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西孟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86例临床评价

左晋;高原;花焱;许麾;于建;刘琪;鲁媛瑗;杨思佳

关键词:钙离子增敏剂, 左西孟旦, 充血性心力衰竭, 左室射血分数, 左室短轴缩短率,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摘要:目的 研究新型钙离子增敏剂左西孟旦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医院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强心剂(洋地黄、多巴胺)、利尿剂、扩张血管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呼吸困难总改善率为95. 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 91%( P<0. 05);治疗后72 h,治疗组心功能分级改善有效率为90. 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 93%( P<0. 05);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更优( P<0. 05);两组患者心率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 P<0. 05),但组间无明显差异( P>0. 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 98%,与对照组的8. 14%无明显差异( P>0. 05);随访3个月,治疗组再住院率为9. 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 74%( P<0. 05);治疗组死亡率为2. 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 14%( P<0. 05).结论 左西孟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可改善呼吸困难、心功能分级情况及心脏超声心功能指标,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较少,还能降低患者再住院率及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药学信息网的改版与实践体会

    目的 介绍医院药学信息网主要栏目配置、改版后内容及实践情况.方法 参阅相关文献及收集临床科室反馈信息,对旧版药品网进行页面美化、内容调整、版块增加.结果与结论 新版信息网推出后为医院提供了优质、便捷、丰富多样的药学信息服务,加强了医院药学与临床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促进了医院药学服务的发展.

    作者:周宇;李馥伶;宋洪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局部注射曲马多对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前局部注射曲马多的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扁桃体腺样切除术患儿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儿静脉注射曲马多,研究组患儿局部注射曲马多.比较两组患儿术后恢复自助呼吸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0,2,6,12,24 h的面部疼痛表情量表( FPS-R )评分;拔管后0,0. 5,1 h时的镇静评分;24 h内追加镇痛药的比例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研究组拔管后6 h FPS-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5),其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两组拔管后0,0. 5,1 h时的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研究组24 h追加镇痛药比例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5).结论 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前局部注射曲马多有利于术后镇痛,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段宏;朱信强;杨沫;齐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基层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干预前后的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干预前后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基层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1月至12月建立由市卫生局相关人员和医院临床药师组成的专业团队,以南充市10家基层医疗机构578例4种Ⅰ类切口手术(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修补术、闭合性骨折手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为研究对象,采取培训、督导及行政干预相结合的方法,对抗菌药物应用及管理进行持续性干预,分析评价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比例显著降低,使用率从干预前的54. 67%降至干预后的39. 79%,抗菌药物在适应证、药品选择、用法用量、分级使用、溶剂选择、给药途径、用药疗程及给药时机等方面较干预前有较明显的改善.结论 实施行政干预和技术指导相结合的措施行之有效,对基层医院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初步建立起一套长效的管理机制.

    作者:杨思芸;唐志立;苏强;梁婧;张富东;张贤良;杨明;杨禹;李红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镇痛凝胶剂中氯胺酮和咪唑安定含量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镇痛凝胶剂中氯胺酮和咪唑安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 HPLC )法.方法 采用RP-HPLC外标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250 mm × 4. 6 mm,5μg),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 01%三乙胺(33:45:22,V: V: V),流速为0. 8 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 氯胺酮和咪唑安定的进样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24. 32~243. 2μg/mL( r=0. 999 2)和20. 28~202. 8μg/mL ( r=0. 999 6),日内及日间精密度的 RSD均小于1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 78%和100. 49%.结论 该方法快捷方便、结果可靠,可作为镇痛凝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丁进峰;曹东航;曹海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紫杉醇及顺铂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紫杉醇脂质体、顺铂注射液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对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并于放疗第1天同步联合不同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化疗方案,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近期疗效为91. 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 00%( P<0. 05);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明显( P<0. 05);观察组患者吞咽困难、疼痛、梗阻、咳嗽等症状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 05);观察组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5).结论 紫杉醇脂质体、顺铂注射液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临床症状,提高3年生存率,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何瀚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左西孟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86例临床评价

