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尹万双

关键词:护理干预, 糖尿病, 高血脂, 用药依从性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1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均给予常规降血糖和调血脂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0. 05);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5).结论 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的治疗中有显著作用,可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呼吸道局部给药技术及其应用趋势

    呼吸道局部给药是将药物经特殊的给药装置直接送入呼吸道发挥作用的给药技术.该文旨在介绍呼吸道的特殊生理特征、功能及药物的吸收过程,综述国内外呼吸道局部给药的进展,并总结各种呼吸道局部给药方式的优缺点,为呼吸道局部给药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何明欣;冯杰;应少聪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依达拉奉联合护理干预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40例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依达拉奉联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均接受依达拉奉联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各40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 P<0. 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 P<0. 05),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 P<0. 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期间,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孙林;张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舒适护理配合阿福特罗气雾剂吸入治疗老年哮喘56例

    目的 探讨阿福特罗气雾剂吸入联合糠酸莫米松急诊治疗老年哮喘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老年哮喘患者112例,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应用阿福特罗气雾剂吸入联合口服糠酸莫米松治疗,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的哮喘症状及肺功能均有改善,试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5).结论 舒适护理配合阿福特罗气雾剂吸入联合口服糠酸莫米松治疗急性老年哮喘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欢;鹿志军;张頔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利伐沙班工业化生产合成路线分析

    目的 研究利伐沙班合成工艺,提高利伐沙班的合成产率,得到适合利伐沙班工业化的合成路线.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和专利,筛选出合成各关键中间体优路线.结果与结论 得到一条适用于工业化合成利伐沙班的路线.该法工艺简单,易于分离,适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戴川;赵圣轩;林世博;陈宇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盆腔手术术后粘连48例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妇产科盆腔手术后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行腹盆腔手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透明质酸钠凝胶.结果 试验组术后阵发性腹痛发生率及术后排气时间和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5);试验组术后一氧化氮、层黏蛋白和其他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低,试验组粘连率低于对照组( P<0. 05).结论 透明质酸钠凝胶用于预防盆腔手术后粘连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输卵管粘连,降低炎症的发生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王建彩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某院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临床使用合理性分析

    目的 分析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在某院的临床用药情况和合理性,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某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门急诊、2014年12月27日至12月31日住院患者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使用情况,并对该时间段有关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处方和病历进行统计,汇总337张处方和325份病历,进行统计、排序、筛选、汇总,参照药品说明书、相关文献资料及治疗指南对其使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与结论 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使用广泛,不合理用药多出现于药物的适应证、用量、联合用药等方面.不合理用药情况严重,需采取措施规范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用药.

    作者:王志祥;黄富宏;林郁;夏海建;毛建成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左西孟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86例临床评价

    目的 研究新型钙离子增敏剂左西孟旦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医院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强心剂(洋地黄、多巴胺)、利尿剂、扩张血管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呼吸困难总改善率为95. 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 91%( P<0. 05);治疗后72 h,治疗组心功能分级改善有效率为90. 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 93%( P<0. 05);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更优( P<0. 05);两组患者心率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 P<0. 05),但组间无明显差异( P>0. 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 98%,与对照组的8. 14%无明显差异( P>0. 05);随访3个月,治疗组再住院率为9. 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 74%( P<0. 05);治疗组死亡率为2. 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 14%( P<0. 05).结论 左西孟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可改善呼吸困难、心功能分级情况及心脏超声心功能指标,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较少,还能降低患者再住院率及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左晋;高原;花焱;许麾;于建;刘琪;鲁媛瑗;杨思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 探讨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将9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予干扰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结果 研究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恢复率、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转阴率、乙型肝炎e抗原( HBeAg )转阴率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 )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5);研究组T淋巴细胞亚群(CD4+及CD8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5).结论 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并能提高T淋巴细胞亚群(CD4 +及CD8+)的表达水平,增强患者的细胞免疫.

