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彦;刘召
目的:探讨枕-项针配合经颅磁刺激对本体感觉性眩晕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颈本体感觉性眩晕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和长春西汀注射液静脉滴注;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项针配合经颅磁刺激进行治疗,1次/d。治疗21天后应用B-PHY型平衡功能检测训练系统检测轨迹长、外周面积、单位面积轨迹长、左右偏移、矩形面积、体重分布系数和稳定性系数。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轨迹长、外周面积、单位面积轨迹长、左右偏移、矩形面积、稳定性系数、体重分布系数均有改善(P<0.01);治疗后2组比较,除矩形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轨迹长、外周面积、单位面积轨迹长、左右偏移稳定性系数、体重分布系数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枕-项针配合经颅磁刺激可改变颈本体感觉性眩晕症状,提高平衡功能。
作者:李旗;田福玲;王凤玲;郑德松;陈金铭;马树祥;崔建美;王洪彬;李雪青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调查庆阳市子午岭林区药用植物资源,为规模化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庆阳市子午岭林区药用植物采取文献调查、走访调查等方法进行调查。结果:药用植物的分布与森林覆盖面积、密度有关,从南向北逐渐减少;耐寒、耐旱药用植物大多生长在向阳山梁或半山坡,喜水或全草类生长在川台、河谷地,药用乔木或灌木生长在阴坡或沟掌,蕨类生长在山谷森林覆盖的林下;紫斑牡丹、穿山龙、苦参、甘草、干漆、五倍子、黄芩、酸枣仁、款冬花、槲寄生、苍术、马兜铃、泽泻、秦艽等为蕴藏量较大的野生品种。结论:本调查发现未载入庆阳市中草药历史普查记录的共计86个品种,具有重要的药用和食用价值,急待研究开发利用。
作者:张宏伟;孙国政;何登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芪军温胆汤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西医规范治疗,治疗组加服芪军温胆汤治疗,测定2组治疗前后肌酐(CREA)、尿素氮(BUN)、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清瘦素(Leptin)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CREA、BUN、Leptin水平下降,ALB水平上升,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军温胆汤具有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症状、肾功能,降低血清瘦素水平,纠正营养不良状态的作用。
作者:曾湘杰;颜日阳;徐权胜;张智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独一味胶囊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的止痛效果。方法:将实施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服用独一味胶囊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程度。结果:2组患者手术后12、24小时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换药后30分钟、康复训练后30分钟的疼痛评分及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一味胶囊能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是提高手术疗效和促进患者康复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慧;梁晓燕;李旭升;张娟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痛风圣液对尿酸钠诱导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中IL-1β、TNF-α、IL-4的影响。方法:将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秋水仙碱)、中药组(痛风圣液)各8只。采用Coderre造模方法,空白组不作造模处理。造模前24小时给西药组和中药组分别灌服秋水仙碱悬混液、痛风圣液4 mL,24小时再次灌服上述药物并于给药后1小时造模,24小时后处死大鼠取材。切取造模大鼠踝关节周围组织,制成匀浆,-70℃冰箱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L-1β、TNF-α、IL-4含量变化情况。结果:空白组未检测出IL-1β、TNF-α、IL-4;模型组中IL-1β、TNF-α表现为高表达,IL-4在模型组中也有一定程度的表达;西药组和中药组中 IL-4表现为高表达,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β、TNF-α的表达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风圣液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与秋水仙碱相当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抗炎性细胞因子来抑制炎性细胞因子,从而阻止炎症的发展。
作者:张磊;邓强;赵道洲;孔令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采用不同纯化方式和优化色谱条件建立湿疹康喷剂中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测定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浓氨水碱化后三氯甲烷萃取方法、AB-8大孔树脂方法、中性氧化铝吸附方法纯化样品,通过HPLC进行含量测定,确定佳纯化工艺;采用氨基硅烷键合硅胶柱(4.6 mm×150 mm,5μm ),流动相分别为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溶液(80∶10∶10)、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溶液(80∶12∶8);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苦参碱的线性范围为Y=646567X+8332.1(r=0.9999);氧化苦参碱的线性范围为Y=501596X-414182(r=0.9994)。结论:三种不同纯化方式中,浓氨水碱化后三氯甲烷萃取方法中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测定含量好,流动相为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溶液(80∶10∶10)时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峰形佳,保留时间合适。
作者:王少平;曾以旺;陈燕瑞;代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2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参麦注射液50 mL静脉滴注,1次/d,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1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14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7%,与对照组的79.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患者心功能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可提高治愈好转率。
作者:顾志燕;王永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变化和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CD-RISC评分为(112.47±13.6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3.81±15.29)分(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9.46±2.87)h、肛门排气时间为(15.67±4.53)h、住院时间为(4.76±1.75)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6.83±4.61)h、(19.72±6.58)h、(6.64±2.04)d,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提高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的心理弹性,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石启彩;刘凤侠;孙动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祛痰化瘀胶囊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血脂异常患者22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10例予祛痰化瘀胶囊治疗,对照组110例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2例中途退出试验,1例失访,总有效率为96.26%;对照组1例中途退出试验,1例失访,总有效率为93.52%,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药物对血脂的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中医“痰瘀结滞”证候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痰化瘀胶囊有良好的调脂作用,且可改善“痰瘀结滞”症状。
