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丽萍
目的 建立测定菊花与四季抗病毒合剂中绿原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以及鱼腥草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并探讨其在菊花与鱼腥草药材至四季抗病毒合剂制剂间的转移率.方法 采用超快速液相色谱(UFLC)法;选取3批菊花与鱼腥草药材,每批对应5批制剂.结果 3批菊花药材中,绿原酸含量分别为2. 110 21,2. 131 03,2. 191 12 mg/g,1,3-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分别为1. 414 22,1. 203 72,1. 312 66 mg/g,3,5-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分别为7. 210 98,7. 310 54,7. 284 53 mg/g.3批鱼腥草药材中,绿原酸的含量分别为0. 721 11,0. 754 31,0. 760 53 mg/g.每批菊花与鱼腥草药材对应5批制剂中,绿原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 249 62, 0. 254 07,0. 261 73 g/L,RSD分别为0. 70%,1. 47%,1. 60%;1,3-二咖啡酰奎宁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 120 61,0. 105 20,0. 112 46 g/L, RSD 分别为 0. 39%,1. 46%,0. 20%;3,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0. 168 49,0. 169 41,0. 173 32 g/L,RSD 分别为0. 78%,0. 66%,2. 16%;15批制剂中绿原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在药材至四季抗病毒合剂制剂间的转移率分别为73. 58%,71. 76%,19. 54%,RSD分别为1. 26%,1. 38%,1. 73%.结论 该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药材与四季抗病毒合剂中绿原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定量方法.绿原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的转移率高,表明制剂制备工艺有利于该有效成分的溶出,为制剂疗效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肖会敏;刘洋;何悦;赵荣;王四旺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评价抗肿瘤药物的运用及发展趋势,为其研究、生产、销售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分析医院近6年来抗肿瘤药物的用药频度、用药金额和销售量等.结果 抗肿瘤药物的使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注射剂使用量比其他剂型多,其中平消片、他莫昔芬、来曲唑、阿那曲唑和香菇多糖用药频度均排在前列;此外,其他抗肿瘤药物及辅助治疗药的销售金额及品种均为多.结论 该院抗肿瘤药物使用类型较稳定,一般首选价格适宜、疗效确切、长期用于临床的抗肿瘤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马雪根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巴曲酶注射液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应激性溃疡患儿,根据就诊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巴曲酶注射液联合法莫替丁治疗.结果 观察组黑便、呕血、止血时间分别为(6. 69 ± 3. 08)d、(4. 78 ± 2. 19)d、(8. 57 ± 3. 28)d,对照组分别为(9. 12 ± 3. 88)d、(7. 29 ± 2. 88)d、(11. 09 ± 4. 49)d,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观察组的胃黏腺酸碱度( pHi )为(6. 20 ± 0. 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 23 ± 0. 44)( P<0. 05);观察组大肠杆菌、幽门螺杆菌、葡萄球菌等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5),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检出率高于对照组( P<0. 05).结论 巴曲酶注射液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效果明显,可缩短黑便、呕血、止血时间,改善pHi,降低大肠杆菌、幽门螺杆菌、葡萄球菌等检出率,提高氮气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建达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重组活性Ⅶ因子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大出血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4例产后大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止血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重组活性Ⅶ因子联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5),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5),总出血量、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0. 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 PT )及 D-二聚体明显减少,而纤维蛋白原( FIB )显著增多( P<0. 05),两组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未见明显变化( P>0. 05).结论 重组活性Ⅶ因子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产后大出血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郭芬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复方萘普生栓在高危取环中的临床疗效及心理护理对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性.方法 将1 600例属高危取环范畴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米索前列醇、复方萘普生栓、心理护理组)和B组(米索前列醇组).结果 A组总有效率89. 00%,缩短了取环时间,减轻了疼痛,有利于手术进行.B组总有效率69. 00%( P<0. 05).结论 米索前列醇、复方萘普生栓配合心理护理用于高危取环术达到了低风险、时间短、痛苦小的效果,使手术顺利、安全进行,减少了并发症.
