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法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93例

梁军

关键词:锁骨骨折, 正骨手法, 内固定
摘要:目的:观察运用手法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6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93 例.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77%,对照组为79.57%.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28 天,长49 天,平均(34.5±2.7)天;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36天,长92 天,平均(55.3±4.8)天.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骨折早期愈合.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安神利眠冲剂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安神利眠冲剂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灌胃给予小鼠安神利眠冲剂,观察其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对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作用的影响,对戊四氮所致小鼠惊厥作用的影响及对小鼠的毒性反应.结果:安神利眠冲剂能使小鼠自主活动数明显减少,能增强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中枢抑制作用,可使戊四氮所致小鼠惊厥发生率明显降低,小鼠给药7 天,未见不良反应,健康活泼,体质量增加,无1 例死亡.结论:安神利眠冲剂具有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毒性低,使用安全.

    作者:阎立新;蔺兴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多贝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多贝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28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4 例.2 组均予以糖尿病知识教育和糖尿病饮食调理,对照组使用胰岛素和甲钴胺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丹红注射液20 mL加生理盐水100 mL 静滴,1 次/d,治疗2 周停1 周,再治疗2 周;多贝斯片0.5 g,口服,3 次/d,共4~6 周.结果:治疗组显效41 例,有效18 例,无效5 例,总有效率92.2%;对照组显效28 例,有效22 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8.1%.2 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红注射液和多贝斯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改善神经症状、体征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张载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决明子糜子垫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卧床患者压疮护理的新措施新方法,以降低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10 年3月至2012 年3 月在泾川县人民医院住院的160 例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 组,每组8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采用决明子糜子垫进行护理,观察对压疮的护理效果.结果:2 组在护理时间、翻身次数、工作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在皮肤潮湿感、皮肤热感、皮肤发红、压疮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决明子糜子垫新方法、新措施综合护理压疮患者能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作者:张淑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甘肃省通渭县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急症急救知识的知晓率及需求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农村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急症急救知识的知晓情况和需求现状,为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开展高血压急症急救知识的宣传及患者求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通渭县84名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农村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急症急救知识知晓率低,对高血压急症急救知识欠缺且获得途径单一,但需求愿望很强烈,急救知识的了解程度与居民的文化水平、经济收入密切相关.结论:应积极采取措施对高血压患者及家属进行高血压急症现场救护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对高血压急症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同时进行高血压急症急救技术的培训,减少高血压急症引发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曹涛涛;许瑞;余君莲;李德芳;韩晓琴;包响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人参大补元气系讹传

    纵观历代主要药物著作中对人参功效的记述后指出,金元以前无人参补元气一说,现公认的人参大补元气系金元以后的讹传.

    作者:李纬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下颌骨骨折术后的中医康复护理

    从舒畅情志、调理饮食、保持口腔清洁、药物护理、康复护理等方面入手,探讨促使颌骨骨折患者早日康复的护理方法.

    作者:刘惠玲;李红专;张剑锋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医研究生教学质量分析

    从管理因素、社会因素、导师因素、个人因素4 个方面分析中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重视的问题,以期为今后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马媛媛;曹立幸;舒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温肺止流丹对变应性鼻炎大鼠免疫调节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观察温肺止流丹对肺气虚型变态反应性鼻炎(AR)大鼠模型血清中嗜酸粒细胞阳离子(ECP)、白细胞介素4(IL-4)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方法:采用病证结合的方法造模,用ELISA 法检测大鼠血清ECP、IL-4 的含量.结果:温肺止流丹能够降低实验性AR 大鼠血清IL-4、ECP 的含量.结论:温肺止流丹可能通过降低大鼠血清IL-4、ECP 水平,对实验性AR 大鼠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卢健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小儿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在不同治疗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52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分期辨证使用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3%,对照组为80.77%,2 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小儿NS 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建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晨峰现象与脑卒中筛查的研究分析

    目的:探讨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晨峰现象与脑卒中筛查的相关性,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方法:选择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7 例,分为晨峰组65例(其中发生脑卒中人数42 例,占64.62%)与非晨峰组72 例(其中发生脑卒中人数26 例,占36.11%),以起床后2 小时内的收缩压平均值减去夜间睡眠时的收缩压低值(包括低值在内1 小时的平均值),其差值≥35 mmHg(1 mmHg=0.133 kPa)为标准,分析比较2组晨峰现象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晨峰组发生脑卒中比率明显高于非晨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晨峰现象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晨峰现象是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且独立于血压昼夜平均水平.

    作者:陈松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手法治疗组和牵引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四头牵引带牵引治疗;治疗组采用甘肃省中医院传统推拿手法,2 组均每天治疗1 次,每次治疗20~30 分钟.2 周为1 个疗程,2 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同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明显,尤其是控显率和显效率方面优势明显.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推拿治疗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米仲祥;毕军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稳心颗粒(无糖型)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无糖型)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126例行冠脉介入治疗(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稳心颗粒组(稳心颗粒无糖型口服+ 常规治疗,n=63)和对照组(常规治疗,n=63),比较2 组在PCI 前1 天、PCI 后1 天、PCI后第4周血清内皮素-1、C 反应蛋白、1 型纤溶酶激活物抑制剂水平的差别.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稳心颗粒组PCI前1天、PCI后1天的血清内皮素-1、C反应蛋白、1型纤溶酶激活物抑制剂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稳心颗粒组PCI后第4周血清内皮素-1、C 反应蛋白、1 型纤溶酶激活物抑制剂水平均有显著回降(P<0.05).PCI 后1 天和PCI 后第4 周血清内皮素-1、C 反应蛋白、1 型纤溶酶激活物抑制剂的浓度均有明显变化(PCI后1 天为增加,PCI后4 周为回降,均P<0.01).结论:稳心颗粒(无糖型)可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 后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

