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抑肽酶对脑出血大鼠凝血酶敏感蛋白的影响

何效平;江承平;王柏强;罗飞;刘福;吴碧华;王晓明

关键词:抑肽酶, 脑出血, 凝血酶敏感蛋白, CD36, 大鼠
摘要:目的 观察抑肽酶对脑出血大鼠脑内损伤区凝血酶敏感蛋白( TSP ) -1和TSP-2及其受体CD36 mRNA的影响,探讨抑肽酶治疗脑出血的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抑肽酶组,采用胶原酶诱导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 )法观察脑出血后TSP-1及TSP-2和CD36 mRNA表达变化.结果 脑出血第4天,TSP-1表达达高峰;TSP-2第14天表达达高峰;脑出血第4天,第21天CD36呈双峰表达.抑肽酶组TSP-1 mRNA表达第1~4天明显高于模型组( P<0. 01 );TSP-2 mRNA第14天达高峰且第1~21天均明显高于模型组( P<0. 05 );CD36 mRNA第1~4天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 P<0. 05 ) ,第14~21天明显高于模型组( P<0. 01 ).结论 抑肽酶可能通过调整脑出血大鼠脑内TSP-1及TSP-2和CD36 mRNA的表达,降低其对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加快血肿吸收,促进脑组织修复.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利伐沙班致各部位出血的不良反应信号挖掘与分析

    目的 通过探讨利伐沙班引起的不良反应信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对美国不良事件报告系统(AERS)2013年第1季度至第3季度收集的报告进行分析,找出利伐沙班致各部位出血的相关信号.结果 共挖掘出利伐沙班致各部位出血的可疑不良反应危险信号70个,其中部分为药品说明书尚未提及的新不良反应.结论 挖掘出利伐沙班致各部位出血的不良反应相关信号,可为其在临床合理用药使用提供依据.

    作者:王宇;李文军;郭军;饶友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羊藿三七胶囊中淫羊藿苷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方法改进

    目的 改进测定羊藿三七胶囊中淫羊藿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采用Agilent C18柱(150 mm × 4. 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 05%磷酸溶液(26:74),流速为1. 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柱温为30℃.结果 样品中淫羊藿苷色谱峰达到基线分离,进样量在0. 514~6. 61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r=0. 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 36%,RSD为1. 76% ( n=6).结论 改进方法简化了流动相组成和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羊藿三七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郑小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氟美松对一次及二次打击急性肺损伤大鼠糖皮质激素受体mRNA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氟美松对一、二次打击急性肺损伤大鼠糖皮质激素受体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NS组) ,尾静脉注射+气管内滴入0. 9%氯化钠注射液;一次打击组( HCl组) ,气管内滴入pH为1. 8的盐酸( HCl ) 2 mL/kg;二次打击组( LPS+HCl组) ,尾静脉注射脂多糖( LPS ) 4 mg/kg,4 h后气管内再滴入pH为1. 8的HCl 0. 5 mL/kg;对照氟美松干预组( N+D组);一次打击干预组( H+D组)、二次打击干预组( L+H+D组);氟美松干预组.造模结束后立即腹腔注射氟美松2 mg/kg.结果 一、二次打击组糖皮质激素受体( GR ) mRN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二次打击组在激素干预前显著低于干预后水平,一次打击组在激素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一、二次打击组BALF中细胞总数、PMN分类计数、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激素干预后二次打击组显著低于干预前水平,一次打击组在激素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一、二次打击组TNF-α,IL-1β,IL-4,IL-1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二次打击组TNF-α及IL-1β在激素干预前显著高于干预后水平,二次打击组IL-4和IL-10在激素干预前显著低于干预后水平,一次打击组在激素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ALI的病理生理过程和致病因素是紧密相连的,糖皮质激素的干预效果和病因是密切相关的,能减轻静脉注射LPS在气管内滴入HCl致ALI的肺部炎症性损伤,但对单纯较大量HCl吸入致ALI无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宋然;阎锡新;刘健;刘威威;李荣芹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原发性青光眼住院患者抗青光眼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 调查某三甲医院眼科原发性青光眼住院患者降眼压滴眼剂及视神经保护剂使用现状,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1年8月至2014年3月出院诊断为原发性青光眼的住院患者171例,考察降眼压滴眼剂及视神经保护剂种类、用法用量、用药天数及总药费等因素,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 154例原发性闭角型、17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中,降眼压滴眼剂合理使用率分别为44. 81%和70. 59%,滴眼剂联用为90. 06%,其中三联以上用药达22. 98%.视神经保护剂费用占平均总药费的67. 24%,远超降眼压滴眼剂费用.结论 青光眼药物治疗不合理主要体现在降眼压滴眼剂的用法用量不合理、联用不合理及视神经保护剂过度使用等问题,亟待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可涵盖住院患者的青光眼药物治疗应用指导原则.

