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芍药二白汤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马立成;常小锋

关键词: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芍药二白汤, 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观察芍药二白汤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组术后给予芍药二白汤口服,1剂/d,连用7天。结果:治疗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为20.00%,治疗组为3.33%,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生理功能、症状学、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治疗评价评分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芍药二白汤可促进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对症支持处理,观察组同时给予醒脑静注射液40 mL静脉滴注,1次/d,2组均连续治疗7天,观察2组治疗不同时间点血清S-100β蛋白、TNF-α、IL-1和IL-6水平及NIH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7天时,观察组TNF-α、IL-1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从治疗后1天开始观察组血清S-100β蛋白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7天及出院时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静注射液可抑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

    作者:魏小年;师仰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热敷散外敷治疗兔骨性关节炎的机理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热敷散外敷治疗兔骨性关节炎模型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关节冲洗液中白介素-β1(IL-β1)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探讨热敷散对兔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兔膝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的方法,建立兔骨性关节炎模型:将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n=10)、模型对照组(B组,n=10)、热敷散组(C组,n=10)。造模后1周,在3组动物中各随机抽取1只实验动物,空气栓塞法处死后进行患膝关节病理观察,明确造模是否成功。A组每天热水袋热敷膝关节2次;B组造模成功后每天热水袋热敷膝关节2次;C组造模成功后,每天用热敷散热敷治疗2次。在治疗4周后,空气栓塞法处死动物,抽取膝关节液后,切开兔的膝关节,观察膝关节股骨髁关节面大体病理变化及股骨髁关节软骨病理变化,并检测关节冲洗液中IL-β1与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①在造模成功,给予3组实验动物相应治疗4周后处死实验动物,抽取膝关节液后,做病理观察见A组动物关节及关节软骨正常;B、C组动物关节肿胀,关节软骨面破坏。②B、C组动物关节冲洗液中IL-β1和TNF-α的含量明显高于A组(P<0.05),同时C组动物关节冲洗液中IL-β1和TNF-α的含量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热敷散能通过降低关节液中IL-β1和TNF-α的含量进而起到对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作者:周立亚;刘德玉;李福林;邹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成功举办“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信息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暨大数据与中医药国际信息化发展论坛”等学术会议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面向HIS系统短信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以医院信息系统(HIS)为基础,采用Struts2.0+ibatis+Spring框架技术,开发出基于MVC架构下的短信平台,实现了B/S模式的短信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短信挂号、化验单通知、预约诊疗、服务满意度调查等功能。借助该系统,实现了医患及医院HIS信息系统的紧密联系,同时还解决了困扰医院多年的“三长一短”的问题,从而促进医院管理科学化、流程化,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水平。

    作者:李贵臻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柴胡地骨皮汤对口腔溃疡小鼠模型口腔黏膜中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柴胡地骨皮汤对NaOH所致小鼠口腔溃疡模型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建立小鼠口腔溃疡动物模型,将48只健康小鼠分为柴胡地骨皮高[0.04 g/g(体质量)]、中[0.02 g/g(体质量)]、低[0.01 g/g [(体质量)]剂量组,维生素阳性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8只,分别灌胃给药6天后,按试剂盒说明测定小鼠口腔黏膜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柴胡地骨皮汤组的溃疡平均愈合速度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柴胡地骨皮汤组小鼠可较好地降低溃疡组织MDA含量(P<0.05)、提高SOD和GSH-Px的活性(P<0.05)。结论:柴胡地骨皮汤对口腔溃疡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燕晓东;席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路径在腹外科常见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普外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5例和观察组102例。对照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循证护理。观察2组满意度评分、疾病知识普及评分、疼痛程度。结果:患者满意度评分、疾病知识普及情况得分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疼痛36例(35.29%),对照组疼痛60例(57.14%),观察组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在普外科就诊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疾病普及率,减少患者的疼痛感。

    作者:张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骨科关节置换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调查

