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丽;杨巧虹;李卓恒;卢来春;吕金胜
目的:探讨稳定期D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应用噻托溴铵吸入剂治疗后临床症状的变化及对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将76例稳定期D组COPD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吸入剂。结果两组治疗3,6,12个月时呼吸困难评分及运动耐量均明显优于治疗前( 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显著( P﹤0.05);治疗3个月时两组肺功能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 P﹤0.05),观察组3,6,12个月时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治疗3个月各指标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及12个月( P﹤0.05)。结论噻托溴铵吸入剂治疗稳定期D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仅能显著改善呼吸困难及提高运动耐量,而且还能明显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李兆国;吴晓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对比奋乃静与奥氮平治疗老年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老年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A组口服奋乃静,每次10 mg,每日2~3次;B组口服奥氮平,每次5 mg,每日1次。两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根据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比较疗效。结果 B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A组的64.00%( P﹤0.05);治疗后BRPS评分B组明显优于A组( 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0%,明显低于A组的48.00%( P﹤0.05)。结论治疗老年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奥氮平比奋乃静总有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
作者:郎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建立测定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中总酚酸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UV)法。方法以原儿茶醛为对照品,对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中总酚酸进行测定。结果原儿茶醛质量浓度在0.008~0.030 g/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A=31.54104 C-0.10397( r=0.9996, n=5),平均回收率为103.61%,RSD为4.85%( 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朱迪;谭丹;侯靖宇;王爱民;兰燕宇;郑林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磷霉素治疗重症监护室(ICU)危重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确诊ICU医院获得性CRKP且经临床药师会诊建议采用静脉磷霉素治疗的患者11例。经中心静脉导管滴注磷霉素钠,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联用敏感抗菌药物,以病死率为主要结局指标,以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不良事件发生率为次要结局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取得细菌微生物清除或假定清除,临床疗效评价为临床治愈。有2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8.18%,无患者因CRKP导致感染复发。均能耐受磷霉素,未发现肝或肾功能检查异常。结论磷霉素可能成为成人患者CRKP感染治疗的一种选择,特别是与其他抗菌药物联用。
作者:李林;张晓芬;张建;曹海泉;曾友志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建立测定橙皮苷磷脂复合物中橙皮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醋酸水溶液(25:7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83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橙皮苷进样质量浓度在5.19~103.73μg/mL ( r=0.9995)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02%( RSD=1.30%),橙皮苷磷脂复合物中橙皮苷的平均含量为282.5μg/mg。结论该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橙皮苷磷脂复合物的含量测定。
作者:张卿;管海燕;金竹;卢来春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在重症患者肠外营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重症患者,根据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进行谷氨酰胺强化肠外营养支持。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 d两组患者的前白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 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出现明显回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7 d后氮平衡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5801.39)g/d和(13.6503.10)d,对照组分别为(1.3001.25)g/d和(16.5804.2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营养支持3 d后两组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 IgA,IgG,IgM )水平均有所下降,营养支持7 d后观察组患者的IgA,IgG水平恢复明显,并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症患者治疗中采用谷氨酰胺强化肠外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身体状况,对于促进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武巧云;丁维强;王云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精油作为天然香精、香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广泛,但由于其稳定性较差而使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以包合为技术特点的缓释技术可有效解决挥发油稳定性的问题,并延缓释放速度使其作用更加持久。该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精油缓释技术相关研究成果的总结,综述了不同精油缓释技术的研究方向及其存在的问题,为植物精油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作者:李俊采;邓宁;黎茂;周洋;孟子晗;万军;周霞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观察组加用糖皮质激素。