    作者:王银娣;曹云;崔琪;张小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酸枣仁皂苷A预处理对过氧化氢诱导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

    目的:研究酸枣仁皂苷A 预处理对过氧化氢诱导心肌细胞凋亡、胞浆细胞色素C(CytC)表达及Caspase-3 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差速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新生乳鼠心肌细胞,以500 μmol/L 过氧化氢作用4 小时建立心肌细胞氧化损伤模型,以酸枣仁皂苷A(20 mg/L)在造模前干预24 小时.倒置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学变化;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心肌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胞浆CytC 表达,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 的活性.结果:模型组经500μmol/L 过氧化氢作用4 小时后,细胞核暗淡,伪足显著变细,细胞间连接明显减少,搏动节律明显减慢,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酸枣仁皂苷A能显著改善心肌细胞形态、提高细胞活力及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P<0.01).模型组中胞浆CytC表达及caspase-3活性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酸枣仁皂苷A 组的胞浆CytC表达及caspase-3活性显著下降(P<0.01).结论:酸枣仁皂苷A 可明显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胞浆中CytC蛋白表达及caspase-3 活性有关.

    作者:黄宜生;贾钰华;糜小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手法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93例

    目的:观察运用手法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6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93 例.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77%,对照组为79.57%.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28 天,长49 天,平均(34.5±2.7)天;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36天,长92 天,平均(55.3±4.8)天.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骨折早期愈合.

    作者:梁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强心方对扩张型临床心衰期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强心方对扩张型临床心衰期心肌病患者血浆N- 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 例临床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 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根据病情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的1 型受体阻断剂(ARB)及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强心合剂煎服,1 包/ 次,2 次/d.2 组均以连续治疗3 个月为1 个疗程,1 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心超EF值及血浆NT-pro-BNP水平的变化.结果:强心方能显著改善患者肾虚症状积分(P<0.05),治疗后患者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都有非常显著的升高(P<0.01),治疗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的缩短(P<0.05),同时神经体液因子血浆NT-pro-BNP的水平有非常显著的下降(P<0.01),其中NT-pro-BNP、EF较对照组有显著的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而对照组作用不明显.结论:强心方可能通过加强临床心衰患者心脏的收缩功能、改善血流动力学(增加心输出量,提高射血分数)及调节神经体液因子(降低血浆NT-pro-BNP 浓度),干预心室重构发生、发展,从而延缓心力衰竭的进程.

    作者:何文;董耀荣;陈兆善;胡坚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黄芪煎剂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肾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黄芪煎剂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肾炎(CGN)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0 例慢性肾炎患者分成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80~240 mg/d,联合依那普利10~30 mg/d,同时给予潘生丁、激素、细胞毒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黄芪煎剂口服及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连续用药30 天,观测2组治疗前后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素氮(BUN)、肌酐(Scr)、血白细胞、红细胞及尿红细胞,并比较组间差异,同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治疗后24 小时尿蛋白定量、BUN、Sc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24 小时尿蛋白定量、Scr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血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RBC、尿RBC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煎剂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CGN 效果显著.

    作者:李树纲;柴守华;高新艳;贺万彬;马永鸿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自拟逐瘀清宫汤在药物流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拟逐瘀清宫汤治疗药物流产的疗效及对阴道流血时间和阴道流血量的影响.方法:将317例药流患者随机分为2 组,治疗组(162例)与对照组(155 例).治疗组采用自拟逐瘀清宫汤协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结果:2 组间流产效果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完全流产分别为156(96.30%)和134(86.4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胚胎排出时阴道出血量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流产后出血持续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逐瘀清宫汤协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早、中期妊娠,可有效降低药物流产的不全流产率,明显减少药物流产过程中胚胎排出时阴道出血量,有效地缩短药流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

    作者:张秀芳;左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武威市人民医院门诊儿童感冒中医药处方分析

    目的:了解儿童感冒中药处方的用药特点.方法:随机抽取武威市人民医院治疗儿童感冒的中药处方2 575 张,统计其药味数、常出现的方剂、单味中药用药剂量以及常用中药等.结果:中药处方中的药味数平均为13 味,11~16味的占中药味数的89.6%;使用频次高的是麻黄、苦杏仁.结论: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内外调护,在治疗儿童感冒中起关键作用,但应注意控制剂量,合理使用,以减少或避免中医药的副作用.

    作者:王莉民;曹靖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出院带药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冠心病(CHD)患者出院带药情况,了解CHD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对张掖市人民医院近3 年296 例CHD 患者出院带药情况(主要为二级预防药物)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6 例CHD患者中266例有出院带药记录.出院带药情况为:抗血小板药(97.7%)、他汀类药物(87.7%)、β受体阻断剂(71.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64.3%),平均带药种类为(3.25±0.8)种.结论:从CHD 二级预防药物出院带药率情况来看,该院医生对CHD 二级预防非常重视,但存在指导用药不规范的问题,抗血小板药、他汀类药物带药率高,β受体阻断剂、ACEI/ARB 带药率较低.

    作者:马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拔罐治疗小儿外感咳嗽30例

    目的:观察中医拔罐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小儿外感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 例.治疗组患儿给予拔罐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止咳抗感染治疗,比较2 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25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为9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罐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疗效显著.

    作者:柴顺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