    目的:了解甘肃省中医院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出院的647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种类、给药天数、联用情况、用药时间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的手术中以全髋关节置换术为主,占52.40%;有94.40%的患者在术前0.5~2小时进行预防性给药,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超过48小时者占96.10%。术前预防使用的抗菌药物中,主要以一代头孢菌素类(33.40%)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31.50%)为主,预防用药以单用为主,占79.80%,其次为二联用药,占18.70%。术后抗菌药物使用3~7天的多,占88.56%。结论:关节置换手术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存在术后用药时间偏长、联合用药的现象,还存在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及手术失血超过1500 mL的患者术中未使用抗生素等问题,有必要加强我院外科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程麦莉;石丽丽;权金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早期先兆流产证型分布规律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研究早期先兆流产(胎漏、胎动不安)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揭示其证型分布规律及影响证型分布的因素。方法:通过对10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证型分布情况的统计分析,探讨本病证型分布规律。结果:早期先兆流产证型分布由大到小依次为:肾虚证、脾肾两虚证、血热证、肾虚血瘀证、气血虚弱证。证型分布与年龄、流产次数、月经史有一定相关性。结论:早期先兆流产常见证型有肾虚证、脾肾两虚证、血热证、肾虚血瘀证、气血虚弱证5种,以肾虚证为多。证型分布与年龄、流产次数、月经史、职业有一定内在联系。

    作者:邸文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就中药注射剂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原因从药物因素、医务工作者方面的因素、患者自身因素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就上述原因提出确保药材质量、注意合理用药等预防措施,以减少中药注射剂发生ADR。

    作者:赵志刚;陈亚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二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二级医院消毒供应室管理现状,分析存在的困难和主要问题,提出整改建议。方法:按照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行业卫生标准》,对10所二级医院重复使用诊疗器械清洗灭菌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结果:10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均未实现集中管理,器械清洗地点均在使用科室,清洗质量差,缺乏基本的清洗消毒设备,清洁剂、润滑剂配备不符合要求,无水处理系统,清洗灭菌监测不到位。结论:二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与国家卫计委要求差距很大,主要是设备投入的不足,应加强管理,增加投入,尽快实现消毒供应中心的集中管理。

    作者:张俊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椎旁阻滞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背痛52例

    目的:观察椎旁阻滞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2例。2组均采用椎旁阻滞麻醉治疗,观察组同时服用独活寄生汤,1剂/d,水煎分服。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67.31%,对照组为63.46%,2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08%,对照组为96.15%,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显著降低(P<0.05),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椎旁阻滞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背痛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郭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清肺凉血汤联合阿维A治疗寻常型银屑病36例

    目的:观察清肺凉血汤联合阿维A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给予清肺凉血汤联合阿维A治疗,对照组给予阿维A治疗。2组均以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为77.78%,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2组治疗后PASI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清肺凉血汤联合阿维A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张保恒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5例。观察2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改良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SAS、SDS和SRSS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改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邓向花;曹亚;徐玲亚;王燕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小柴胡汤联合多靶点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60例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味联合多靶点激素治疗方案对肾病综合征临床症状、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小柴胡汤加味联合多靶点激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多靶点激素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肾功能、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临床症状积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8(IL-18)治疗后2组均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治疗后2组均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味联合多靶点激素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肾功能、缓解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

    作者:张永科;马天寿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文”何以“化”医

    论述了道、儒、易及孙子兵法诸家理论在中医学中的渗透,认为诸子百家理论在中医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作者:曾镛霏;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中医研究概况

    通过分析、概括近年来的相关文献,从中医对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理论认识、早中晚分期、辨证论治、针灸及穴位埋线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包益洁;殷佩浩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40例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复方丹参片及银杏叶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仅选用口服钙离子拮抗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及复方丹参片与银杏叶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0%,对照组为6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2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复方丹参片及银杏叶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疗效显著。

    作者:何旭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王自立主任医师治疗胃痞验案举隅

    王自立主任医师认为胃痞属本虚标实,以脾虚为本,以肝郁、痰湿、胃火、寒凝等致胃气失降为标,辨证多属虚实夹杂证候,治疗时主张标本同治,对于脾虚者王老提出“以运为补,以运为健”,从动态的观念出发以调理脾胃,对于肝郁、痰湿犯中者应祛其邪,扶其正。

    作者:王煜;赵统秀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医高职学生厌学行为分析及心理疏导研究

    由问卷调查入手,结合深度访谈,对高职学生厌学行为详细分析,探求根源。有针对性地从更新观念,转变认识;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动力;传授方法,提高能力;激发兴趣,增强主动性;加强督导,培养毅力;从易处入手,以点带面,常抓不懈等方面进行心理疏导,有效地改变了厌学现象。

    作者:张重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医院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探析

    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找准方向、搞活用人机制、实行绩效工资、控制支出等改革措施,使全院职工切实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同时也理顺了医、护、技、行政后勤之间的关系,使中层干部的责、权、利得到了真正体现,解决了分配不公的问题,从而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有利于医院的发展。

    作者:郑慧;徐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