结果观察组的全身中毒症状缓解时间、胸腔积液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末胸膜粘连增厚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4%( 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明显缩短患者全身中毒症状缓解时间、胸腔积液吸收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胸膜粘连增厚发生率,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施健;刘丽辉;迟玉敏;王晓晟;周丽荣;孙宝华;施焕中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吲达帕胺片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的治疗效果分布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 P﹥0.05)。结论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指标,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杨雪梅;王卫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FD )的疗效。方法将174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7例。治疗组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莫沙必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不良反应,采用胃肠症状评分法(GSRS)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GSRS评分为(3.102.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703.4)分( 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1%,优于对照组的73.57%( P﹤0.05);两组不良反应较轻,不影响治疗。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倪扬;任黔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儿科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儿应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咳嗽消失时间为(5.3801.16)d、平均退热时间为(3.5800.89) d、平均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为(6.3001.26)d、平均肺部X线摄片浸润影消失时间为(8.4101.73)d、平均住院时间为(12.2803.12)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8.8202.01)d、(4.7201.02) d、(9.8402.03)d、(11.2801.72)d、(15.7102.91)d( 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5.3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P=0.109)。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平均住院时间,较单用阿奇霉素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霞;崔喜英;董凤龙;侯振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甘露聚糖肽胶囊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6例住院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8例。在给予吸氧、平喘、解痉、抗感染(必要时)等常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给予甘露聚糖肽胶囊,对照组给予泛福舒,治疗后随访6个月。结果试验组COPD急性发作次数、发作持续天数均减少,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 P ﹤0.05),试验组改善更显著( P ﹤0.01);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 )、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均得到改善( P﹤0.05),且试验组FEV1显著改善( P﹤0.01)。试验组CD4+,CD4+/CD8+,IgA及补体C3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 P﹤0.05),CD8+显著降低( P﹤0.05);对照组IgA明显升高( P﹤0.05),CD4+,CD4+/CD8+及补体C3均较治疗前有所上升( P﹥0.05),CD8+无明显变化( 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试验组CD4+,CD4+/CD8+及补体C3较对照组升高( P﹤0.05),CD8+显著降低( P﹤0.05);两组IgA含量均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甘露聚糖肽胶囊能全面提高COPD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
作者:陈红;李为民;陈渤江;李小惠;刘扬渝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的药学监护内容和模式。方法通过分析1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药物治疗的案例,介绍临床药师协助医师、护士完成治疗方案的制订,以及如何实施个体化用药监护以及患者用药教育和沟通。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以妊娠期用药安全、药物选择为切入点,实施药学监护。对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可优化治疗方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并且积极与患者沟通,开展用药及教育,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避免潜在的医疗纠纷。
作者:于磊;徐珽;蒋学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了解某院门诊患者中成药处方药品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规范临床用药行为。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该院门诊中成药处方随机抽样,判断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并进行统计。结果抽取4600张门诊中成药处方,其中超说明书用药共102张,占2.22%。门诊患者中成药处方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较少见,以给药剂量和频次与说明书不符的情况比较普遍。中医科、妇产科中成药超说明书处方占比较高,但中医科多为合理用药。结论临床治疗过程中,因特殊医疗需要,超说明书用药偶有存在。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超说明书用药的适用范围,借鉴国内外经验,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作者:赵筱英;唐晨曦;别俊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和酚妥拉明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80例,按照入院病号单分组,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试验组,对照组单用硫酸镁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控释片、酚妥拉明。