院的足月妊娠产妇27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用催产素组( A组)、单用卡孕栓组( B组)和联合组( C组),各90例。于产妇经阴道分娩出胎儿后分别肌肉注射催产素、舌下含服卡孕栓、联合肌肉注射催产素和舌下含服卡孕栓,测量产妇产后2h和24h出血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相比,B组和C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较少,第3产程时间较短( t1=2.866,10.474,4.802;t2=10.730,17.493,8.451;P﹤0.01);与B组相比,C组孕妇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较少,第3产程时间较短( t3=7.905,5.313,3.052;P﹤0.01)。新生儿窒息、恶心呕吐、高血压、腹泻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523,0.162,0.208,1.023,0.411;P﹥0.05)。结论联合使用卡孕栓和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疗效佳,并不明显增加产妇产后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文霞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好及施巴布剂治疗急性关节扭伤120例

    目的:探讨好及施巴布剂治疗急性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好及施巴布剂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 )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 P﹤0.05),但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肿胀部位周长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且观察组减少程度更明显(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结论好及施巴布剂能显著提高急性关节扭伤总体疗效,同时使用过程安全、不良反应少。

    作者:邢立刚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止痒消炎水中苦参碱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止痒消炎水中苦参碱的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C18柱(1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pH为6.8磷酸盐缓冲液(8:8:84),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苦参碱进样量在0.25~2.50μg ( r=0.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79%,RSD为1.65%( n=6)。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谭安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我院70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和临床对策

    目的:探讨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医院2012至2013年收集的70例ADR病例,对性别、年龄、药物种类、涉及的具体药品、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70例ADR报告中,性别无明显差异;年龄以41~60岁和18岁以下发生率高;药物种类以营养药、中药制剂、抗菌药物3大类为主,涉及的具体药物品种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I、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为主;临床表现以过敏性皮疹多见,过敏性休克和重症药疹严重。结论临床应着重加强对营养药、中药制剂、抗菌药物以及联合用药的监管,以减少或避免ADR发生。

    作者:周文莉;李红刚;朱本淑;王旭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理性情绪疗法对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理性情绪疗法对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理性情绪疗法。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均明显升高( 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在躯体角色、总健康状况、生命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理健康方面均明显升高( 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理性情绪疗法可显著提高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杨永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