    目的 研究新型钙离子增敏剂左西孟旦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医院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强心剂(洋地黄、多巴胺)、利尿剂、扩张血管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呼吸困难总改善率为95. 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 91%( P<0. 05);治疗后72 h,治疗组心功能分级改善有效率为90. 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 93%( P<0. 05);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更优( P<0. 05);两组患者心率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 P<0. 05),但组间无明显差异( P>0. 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 98%,与对照组的8. 14%无明显差异( P>0. 05);随访3个月,治疗组再住院率为9. 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 74%( P<0. 05);治疗组死亡率为2. 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 14%( P<0. 05).结论 左西孟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可改善呼吸困难、心功能分级情况及心脏超声心功能指标,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较少,还能降低患者再住院率及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左晋;高原;花焱;许麾;于建;刘琪;鲁媛瑗;杨思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比伐芦定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120例

    目的 观察新药比伐芦定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0名急诊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于术前给予比伐芦定0. 75 mg/kg静脉注射,手术开始后给予1. 75 mg/(kg·h)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至少维持30 min.对照组患者术前给予普通肝素60 U/kg静脉注射.治疗结束后观察并记录术前、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术后24 h及1周后ST段回落情况及手术中的不良反应,并记录住院期间肌酸激酶峰值,及手术1周后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流情况均有改善,2级和3级患者增加,0级和1级患者消失( P<0. 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ST段回落情况均有改善,完全回落和部分回落患者明显增加,无回落患者明显减少( P<0. 05);同时,术后治疗组ST段回落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完全回落和部分回落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无回落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 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 P<0. 05),治疗组患者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患者恶心、头痛等症状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严重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5).结论 在介入术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可改善患者手术后心脏供血的功能,提高患者术后LVEF,促进了ST段回落,降低肌酸激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疗效好,安全性佳,值得推广.

    作者:蓝运竞;陈兴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苯磺顺阿曲库铵复合哌库溴铵预注用于伴心血管疾病患者手术45例

    目的 观察苯磺顺阿曲库铵复合哌库溴铵预注用于伴心血管疾病患者手术中的肌肉松弛(简称肌松)效应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医院拟行全身麻醉插管手术伴心血管疾病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预注0. 9%氯化钠注射液3 mL,观察组患者预注哌库溴铵注射液10μg/kg,6 min后两组患者均行麻醉诱导,然后快速注入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0. 15 mg/ kg.当达大阻滞( T1=0 )时完成气管插管.结果 与麻醉前相比,两组患者插管即刻心率、血压均明显下降( P<0. 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插管1 min后,对照组心率、血压均显著升高( P<0. 05),观察组心率、血压则恢复平稳( P>0. 05)且优于对照组( P<0. 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肌松起效时间更短,临床作用时间更长,插管条件更优( P<0. 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0. 05).结论 苯磺顺阿曲库铵复合哌库溴铵预注用于伴心血管疾病的手术患者,可减少因血压、心率大幅波动引发的心脏不良事件,并显著缩短肌松起效时间、延长临床作用时间、改善插管条件,药品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骆菲菲;马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黄体酮热熔胶透皮贴剂皮肤用药安全性研究

    目的 考察黄体酮热熔压敏胶透皮贴剂皮肤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对豚鼠的皮肤急性毒性试验、皮肤过敏性试验及家兔的皮肤刺激性试验,观察黄体酮热熔胶透皮贴剂对动物经皮肤用药的急性毒性、刺激性和敏感性.结果 黄体酮热熔胶透皮贴剂对豚鼠的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未引起急性毒性反应,对家兔皮肤未产生刺激作用,对豚鼠皮肤未产生致敏作用.结论 黄体酮热熔胶透皮贴剂皮肤用药安全、无毒.

