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婷婷;张斯时
目的 探讨非洛地平联用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医院收治的64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予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20 mg,每日1次.两组均持续用药4周.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 63%,高于对照组的84. 38%,且降血压幅度大于对照组( P<0. 05).两组降血压作用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1 )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1 ).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非洛地平联用依那普利较单用非洛地平更能有效控制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作者:盛伟华;李梅;戚宝和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微创置管胸腔内顺铂与紫杉醇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独用药组(A组)与联合用药组(B组),各40例,均给予微创置管胸腔闭式引流与局部化学治疗,A组仅给予顺铂,B组给予顺铂联合紫杉醇.结果 B组的有效率为65. 00%,明显高于A组的50. 00%(χ2=5. 32,P<0. 05).治疗后,B组与A组治疗后相比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下降更显著( t=3. 23,P<0. 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为27. 50%,B组为25. 00%,两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χ2=2. 81,P>0. 05).结论 采用微创置管胸腔内灌注顺铂与紫杉醇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血清VEGF水平,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褚瑞明;邱福庭;张亚军;吴小辉;赵宏岩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妇科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7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米非司酮.随访1年.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雌二醇( E2 )分别为(102. 4 ± 11. 23),(28. 45 ± 4. 31),(55. 6 ± 6. 41)pg/mL,对照组为(102. 8 ± 12. 34),(62. 54 ± 4. 23),(72. 4 ± 11. 2)pg/mL;试验组术前、术后 3 个月、术后 6 个月孕激素( P )分别为(0. 78 ± 0. 07), (0. 38 ± 0. 06),(0. 62 ± 0. 03)pg/mL,对照组为(0. 76 ± 0. 09),(0. 65 ± 0. 12),(0. 68 ± 0. 11)pg/mL;试验组术后E2和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5).对照组有10例( 17. 54%)复发子宫肌瘤,试验组有2例( 3. 5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两组患者的尿常规、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用于腹腔镜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对预防子宫肌瘤复发有一定疗效.
作者:丛小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比较盐酸利多卡因单用或复合盐酸罗哌卡因用局部麻醉用于老年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LR组和L组,各40例.LR组给予2%盐酸利多卡因10 mL复合0. 75%盐酸罗哌卡因10 mL,L组给予1%盐酸利多卡因20 mL,行局部浸润麻醉,再予局部麻醉药10 mL作为初始剂量.在入室时(T0)、穿刺针进入椎体时(T1)、注入骨水泥时(T2)及术毕(T3)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和舒适( BCS )评分,以评价两组药物治疗效果,同时监测并记录各时点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并于术毕统计患者满意度.结果 在T1~T3时,LR组的HR,MAP和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L组( P<0. 05);LR组的BCS评分明显高于L组( P<0. 05);术后术者满意度LR组显著高于L组( P<0. 01).结论 盐酸利多卡因复合盐酸罗哌卡因局部麻醉用于经皮椎体成形术麻醉的效果优于单用盐酸利多卡因.
作者:彭庆;王德华;张欣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3M透明敷贴联合水胶体辅料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其在压疮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4例压疮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在基础护理后予以3M透明敷贴联合水胶体辅料外敷患处,对照组30例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碘伏消毒加普通纱布外敷.结果 治疗后,两组压疮愈合评价量表(PUSH)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 t=3. 89,P<0. 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 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 67%(χ2=4. 89,P<0. 05).结论 3M透明敷贴联合水胶体辅料治疗压疮,效果明显优于碘伏消毒加普通无菌纱布外敷,值得推广.