作者:王彩妍;李祥丽;杨蕾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吴茱萸中吴茱萸内酯、吴茱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波长切换法.方法 色谱柱为C18柱(250 mm × 4. 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 2%磷酸溶液(35:65),流速为2. 0 mL/min,柱温为30℃,波长切换(0~15 min,205 nm;15. 01~28 min,225 nm).结果 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进样量分别在0. 186~3. 72μg,0. 040 24~0. 804 8μg,0. 040 08~0. 801 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0. 999 7,0. 999 9,0. 999 9 )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 30%,97. 66%,97. 46%,RSD分别为1. 43%,1. 32%,1. 80%( n=6).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吴茱萸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申丽莎;陈国庆;杨帆;邓开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在扁桃体切除术全身麻醉中,采用不同剂量地佐辛对患者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确诊并接受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 12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进行分组,A 组患者给予 0. 05 mg/kg 的地佐辛滴注,B组患者给予0. 1 mg/kg的地佐辛滴注,C组患者给予0. 2 mg/kg的地佐辛滴注.结果 A组、B组在恢复呼吸时间、苏醒时间及拔出气管导管时间上无显著性差异( P>0. 05),与C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5);C组患者的躁动评分(1. 64 ± 0. 53)分和疼痛评分(1. 85 ± 0. 63)分,显著低于A组的(2. 65 ± 0. 84)分和(5. 21 ± 1. 73)分( P <0. 05);3 组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呼吸困难及睡眠过度发生率等临床不良反应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5).结论 地佐辛在扁桃体切除术中具有一定的抗躁动和抗疼痛作用,但不同剂量的作用效果具有一定差异,0. 1 mg/kg的滴注量更安全、有效.
作者:郑吉卫;朱琼;柳德洪;别世杰;亢留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门诊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和胰岛素组(单用甘精胰岛素),各55例.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显著低于治疗前( P<0. 05),联合组治疗12周后的FBG,2 hPG,HbA1C显著低于胰岛素组( P<0. 05);联合组治疗12周后的胰岛素用量显著低于胰岛素组,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短于胰岛素组( P<0. 05);第0~6周、第7~12周联合组和胰岛素组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1. 82%,0和5. 45%,1. 82%,均无显著差异( P>0. 05).结论 与单用甘精胰岛素相比,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能更好地控制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降低胰岛素使用剂量,改善胰岛细胞功能.
作者:吕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2例.试验组术后给予泮托拉唑钠静脉滴注预防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对照组给予西咪替丁,两组均用药7 d.结果 试验组4例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8. 18%,对照组为36. 36%( P<0. 05).12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患者中,6例患者年龄小于50岁,6例患者年龄大于50岁,对比无差异显著( P>0. 05).结论 泮托拉唑可有效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尤其适用于高龄患者.
作者:杨卫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评价尤瑞克林对脑梗死患者脑动脉供血及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银杏叶注射液和胞磷胆碱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治疗2周.结果 观察组总有率为88. 00%,高于对照组的70. 00%( 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脑血流量均明显改善( P<0. 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 P<0. 05);治疗后,观察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为(28. 67 ± 8. 4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 36 ± 7. 86)分( P<0. 05);治疗后,观察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P<0. 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尤瑞克林可显著改善患者脑组织血流灌注,并能明显改善其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建平;李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不良反应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医药文献,对所报道的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不良反应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丙泊酚用于胃镜检查的不良反应相关的文献32篇,其中17篇符合要求被引用.共收集到做无痛胃镜检查的病例4 263例,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有1 72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 17%.结论 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及循环系统.
作者:邓庆华;王韵;顾群;刘晓颖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新型钙离子增敏剂左西孟旦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医院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强心剂(洋地黄、多巴胺)、利尿剂、扩张血管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呼吸困难总改善率为95. 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 91%( P<0. 05);治疗后72 h,治疗组心功能分级改善有效率为90. 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 93%( P<0. 05);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更优( P<0. 05);两组患者心率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 P<0. 05),但组间无明显差异( P>0. 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 98%,与对照组的8. 14%无明显差异( P>0. 05);随访3个月,治疗组再住院率为9. 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 74%( P<0. 05);治疗组死亡率为2. 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 14%( P<0. 05).结论 左西孟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可改善呼吸困难、心功能分级情况及心脏超声心功能指标,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较少,还能降低患者再住院率及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左晋;高原;花焱;许麾;于建;刘琪;鲁媛瑗;杨思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对于子痫前期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选择经阴道分娩产妇156例,其中硬膜外麻醉组(研究组)86例,无分娩镇痛组(对照组)70例.结果 研究组易耐受产痛者(轻度+中度疼痛者)占94. 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25. 71% ( P < 0. 01 );研究组第1产程活跃期[(207. 16 ± 30. 33)min ]及第2产程[(30. 48 ± 4. 25)min ] ,明显短于对照组( P < 0. 05 );研究组顺产率为69. 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 00%( P < 0. 05 );两组经阴道分娩新生儿出生后 1 min和5 min阿氏( Apgar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应用于子痫前期患者,有镇痛效果好、对新生儿影响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可阻止高血压进一步恶化,减少患者产时并发症,提高产妇经阴道分娩率.
