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呼吸道局部给药技术及其应用趋势

何明欣;冯杰;应少聪

关键词:呼吸道, 局部给药, 治疗, 进展
摘要:呼吸道局部给药是将药物经特殊的给药装置直接送入呼吸道发挥作用的给药技术.该文旨在介绍呼吸道的特殊生理特征、功能及药物的吸收过程,综述国内外呼吸道局部给药的进展,并总结各种呼吸道局部给药方式的优缺点,为呼吸道局部给药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与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目的 研究不同温度、光照、放置时间下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与氟康唑氯化钠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 )法考察,模拟临床用药的实际情况,分析不同温度、光照等变量因素对两者配伍稳定性的影响.温度为4℃和25℃,光照强度为2 500 Lx和无光,观察时间在配伍后的0,0. 5,1,2,4,6,8 h.考察内容包括外观、不溶性微粒、pH和含量测定等.结果 温度、光照、时间等均会影响配伍液的稳定性.光照对外观、pH、不溶性微粒的影响不大;从外观上看,25℃时药物在4 h时便出现逐渐变黄的趋势,4℃则6 h出现变化;从pH上看,25℃时在6 h时变化较大,4℃时在观察时间内变化不大;从不溶性微粒上看,观察时间内均呈透明;从含量测定上看,随着时间的推移,25℃、光照条件下的配伍液主药含量较25℃、无光条件下配伍液主药含量下降快;在同样避光的条件下,4℃配伍液主药含量随时间变化较小.结论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与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可能会受到光照、温度等影响,影响药物的外观、不溶性微粒、pH和主药含量,故应尽量保证在低温、无光照的条件下保存.

    作者:刘晶晶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醋酸氯己定溶液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目的 提高醋酸氯己定溶液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建立测定醋酸氯己定溶液中醋酸氯己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色谱柱:Grace Smart柱(250 mm × 4. 6 mm,5μm),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0. 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取磷酸二氢钾2. 7 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 000 mL,用磷酸调pH至2. 5)-乙腈(65:35);检测波长:258 nm.结果 醋酸氯己定质量浓度在10. 02~160. 31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102. 47%,RSD为1. 60%( n=9 ).结论 提高后的质量标准可行.

    作者:胡文军;邓朝晖;李爱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不同剂量地佐辛对扁桃体切除术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扁桃体切除术全身麻醉中,采用不同剂量地佐辛对患者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确诊并接受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 12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进行分组,A 组患者给予 0. 05 mg/kg 的地佐辛滴注,B组患者给予0. 1 mg/kg的地佐辛滴注,C组患者给予0. 2 mg/kg的地佐辛滴注.结果 A组、B组在恢复呼吸时间、苏醒时间及拔出气管导管时间上无显著性差异( P>0. 05),与C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5);C组患者的躁动评分(1. 64 ± 0. 53)分和疼痛评分(1. 85 ± 0. 63)分,显著低于A组的(2. 65 ± 0. 84)分和(5. 21 ± 1. 73)分( P <0. 05);3 组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呼吸困难及睡眠过度发生率等临床不良反应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5).结论 地佐辛在扁桃体切除术中具有一定的抗躁动和抗疼痛作用,但不同剂量的作用效果具有一定差异,0. 1 mg/kg的滴注量更安全、有效.

    作者:郑吉卫;朱琼;柳德洪;别世杰;亢留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及护理干预治疗川崎病55例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护理要点.方法 将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临床确诊的110例川崎病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患儿仅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研究组患儿同时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为94. 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 55%( P<0. 05);研究组患儿热退、黏膜充血消失、手足肿胀消失、淋巴结肿大消失及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 38 ± 0. 33)d,(1. 87 ± 0. 34)d,(2. 87 ± 0. 35)d,(3. 17 ± 0. 17)d,(8. 37 ± 1. 43)d,对照组分别为(2. 97 ± 0. 37)d,(4. 03 ± 0. 43)d,(4. 86 ± 0. 30)d,(5. 44 ± 0. 30)d,(12. 87 ± 1. 8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两组患儿均出现冠状动脉病变,但病变程度多为轻、中度,且研究组发生率(9. 09%)显著低于对照组(41. 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结论 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疗效显著,不仅能缩短治疗时间,还可减少冠状动脉瘤的发生,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党玉民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羊藿三七胶囊中淫羊藿苷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方法改进

    目的 改进测定羊藿三七胶囊中淫羊藿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采用Agilent C18柱(150 mm × 4. 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 05%磷酸溶液(26:74),流速为1. 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柱温为30℃.结果 样品中淫羊藿苷色谱峰达到基线分离,进样量在0. 514~6. 61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r=0. 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 36%,RSD为1. 76% ( n=6).结论 改进方法简化了流动相组成和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羊藿三七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郑小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抑郁28例

    目的 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老年高血压抑郁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 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 43%( P<0. 05);治疗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血压均明显下降,试验组各项指标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 P<0. 05).结论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能有效缓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抑郁症状,降低血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段威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55例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门诊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和胰岛素组(单用甘精胰岛素),各55例.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显著低于治疗前( P<0. 05),联合组治疗12周后的FBG,2 hPG,HbA1C显著低于胰岛素组( P<0. 05);联合组治疗12周后的胰岛素用量显著低于胰岛素组,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短于胰岛素组( P<0. 05);第0~6周、第7~12周联合组和胰岛素组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1. 82%,0和5. 45%,1. 82%,均无显著差异( P>0. 05).结论 与单用甘精胰岛素相比,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能更好地控制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降低胰岛素使用剂量,改善胰岛细胞功能.