    作者:陶虹;耿文宁;陈雯雯;高晓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团体心理护理用于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8例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护理用于住院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1月至2月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替普酶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团体心理护理措施.结果 两组溶栓治疗后2 h内血管再通率并无明显差异( P>0. 05),住院治疗期间观察组共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4例,发生率为8. 33%,相比对照组明显减少( P<0. 05),且出院时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 SDS )和焦虑自评量表( SA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5).结论 通过团体心理护理可增强患者对疾病和临床治疗的认识,减少住院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高素芹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导乐仪联合罗哌卡因与芬太尼对镇痛效果及分娩质量的影响

    目的 比较导乐仪和椎管内麻醉2种镇痛方法对分娩的作用及影响.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待分娩产妇300例随机分为导乐仪组(A组)、椎管内麻醉组(B组)及对照组(C组),各100例.A组应用导乐仪镇痛,B组行椎管内麻醉镇痛,C组不做临床干预.结果 A组与B组镇痛效果相当,A组第1产程活跃期及第2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 P<0. 05);3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B组阴道助产率明显高于A组、C组( P<0. 05);3组新生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产后 2 h平均出血量A组明显少于B组( P<0. 05).结论 导乐仪与椎管内麻醉镇痛效果均较理想,对产妇和新生儿均无不良影响,临床选择何种方法镇痛,须尊重产妇意愿.导乐仪操作方法简便、应用安全,可作为分娩镇痛措施供产妇选择.2种镇痛方法均有效降低了社会因素的剖宫产率.

    作者:魏东红;王岩岩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49例

    目的 探讨枸橼酸咖啡因在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时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新生儿科收治的108例早产儿发生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49例)予枸橼酸咖啡因,对照组( 59例)予氨茶碱.结果 治疗组患儿显效率为57. 14%、有效率为87. 7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 59%和66. 10%;治疗组平均用氧时间为(4. 61 ± 2. 3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 86 ± 3. 04)d;同时降低上机率,治疗组发生呼吸支持持续正压通气( CPAP )模式4例、同步间隙指令通气( SIMV )模式2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例和6例;治疗组发生烦躁激惹、心动过速、喂养困难、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 05 ).结论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有明显疗效,优于氨茶碱.

    作者:王静;陈瑶;尹万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曲妥珠单抗及多西他赛联合护理干预治疗转移性乳腺癌HER-2强表达患者75例

    目的 探讨转移性乳腺癌HER-2强表达患者采用曲妥珠单抗及多西他赛治疗联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50例转移性乳腺癌HER-2强表达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仅使用曲妥珠单抗及多西他赛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研究组患者接受3个月的治疗后发热、皮疹、骨髓抑制、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7. 2921,P=0. 006 9<0. 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卡氏生活质量评分( KPS )和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分( QOL )显著高于治疗前( P<0. 05),且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病情稳定、疾病进展发生率分别为6. 67%和2. 66%,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 66%和18. 67%(χ2=10. 074 6,P=0. 001 5<0. 05).结论 转移性乳腺癌HER-2强表达患者在采用曲妥珠单抗及多西他赛治疗基础上联合护理干预措施疗效更显著,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机体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艳玲;李艳;杨青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宫腔镜电切术50例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瑞芬太尼、丙泊酚用于宫腔镜电切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宫腔镜电切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地佐辛组(D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 1 mg/kg(以0. 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5 mL),15 min后静脉注射0. 5 mg/kg的丙泊酚后开始持续泵入丙泊酚5. 0 mg/ (kg·h)、瑞芬太尼0. 1μg/ (kg·min).对照组(B组)静脉注射5 mL 0. 9%氯化钠注射液,15 min后静脉注射0. 5 mg/kg的丙泊酚后开始持续泵入丙泊酚5. 0 mg/ (kg·h)、瑞芬太尼0. 1μg/ (kg·min).记录患者入室时(T0)、麻醉诱导前(T1)、诱导结束时( T2)、扩宫时( T3 )、术毕苏醒时( T4 )、清醒后5 min(T5)平均动脉压( MAP )和心率( HR ) ,记录患者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异丙酚的总用量,术中体动次数、呼吸抑制发生率,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患者清醒后的5,10,20,30 min疼痛视觉模拟( VAS )评分.结果 两组间各时点MAP及HR比较,在T1,T3时点,B组明显高于D组( P<0. 05).组内各时点MAP和HR比较,D 组 T1,T2,T3,T4,T5 较 T0 下降( P < 0.05),B 组 T2 较 T1 下降( P < 0.05),T3 较 T2 升高( P < 0.05);麻醉起效时间 D 组短于 B组( P<0. 05),异丙酚的总用量、术中体动发生率B组大于D组( P<0. 05),患者清醒后10,20,30 min VAS评分D组明显低于B组( P <0. 05).结论 地佐辛复合瑞芬太尼、丙泊酚用于宫腔镜电切术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镇痛效果确切、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麻醉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宫腔镜电切术中.