    作者:张鹏;朱亚宁;张敏茹;李茁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果核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 果核药材的质量标准,为该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水分测定法、灰分测定法及浸出物测定法.结果 果核药材没食子酸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品溶液同一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HPLC法定量分析中,没食子酸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 336~2. 016μg( r=0. 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3. 78%,RSD为0. 78%( 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 果核药材的质量标准.

    作者:陈丹;史蕾喆;李柯;李若存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泮托拉唑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22例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2例.试验组术后给予泮托拉唑钠静脉滴注预防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对照组给予西咪替丁,两组均用药7 d.结果 试验组4例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8. 18%,对照组为36. 36%( P<0. 05).12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患者中,6例患者年龄小于50岁,6例患者年龄大于50岁,对比无差异显著( P>0. 05).结论 泮托拉唑可有效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尤其适用于高龄患者.

    作者:杨卫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胶囊壳对拉曼光谱测试胶囊剂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的胶囊壳对拉曼光谱测试的影响.方法 采用拉曼光谱对常用胶囊进行了透过胶囊测试药品、取出胶囊内药品直接测试、测试空胶囊等试验,对比谱图,分析不同颜色、透明度对结果的影响.结果 不同颜色的胶囊在拉曼测试中对胶囊内部样品信号的影响不同,均可通过光谱差减的方式排除.结论 可通过光谱进行差减,获得胶囊内部药品的拉曼信号,为胶囊的无损测试提供了一种途径.

    作者:杨晓莉;纪南;孙馨梅;田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2009年至2014年医院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评价抗肿瘤药物的运用及发展趋势,为其研究、生产、销售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分析医院近6年来抗肿瘤药物的用药频度、用药金额和销售量等.结果 抗肿瘤药物的使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注射剂使用量比其他剂型多,其中平消片、他莫昔芬、来曲唑、阿那曲唑和香菇多糖用药频度均排在前列;此外,其他抗肿瘤药物及辅助治疗药的销售金额及品种均为多.结论 该院抗肿瘤药物使用类型较稳定,一般首选价格适宜、疗效确切、长期用于临床的抗肿瘤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马雪根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2例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4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美托洛尔)和观察组(卡维地洛).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 P<0. 05);治疗后心率(HR)、血压(B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明显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明显升高( P<0. 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 P<0. 05).结论 卡维地洛能明显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发挥较显著的临床疗效及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春丽;李宏伟;王俊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高效液相色谱双波长法同时测定猴耳环消炎片中没食子酸和槲皮苷含量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猴耳环消炎片中没食子酸和槲皮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 HPLC )法.方法 采用HPLC双波长法,以Hypersil BDS-C18柱(250 mm × 4. 6 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为流动相A、0. 2%磷酸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没食子酸检测波长为270 nm,槲皮苷检测波长为350 nm.结果 没食子酸及槲皮苷进样量分别在0. 60~6. 00 μg,0. 03~0. 30μg ( r=0. 999 4 )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没食子酸平均回收率为100. 24%,RSD为1. 02%( n=6);槲皮苷平均回收率为99. 88%,RSD为1. 17%( n=6).结论HPLC双波长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适用于猴耳环消炎片2种有效成分的同时测定,可用于猴耳环消炎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军;罗德珍;李镜友;张志坚;任锦文;沈艺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阿司匹林抑制去势大鼠DL-1,DL-6,TNF-α和M-CSF的表达及其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小鼠体内白细胞介素-1 ( IL-1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表达的影响,以及其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 选取Sprague-Dawley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去卵巢模型组(50只),术后1周去卵巢模型组大鼠再随机分为骨质疏松组,其中,A组(0. 25 mmol/L阿司匹林)、B组(0. 5 mmol/L)、C组(1. 0 mmol/L)和D组(1. 5 mmol/L),各10只.检测各组血清和骨组织IL-1,IL-6,TNF-α和M-CSF水平,同时采用Micro-CT对骨小梁微观三维形态结构进行分析.结果 骨质疏松组血清IL-1,IL-6,TNF-α,M-CSF分别为(80. 15 ± 7. 18)pg/mL、(82. 16 ± 6. 63)pg/mL、(30. 21 ± 4. 73)pg/mL 和(11. 42 ± 4. 25)p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 05).A,B,C,D 组中,D 组 IL-1,IL-6, TNF-α 和 M-CSF 水平低( P < 0. 05).骨质疏松组骨组织 IL-1,IL-6,TNF-α 和 M-CSF 分别为(71. 24 ± 8. 10)pg/mL、(78. 02 ± 5. 15)pg/mL、(26. 92 ± 3. 23)pg/mL和(10. 22 ± 3. 15)p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 05);A,B,C,D组中,D组IL-1, IL-6,TNF-α和M-CSF水平低( P < 0. 05).Micro-CT检测结果表明,阿司匹林治疗组腰椎椎体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及骨密度均显著高于骨质疏松组.结论 阿司匹林能抑制去势大鼠骨流失,这可能与阿司匹林抑制大鼠血清和骨组织IL-1,IL-6,TNF-α和M-CSF的表达有关,从而使破骨活动减弱的作用.

