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9年至2014年医院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马雪根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 用药分析, 用药种类, 用药频度, 用药金额
摘要:目的 评价抗肿瘤药物的运用及发展趋势,为其研究、生产、销售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分析医院近6年来抗肿瘤药物的用药频度、用药金额和销售量等.结果 抗肿瘤药物的使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注射剂使用量比其他剂型多,其中平消片、他莫昔芬、来曲唑、阿那曲唑和香菇多糖用药频度均排在前列;此外,其他抗肿瘤药物及辅助治疗药的销售金额及品种均为多.结论 该院抗肿瘤药物使用类型较稳定,一般首选价格适宜、疗效确切、长期用于临床的抗肿瘤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1例颅脑手术后继发严重感染用药监护体会

    目的 讨论临床药师在参与制订和调整抗菌药物治疗方案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药师会诊并持续监护的1例重症感染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结果 药师全程监护患者的治疗过程,能及时协助医师调整用药方案,监测药品不良反应,为临床医师提供帮助,促进患者病情好转.结论 监护患者用药的过程中,药师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同时注重提高自身素养,体现了临床药师工作的重要性.

    作者:李亚骞;林海霞;官真水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团体心理护理用于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8例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护理用于住院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1月至2月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替普酶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团体心理护理措施.结果 两组溶栓治疗后2 h内血管再通率并无明显差异( P>0. 05),住院治疗期间观察组共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4例,发生率为8. 33%,相比对照组明显减少( P<0. 05),且出院时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 SDS )和焦虑自评量表( SA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5).结论 通过团体心理护理可增强患者对疾病和临床治疗的认识,减少住院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高素芹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泮托拉唑用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36例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应用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EMI )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急性STEMI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泮托拉唑治疗.结果 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6例;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5例,无效5例,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观察组发生消化道出血事件2例,隐性出血1例,轻微出血1例,未发生消化道大出血;对照组发生消化道出血事件18例,隐性出血7例,轻微出血6例,消化道大出血5例,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观察组发生继发性心力衰竭6例,严重心律失常4例,梗死后心绞痛14例,再发心肌梗死5例,心源性死亡2例,对照组分别为5例、3例、12例、3例,心源性死亡3例,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结论 泮托拉唑应用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EMI临床疗效可靠,能够降低消化道出血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抑肽酶对脑出血大鼠凝血酶敏感蛋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抑肽酶对脑出血大鼠脑内损伤区凝血酶敏感蛋白( TSP ) -1和TSP-2及其受体CD36 mRNA的影响,探讨抑肽酶治疗脑出血的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抑肽酶组,采用胶原酶诱导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 )法观察脑出血后TSP-1及TSP-2和CD36 mRNA表达变化.结果 脑出血第4天,TSP-1表达达高峰;TSP-2第14天表达达高峰;脑出血第4天,第21天CD36呈双峰表达.抑肽酶组TSP-1 mRNA表达第1~4天明显高于模型组( P<0. 01 );TSP-2 mRNA第14天达高峰且第1~21天均明显高于模型组( P<0. 05 );CD36 mRNA第1~4天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 P<0. 05 ) ,第14~21天明显高于模型组( P<0. 01 ).结论 抑肽酶可能通过调整脑出血大鼠脑内TSP-1及TSP-2和CD36 mRNA的表达,降低其对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加快血肿吸收,促进脑组织修复.

    作者:何效平;江承平;王柏强;罗飞;刘福;吴碧华;王晓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1例复杂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

    目的 对1例结核合并细菌感染的重症感染患者进行用药分析,为临床药学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患者治疗方案、用药剂量、相互作用等,并对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药学监护,总结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体会.结果 经过积极的抗感染治疗,患者体温、血常规、降钙素原( PCT )等均明显下降,肾功能好转,药师认为患者抗感染治疗方案有效.结论 对于复杂感染,临床药师应根据患者病原学和病情进行判断和评估,协助医生制订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在个体化的药学监护下,使治疗方案安全、合理和有效.

