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庆福;邱洪;高伟;陈红燕
目的:建立测定阿奇霉素中细菌内毒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动态浊度法,通过测定供试液中外加内毒素的回收率进行干扰试验,确定样品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并定量测定样品中的细菌内毒素。结果内毒素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03125~2.0 EU/mL ( r=-0.9989);样品在2.5 g/L及以下质量浓度时,对试验无干扰,细菌内毒素回收率在50%~200%范围内,样品中内毒素的含量可定量测定。结论动态浊度法可用于阿奇霉素中细菌内毒素的定量检测。
作者:张娟;祝清芬;范治云;魏霞;史国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改变制备中空微球中所需有机溶剂的不同配比,探讨有机溶剂对中空微球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以乙醇与二氯甲烷之比为1:1的优配比制备达比加群酯中空微球,并测定其含量、体外释放度。结果制备的达比加群酯中空微球具有明显空腔,体外漂浮性能良好,体外释放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2 h和12 h时累积释放率分别为45.3%和61.4%。结论所制备的达比加群酯中空微球具有缓释效果,有利于减少给药次数。
作者:刘元芬;丁亚飞;郑春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的变化。方法对医院2011年至2013年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情况、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分析。结果医院实行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后,抗菌药物品种数及销售金额占总药品销售金额的构成比明显下降,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Ⅰ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由整治前的20.75%,35.05%,57.22%,100.00%,82.69%,60.44 DDD降至整治后的7.08%,14.29%,45.4%,27.38%,5.37%,29.86DDD。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由整治前的21.90%增加至整治后的84.49%。结论该院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更加规范。
作者:李少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研究适合国内小核酸制药产业的发展模式。方法通过分析小核酸产业状况、国内外小核酸发展模式和企业专利技术特点,确定适合国内产业的发展模式。结果在对现有状况进行评价的基础上,确定了适合国内小核酸产业发展的多主体共同参与模式。产业创新联盟是生物医药领域多主体共同参与链式发展模式的主要形式。结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链式发展模式是国内小核酸产业发展较优的选择。
作者:寿晶晶;刘姝晶;陈燕;孙全亮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住院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 P<0.05),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的出血倾向及横纹肌溶解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明显优于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且方法简便,安全可靠。
作者:郭文波;燕子安;刘文阁;刘希云;韩春娥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口服结合中频电加温透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62例。治疗组采用独活寄生汤口服结合中频电加温透入治疗,对照组只采用腰痛宁胶囊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腰部疼痛、腰椎功能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口服结合中频电加温透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
作者:杨久宜;张彩芬;贾思跃;时少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以期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方法按照测量步骤,并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999)中有关规定评估其不确定度。结果量化各不确定度分量,提出了该法的合成不确定度评估结果。结论计算出的扩展不确定度 U=1.3%,k=2。
作者:董超琪;袁华峰;屈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研究缬沙坦胶囊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引入参比制剂处方,并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以溶出度、有关物质等项目为考察指标,筛选确定制备工艺。结果参比制剂的处方具有合理性,可作为研制品处方;干法制粒制备工艺适宜,制备产品的有关物质、溶出度等指标与参比制剂具有相似性,制剂特性满足制剂质量一致性的要求。结论研发的缬沙坦胶囊处方合理,制备工艺适合工业化生产,产品质量稳定。
作者:危媚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白及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研究理化性质。方法对白及多糖进行提取和分离纯化,对BR4进行纯度鉴定、相对分子质量测定,进行理化性质、单糖组分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白及多糖BR4是一种白色系纤维状物质,为中性,含有H元素和C元素,单一组分,相对分子质量为99658;含葡萄糖和甘露糖2种单糖,其相对含量为3:4.8,红外光谱分析存在吡喃型糖基和甘露糖基。结论通过对白及多糖的药物结构分析,使其医学和临床应用能有更好的前景。