    作者:杨超;曾艳平;杨桐;覃君慧;李海勋;桑宏勋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舒血宁和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药理作用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舒血宁注射液和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药理作用的区别,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性状相似的小鼠,给予不同剂量的舒血宁注射液和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结果 高剂量的舒血宁组和银杏二萜内酯葡胺组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碳粒廓清指数(K)和吞噬指数(α)均显著升高,均较对照组小鼠有显著性差异( P<0. 05),但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的免疫效果更明显;高剂量的舒血宁和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均显著降低小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5),但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的降压效果更明显;高剂量的舒血宁注射液和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均能显著促进小鼠的睡眠,入睡比例和入睡时间均较对照组小鼠有显著性差异( P<0. 05),但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组镇静效果更显著.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和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均有较好的免疫、降血压、中枢镇静作用,但后者的药理活性更强.

    作者:房利勤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青诃袋泡茶水提取工艺

    目的 优选青诃袋泡茶的佳水提取工艺.方法 经过前期试验摸索及综合筛选,选以人参叶、玄参、诃子、木蝴蝶等4味药材提取稠浸膏,以组方中干浸膏收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分别考察加水量、浸提次数、浸提时间对青诃袋泡茶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 影响提取工艺的因素中,浸提次数>加水量>浸提时间,佳提取工艺为浸提2次,加水12倍,浸提30 min.结论 优选的浸提工艺稳定可行,成本低,可用于青诃袋泡茶的生产.

    作者:李启泉;赵福兰;余小飞;王谦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醋酸氯己定溶液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目的 提高醋酸氯己定溶液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建立测定醋酸氯己定溶液中醋酸氯己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色谱柱:Grace Smart柱(250 mm × 4. 6 mm,5μm),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0. 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取磷酸二氢钾2. 7 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 000 mL,用磷酸调pH至2. 5)-乙腈(65:35);检测波长:258 nm.结果 醋酸氯己定质量浓度在10. 02~160. 31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102. 47%,RSD为1. 60%( n=9 ).结论 提高后的质量标准可行.

    作者:胡文军;邓朝晖;李爱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呋塞米注射液配伍禁忌的文献分析

    目的 探讨呋塞米注射液的配伍问题.方法 检索分析近年来有关呋塞米注射液配伍禁忌的国内相关文献.结果 呋塞米注射液与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多种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存在配伍禁忌.结论 临床使用时应避免呋塞米注射液与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配伍.