    作者:魏春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替莫唑胺治疗人恶性脑胶质瘤40例及对血清反应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恶性脑胶质瘤患者应用替莫唑胺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反应因子(SRF)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人恶性脑胶质瘤患者80例,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放射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替莫唑胺治疗.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 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 50%( P<0. 05);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平均生存时间、中位复发时间分别为(25. 48 ± 3. 19)个月、(23. 07 ± 3. 28)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 98 ± 2. 72)个月和(17. 13 ± 2. 31)个月( P<0. 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SRF阳性表达率为20. 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0. 00%( P<0. 05);研究组患者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 405 2,P=0. 035 8).结论 替莫唑胺联合常规放疗治疗人恶性脑胶质瘤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中位复发时间、SRF阳性表达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王玲;华海侠;王晓华;顾涛;刘立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肿瘤后抑郁焦虑30例

    目的 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人患恶性肿瘤后伴发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患恶性肿瘤后伴发焦虑抑郁障碍老年患者30例,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8周,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体疗效、总体印象量表(CGI)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生活质量评定量表( WHO-QOL )评定,药品不良反应采用副反应量表( TESS )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评定.结果 治疗6~8周末HAMD及HAMA总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 01);治疗2,4,6,8周与第1周CGI疗效总评比较,差异显著( P<0. 01);WHO-QOL评分在治疗2周末提高,4周后明显提高( P<0. 01).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恶性肿瘤后焦虑抑郁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

    作者:陆蓉;梅刚;张洪燕;袁道瑞;李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纳入临床路径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评价

    目的 评价医院纳入临床路径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 )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方法 采用药物利用评价( DUR )和药物利用评估( DUE )法分析某院呼吸科2014年出院的202例纳入临床路径的CAP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治疗过程监测、临床治疗结果.结果 纳入DUR分析的抗菌药物共12种,其中7种药物利用指数( DUI ) <1,2种DUI=1,3种DUI>1;DUE结果显示,所有患者都进行了疾病严重程度评估,对异常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沉、血钾、病原学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等复查的比例分别为81. 43%,60. 00%,64. 29%,44. 85%,62. 16%,18. 44%,100. 00%,83. 33%,61. 73%.用药频度( DDDs )居前4位的抗菌药物分别为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乳酸阿奇霉素、注射用头孢替安.结论 医院纳入临床路径的CAP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仍需加强用药过程监测.联合应用DUR和DUE法可更全面地评价CAP患者的用药情况.

    作者:徐彬;杨忠英;樊洪忠;姜云达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医院药学信息网的改版与实践体会

    目的 介绍医院药学信息网主要栏目配置、改版后内容及实践情况.方法 参阅相关文献及收集临床科室反馈信息,对旧版药品网进行页面美化、内容调整、版块增加.结果与结论 新版信息网推出后为医院提供了优质、便捷、丰富多样的药学信息服务,加强了医院药学与临床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促进了医院药学服务的发展.

    作者:周宇;李馥伶;宋洪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舒适护理配合阿福特罗气雾剂吸入治疗老年哮喘56例

    目的 探讨阿福特罗气雾剂吸入联合糠酸莫米松急诊治疗老年哮喘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老年哮喘患者112例,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应用阿福特罗气雾剂吸入联合口服糠酸莫米松治疗,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的哮喘症状及肺功能均有改善,试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5).结论 舒适护理配合阿福特罗气雾剂吸入联合口服糠酸莫米松治疗急性老年哮喘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欢;鹿志军;张頔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抑郁28例

    目的 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老年高血压抑郁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 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 43%( P<0. 05);治疗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血压均明显下降,试验组各项指标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 P<0. 05).结论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能有效缓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抑郁症状,降低血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段威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A组服用小剂量(每次12. 5 mg ) ,B组服用大剂量(每次25 mg ) ,均每晚服用1次,服用3个月.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后血红蛋白水平和血清中激素水平较治疗前发生明显改善,A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促卵泡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水平与B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 63%)显著低于B组(38. 64%,P<0. 05);A组临床有效率(70. 45%)、临床控制率(93. 18%)显著优于B组的52. 27%和79. 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结论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存在一定差异性,小剂量使用疗效果更具有优势,且临床用药安全性较高.

    作者:韩勇;张徇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医院住院药房使用全自动口服药品分包机的风险控制

    目的 分析住院药房使用全自动口服单剂量分包机(简称分包机)包药错误,总结错误类型,探讨风险控制措施.方法 对住院药房2010年7月至2014年7月发生的分包错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分包总量为592 644包,分包错误为136包,占0. 23‰.分包错误类型包括药品数量错误、药品品种错误、人工加药错误及药品外观发生改变.其中药品数量错误为91包,占66. 91%,是分包错误的主要原因.结论 对分包机使用中出现的各种错误类型进行风险控制,总结经验,可提高药品分包工作质量,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鲁镜;陈宁;甄健存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甲硝唑栓联合倍美力治疗老年性阴道炎49例

    目的 探讨甲硝唑栓联合倍美力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及对促卵泡生成素(FSH)和血清雌二醇(E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98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复方甲硝唑栓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倍美力软膏联合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 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 51%( P<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FSH水平均有明显升高,血清E2水平明显降低( P<0. 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F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结论 甲硝唑联合倍美力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确切,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明显改善,且不良反应较小.