结果试验组服药2 h后收缩压(SBP )、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 HR )较服药前均有所降低,且与对照组服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用药6 h后试验组患者心脏指数(CI )升高、外围阻力(TPR)下降,较服药前均有明显差异,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 P﹤0.05),对照组治疗后变化不明显;两组患者尿蛋白阳性率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 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均无明显变化( P﹥0.05)。结论三药联合用于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比单用硫酸镁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君侠;李建芬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永久性房颤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永久性房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10.814,P﹤0.05);观察组治疗后hs-CRP和NT-proBNP水平改善较对照组明显( 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可提高永久性房颤治疗效果,降低血清hs-CRP与NT-proBNP水平。
作者:孙云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递减方法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9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患者口服辛伐他汀20 mg/d,每晚顿服,连用2周后减量至10 mg/d,用药2周后再次调整为5 mg/d,维持用药至第16周。B组29例患者采用常规用药,服用辛伐他汀20 mg/d,每晚顿服,连续服用16周。所有患者于用药前、用药第8周及第16周检测外周血液中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肝、肾功能,血糖指标和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TC,TG,LDL-C均有明显降低( P﹤0.01),HDL-C明显升高( P﹤0.01),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症状均得到了显著缓解。结论辛伐他汀递减法治疗老年高脂血症有良好的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药物代谢负荷和经济负担。
作者:赵建夫;李庆春;赵国通;刘爱菊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牛皮癣又称银屑病,是一种以表皮增殖和炎症为特征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长期以来,临床多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甲氨蝶呤等药物来治疗银屑病,但由于该病本身的复杂性及上述药物长期使用的严重不良反应,寻找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小的治疗药物成为当务之急。该文简要概括了包括西药、中药、生物制剂在内的治疗牛皮癣的药物,其中大部分在临床应用或实验中已取得一定的疗效。虽然至今没有药物能根治牛皮癣,但为牛皮癣的治疗研究提供了方向和思路,对今后开发更多的新型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昌国;罗丹妮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局部浸润麻醉联合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治疗小儿包茎和包皮过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3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8例。治疗组给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局部浸润麻醉后配合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环切缝合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的环切术治疗。结果两组患儿麻醉效果相当,但治疗组在麻醉时的疼痛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 P﹤0.05)。临床观察中未见治疗组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儿包茎和包皮过长手术中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局部浸润麻醉,具有无痛、麻醉效果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慧;古天文;宋英;钟淑芬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患者,男,75岁,体重60.9 kg,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劳累及情绪激动时加重,无明显头痛、心慌及胸闷,无呕吐。外院曾诊断为“高血压病”,血压高达180/90 mmHg,长期口服降压药物(厄贝沙坦片)控制血压,自诉血压控制尚可。3d前感头昏加重,于2014年7月12日来我院门诊就诊,查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均未见明显异常,肾功能示肌酐(Cr)127μmol/L,血脂示三酰甘油(TG)5.68 mmol/L、总胆固醇(TC)6.65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59 mmol/L,给予苯扎贝特分散片(江苏万高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为1302021,国药准字H20070265,规格为每片0.2 g)400 mg口服、每日3次。口服该药后出现全身酸痛、乏力,但未予治疗,近日感全身酸痛进行性加重,7月16日在家人陪同下来我院门诊,拟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并收住院。当日查尿常规示镜检红细胞(+)、隐血(3+),肾功能示Cr 69.0μmol/L、尿素氮(BUN)7.74 mmol/L,血清酶谱示乳酸脱氢酶(LDH)171.00 U/L、肌酸磷酸激酶(CK)2035.00 U/L、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30 U/L,电解质无明显异常,心电图正常、窦性心率,初步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次日上午全院专家会诊,药师指出该药药品说明书显示“可以罕见引起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专家终一致认为“可以基本明确为苯扎贝特分散片导致的横纹肌溶解症”,遂给予停药、利尿、碱化尿液及保肝等对症治疗。7月17日查AST 103 U/L,Cr 104.0μmol/L,BUN 5.99 mmol/L, LDH 203.00 U/L,CK 3944.00 U/L,肌红蛋白(Myo)440.60 ng/mL,血清钾离子3.45 mmol/L,尿常规示镜检红细胞(-)、隐血(-)。7月19日查AST 198 U/L,Cr 112.0μmol/L、BUN 6.77 mmol/L, LDH 404.00 U/L,CK 3765.00 U/L,电解质无明显异常。7月22日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49 U/L,AST 91 U/L,Cr 95.0μmol/L, BUN 5.82 mmol/L,LDH 377.00 U/L,CK 951.00 U/L,电解质无明显异常。7月24日查ALT 61 U/L,AST 46 U/L,Cr 89.0μmol/L, BUN 6.49 mmol/L,LDH 270.00 U/L,CK 74.00 U/L,电解质无明显异常。经对症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实验室检查指标明显改善。
作者:郑超;张振财;丁智红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