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酒精性股骨头坏死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

李盛华;周明旺;潘文;孙凤歧;郭铁峰;穆欢喜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酒精性, 中医体质, 发病规律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方法:对确诊为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患者按统一设计的研究病例报告表逐项进行问卷调查,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93例,男女性别比例为3.04:1;平和质46例,偏颇体质47例;男性患者平和质和偏颇体质构成比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高发体质均为平和质。结论: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高发体质是平和质、痰湿质、阳虚质;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体质类型在性别上存在差异,且发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耳穴压豆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失眠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失眠的疗效。方法:将COPD失眠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予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28例予热水足浴。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状况进行评分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1%(P<0.05)。结论:耳穴压豆对改善COPD患者的失眠状况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邹兰亭;朱益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三种不同功效中药注射制剂治疗放射性肺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比较痰热清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及生脉注射液治疗放射性肺炎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同时以方测证,为临床制定规范化的辨证分型及治法方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益气养阴治法代表中药制剂生脉注射液、活血化瘀治法代表中药制剂丹参注射液以及清热化痰治法代表中药制剂痰热清注射液;同时从5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大鼠用6MV-X线直线加速器对大鼠双肺进行单次照射25 Gy造模后再随机分为痰热清组、丹参组、生脉组及模型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大鼠外观、体质量、肺系数、肺纤维化评分及肺组织病理变化,同时观察各组大鼠血清IL-6、TNF-α、TGF-β1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痰热清注射液、丹参及生脉组)大鼠外观体质量无明显差异;生脉组肺系数明显低于丹参液组及痰热清组(P<0.01),痰热清组低于丹参组(P<0.01),同时各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肺组织病理染色呈炎性及纤维化改变,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较轻(P<0.01),同时生脉组明显优于丹参组及痰热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ELISA结果显示各造模大鼠血清IL-6、TNF-α、TGF-β1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但各治疗组明显优于模型组。在各治疗组中,生脉组IL-6及TGF-β1表达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丹参组中TNF-α表达低(P<0.01)。结论:3种中药制剂均能有效缓解放射性肺炎,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同时益气养阴生津法治疗放射性肺炎疗效较显著,以方测证,提示气阴两虚可能是放射性肺炎的主要证型。

    作者:燕忠生;魏千程;李俊;石鲲;马平平;李世昌;钱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刘云山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用药规律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软件,分析刘云山治疗小儿咳嗽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刘云山主任医师治疗小儿咳嗽的病案,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该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出的105个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频次统计在前3味的药物分别是桔梗、陈皮、川贝母;核心的3味药物为桔梗、陈皮、川贝母,具有止咳化痰作用;常用药物有桔梗、陈皮、川贝母、桑白皮、炙紫菀、苦杏仁、白前、百部、紫苏子、前胡、白芍、甘草、生百合、荆芥穗、知母;常用药对包括桔梗、陈皮,桔梗、川贝母,陈皮、川贝母等;处方中药物的核心组合为桔梗、陈皮、川贝母、桑白皮、炙紫菀、苦杏仁、白前、百部。结论:刘云山治疗小儿外感咳嗽以宣肃并举为主,理肺涤痰贯穿始终,培土生金为防治之根本。

    作者:张卫东;刘婷;刘佳淳子;张锦;张淑霞;薛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肺、肠组织中TGF-β1、SP-A表达的改变及中药的干预作用

    目的:通过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肺、肠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肺表面活化蛋白-A(SP-A)表达的改变及中药的干预作用,探讨UC发生肺损伤的机制,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结肠黏膜致敏加三硝基苯磺酸-50%乙醇灌肠的方法建立UC大鼠模型,并进行中药复方(从肺论治组和从肠论治组)、中药单体(苦参碱及鱼腥草素钠)及西药对照(柳氮磺胺吡啶)灌胃干预,分别于给药0、4周取材,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肺、肠组织及血清中TGF-β1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肺、肠组织中SP-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0、4周时模型组血清中TGF-β1含量明显升高;0周时,模型组肺、肠组织中抗炎性因子TGF-β1表达增多,4周时表达下降,治疗后各组TGF-β1均有上升趋势,从肺论治组肺组织中TGF-β1表达升高为明显,而从肠论治组、苦参碱组和鱼腥草素钠组能明显升高肠组织中TGF-β1表达水平;0、4周时,肺组织中SP-A表达明显降低,治疗并不能促进其表达;0、4周时肠组织SP-A mRNA、SP-A表达明显升高,各治疗组均能明显降低其表达。结论:4周时,TGF-β1含量在血清中升高而在肺、肠组织中下降,说明UC的肺部炎症反应不是缘于局部对整体的影响,而是具有组织特异性;归经于肺的鱼腥草素钠能明显升高肠道TGF-β1表达水平,说明肺肠的特殊联系,即肺、肠组织在结构上存在共同的物质基础SP-A,且与UC发生肺损伤的机制相关。

