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仲祥;毕军伟
目的:探讨黄芪煎剂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肾炎(CGN)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0 例慢性肾炎患者分成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80~240 mg/d,联合依那普利10~30 mg/d,同时给予潘生丁、激素、细胞毒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黄芪煎剂口服及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连续用药30 天,观测2组治疗前后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素氮(BUN)、肌酐(Scr)、血白细胞、红细胞及尿红细胞,并比较组间差异,同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治疗后24 小时尿蛋白定量、BUN、Sc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24 小时尿蛋白定量、Scr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血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RBC、尿RBC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煎剂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CGN 效果显著.
作者:李树纲;柴守华;高新艳;贺万彬;马永鸿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降糖药、胰岛素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24 例,有效3 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16 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76.7%;2 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胫神经、腓总神经及腓肠神经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对神经传导速度具有明显提升作用.
作者:段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从舒畅情志、调理饮食、保持口腔清洁、药物护理、康复护理等方面入手,探讨促使颌骨骨折患者早日康复的护理方法.
作者:刘惠玲;李红专;张剑锋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敦煌葆元汤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患者,随机分为2 组.治疗组30 例给予敦煌葆元汤水煎剂口服,对照组30例给予痛泻要方水煎剂口服,观察2 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16 例,显效9 例,有效3 例,愈显率为83.33%,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愈5 例,显效4 例,有效12 例,愈显率为30%,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中医证侯总积分,消除或改善大便泄泻、腹痛、胸胁胀满、脘腹痞满、食欲不振、嗳气、抑郁烦躁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敦煌葆元汤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梁胜斌;杨世洁;李共信;梁玉杰;段永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安神利眠冲剂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灌胃给予小鼠安神利眠冲剂,观察其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对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作用的影响,对戊四氮所致小鼠惊厥作用的影响及对小鼠的毒性反应.结果:安神利眠冲剂能使小鼠自主活动数明显减少,能增强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中枢抑制作用,可使戊四氮所致小鼠惊厥发生率明显降低,小鼠给药7 天,未见不良反应,健康活泼,体质量增加,无1 例死亡.结论:安神利眠冲剂具有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毒性低,使用安全.
作者:阎立新;蔺兴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无糖型)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126例行冠脉介入治疗(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稳心颗粒组(稳心颗粒无糖型口服+ 常规治疗,n=63)和对照组(常规治疗,n=63),比较2 组在PCI 前1 天、PCI 后1 天、PCI后第4周血清内皮素-1、C 反应蛋白、1 型纤溶酶激活物抑制剂水平的差别.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稳心颗粒组PCI前1天、PCI后1天的血清内皮素-1、C反应蛋白、1型纤溶酶激活物抑制剂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稳心颗粒组PCI后第4周血清内皮素-1、C 反应蛋白、1 型纤溶酶激活物抑制剂水平均有显著回降(P<0.05).PCI 后1 天和PCI 后第4 周血清内皮素-1、C 反应蛋白、1 型纤溶酶激活物抑制剂的浓度均有明显变化(PCI后1 天为增加,PCI后4 周为回降,均P<0.01).结论:稳心颗粒(无糖型)可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 后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
作者:王银娣;曹云;崔琪;张小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血栓通的成分三七总皂苷(PNS)中单体皂苷: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 等对受损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不同的三七总皂苷单体皂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 分别与6~10 mmol/L 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共同作用于HUVECs24 小时后,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法分析技术分别测定HUVECs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1)含量.结果:AngⅡ组孵育24小时后,内皮细胞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00),NO释放明显减少(P=0.000),ET-1明显增加(P=0.000).三种单体可显著抑制AngⅡ促ET-1 分泌(P<0.05),促进HUVECs 释放NO(P<0.05).但三种单体组间比较,对NO及ET-1释放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Ⅱ可直接引起HUVECs 的损伤与功能失调,血栓通三七总皂苷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体外培养内皮细胞损伤,可保护内皮细胞结构及功能的完整性.