    作者:王茜;赖碧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四季抗病毒合剂制备中3个有机酸转移率的研究

    目的 建立测定菊花与四季抗病毒合剂中绿原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以及鱼腥草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并探讨其在菊花与鱼腥草药材至四季抗病毒合剂制剂间的转移率.方法 采用超快速液相色谱(UFLC)法;选取3批菊花与鱼腥草药材,每批对应5批制剂.结果 3批菊花药材中,绿原酸含量分别为2. 110 21,2. 131 03,2. 191 12 mg/g,1,3-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分别为1. 414 22,1. 203 72,1. 312 66 mg/g,3,5-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分别为7. 210 98,7. 310 54,7. 284 53 mg/g.3批鱼腥草药材中,绿原酸的含量分别为0. 721 11,0. 754 31,0. 760 53 mg/g.每批菊花与鱼腥草药材对应5批制剂中,绿原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 249 62, 0. 254 07,0. 261 73 g/L,RSD分别为0. 70%,1. 47%,1. 60%;1,3-二咖啡酰奎宁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 120 61,0. 105 20,0. 112 46 g/L, RSD 分别为 0. 39%,1. 46%,0. 20%;3,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0. 168 49,0. 169 41,0. 173 32 g/L,RSD 分别为0. 78%,0. 66%,2. 16%;15批制剂中绿原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在药材至四季抗病毒合剂制剂间的转移率分别为73. 58%,71. 76%,19. 54%,RSD分别为1. 26%,1. 38%,1. 73%.结论 该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药材与四季抗病毒合剂中绿原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定量方法.绿原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的转移率高,表明制剂制备工艺有利于该有效成分的溶出,为制剂疗效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肖会敏;刘洋;何悦;赵荣;王四旺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醋酸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及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醋酸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及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诊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醋酸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患者予醋酸环丙孕酮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 P<0. 05);观察组患者LH水平为(6. 2 ± 1. 1)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 9 ± 1. 4)U/L( P<0. 05);观察组患者FSH水平为(4. 8 ± 1. 0)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 6 ± 1. 2)U/L( P<0. 05);观察组患者T水平为(0. 42 ± 0. 10)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 80 ± 0. 15)mmol/L( P<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BG)与空腹胰岛素(FIN)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0. 05);观察组患者FBG为(2. 38 ± 0. 41)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 68 ± 0. 48)mmol/L( P<0. 05);观察组患者 FIN为(17. 98 ± 3. 01)I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 97 ± 3. 25)IU/L( P<0. 05).结论醋酸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内分泌及代谢具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爱华;金晓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癫痫患者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2012年至2013年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情况,分析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影响因素,为卡马西平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 )法对癫痫患者进行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10例次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中,低于4μg/mL 57例次( 27. 14%) ,4~12μg/mL 152例/次( 72. 38%) ,超过12μg/mL仅1例次( 0. 48%);卡马西平血药浓度与年龄、联合用药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P<0. 05 );性别对血药浓度的影响不明显( P>0. 05 ).结论 开展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对实施个体化给药方案,提高临床治疗水平和促进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开杰;周凯琴;房光萃;陈锦珊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氨磺必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氨磺必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首发精神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舒必利片,观察组予氨磺必利片,均根据患者症状类型调整剂量,均治疗8周.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 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 00%( P<0. 05);两组患者血清以及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 IL ) -1β,IL-6,IL-2,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 P<0. 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微,不影响治疗,但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5).结论 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脑脊液中特定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有关,不良反应较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孙玉涛;刘海军;张学志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利伐沙班工业化生产合成路线分析

    目的 研究利伐沙班合成工艺,提高利伐沙班的合成产率,得到适合利伐沙班工业化的合成路线.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和专利,筛选出合成各关键中间体优路线.结果与结论 得到一条适用于工业化合成利伐沙班的路线.该法工艺简单,易于分离,适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戴川;赵圣轩;林世博;陈宇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