作者:台琪瑞;殷秀惠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建立测定人参健脾丸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 Eclipse XDB C18柱(250 mm ×4.6 mm,5μm),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为30℃;ELSD检测条件,漂移管温度40℃,增益4。结果黄芪甲苷进样量在1.465~7.32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r=0.9995),加样回收率为98.48%,RSD为0.64%( 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人参健脾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健;胡幸;吕紫璇;张传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为合理利用中药房小包装资源和中医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药房信息管理系统对医院中药房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的中药饮片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与结论自医院中药房开展小包装中药饮片业务以来,中药饮片的用量呈上升趋势。调查分析对中药房未来更好地开展小包装中药饮片业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谷庆;王嵩;王家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减少药患纠纷,改善药患关系,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方法对药房窗口近年来发生的药患纠纷案例进行系统分析并归纳,找出药患纠纷发生的根本原因,对药房窗口进行1年的细节管理实践。结果细节管理包括服务细节、调配细节、沟通细节、沟通细节,是减少或避免药患纠纷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结论药患纠纷明显得到遏制,细节管理值得推广。
作者:李连新;王秋良;付艳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建立测定保婴镇惊丸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Zorbax SB-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85:15),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5℃。结果大黄素、大黄酚进样量分别在0.0412~0.6180μg ( r=0.999999)和0.0906~1.3590μg( r=0.999998)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02%和98.12%,RSD分别为1.16%和0.94%( 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保婴镇惊丸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测定。
作者:巩长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研究海南省广金钱草的种子繁育技术。方法进行广金钱草种子调查采样、种子育苗、大田种植、种子采收、种子质量鉴定和种子贮存等研究。结果掌握了海南省广金钱草的种子调查采样、种子育苗、大田种植、种子采收、种子质量鉴定和种子贮存等技术。结论海南省广金钱草种子繁育技术由种子调查采样、种子育苗、大田种植、种子采收、种子质量鉴定和种子贮存等技术组成。
作者:杨春雨;甘炳春 刊期: 2014年第22期
患者,女,14岁,因“右上腹胀痛伴恶心、呕吐1日”入院。既往有白癜风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入院后逐渐发展为阵发性绞痛,无肩背部放射痛,无寒战、高热,皮肤、巩膜无黄染。体格检查示体温(T)35.5℃,脉搏(P)90次/分,呼吸(R)20次/分,血压(BP)125/70 mmHg(1 mmHg=0.133 kPa);神清,精神可,轻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色素沉着,无皮疹,无出血,无皮下结节;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全腹略紧张,中上腹压痛明显,轻微肌卫,反跳痛(+),腹部未及肿块,墨菲征(+),肝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四肢活动自如。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WBC)11.54×109/L,中性粒细胞(N)75.7%,血红蛋白(Hb)106 g/L,红细胞比积32.9%,C反应蛋白(CRP)2.95 m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74 U/L,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128 U/L,总蛋白58 g/L,白蛋白( ABL )378 g/L,总胆红素( TBIL )4.3μmol/L,尿素氮(BUN)8.7 mmol/L,肌酐(Cr)52.0μmol/L,血钾4.58 mmol/L,血葡萄糖8.2 mmol/L。血心肌标志物示超敏肌钙蛋白-T1.210 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41.81 ng/mL,脑利钠肽前体6658 ng/mL。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3度房室传导阻滞伴交界性逸博心律、V1-V4导联ST段抬高0.05~0.1 mV;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室壁整体收缩活动减弱、左心功能减退,二尖瓣轻度返流、左室射血分数(LVEF)35%,三尖瓣轻中度返流,微量心包积液;胸部X线摄片示目前两肺未见明显活动性病变;上腹部CT示急性胆囊炎、胆囊周围有水肿渗出,右侧少量胸腔积液;盆腔CT示盆腔少量积液;腹部B超示胆囊壁毛糙增厚,肝、胰、脾未见明显异常,下腹部见无回声区,腹腔积液。入院诊断为急性胆囊炎;重症心肌炎,心肌损害。3度房室传导阻滞。由于患者心律失常、心肌损害,病情危重,随时有猝死可能。经心内科、外科重症监护室( SICU )会诊后于入院当晚18:00转入冠心病监护病房( CCU ),于19:50植入临时起搏器。入院后予禁食,出现尿量少、血压偏低、出汗量较多。给予心电监护、大剂量多巴胺维持血压,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50 mg、每日1次静脉滴注控制炎症反应,果糖二磷酸10 g、每日1次静脉滴注营养心肌,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每日1次静脉滴注保护肝脏,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SH1606,规格为每支2.0 g)2.0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抗感染。在头孢曲松钠用药后第2天,复查ALT 905 U/L,AST 818 U/L,γ-GT 73 U/L,ABL 31 g/L;用药后第3天,复查ALT 1040 U/L,AST 818 U/L,γ-GT 97 U/L。考虑患者近日来除头孢曲松钠外未用过其他可影响肝功能的药物,且肝功能异常与头孢曲松钠用药具有时间相关性。立即停用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多烯磷脂酰胆碱465 mg,天晴甘美100 mg,还原型谷胱甘肽1.8 g,均每日1次,综合保肝治疗。综合治疗约2周后,复查ALT 236 U/L,AST 62 U/L,γ-GT 80 U/L,ABL 38 g/L。