    作者:景姗;王新月;杨雪;杨舒;盛益华;闫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舒适护理,观察2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强迫症状、敌对、躯体化、恐怖等心理状态变化情况,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强迫症状、敌对、躯体化、恐怖等心理状态评价指标干预后2组患者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显著(P<0.05)。满意度观察组为75.00%,对照组为56.67%,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总满意度观察组为91.67%,对照组为76.67%,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改善手术患者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强迫症状、敌对、躯体化、恐怖等心理状态评价指标,并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韡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基于脐疗治疗便秘的药物功效的文献研究

    目的:探讨脐疗治疗便秘的药物功效规律,为临床脐疗治疗便秘的组方遣药提供指导。方法:以《中华医典》为古代文献检索源检索脐疗治疗便秘的相关条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现代文献检索源检索1979-2011年脐疗治疗便秘的现代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泻下药明显居多,占184频次,其次为补虚药60频次,解表药56频次,理气药54频次,脐疗治疗便秘用药频次在前10位的药物为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盐、葱、皂角刺、冰片、当归、黄芪。结论:文献中应用脐疗治疗便秘主要选用泻下类药物,以大黄、芒硝为主。

    作者:张霞;马玉侠;张中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对“阳中求阴法”古代医案的聚类分析

    目的:探讨古代阳中求阴法应用的基本规律。方法:收集应用“阳中求阴法”治疗的清代以前古代医案103例,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类群分类。结果:阳中求阴法被分为2个药量类群。第一类群是中剂量类群,有91例,占88.35%,基本反映阳中求阴法用药的一般情况;第二类群是超大剂量类群,有12例,占11.65%。结论:古代运用阳中求阴法是根据证候及病机按类群分布,且药物用量总体偏重,尤其是补阴药用量独重,这是古代阳中求阴法应用的基本规律所在。

    作者:李新翔;李晋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王自立教授治疗肝郁脾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举隅

    通过验案介绍王自立教授治疗肝郁脾弱型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王老师认为本病以肝郁脾弱型居多,治宜养血柔肝,健脾和胃,采用自拟方归芍运脾汤化裁治疗体现了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旨。

    作者:李竞;李初谊;王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伤寒杂病论》栀子豉汤之“得吐者,止后服”辨析

    通过众多医家对栀子豉汤方后“得吐者,止后服”的探讨,认为其中流传为广泛的是栀子豉汤是吐剂或非吐剂,甚至还有些医家认为此话是后世添加;指出栀子豉汤非吐剂,呕吐只描述了一种临床表现,并非服过此汤药后皆吐,而吐与不吐和患者的体质强弱以及病邪的性质有密切关系,且栀子豉汤重在调畅气机,若配以他药,尚有发汗和利下等多种祛邪途径。

    作者:陈若菲;冯兴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从气虚角度探讨眩晕与高血压病机的相关性

    从气虚为基本病机结合气之升降、血瘀、痰阻和寒凝等探讨眩晕与高血压的相关病机,为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蒋文潇;王保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吴茱萸敷脐联合电针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吴茱萸敷脐联合电针治疗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经腹全子宫切除患者1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A组及实验B组各45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支持治疗及护理,实验A组在对照组常规支持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术后第1天电针足三里,2次/d,直至患者自然排气;实验B组在电针足三里同时用吴茱萸热敷脐部,2次/d,直至患者自然排气。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首次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提前(P<0.05),且实验B组较实验A组更明显(P<0.05)。实验B组、实验A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5.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与实验A组比较,实验B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实验B组中重度腹胀发生率低于实验A组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与吴茱萸敷脐联合治疗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