    作者:张维;夏志林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P53介导的活性氧通路对硒酸酯多糖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目的 探讨P53介导的活性氧( ROS )通路在硒酸酯多糖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硒酸酯多糖处理OS-732细胞,分析各组细胞的增殖、凋亡情况、ROS水平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硒酸酯多糖处理后,OS-732细胞生长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呈现出时间和浓度依赖性,60 g/L质量浓度处理48 h时OS-732细胞抑制率高;20,40,60μg/mL质量浓度处理24 h后, ROS水平显著增加( P<0. 05),OS-732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其中早期凋亡细胞及晚期凋亡细胞百分比与0μg/mL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5);P53,Caspase-9及Bax表达随着药物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而Bcl-2的表达显著降低( P<0. 05).结论 硒酸酯多糖处理骨肉瘤细胞能显著抑制OS-732细胞的增殖活性,促进凋亡,细胞内高水平的ROS状态可能在此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来小丹;冉启文;欧阳净;石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果核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 果核药材的质量标准,为该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水分测定法、灰分测定法及浸出物测定法.结果 果核药材没食子酸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品溶液同一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HPLC法定量分析中,没食子酸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 336~2. 016μg( r=0. 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3. 78%,RSD为0. 78%( 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 果核药材的质量标准.

    作者:陈丹;史蕾喆;李柯;李若存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抑肽酶对脑出血大鼠凝血酶敏感蛋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抑肽酶对脑出血大鼠脑内损伤区凝血酶敏感蛋白( TSP ) -1和TSP-2及其受体CD36 mRNA的影响,探讨抑肽酶治疗脑出血的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抑肽酶组,采用胶原酶诱导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 )法观察脑出血后TSP-1及TSP-2和CD36 mRNA表达变化.结果 脑出血第4天,TSP-1表达达高峰;TSP-2第14天表达达高峰;脑出血第4天,第21天CD36呈双峰表达.抑肽酶组TSP-1 mRNA表达第1~4天明显高于模型组( P<0. 01 );TSP-2 mRNA第14天达高峰且第1~21天均明显高于模型组( P<0. 05 );CD36 mRNA第1~4天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 P<0. 05 ) ,第14~21天明显高于模型组( P<0. 01 ).结论 抑肽酶可能通过调整脑出血大鼠脑内TSP-1及TSP-2和CD36 mRNA的表达,降低其对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加快血肿吸收,促进脑组织修复.

    作者:何效平;江承平;王柏强;罗飞;刘福;吴碧华;王晓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紫杉醇及顺铂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紫杉醇脂质体、顺铂注射液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对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并于放疗第1天同步联合不同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化疗方案,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近期疗效为91. 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 00%( P<0. 05);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明显( P<0. 05);观察组患者吞咽困难、疼痛、梗阻、咳嗽等症状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 05);观察组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5).结论 紫杉醇脂质体、顺铂注射液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临床症状,提高3年生存率,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何瀚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盐酸氨溴索联合亚胺培南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43例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盐酸氨溴索联合亚胺培南治疗重症肺炎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2年6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重症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加用盐酸氨溴索联合亚胺培南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 163,P<0. 05);吸氧时间、呼吸改善时间及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P<0. 05);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 P<0. 05);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4. 242,P<0. 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盐酸氨溴索联合亚胺培南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中,可提高患儿治疗疗效和患儿家属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花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海荣;杨锦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氨磺必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氨磺必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首发精神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舒必利片,观察组予氨磺必利片,均根据患者症状类型调整剂量,均治疗8周.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 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 00%( P<0. 05);两组患者血清以及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 IL ) -1β,IL-6,IL-2,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 P<0. 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微,不影响治疗,但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5).结论 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脑脊液中特定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有关,不良反应较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孙玉涛;刘海军;张学志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脑梗死患者复发率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评价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脑梗死患者复发率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确诊脑梗死1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仅应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总胆固醇为(3. 12 ± 0. 7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1. 48 ± 0. 46)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 94 ± 0. 79)mmol/L和(2. 39 ± 0. 94)mmol/L ( P<0. 05 );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复发率2. 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 00% ( P<0. 05 );观察组患者内中膜厚度(1. 35 ± 0. 33)mm、斑块面积(12. 12 ± 3. 33)mm2 及斑块数量(1. 58 ± 0. 46)个,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1. 49 ± 0. 39)mm,(14. 94 ± 3. 98)mm2,(1. 70 ± 0. 59)个( P<0. 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5 ).结论 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可有效控制脑梗死复发,促进胆固醇和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有助于颈动脉斑块面积和数量减少,且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羚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复方石斛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和肝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复方石斛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和肝脏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10 mg/kg)和复方石斛高、中、低剂量(14. 4,7. 2,3. 6 g/kg)组,各10只.观察肝脏的病理变化,检测和分析血清血脂.结果 复方石斛可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光镜观察,模型组大鼠的肝组织切片中肝细胞胞质内出现张力较大的空泡;正常组肝组织结构正常;各给药组肝组织切片中空泡现象减少.结论 复方石斛能调节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血脂和改善肝脏脂肪变性.