作者:杨沫;魏东红;王岩岩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评价医院纳入临床路径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 )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方法 采用药物利用评价( DUR )和药物利用评估( DUE )法分析某院呼吸科2014年出院的202例纳入临床路径的CAP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治疗过程监测、临床治疗结果.结果 纳入DUR分析的抗菌药物共12种,其中7种药物利用指数( DUI ) <1,2种DUI=1,3种DUI>1;DUE结果显示,所有患者都进行了疾病严重程度评估,对异常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沉、血钾、病原学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等复查的比例分别为81. 43%,60. 00%,64. 29%,44. 85%,62. 16%,18. 44%,100. 00%,83. 33%,61. 73%.用药频度( DDDs )居前4位的抗菌药物分别为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乳酸阿奇霉素、注射用头孢替安.结论 医院纳入临床路径的CAP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仍需加强用药过程监测.联合应用DUR和DUE法可更全面地评价CAP患者的用药情况.
作者:徐彬;杨忠英;樊洪忠;姜云达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利伐沙班合成工艺,提高利伐沙班的合成产率,得到适合利伐沙班工业化的合成路线.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和专利,筛选出合成各关键中间体优路线.结果与结论 得到一条适用于工业化合成利伐沙班的路线.该法工艺简单,易于分离,适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戴川;赵圣轩;林世博;陈宇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住院药房使用全自动口服单剂量分包机(简称分包机)包药错误,总结错误类型,探讨风险控制措施.方法 对住院药房2010年7月至2014年7月发生的分包错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分包总量为592 644包,分包错误为136包,占0. 23‰.分包错误类型包括药品数量错误、药品品种错误、人工加药错误及药品外观发生改变.其中药品数量错误为91包,占66. 91%,是分包错误的主要原因.结论 对分包机使用中出现的各种错误类型进行风险控制,总结经验,可提高药品分包工作质量,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鲁镜;陈宁;甄健存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人恶性脑胶质瘤患者应用替莫唑胺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反应因子(SRF)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人恶性脑胶质瘤患者80例,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放射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替莫唑胺治疗.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 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 50%( P<0. 05);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平均生存时间、中位复发时间分别为(25. 48 ± 3. 19)个月、(23. 07 ± 3. 28)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 98 ± 2. 72)个月和(17. 13 ± 2. 31)个月( P<0. 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SRF阳性表达率为20. 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0. 00%( P<0. 05);研究组患者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 405 2,P=0. 035 8).结论 替莫唑胺联合常规放疗治疗人恶性脑胶质瘤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中位复发时间、SRF阳性表达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王玲;华海侠;王晓华;顾涛;刘立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医疗保险改革前后抗抑郁药物在企业医院用药的变化趋势,为医疗保险改革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以限定日剂量(DDD)为指标,对医院2000年、2009年、2010年抗抑郁药物的种类、金额、频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医保改革后抗抑郁药物购药总金额及用药频度( DDDs )明显增加,药物品种数变化不大,但医改前以第1代抗抑郁药物应用为主,医改后以第2代为主.结论 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医院新型抗抑郁药物纳入医保目录后,其正逐渐作为一线药物使用,符合当前抗抑郁药物使用的发展趋势.
作者:陶秀娟;王丽萍;崔国勇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尼莫地平的质量浓度,并研究食物对大鼠体内尼莫地平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于空腹、进食标准餐和进食高脂餐后灌胃尼莫地平20 mg/kg,采用H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尼莫地平浓度,用WinNonlin 6. 3软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大鼠于空腹、进食标准餐和进食高脂餐后灌胃给予尼莫地平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峰浓度( Cmax )分别为(19. 19 ± 4. 76)ng/mL,(30. 14 ± 7. 91)ng/mL,(34. 39 ± 8. 03)ng/mL,达峰时间( Tmax )分别为0. 96 h,0. 79 h和0. 75 h,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inf )分别为(94. 47 ± 17. 24)ng/(mL·h),(139. 6 ± 32. 9)ng/(mL·h),(148. 1 ± 34. 2)ng/(mL·h);大鼠进食后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与空腹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5),而标准餐组和高脂餐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进食可显著提高尼莫地平在大鼠体内的吸收速度和程度.
作者:杨自豪;刘嘉;龙远华;李卫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应用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EMI )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急性STEMI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泮托拉唑治疗.结果 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6例;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5例,无效5例,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观察组发生消化道出血事件2例,隐性出血1例,轻微出血1例,未发生消化道大出血;对照组发生消化道出血事件18例,隐性出血7例,轻微出血6例,消化道大出血5例,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观察组发生继发性心力衰竭6例,严重心律失常4例,梗死后心绞痛14例,再发心肌梗死5例,心源性死亡2例,对照组分别为5例、3例、12例、3例,心源性死亡3例,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结论 泮托拉唑应用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EMI临床疗效可靠,能够降低消化道出血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莉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