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泻肝健脾补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张丽娜;刘则鹏;廖志峰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 泻肝健脾补肾汤, 治疗, 临床研究性
摘要:目的:观察泻肝健脾补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予泻肝健脾补肾汤治疗,1剂/d,对照组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和蒙脱石散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症状积分、总有效率及安全性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高于对照组的69.0%(P<0.01),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泻肝健脾补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无明显不良反应。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从温补正气探析乙肝病毒变异后的补救治疗

    以气、阴阳平衡学说、五行学说等角度为切入点,从整体观方面揭示乙肝病毒变异后的发病本质,挖掘温补正气法指导乙肝病毒变异后的补救治疗意义,指出本病以变异且活跃的乙肝病毒被再次诱发,且无力透邪外出之正气相对亢进,以致邪正持续激烈交争为特点,提出以温补因势利导为重,以驱邪直挫邪势为辅的治疗原则。

    作者:陈果;骆建兴;扈晓宇;张扬;王艳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醋炙法炮制香附增强疗效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醋炙法炮制香附增强疗效的作用原理。方法:对香附生品、醋炙品中总皂苷含量和挥发油中r-香附酮进行定量对比测定分析。结果:实验测得香附生品总皂苷含量为2.340%,醋炙品总皂苷含量为3.000%,香附醋炙后总皂苷含量提高了28.21%;生品香附 r-香附酮为0.174 mg/mL,醋炙后为0.208 mg/mL,香附醋炙后r-香附酮溶出量提高了17%。结论:香附炮制后总皂苷和r-香附酮含量明显升高。

    作者:刘忠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藏药青鹏软膏中麝香酮的含量

    目的:建立青鹏软膏中麝香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样品用无水乙醇超声提取后进样,采用HP-INNOWax Polyethylene Glycol毛细管色谱柱(30.0 m×320μm×0.25μm),柱温:梯度升温(0~15 min:110℃、16~30 min:以10℃/min上升),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麝香酮的含量,进样分流比为20∶1。结果:方法的标准曲线方程为A=587.18C-13.7,r=0.9997,线性范围为0.2~0.8 mg/mL;平均回收率为99.5%(n=9),RSD为0.9%。结论:本方法准确、专属、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青鹏软膏中麝香酮的含量测定。

    作者:阮翠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血必净注射液对COPD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将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3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50 mL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治疗1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血气分析及氧化应激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液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氧化应激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有效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气分析和氧化应激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改善COPD患者的症状和氧化应激水平。

    作者:王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潘文副院长再次当选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辑出版分会副主任委员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柔肝化纤颗粒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柔肝化纤颗粒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将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柔肝化纤颗粒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为(5.71±1.37)×109、血红蛋白为(120.26±27.32)g/L、血小板计数为(89.86±8.26)×109,脾长径为(11.17±2.33)cm,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柔肝化纤颗粒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脾功能亢进有一定疗效。

    作者:黄鸿娜;黄晶晶;王振常;毛德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配制还原型谷胱甘肽药液残留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配制还原型谷胱甘肽药液残留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遵循PDCA循环方法,以“降低配制还原型谷胱甘肽药液残留率”为主题,进行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进行效果分析。结果:品管圈活动使配制还原型谷胱甘肽药液残留率由改善前的28.84%降低至改善后的7.59%(P=0.000)。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配制还原性谷胱甘肽过程中的药液残留率。

    作者:孙晓明;李晓丽;张亚萍;虎洁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医内环境论

    从内环境的形成原因、表现形式、临证意义3个方面入手探讨人体内环境的动态平衡状态及中医学内环境的表现形式,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有益的启示。

    作者: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藏药安儿宁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安儿宁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建立制剂中胆酸及猪去氧胆酸、甘草、岩白菜素的定性鉴别方法及乌头碱的限量检查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样品中乌头碱总碱及岩白菜素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样品中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HPLC测定中乌头总生物碱在0.0999~0.4995 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1%(n=9);岩白菜素进样量在0.1324~1.059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0%(n=9)。结论:建立的检测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稳定、专属性强,可作为安儿宁颗粒的质量方法控制。

    作者:杨飞快;李炜;蔡慧侠;杨静;薛美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王自立主任医师治疗口臭验案举隅

    通过对王自立主任医师治疗食积内停、胃失和降证;脾胃伏火证;脾虚失运证3则口臭验案的介绍,体现王自立主任医师治病求本的辨证论治精神,突出调理脾胃在临床上的重要性。

    作者:王煜;田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基于数据分析清代名医孔毓礼中医药治疗痢疾的用药规律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清代名医孔毓礼中医药治疗痢疾用药规律。方法:将清代名医孔毓礼所撰《痢疾论》治疗痢疾病的中医方剂录入计算机,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整理治疗痢疾病中药复方106首,涉及中药126种,总用药次数为706次。结论:临床以补虚药、温里药、清热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等为主要药类;核心单味药依次为甘草、人参、白术、茯苓、黄连、当归、干姜、白芍等。

    作者:李生财;李廷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电针神经刺激疗法治疗尿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电针神经刺激疗法治疗尿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尿道综合征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腹四穴”和“骶四穴”电针神经刺激治疗;对照组口服舍尼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及生活质量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神经刺激疗法治疗尿道综合征疗效优于舍尼亭。