    作者:徐小婷;徐应淑;高健美;王森;张云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国产比阿培南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目的 探讨比阿培南对医院临床分离的常见致病菌的抗菌活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医院临床分离的8种常见致病菌161株,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结果判定参照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 NCCLS )标准.结果 比阿培南对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都显示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敏感率为95. 24% ~100. 0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雷菌属敏感率为85. 00%,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率为75. 00%,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敏感率为57. 15%,且不同临床科室间敏感率差异显著.结论 比阿培南的抗菌谱广、抗菌活性高,尤其在对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细菌的敏感性高,可作为临床中、重度感染的经验性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陈亚芳;葛称;顾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对1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营养支持的药学监护

    目的 促进营养药物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方法 通过临床药师对1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药学监护,分析营养药物在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及营养支持方案在多发伤患者治疗期间的调整,探讨临床药师的作用.结果与结论 临床药师对多发伤患者的营养支持进行药学监护,可协助医师制订合理化的营养支持方案,确保营养药物的合理应用,提高营养药物治疗的效果.

    作者:张颖;李峥;陶杨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硝普钠和替罗非班联合全程护理干预治疗前壁重度血栓的急性心肌梗死60例

    目的 探讨前壁重度血栓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导管注射硝普钠、替罗非班介入治疗联合全程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前壁重度血栓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护理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均予血栓抽吸及替罗非班、硝普钠冠脉内注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全程护理干预,随访12个月.结果 研究组心肌灌注(TMP)分级3级以下8. 33%,对照组36. 67%( P <0. 05);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 P<0. 05);研究组治疗后各时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 P<0. 05);研究组出院时、出院1个月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0. 05),出院2个月、出院3个月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 P<0. 05);研究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呈明显差异( P<0. 05).结论 前壁重度血栓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导管注射硝普钠、替罗非班介入治疗联合全程护理干预,在良好心肌再灌注水平的基础上,可提高患者住院期间、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抑郁和焦虑等负性情绪,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

    作者:任宏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角膜深层铁屑异物60例

    目的 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角膜深层铁屑异物的疗效.方法 选择角膜深层铁屑异物患者180例(180眼),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各60例.180例患者均采用环形分离整体剔除术剔除角膜异物,术后试验组滴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对照1组滴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对照2组术后滴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术后第3,5,7,9,12天复诊,观察患者症状、角膜创面修复、角膜荧光素染色等.结果 用药第5天总有效率试验组为83. 33%,对照1组为66. 67%(χ2=32. 98,P=0. 011),对照2组为68. 33%(χ2=31. 09,P=0. 013).用药第9天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6. 67%,对照1组为85. 00%(χ2=33. 26,P=0. 014),对照2组为81. 67%(χ2=35. 47,P=0. 011).平均角膜创面愈合时间试验组为(5. 35 ± 0. 23)d,对照1组为(7. 12 ± 0. 25)d ( t=2. 532,P=0. 018 ) ,对照2组为(7. 36 ± 0. 31)d ( t=2. 653,P=0. 016 ).结论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联合应用治疗角膜深层铁屑异物疗效显著,优于单用其中1种,能加速角膜创面修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志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