作者:吴爱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子宫广泛切除术联合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均采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子宫广泛切除术联合化疗及醋酸甲羟孕酮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围术期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 00%,高于对照组的82. 50%( P<0. 05 );观察组复发及转移率为10. 00%,低于对照组的12. 50%;观察组1年存活率为100. 00%,高于对照组的92. 50%( P>0. 05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 50%,远低于对照组的20. 00%( P<0. 05 );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 05 ).结论 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子宫广泛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围术期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膀胱及直肠功能的恢复,可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伊莉萍;王海翔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电离子脉冲切割联合干扰素治疗女性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尖锐湿疣患者1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1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电离子脉冲切除疣体,肌肉注射干扰素α-2b 300万U,每日1次,疗程为15 d;同时,患处涂抹干扰素α-2b凝胶,每日3次,连用8 d.对照组患者不给予肌肉注射干扰素,其余治疗方案同治疗组,随访3个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7. 46%和59. 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498,P=0. 019);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 63%和2. 82%,差异无统计学差异(Fisher,P=0. 681);平均病程分别为(17. 6 ± 10. 8)d和(23. 8 ± 11. 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3. 327,P=0. 001);治疗组中巨大型尖锐湿疣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56. 67%,普通型为92. 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 873,P<0. 01).结论 对于普通型尖锐湿疣患者,在局部涂抹干扰素联合电离子脉冲治疗尖锐湿疣的基础上再给予干扰素肌肉注射,可显著缩短病程,提高临床总有效率,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但此疗法对于巨大型尖锐湿疣的治疗则无显著影响.
作者:陈亚楠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医院痛风数据库中常用药物使用情况并分析患者生活质量,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医院痛风数据库收集患者资料,选取医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住院接受抗痛风药物治疗的340例痛风患者,统计并分析其抗痛风类药物的用药情况,用药频度(DDDs)、排序,以及其他分类药品非甾体抗炎药、激素类药、抗酸药在痛风各分期的使用分布情况;统计并分析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出院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HRQOL)评分情况.结果 抗痛风类药使用中,秋水仙素DDDs高,使用率达85. 29%,高于其他药物的使用率( P<0. 01);在治疗痛风其他分类药品中,抗酸药碳酸氢钠使用率69. 41%高,与非甾体抗炎药物使用率45. 59%及激素类药物使用率22. 35%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1),且碳酸氢钠在痛风各个分期均有使用,除在急性发作期与非甾体抗炎药使用率差异不明显外( P>0. 05),在间隔期、慢性期、缓解期的使用率均高于其他分类药物( P<0. 05).通过治疗,患者的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重度疼痛患者所占百分率降低37. 06%,生活质量评分达81~100分患者百分率上升27. 16%,与治疗前患者所占比例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1).结论 该院治疗痛风疾病,以秋水仙碱联合非甾体抗炎药作为急性发作期治疗的一线药物,在慢性期及缓解期主要应用排酸剂及抑酸剂,碳酸氢钠作为抗酸药在各个分期用于对症治疗,用药基本合理,临床疗效佳,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刘红;肖纯;蒲佳;刘丹;杨静;邓代华;李敏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护理干预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均给予依达拉奉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各40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增高( P<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显著降低( P<0. 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P<0. 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提高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林丽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益智主产于海南,为我国四大南药之一,用于脾寒泄泻、腹中冷痛、口多唾涎、肾虚遗尿、小便频频,遗精白浊等症.该文检索了国内外学者对益智研究的文献,并对益智从本草考证、生药学研究、化学成分、栽培、品质研究到药理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益智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彭璐;白梦娜;谭睿;王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昂丹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小儿扁桃体剥离术消化道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行小儿扁桃体剥离手术2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2例.对照组术前给予地塞米松,观察组术前联合使用昂丹司琼和地塞米松.结果 两组基础期、诱导期、维持期和拔管期,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评分恶心(0. 67 ± 0. 23)分,呕吐(0. 54 ± 0. 19)分,腹部不适(0. 82 ± 0. 35)分,头晕头痛(1. 12 ± 0. 58)分,腹泻(0. 96 ± 0. 53)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的(1. 87 ± 0. 66)分,(1. 79 ± 0. 58)分,(1. 88 ± 0. 78)分,(1. 88 ± 0. 89)分,(1. 74 ± 0. 92)分( P<0. 05).结论 昂丹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应用于小儿扁桃体剥离术中可减轻消化道不良反应,对血流动力学无显著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海燕;张艳;钱程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用于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围术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均予手术治疗,按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常规护理组与综合护理组,各40例.结果 与综合护理组相比,常规护理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 P<0. 05);常规护理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 50%,明显高于综合护理组的7. 50%( P<0. 05);常规护理组满意度为72. 50%,明显低于综合护理组的95. 00%( P<0. 05).