    作者:吕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布地奈德对小儿支气管哮喘DL-4,CKLF-1和DFN-γ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不同剂量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白细胞介素-4 ( IL-4 )、趋化素样因子-1 ( CKLF-1 )和γ-干扰素( IFN-γ)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明确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患儿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每次1. 0 mg,3次/天.低剂量组每次给予0. 5 mg,3次/天;同时选取相匹配的健康小儿43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哮喘患儿治疗前血清IL-4,CKLF-1和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小儿( P<0. 01),中度哮喘患儿血清上述指标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哮喘患儿( P<0. 01).高剂量组在控制哮喘临床症状效果明显优于低剂量组( P<0. 01).组内治疗前后血清IL-4,CKLF-1和IFN-γ水平比较,高、低剂量组均有统计学差异( P<0. 05),治疗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 05).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能在更短时间内提高血氧饱和度和降低呼吸频率( P<0. 01).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 05).结论 高剂量布地奈德能更好地控制哮喘患儿的病情,同时血清IL-4,CKLF-1和IFN-γ水平可作为哮喘患儿疾病发展的重要评价指标.

    作者:杜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利伐沙班致各部位出血的不良反应信号挖掘与分析

    目的 通过探讨利伐沙班引起的不良反应信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对美国不良事件报告系统(AERS)2013年第1季度至第3季度收集的报告进行分析,找出利伐沙班致各部位出血的相关信号.结果 共挖掘出利伐沙班致各部位出血的可疑不良反应危险信号70个,其中部分为药品说明书尚未提及的新不良反应.结论 挖掘出利伐沙班致各部位出血的不良反应相关信号,可为其在临床合理用药使用提供依据.

    作者:王宇;李文军;郭军;饶友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呼吸道局部给药技术及其应用趋势

    呼吸道局部给药是将药物经特殊的给药装置直接送入呼吸道发挥作用的给药技术.该文旨在介绍呼吸道的特殊生理特征、功能及药物的吸收过程,综述国内外呼吸道局部给药的进展,并总结各种呼吸道局部给药方式的优缺点,为呼吸道局部给药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何明欣;冯杰;应少聪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脑苷肌肽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82例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脑苷肌肽联合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ACI)治疗中的协同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神经内科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ACI患者157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入院均给予吸氧、脑保护、脱水、控压、抗凝等常规处理,依达拉奉组( 75例)使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联合组( 82例)使用脑苷肌肽与依达拉奉,均治疗14 d后,抽血检测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 ( MMP-9 )水平,评定神经功能缺损(NIHSS)程度.结果 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外周血CRP,MMP-9水平,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 05);治疗14 d后,联合组CRP为(55. 7 ± 18. 3)mg/L,MMP-9为(38. 4 ± 10. 7)mg/L,NIHSS为(15. 5 ± 4. 1)分,均显著低于依达拉奉组的(72. 0 ± 20. 9)mg/L,(47. 2 ± 13. 1)mg/L,(17. 9 ± 4. 6)分( P<0. 05);两组临床疗效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 016,P=0. 044),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9. 02%,显著高于依达拉奉组的74. 67%( P<0. 05).结论 脑苷肌肽与依达拉奉在ACI治疗中作用协同,联合使用较单用依达拉奉能进一步增强脑细胞保护,减轻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崔欣欣;翟雨佳;曹雪玲;舒景;张铁军;武巧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比伐芦定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120例

    目的 观察新药比伐芦定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0名急诊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于术前给予比伐芦定0. 75 mg/kg静脉注射,手术开始后给予1. 75 mg/(kg·h)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至少维持30 min.对照组患者术前给予普通肝素60 U/kg静脉注射.治疗结束后观察并记录术前、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术后24 h及1周后ST段回落情况及手术中的不良反应,并记录住院期间肌酸激酶峰值,及手术1周后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流情况均有改善,2级和3级患者增加,0级和1级患者消失( P<0. 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ST段回落情况均有改善,完全回落和部分回落患者明显增加,无回落患者明显减少( P<0. 05);同时,术后治疗组ST段回落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完全回落和部分回落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无回落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 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 P<0. 05),治疗组患者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患者恶心、头痛等症状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严重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5).结论 在介入术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可改善患者手术后心脏供血的功能,提高患者术后LVEF,促进了ST段回落,降低肌酸激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疗效好,安全性佳,值得推广.