作者:高晨;李劼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对糖尿病前期糖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本社区40~75岁糖尿病前期患者117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9例采用耳穴(胰腺、内分泌、缘中、三焦、肾上腺、交感)贴压王不留行籽,配合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58例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降低(P<0.00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期间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更快。结论:耳穴贴压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前期糖代谢水平。
作者:王延玲;裴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枢纽、辨证要点、治法特点、分型论治和护理要务等方面入手分析总结王道坤教授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思路与方法,阐释其关于萎缩性胃炎“脾胃失调,气机失常,本虚标实,痰瘀互阻”的病机观点以及运用“虚实必辨、分型明晰、痰瘀细审、病证结合”的辨治理念。
作者:段永强;王道坤(指导)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建立消炎止痛膏的新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大黄、黄柏、半夏进行定性鉴别以及对制草乌含乌头碱进行限量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制马钱子中的马钱子碱和士的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马钱子碱和士的宁进样量都在0.20~2.0μg之间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马钱子碱的平均回收率为97.8%,RSD为0.86%(n=6);士的宁的平均回收率为96.6%,RSD为1.20%(n=6)。结论:所建立的标准适用于院内制剂消炎止痛膏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以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预防长期留置导尿老年男性患者尿路感染的价值。方法:对住院并长期留置尿管的老年男性患者67例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并与2011年常规护理下长期留置尿管的老年男性患者46例进行比较,观察2组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循证护理组尿路感染(CAUTI)的发生率为8.96%,常规护理组为23.91%,χ2=4.774,P=0.029;满意度循证护理组为91.8%,常规护理组为79.7%,χ2=4.949, P=0.026。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老年男性患者长期留置导尿CAUTI的发生率。
作者:王建平;赵敏;成敏洁;陈丽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蒲灵化瘀止痛方对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DM)小鼠异位及在位内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抑素(ENS)、微血管密度(MVD)表达的影响,从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角度揭示蒲灵化瘀止痛方治疗ADM的作用机理。方法:造模饲养3个月建立小鼠ADM模型。将ADM小鼠随机分为蒲灵化瘀止痛方高、中、低剂量组,丹莪妇康煎膏组,孕三烯酮组,模型组,空白组,连续给药12周后,采用HE染色法观察不同组子宫内膜腺体与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的程度;采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检测异位和在位子宫内膜的VEGF、ENS的表达,并通过CD31标记异位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细胞,测定其MVD。结果:蒲灵化瘀止痛方高、中剂量组能降低模型小鼠异位和在位内膜VEGF的表达(P<0.01),降低模型组小鼠异位内膜VEGF/ENS的比值(P<0.01),有下调模型小鼠在位内膜VEGF/ENS比值的趋势。结论:蒲灵化瘀止痛方减少经量的机制可能是抑制在位内膜血管生成,减少在位内膜血管数量;蒲灵化瘀止痛方缩小病灶、减轻痛经程度的机制可能是抑制异位内膜血管生成,减少异位内膜血管数量。
作者:李天真;付先芸;魏绍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建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中药饮片制川乌、乌头碱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药饮片制川乌、乌头碱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中药饮片中制川乌和乌头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49~5.30μg(r=0.9999)、0.34~3.4μg(r=0.9999),线性关系良好;制川乌的回收率为99.2%,乌头碱的回收率为98.6%。结论:该方法具有准确、高效、简便易行等特点,适用于同时测定中药饮片中制川乌和乌头碱的含量。
作者:丁文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糖尿病胃轻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枸橼酸莫沙比利片5 mg/次,3次/d,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半夏泻心汤1剂/d,早晚分服,2组均以连续用药1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月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胃泌素(GAS)及生长抑制素(SS)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66.7%,对照组为3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6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GAS、SS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治疗后GAS、SS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其辅助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SS分泌,抑制GAS分泌有关。
作者:赵静;张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六安城区一般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描述一般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分析不同社会人群的体质类型的特征,为中医体质分类理论在基层医疗的疾病防治、养生保健、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提供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支持。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1554人中,平和体质人群占32.37%,偏颇体质占67.63%;偏颇体质按人数多少依次排列为:痰湿质占10.75%、阳虚质占9.85%、气虚质占7.85%、血瘀质占7.21%、阴虚质占7.40%、湿热质占6.31%、气郁质占4.25%、特禀质占0.90%、兼夹体质占13.13%。性别在平和质中无差别;男性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明显高于女性,女性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特禀质、兼夹体质明显高于男性(P<0.001);平和质、气郁质、特禀质随年龄的增长呈减少趋势,血瘀质、阳虚质随着年龄增长比例呈逐渐上升趋势,兼夹体质60岁以上者较其他年龄组明显升高。结论:痰湿、阳虚、气虚是六安人群体质的主要偏颇倾向,且与地域气候,饮食生活,情志年龄,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相关。
作者:唐伟;陈久红;薛金洲;王欢欢;马燕;周正光;孙长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从后世名家、变通应用、足资取法,脾胃失和、分清标本、厘定药量,肝脾疾患、合方变通、用之亦良及斡旋气机、消补兼施4方面入手探究张仲景《金匮要略》所载之方枳术汤,指出该方用治水气痞结胃脘之证等诸多与湿食气有关的疾病,而且金元时期张元素、李东垣等医家亦善变通应用此方。
作者:辛小红;高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以“肝脾相关”理论为出发点,从肝脾与肝源性糖尿病的关系及从“肝脾”论治肝源性糖尿病2方面入手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指出肝源性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但其治则不能完全等同于“消渴病”的治则。
作者:景婧;宫嫚;杜宁;孙永强;张宁;张帆;吴欣;刘红虹;周超;罗生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在团队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对中医药研究生以社区为导向的社会实践模式、优势进行全面概述,并对其制约因素及改进措施进行讨论,以期为中医药专业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高效开展提供参考。
作者:梁英喜;刘希;张小华;王红坡;段飞鹏;崔帅;刘杰;高晓美;张立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