    作者:陈修治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突发氰化物灾害性事故临床医学救援对策

    对近年来我国氰化物泄漏事故的现状及危害、氰化物的中毒机制、临床表现以及突发氰化物灾害性事故如何进行医学处理的原则进行综述,探讨氰化物突发性灾害性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并提出相应的处置对策,为氰化物泄漏事故中应急救援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作者:冯晓妍;吴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HPLC测定疏肝和胃颗粒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疏肝和胃颗粒中木香烃内酯及去氢木香内酯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C18柱(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25 nm。结果:木香烃内酯的线性范围为0.0738~0.492μg,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75%,RSD=0.88%;去氢木香内酯线性范围为0.0786~0.524μg,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58%,RSD=0.48%。结论:6批样品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疏肝和胃颗粒质量控制的定量方法。

    作者:苟小军;夏云;曲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析5S管理对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促进作用

    目的:分析5S管理对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3月实行5S管理后手术室工作记录资料,随机抽取20例与未实行5S管理的20例手术资料进行对比,分析5S管理对手术室工作的影响。结果:手术间物品归位摆放程度、患者衣物归还率、手术物品准备时间、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等方面有明显变化(P<0.01)。结论:手术室实行5S管理,手术间更加整齐清洁,能增强护士工作主动性,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

    作者:范东英;谢圆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儿童胃镜检查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儿童胃镜检查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00例儿童胃镜检查前后护理工作(术前对儿童患者的心理辅导,术中帮助患者配合检查摆好体位,固定好口垫,做好胃镜及活检钳等附件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教患儿及家长卫生护理知识等)的回顾性分析,整理出儿童胃镜检查的护理要点。结果:200例儿童胃镜检查中,3例患儿因术前哭闹经全麻后行无痛胃镜检查,1例出现口唇紫绀,吸氧后好转。其余196例皆顺利完成检查,且无并发症及院内感染发生。结论:良好完善的护理方案对儿童能够顺利完成胃镜检查十分重要。

    作者:张新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小蓟饮子加味配合2μm激光治疗腺性膀胱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小蓟饮子加海金沙配合经尿道2μm激光汽化切除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采用2μm激光汽化切除术治疗腺性膀胱炎患者61例,术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术后加用小蓟饮子加味口服,对照组术后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相应临床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膀胱痉挛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2组患者血尿、膀胱刺激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治愈率、好转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蓟饮子加味配合经尿道2μm激光汽化切除术治疗腺性膀胱炎,能明显改善腺行膀胱炎患者的血尿、下尿路膀胱刺激症状,而且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长期治愈率、好转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

    作者:罗博;赵小洲;陆林本;李剑虹;朱苗蕊;李小伟;周菁;师彦平;赵永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消毒愈肌膏对糖尿病足感染的影响

    目的:观察消毒愈肌膏对糖尿病足感染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足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各20例,试验组在患处外敷消毒愈肌膏和无菌油纱条外敷,对照组在患处应用无菌盐水,2组均用无菌纱布包扎,每2天换药1次,30天后观察疗效。在试验处理前、后,用灭菌盐水棉拭子蘸取其创面分泌物或脓液,做细菌培养并进行鉴定。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培养出病原菌14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7株,革兰氏阴性菌5株,真菌2株,单一菌感染10例,混合菌感染2例;对照组培养出病原菌46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20株,革兰阴性菌19株,真菌7株,单一菌感染12例,混合菌感染8例,2组病原菌株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消毒愈肌膏能有效控制糖尿病足感染,效果优于对照组。

    作者:李旗;田福玲;郑德松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2型糖尿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危险因素及2型糖尿病的关系,揭示高血压病中西医病因病机,为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前期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及依据。方法:选取高血压病患者400例,运用OGTT进行评定,按其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2组。同时重点询问病史(家族史、冠心病史、糖尿病史和脑卒中史);测定身高(H)、体质量(W);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PBG),血脂四项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以及尿酸(UA),并进行血压测定。计算体重指数(BMI)=W(kg)/[H(m)]2。结果:①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中医证型以阴虚阳亢证多见,其次为痰湿壅盛、肝火亢盛、阴阳两虚。②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A组)各指标相比较,A组患者家族史、冠心病史及收缩压明显高于高血压病不合并2型糖尿病组(B组)(P<0.05);B组患者BMI、TC、TG、FPG、2hPBG、HDL、LDL、UA与A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A组患者中医证型以虚实夹杂为主,以阴虚阳亢证多见;②甘油三酯、BMI增高以及高血压家族史、冠心病史、收缩压高是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邱勇玉;李应东;赵信科;潘丽;陆玉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贞芪益气胶囊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贞芪益气胶囊联合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毒性反应及其对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应用贞芪益气胶囊联合GP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用GP方案治疗,每21天为1个周期,治疗4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47.1%、79.4%,高于对照组的39.4%、63.6%,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白细胞减少及恶心、呕吐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无进展生存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贞芪益气胶囊联合GP方案能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症状,减轻化疗的毒性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可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作者:席彩霞;杨国泉;苏安平;李正国;陶文学;刘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