作者:赵毅;贾小谊;宁金民;关筱波;范晓涌;佟勤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多媒体课件质量、提升教学技巧、不失时机地利用标准化患者教学、拓展思路激发探索精神等方面,阐述了提升中医内科教学质量的方法,认为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能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张重州;肖高红;杨雪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穿刺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影响,为患者选择佳穿刺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将透析1 年以上的12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 例,分别采用阶梯式或纽扣式穿刺法和常规穿刺方法,观察穿刺时渗血、血肿、内瘘血管内膜壁厚度及内瘘瘤、内瘘狭窄、堵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均明显少于常规随意点穿刺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穿刺50 次后实验组血管内膜壁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1 年后,治疗组患者动脉瘤、内瘘狭窄、堵塞等不良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少于常规随意点穿刺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梯式或纽扣式穿刺方法,能够明显减少穿刺渗血、血肿、穿刺失败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减少血管内膜壁的增生,降低内瘘瘤、血管狭窄、血管堵塞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小萍;邢福军;查成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小儿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在不同治疗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52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分期辨证使用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3%,对照组为80.77%,2 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小儿NS 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建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调查农村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急症急救知识的知晓情况和需求现状,为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开展高血压急症急救知识的宣传及患者求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通渭县84名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农村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急症急救知识知晓率低,对高血压急症急救知识欠缺且获得途径单一,但需求愿望很强烈,急救知识的了解程度与居民的文化水平、经济收入密切相关.结论:应积极采取措施对高血压患者及家属进行高血压急症现场救护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对高血压急症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同时进行高血压急症急救技术的培训,减少高血压急症引发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曹涛涛;许瑞;余君莲;李德芳;韩晓琴;包响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评价螺旋藻多糖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 增殖的抑制作用及辐射增敏作用.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时间- 浓度条件下,螺旋藻多糖作用后的人肝癌细胞株HepG2 细胞存活分数,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时间- 剂量条件下,螺旋藻多糖对X 线辐射后人肝癌细胞株HepG2 周期阻滞及凋亡率的影响.结果:螺旋藻多糖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具有体外增殖抑制作用.螺旋藻多糖可将肝癌细胞阻滞于G0/G1和S 期并诱导其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有凋亡峰出现.结论:螺旋藻多糖对肝癌细胞HepG2 体外增殖抑制作用表现为时间-浓度依赖性效应.一定条件下螺旋藻多糖对人肝癌细胞HepG2 具有辐射增敏作用.
作者:狄建新;王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通过调查冠心病(CHD)患者出院带药情况,了解CHD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对张掖市人民医院近3 年296 例CHD 患者出院带药情况(主要为二级预防药物)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6 例CHD患者中266例有出院带药记录.出院带药情况为:抗血小板药(97.7%)、他汀类药物(87.7%)、β受体阻断剂(71.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64.3%),平均带药种类为(3.25±0.8)种.结论:从CHD 二级预防药物出院带药率情况来看,该院医生对CHD 二级预防非常重视,但存在指导用药不规范的问题,抗血小板药、他汀类药物带药率高,β受体阻断剂、ACEI/ARB 带药率较低.
作者:马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8 年4 月至2010 年4月入院治疗的180 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90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患者出院4 周后随访,比较2 组患者生活方式改变差异.结果:2 组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潘雪晖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手法治疗组和牵引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四头牵引带牵引治疗;治疗组采用甘肃省中医院传统推拿手法,2 组均每天治疗1 次,每次治疗20~30 分钟.2 周为1 个疗程,2 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同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明显,尤其是控显率和显效率方面优势明显.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推拿治疗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米仲祥;毕军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儿童感冒中药处方的用药特点.方法:随机抽取武威市人民医院治疗儿童感冒的中药处方2 575 张,统计其药味数、常出现的方剂、单味中药用药剂量以及常用中药等.结果:中药处方中的药味数平均为13 味,11~16味的占中药味数的89.6%;使用频次高的是麻黄、苦杏仁.结论: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内外调护,在治疗儿童感冒中起关键作用,但应注意控制剂量,合理使用,以减少或避免中医药的副作用.
作者:王莉民;曹靖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烧山火法联合患侧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TDP)照射治疗风寒型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 例风寒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60例应用常规取穴联合TDP 照射治疗,治疗组60 例在对照组针刺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合谷、手三里、足三里烧山火手法进行治疗,2组针刺治疗均留针30~40分钟,中间行针1~2 次,1 次/d,连续治疗15 天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痊愈50 例,显效5 例,有效4 例,总有效率98.3%;对照组痊愈14例,显效18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8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山火法联合患侧TDP照射治疗风寒型面瘫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常规针刺疗法.
作者:薄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分析兰州铁路局列车乘务员乙肝表面抗体(HBsAb)水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3 398 例列车乘务员乙肝表面抗体检测,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列车乘务员中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为38.11%,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及文化程度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列车乘务员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较低,应加强对列车乘务员的健康教育,普及乙肝防治知识,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
作者:刘玲;徐鹏;乔占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成药小儿智力糖浆对脑性瘫痪儿童早期脑发育的影响.方法:将62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 例.2 组患儿均静脉滴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和脑蛋白水解物,1 次/d,连续10 天,休息20 天,对照组给予静脉营养脑细胞治疗和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及语言训练,每项训练1 次/d,40 min/ 次;治疗组31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儿智力糖浆口服,月龄1~3 个月者,5 mL/ 次,2 次/d,3~6 个月者,5 mL/次,3次/d.疗程均为3 个月,疗程结束后通过Gesell儿童发育量表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粗大运动行为能区、精细动作行为能区、适应行为能区、语言和个人- 社交行为能区的发育商(DQ)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在疗效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儿智力糖浆对脑瘫高危儿童脑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红晓;朱艳芳;丁艳梅;魏水珍;王润妮;张文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运用手法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6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93 例.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77%,对照组为79.57%.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28 天,长49 天,平均(34.5±2.7)天;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36天,长92 天,平均(55.3±4.8)天.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骨折早期愈合.
作者:梁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