    作者:蓝运竞;陈兴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果核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 果核药材的质量标准,为该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水分测定法、灰分测定法及浸出物测定法.结果 果核药材没食子酸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品溶液同一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HPLC法定量分析中,没食子酸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 336~2. 016μg( r=0. 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3. 78%,RSD为0. 78%( 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 果核药材的质量标准.

    作者:陈丹;史蕾喆;李柯;李若存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苯磺顺阿曲库铵复合哌库溴铵预注用于伴心血管疾病患者手术45例

    目的 观察苯磺顺阿曲库铵复合哌库溴铵预注用于伴心血管疾病患者手术中的肌肉松弛(简称肌松)效应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医院拟行全身麻醉插管手术伴心血管疾病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预注0. 9%氯化钠注射液3 mL,观察组患者预注哌库溴铵注射液10μg/kg,6 min后两组患者均行麻醉诱导,然后快速注入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0. 15 mg/ kg.当达大阻滞( T1=0 )时完成气管插管.结果 与麻醉前相比,两组患者插管即刻心率、血压均明显下降( P<0. 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插管1 min后,对照组心率、血压均显著升高( P<0. 05),观察组心率、血压则恢复平稳( P>0. 05)且优于对照组( P<0. 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肌松起效时间更短,临床作用时间更长,插管条件更优( P<0. 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0. 05).结论 苯磺顺阿曲库铵复合哌库溴铵预注用于伴心血管疾病的手术患者,可减少因血压、心率大幅波动引发的心脏不良事件,并显著缩短肌松起效时间、延长临床作用时间、改善插管条件,药品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骆菲菲;马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泮托拉唑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22例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2例.试验组术后给予泮托拉唑钠静脉滴注预防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对照组给予西咪替丁,两组均用药7 d.结果 试验组4例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8. 18%,对照组为36. 36%( P<0. 05).12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患者中,6例患者年龄小于50岁,6例患者年龄大于50岁,对比无差异显著( P>0. 05).结论 泮托拉唑可有效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尤其适用于高龄患者.

    作者:杨卫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1例重症患者治疗中的药务关怀回顾分析

    药务关怀显著的特征,就是医院药剂科的工作不仅要保障药品的供应,而且要确保患者药物使用的安全、正确和经济,医院药师应和医师一起对患者药物治疗的结果负责.通过对1例重症患者治疗过程中药师用药务关怀的方法全程参与患者的药物使用,探讨医院药师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药师应掌握患者第一手病情资料和用药资料,并根据资料做好对患者的用药分析,与医生共同提出适宜的给药方案,提供有效建议,保证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作者:杨昌文;罗小林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对1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营养支持的药学监护

    目的 促进营养药物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方法 通过临床药师对1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药学监护,分析营养药物在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及营养支持方案在多发伤患者治疗期间的调整,探讨临床药师的作用.结果与结论 临床药师对多发伤患者的营养支持进行药学监护,可协助医师制订合理化的营养支持方案,确保营养药物的合理应用,提高营养药物治疗的效果.

    作者:张颖;李峥;陶杨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1例复杂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

    目的 对1例结核合并细菌感染的重症感染患者进行用药分析,为临床药学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患者治疗方案、用药剂量、相互作用等,并对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药学监护,总结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体会.结果 经过积极的抗感染治疗,患者体温、血常规、降钙素原( PCT )等均明显下降,肾功能好转,药师认为患者抗感染治疗方案有效.结论 对于复杂感染,临床药师应根据患者病原学和病情进行判断和评估,协助医生制订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在个体化的药学监护下,使治疗方案安全、合理和有效.

    作者:魏春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安全质量管理理念用于医院药剂科管理实践与分析

    目的 探讨安全质量管理理念在医院药剂科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药剂科实施安全质量管理前后各1年时间中的患者资料共2 000份,统计药剂科的药品储存调配过程中发生药品损坏、过期、滥用的情况及门诊和住院患者对药物使用的满意度情况,分析安全管理理念在医院药剂科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和应用价值.结果 实施安全质量管理理念前,药品过期、药品损坏和药品滥用3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2. 70%,1. 90%,3. 40%;实施安全质量管理后,发生率分别为0. 10%,0. 20%,0. 50%;实施前后3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69. 10%和96. 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结论 安全质量管理理念在医院药剂科管理中的树立和安全质量管理的实施,对于药剂科药品的储存调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实现药剂科药品的规范化管理,有利于药品质量的改善和患者用药满意度的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得到显著提升.

    作者:杨育辉;郭茵;肖志斌;杨辉;邓晓冬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A组服用小剂量(每次12. 5 mg ) ,B组服用大剂量(每次25 mg ) ,均每晚服用1次,服用3个月.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后血红蛋白水平和血清中激素水平较治疗前发生明显改善,A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促卵泡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水平与B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 63%)显著低于B组(38. 64%,P<0. 05);A组临床有效率(70. 45%)、临床控制率(93. 18%)显著优于B组的52. 27%和79. 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结论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存在一定差异性,小剂量使用疗效果更具有优势,且临床用药安全性较高.

    作者:韩勇;张徇 刊期: 2015年第2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