    作者:王海丽;潘华;屈海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吴茱萸中3组分含量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吴茱萸中吴茱萸内酯、吴茱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波长切换法.方法 色谱柱为C18柱(250 mm × 4. 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 2%磷酸溶液(35:65),流速为2. 0 mL/min,柱温为30℃,波长切换(0~15 min,205 nm;15. 01~28 min,225 nm).结果 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进样量分别在0. 186~3. 72μg,0. 040 24~0. 804 8μg,0. 040 08~0. 801 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0. 999 7,0. 999 9,0. 999 9 )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 30%,97. 66%,97. 46%,RSD分别为1. 43%,1. 32%,1. 80%( n=6).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吴茱萸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申丽莎;陈国庆;杨帆;邓开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对尼莫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尼莫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接受尼莫地平治疗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各40例,比较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以及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Barthel评分(79. 6 ± 7. 2比64. 1 ± 8. 3)分和 FIM 评分(92. 3 ± 9. 1 比 81. 4 ± 8. 6)分均明显升高( P<0. 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治疗依从性(95. 00% 比75. 00%)明显提高( P<0. 05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5. 00% 比77. 50%)明显提升( P<0. 05).结论 尼莫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期间,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升患者预后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万丽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纳入临床路径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评价

    目的 评价医院纳入临床路径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 )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方法 采用药物利用评价( DUR )和药物利用评估( DUE )法分析某院呼吸科2014年出院的202例纳入临床路径的CAP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治疗过程监测、临床治疗结果.结果 纳入DUR分析的抗菌药物共12种,其中7种药物利用指数( DUI ) <1,2种DUI=1,3种DUI>1;DUE结果显示,所有患者都进行了疾病严重程度评估,对异常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沉、血钾、病原学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等复查的比例分别为81. 43%,60. 00%,64. 29%,44. 85%,62. 16%,18. 44%,100. 00%,83. 33%,61. 73%.用药频度( DDDs )居前4位的抗菌药物分别为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乳酸阿奇霉素、注射用头孢替安.结论 医院纳入临床路径的CAP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仍需加强用药过程监测.联合应用DUR和DUE法可更全面地评价CAP患者的用药情况.

    作者:徐彬;杨忠英;樊洪忠;姜云达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莫西沙星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92例,按患者治疗意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试验组患者采用莫西沙星联合常规化学治疗(简称化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常规化疗.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PCT及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5);试验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5),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 P<0. 05);两组患者的肝功能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但组间无显著差异( P>0. 05).结论 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能有效杀灭结核杆菌,降低血清PCT及CRP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同时不会加重肝脏负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温俊霞;安贺娟;张进明;王菁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舒血宁和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药理作用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舒血宁注射液和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药理作用的区别,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性状相似的小鼠,给予不同剂量的舒血宁注射液和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结果 高剂量的舒血宁组和银杏二萜内酯葡胺组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碳粒廓清指数(K)和吞噬指数(α)均显著升高,均较对照组小鼠有显著性差异( P<0. 05),但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的免疫效果更明显;高剂量的舒血宁和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均显著降低小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5),但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的降压效果更明显;高剂量的舒血宁注射液和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均能显著促进小鼠的睡眠,入睡比例和入睡时间均较对照组小鼠有显著性差异( P<0. 05),但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组镇静效果更显著.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和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均有较好的免疫、降血压、中枢镇静作用,但后者的药理活性更强.

    作者:房利勤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某院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临床使用合理性分析

    目的 分析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在某院的临床用药情况和合理性,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某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门急诊、2014年12月27日至12月31日住院患者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使用情况,并对该时间段有关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处方和病历进行统计,汇总337张处方和325份病历,进行统计、排序、筛选、汇总,参照药品说明书、相关文献资料及治疗指南对其使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与结论 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使用广泛,不合理用药多出现于药物的适应证、用量、联合用药等方面.不合理用药情况严重,需采取措施规范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用药.

    作者:王志祥;黄富宏;林郁;夏海建;毛建成 刊期: 2015年第2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