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贲门癌42例

朱长庚

关键词:贲门癌, 替吉奥, 奥沙利铂,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注射液治疗贲门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3月在医院治疗的贲门癌患者84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各42例.治疗方案对照组为卡培他滨与奥沙利铂联用,治疗组为替吉奥与奥沙利铂联用,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无显著性差异,但对照组手足综合征、腹泻等不良反应严重程度重于治疗组(P<0.05).结论 贲门癌患者行替吉奥与奥沙利铂联合治疗方案,疗效确切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2012年我院住院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对2012年医院住院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性进行调查,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住院患者细菌培养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情况及耐药性.结果 共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305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91株,占62.62%.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标本来源主要有痰液(44.92%)、伤口分泌物(24.92%)和脓液(11.15%);感染科室主要以骨外科、重症监护室(ICU)、神经外科、老年病房和呼吸内科多见.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MRSA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及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率为36.36%.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严重,临床应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付维婵;邱红;赵德军;龚红;姜珂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药有效成分辨识的研究进展

    目的 为明确中药作用功效,有效地从中药复方化合物中发现和辨识出起作用的有效成分.方法 检索和总结相关文献,提炼中药有效成分辨识的相关思路.结果 以中医理论指导和以生物体内代谢过程进行的中药有效成分辨识为主要研究思路.结论 中药有效成分辨识的这2个研究思路皆有优势及不完善之处,科学地将两者结合可达到互补作用.

    作者:李花;陈玉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氨溴索湿化重症监护患者气管切开后气道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氨溴索湿化应用于重症监护室(ICU)患者气管切开后气道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ICU进行气管切开的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ICU常规护理并结合雾化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同时给予氨溴索雾化吸入,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痰痂形成、肺部感染、气管黏膜充血及刺激性咳嗽的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痰液黏稠度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ICU气管切开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并结合氨溴索雾化吸入可以明显减轻对气道的刺激,改善患者痰液黏稠程度,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俊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我院1546张膏方处方综合信息统计分析

    目的 了解膏方在医院的发展状态与特色优势.方法 收集医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膏方资料及相关数据,采用Excel软件及抽样电话回访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医院膏方就诊人次呈递增趋势;女性明显多于男性,青年组和中年组是膏方使用的核心人群;岭南名医中医内科、治未病和中医妇科是膏方临床应用的主要科室;单张膏方处方的药材及加工费用合理,处方的疾病诊断呈集中分布的特征;膏方服用人群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中医膏方专科特色明显,临床使用科室分布集中,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作者:冯小权;丘振文;蔡庆群;梁文能;唐洪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渗硫酸镁溶液热湿敷联合红外线治疗产后会阴水肿42例

    目的 观察高渗硫酸镁溶液热湿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产后会阴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经阴道分娩后出现会阴水肿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碘伏清洁会阴后,将浸有50%硫酸镁溶液的纱布覆盖于会阴水肿处热湿敷,每日2次,每次20 min.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外线照射,每日2次,每次20 min,连用5~7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o1).结论 高渗硫酸镁溶液热湿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产后会阴水肿,疗效确切,具有协同作用,可显著缩短疗程,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桂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剂量地西泮联合护理干预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8例

    目的 观察小剂量地西泮联合护理干预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 选择76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莫沙必利、复方消化酶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地西泮并予以综合护理干预,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消化道症状、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地西泮联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地缓解FD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操作简单,适宜临床应用.

    作者:李秀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维生素K1注射液静脉滴注致过敏反应1例

    患者,男,20岁,于2013年7月10日行膝关节手术,术后遵医嘱予维生素K1注射液(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规格为1 mL:10 mg,批号为1302242)20 mg+ 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及克林霉素注射液1.8g+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当维生素K1组静脉输入5 min时,突发胸闷,诉恶心、心慌,呕吐1次,胃内容物,继之喉头水肿,欲说不能,口唇紫绀,四肢厥冷,测血压85/55 mmHg,心率50次/分,意识清楚.立即停止维生素K1组输入,保留静脉通道,予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静脉注射、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1 mg肌肉注射,氧气吸入2 L/min,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氢化琥珀酸注射液250 mg静脉滴注.

    作者:郭安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右兰索拉唑缓释胶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目的 探讨右兰索拉唑缓释胶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诊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口服右兰索拉唑缓释胶囊,早餐前1h口服60 mg;对照组早餐前30 min口服奥美拉唑20 mg,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复发率为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和36.67%(P<0.05).结论 右兰索拉唑缓释胶囊通过双层缓释技术,发挥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作者:何丽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48例

    目的 观察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将9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肌肉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1 mL,隔日1次,每晚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5 mg;对照组单用盐酸左西替利嗪5 mg,每晚1次.两组均连续用药30 d,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起效快、作用持久、复发率低、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晓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胃癌患者的大肠癌同步发生率研究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的大肠癌同步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164例胃癌患者和328例年龄及性别匹配的非胃癌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大肠癌的发病率在胃癌组为32.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46% (P <0.01).大肠癌胃癌患者的比值比(OR)为3.11;95%置信区间(CI)为1.70 ~ 5.62.特别是大肠癌发病率的差异更加突出,在50岁以上的患者OR为3.53; 95% CI为1.78 ~6.97.结论 胃癌患者大肠癌的同步患病率高于非胃癌患者,故胃癌患者应视为大肠癌的高危险群,应进行筛选推荐和大肠镜检查.