作者:赵玉芬;周淑玲;王燕芬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修事指南》是我国第三部炮炙专著,由清代张编撰。全书共1卷,分3部分。第一部分为炮炙论上,总论炮制的重要性和方法;第二部分为炮炙论下,总论各种炮制方法的作用;第三部分分论232种药物的炮制。该书主要内容参考了《本草纲目》中药物炮制的部分,药物选择以源自《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为主;炮制方法以雷和李时珍的记载方法为主;药物编写排序按照临床用药习惯。《修事指南》虽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但学术价值不高,不能作为清代炮制的代表作。
作者:曹臣;杨磊;刘绍贵;张志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下肢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临床防治对策。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下肢DVT的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 DVT组),选取同期行上述关节置换术术后无下肢DVT的120例患者为对照组(非DVT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模型探求下肢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下肢DVT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DVT组与非DVT组在年龄、体重指数、是否糖尿病患者、凝血指标是否异常、手术类型、置换关节数、假体类型、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机械抗凝类型等指标构成差异显著( P<0.05)。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显示年龄60岁以上、手术类型(全膝关节置换术)、合并糖尿病(、凝血指标异常、使用骨水泥型假体、术后物理抗凝类型(未使用下肢血液循环泵)等指标是术后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结论高龄、凝血功能异常、手术类型、糖尿病、假体类型、术后物理抗凝类型是下肢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强化术前辅助检查与评估、术后监测与积极预防性抗凝治疗是预防下肢DVT的必要和有效措施。
作者:尹向辉;张庆恩;张雪松;张艳蕊;孙健;戴士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甘海胃康胶囊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和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收治的122例CSG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口服,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加服克拉霉素分散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中成药甘海胃康胶囊。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体构成不同( Z=2.711,P=0.007)。观察组的治愈率为5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93%( P<0.05);总有效率为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3%( P<0.05)。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为(6.3±1.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8±2.3)分( u=6.507, P<0.01)。两组患者服药期间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及明显药品不良反应。结论甘海胃康胶囊联合兰索拉唑治疗CSG,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加速胃黏膜修复,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可靠。
作者:张鑫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医院病区不合理用药医嘱,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及药师审核,对医院2014年1月至6月住院患者临床用药医嘱进行合理性审核并统计、分析。结果用药监测系统共监测到不合理医嘱15965条,其中以超剂量用药(55.78%)常见,中药制剂的不合理使用也较多见。结论该院病区用药医嘱基本合理,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临床医师和药师共同努力,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刘蓉春;王学昌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盐酸乙哌立松联合去瘀生新针法治疗老年脑出血患者术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按就诊顺序将收治的84例老年脑出血术后痉挛性瘫痪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仅给予盐酸乙哌立松(贝力斯)治疗,观察组除给予盐酸乙哌立松外还联合去瘀生新针法治疗,评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Ashworth量表评定显示,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上、下肢体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Barthel指数(BI)评分显示,治疗后观察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盐酸乙哌立松联合去瘀生新针法治疗老年脑出血患者术后痉挛性瘫痪,可改善患者的痉挛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然;张勇;崔伟;任秀云;龚英峰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