结论 综合护理应用于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围术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龙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产妇的疗效及其护理重点.方法 将70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对照组结合普通肝素治疗,观察组结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及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 )、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计数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 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 14%( P<0. 05);观察组治疗后Fib、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 P<0. 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P<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 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配合护理干预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产妇的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万玲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20例,均采取卡马西平治疗,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5),试验组睡眠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5).结论 卡马西平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提高镇痛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李孟娟;线杰;郭小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7月收治的120例剖宫产患者,均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各60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显著降低( P<0. 05),护理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明显增高( P<0. 05),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 P<0. 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洁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新型抗凝药利伐沙班联合护理干预用于关节置换术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骨科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行膝关节置换及全髋关节置换的住院患者1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术后疼痛较剧者给予镇痛药.对照组术后12 h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皮下注射,每次2 500 U,每日1次,以5 d为1个疗程.观察组予利伐沙班片,每次10 mg,每日1次,膝关节置换术者疗程为2周,全髋关节置换术者为5周.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围术期护理.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低( P<0. 05 );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24 h及3 d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 D-二聚体变化均无明显差异( P>0. 05),且两组术后凝血功能指标与 D-二聚体均与术前无差异( P>0. 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 利伐沙班联合护理干预用于关节置换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更佳,且不影响机体凝血功能,不良反应少,口服用药更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雪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坎地沙坦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分为研究组(坎地沙坦治疗组)和对照组(非洛地平治疗组),各30例.结果 研究组房颤的复发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复发持续时间亦明显短于对照组( P<0. 05);研究组BNP和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左心房内径(LAD)较治疗前明显减少( P<0. 05).结论 坎地沙坦能降低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浆BNP及hs-CRP水平,抑制心房重构,降低复发率.
作者:张莉;徐珊;王秀琼 刊期: 2015年第23期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SERS )定量检测痕量分析中均一、稳定、重复性好的活性基底膜至关重要.薄膜组装技术制备的纳米薄膜高度有序、厚度均一、可控,可增强分析物分子的拉曼信号,提高SERS的特异性和灵敏度.SERS技术制样简单、不受溶剂水的干扰,可以实现在分子水平上无损、灵敏、定量的检测痕量分析物.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环境科学、生物医药、材料科学等不同领域.该文对SERS增强基底的薄膜组装技术及其在环境污染物和癌症检测方面的应用和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杨东梅;徐维平;徐婷娟;吴亚东;金勤玉;盛竹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埃克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肿瘤科收治的Ⅲ期或Ⅳ期NSCLC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或培美曲塞治疗,治疗组口服埃克替尼,当患者发展至进展期或无法耐受时停药.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缓解率为38. 71%,对照组为32. 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糖链抗原125(CA125)及癌胚抗原(CEA)表达均降低( P<0. 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0. 05).观察组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 P>0. 05),白细胞显著下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5).1年生存率两组未见明显区别( P>0. 05),观察组总生存期高于对照组( P<0. 05).结论 埃克替尼治疗晚期NSCLC远期疗效较好,能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时间,降低肿瘤标志物 CEA及CA125的表达水平,毒性低、安全性高、耐受性好,为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选择.
作者:崔凤;曲迪;孙澄宇;于常华;孙儒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B-Lynch缝合术后早期应用欣母沛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子宫切除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8月医院110例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均采取B-Lynch缝合术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欣母沛),各5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子宫切除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明显减少( P<0. 05);观察组产后出血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增高,子宫切除率显著降低( P<0. 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B-Lynch缝合术后患者早期应用欣母沛能快速控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症状,有效避免子宫切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媛媛 刊期: 2015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