    作者:谭扬;汪荣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三黄桃葛胶囊中7种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目的 建立测定三黄桃葛胶囊中7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葛根素、5种游离蒽醌、毛蕊异黄酮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葛根素、毛蕊异黄酮苷、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77~1.54 μg(r=0.999 9),0.057 ~ 1.72 μg(r=0.999 9),0.016~0.49 μg(r=0.999 9),0.020 ~0.61 μg(r=0.999 9),0.018~0.54 μg(r =0.999 9),0.017 ~0.52 μg(r =0.999 9),0.023 ~0.70 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依次为103.00%(RSD=1.37%,n=6),98.48%(RSD=1.95%,n=6),102.58%(RSD=1.84%,n=6),99.04%(RSD=1.81%,n=6),102.30%(RSD=1.71%,n=6),99.79%(RSD=1.83%,n=6),98.76%(RSD=1.75%,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三黄桃葛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叶家宏;段园园;申卫红;黄月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尖吻蝮蛇血凝酶用于子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疾病止血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尖吻蝮蛇血凝酶在行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疾病中的止血效果.方法 将62例行LEEP的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随机分为尖吻蝮蛇血凝酶组(试验组)和氨甲环酸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及术后发热和腹痛发病率并评价止血效果.结果 术中出血试验组为(25.2±3.3)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8.4±4.4)mL(t=2.4,P<0.05);手术时间试验组为(7.3±0.7)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9±1.0)min(t =2.2,P<0.05);术后出血试验组为(73.9±5.7)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8.7±8.5)mL(t =2.4,P<0.05).两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术后发热和腹痛发病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尖吻蝮蛇血凝酶可作为一种较理想的新型止血药物,可用于LEEP治疗宫颈疾病的术中、术后止血.

    作者:雷翠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贲门癌42例

    目的 观察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注射液治疗贲门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3月在医院治疗的贲门癌患者84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各42例.治疗方案对照组为卡培他滨与奥沙利铂联用,治疗组为替吉奥与奥沙利铂联用,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无显著性差异,但对照组手足综合征、腹泻等不良反应严重程度重于治疗组(P<0.05).结论 贲门癌患者行替吉奥与奥沙利铂联合治疗方案,疗效确切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长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奥沙利铂相关杂质左旋异构体含量

    目的 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奥沙利铂的相关杂质左旋异构体.方法 采用Chiralcel-OC-H手性色谱柱,以甲醇-乙醇(70:30)为流动相,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40 ℃,检测波长为254 nm,进样量为20 μL.结果 奥沙利铂左旋异构体质量浓度在0.24 ~0.72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4.47%,RSD为2.75%(n=9);奥沙利铂峰和左旋异构体(杂质D)峰的分离度、理论板数及检出灵敏度均达到要求.结论 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用于检测注射用奥沙利铂左旋异构体的含量.

    作者:李金花;刘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1年7月至2010年11月经辅助检查确诊为UAP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滴丸与曲美他嗪治疗组(A组)及单独应用曲美他嗪的治疗组(B组),各30例,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B组的70.00%(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UAP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毕勇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消渴脉康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消渴脉康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组方中牛膝、丹参、枸杞子、桑寄生、延胡索和黄芪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芍药苷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薄层色谱清晰,分离良好,阴性无干扰.芍药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6.95%,RSD为1.81%.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灵敏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消渴脉康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何洋;何绍斌;金文;林以慈;罗钧锦;石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盐酸戊乙奎醚联合血必净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并发心肌损伤97例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联合血必净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心肌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 1年6月至2013年6月诊治的192例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5例和观察组97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戊乙奎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进行治疗,用药前后测量患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记录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昏迷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60%υs73.68%,x2 =5.0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α-HBDH,CK,CK-MB,AST和LDH活性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更明显;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症状消失时间、昏迷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盐酸戊乙奎醚能有效降低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心肌损伤,提高救助成功率,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科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西洛他唑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西洛他唑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方法 检索SCI,PubMed,CNKI数据库,阅读相关文献,评价西洛他唑用于预防支架内血栓及再狭窄、三联治疗及特殊患者治疗的疗效.结果与结论 RCTs及Meta分析显示,西洛他唑用于PCI术后治疗有效;三联治疗支架内血栓及再狭窄发生率更低,可减少氯吡格雷抵抗,且不会增加出血等不良反应;对于糖尿病和肾功能不全患者,西洛他唑治疗可能获益更多.

    作者:魏春燕;罗敏;徐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宫腔镜电切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92例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98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联合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分别对两组手术情况、疗效、贫血状况、激素水平和不良反应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膨宫液用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贫血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前后血清卵泡雌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孕酮(P)等激素水平对照组患者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显著、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致呼吸困难3例

    患者1,男,9岁,因“双侧眼眶上部阵发性疼痛3月”入院,入院诊断为“神经性头痛”.予0.9%氯化钠注射液1 00 mL加银杏达莫注射液(湖北民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130203,规格为每支5 mL) 10 mL静脉滴注,约2 min后突发呼吸困难、口唇紫绀、烦躁不安等不适,立即停用该药,换用0.9%氯化钠注射液1 00 mL静脉滴注并更换输液管,5 min后上述症状消失.

    作者:刘凤荣;衣艳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