    作者:蒋新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镇痛凝胶剂中氯胺酮和咪唑安定含量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镇痛凝胶剂中氯胺酮和咪唑安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 HPLC )法.方法 采用RP-HPLC外标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250 mm × 4. 6 mm,5μg),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 01%三乙胺(33:45:22,V: V: V),流速为0. 8 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 氯胺酮和咪唑安定的进样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24. 32~243. 2μg/mL( r=0. 999 2)和20. 28~202. 8μg/mL ( r=0. 999 6),日内及日间精密度的 RSD均小于1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 78%和100. 49%.结论 该方法快捷方便、结果可靠,可作为镇痛凝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丁进峰;曹东航;曹海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布地奈德对小儿支气管哮喘DL-4,CKLF-1和DFN-γ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不同剂量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白细胞介素-4 ( IL-4 )、趋化素样因子-1 ( CKLF-1 )和γ-干扰素( IFN-γ)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明确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患儿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每次1. 0 mg,3次/天.低剂量组每次给予0. 5 mg,3次/天;同时选取相匹配的健康小儿43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哮喘患儿治疗前血清IL-4,CKLF-1和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小儿( P<0. 01),中度哮喘患儿血清上述指标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哮喘患儿( P<0. 01).高剂量组在控制哮喘临床症状效果明显优于低剂量组( P<0. 01).组内治疗前后血清IL-4,CKLF-1和IFN-γ水平比较,高、低剂量组均有统计学差异( P<0. 05),治疗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 05).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能在更短时间内提高血氧饱和度和降低呼吸频率( P<0. 01).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 05).结论 高剂量布地奈德能更好地控制哮喘患儿的病情,同时血清IL-4,CKLF-1和IFN-γ水平可作为哮喘患儿疾病发展的重要评价指标.

    作者:杜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氨磺必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氨磺必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首发精神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舒必利片,观察组予氨磺必利片,均根据患者症状类型调整剂量,均治疗8周.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 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 00%( P<0. 05);两组患者血清以及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 IL ) -1β,IL-6,IL-2,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 P<0. 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微,不影响治疗,但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5).结论 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脑脊液中特定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有关,不良反应较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孙玉涛;刘海军;张学志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阿格列汀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阿格列汀是近年来上市的新型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通过抑制DPP-4,减少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抑胃肽( GIP )水解,促进胰岛素分泌,从而改善血糖控制.单用或与传统口服降糖药物联用,均能较好地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阿格列汀不会增加或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单用时不能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当与血管紧张受体拮抗剂(ARB)联合用药时,可通过SDF-1α-cAMP通路保护糖尿病肾病初期肾功能.

    作者:卢海波;戴德银;刘羽;刘亚红;陈路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疏肝散结方治疗初发甲状腺功能正常桥本甲状腺炎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疏肝散结方治疗初发甲状腺功能正常桥本甲状腺炎(HT)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初发甲状腺功能正常 HT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安慰剂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疏肝散结方中药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后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 TSH )、游离甲状腺素( FT4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 )的含量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试验组患者的促甲状腺受体抗体( TRAb )含量为(0. 78 ± 0. 26)U/mL、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Ab )为(259. 69 ± 84. 73)U/mL、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Ab )为(217. 67 ± 72. 45)U/m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1. 93 ± 0. 45)U/mL、(406. 34 ± 125. 65)U/mL和(365. 23 ± 101. 74)U/mL( P<0. 05 );试验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0. 37%,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35. 19%( P<0. 05).结论 疏肝散结方治疗初发甲状腺功能正常HT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国庆;陈筑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利伐沙班工业化生产合成路线分析

    目的 研究利伐沙班合成工艺,提高利伐沙班的合成产率,得到适合利伐沙班工业化的合成路线.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和专利,筛选出合成各关键中间体优路线.结果与结论 得到一条适用于工业化合成利伐沙班的路线.该法工艺简单,易于分离,适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戴川;赵圣轩;林世博;陈宇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