    作者:景晓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健脾渗湿法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健脾渗湿法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放射性肠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参苓白术散汤剂治疗,对照组予蒙脱石散3 g口服治疗,3次/d,15天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记录患者的腹痛、腹泻程度,观察有无肠梗阻或胃肠道出血等情况,记录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腹痛、腹泻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能明显减轻患者腹痛、腹泻症状,提高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且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周胜涟;龚辉;陈州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灯盏花素注射液致过敏反应分析

    目的:通过对27例灯盏花素注射液致过敏反应文献进行的分析,探讨其引起过敏反应的机制和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994-2013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进行检索,并对其中涉及灯盏花素注射液致过敏反应的21篇文献中报道的27例病例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灯盏花素注射液致过敏反应对性别无选择,在高年龄组发生率较高;过敏反应均发生于用药过程中,出现时间短为用药后1分钟,长为连续用药7天后,大多集中在药后30分钟内;主要临床表现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有皮肤及附件损害、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全身性损害,其中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所有病例均发现及时,立即停药并进行对症处理,预后良好,未见死亡病例报道。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灯盏花素注射液所致过敏反应的发生,了解其规律和特点,加强临床检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周其如;鲁德林;陈君;郑志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针灸脑效应中的应用研究

    从fMRI成像原理以及关于fMRI研究针灸机制的试验设计、针灸与假针灸、不同的针灸方法、不同穴位的针灸等方面对fMRI在针灸机制研究中的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贾润慧;周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医治疗不孕症的研究现状

    通过系统回顾近年来不孕症的相关文献,对中医治疗不孕症的现状进行综述,以期能传播祖国传统医学精华,减轻不孕患者的痛苦。

    作者:毛宝宏;杨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乌梅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乌梅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IBS-D患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乌梅丸组)、对照组(洛哌丁胺组)各45例。试验组予乌梅丸汤剂,1剂/d,分2次口服,对照组予洛哌丁胺4 mg,2次/d,口服。2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结束及3个月时随访,采用症状积分量表与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专用生活质量表(IBS-QOL)进行症状评分。结果:乌梅丸与洛哌丁胺均能显著降低IBS-D患者的症状积分及IBS-QOL评分(P<0.01)。试验组总有效率达91.1%,明显优于洛哌丁胺的82.2%(P<0.05),且乌梅丸在改善症状积分与IBS-QOL评分方面均优于洛哌丁胺(P<0.05),在改善行为障碍、健康担忧、进食逃避、性行为及关系拓展方面的远期疗效优于洛哌丁胺(P<0.05)。结论:乌梅丸可从整体上有效改善IBS-D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无副作用。

    作者:倪树文;孙金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治中焦如衡”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意义

    结合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从升降相宜,燥湿并济,寒热兼施,虚实相理等方面探讨清代名医吴鞠通“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李镇;郑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医院新会计制度下成本管理的探讨

    就新制度下公立医院进行全成本核算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对策提出思考,指出新颁发的《医院会计制度》强化了医院的收支管理和成本核算,为医院科学开展全成本核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纲领性的依据,但目前的医院管理状况很难应对新制度的要求,应研究探索全成本核算的新思路、新方法。

    作者:李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

    从病因病机、治疗两方面对近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研究进行综述,发现中医药在本病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缺乏对中医相关理论的系统整理,缺乏对其用药规律的整体研究,辨证分型尚不统一,指出今后的研究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对本病开展病证结合研究,总结规律,探究辨证分型客观化指标,建立辨证施治标准体系,寻找有效的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大意义。

    作者:陈海燕;刘怀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均匀设计法优化三黄巴布剂基质配方

    目的:优选出三黄巴布剂基质的佳配比。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以成型巴布剂基质的黏着力、外观评价、皮肤追随性为指标进行基质配比的优选。结果:优选出三黄巴布剂的基质配比为甘油∶PVA∶氧化锌∶明胶∶氮酮=60.85∶19.01∶6.85∶9.89∶3.41。结论:采用均匀设计方法可以有效指导实验,并可减少实验次数;三黄巴布剂的基质配比简单,稳定,可大力推广。

    作者:王昕;顾秀琰;徐玉娥;肖正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