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乌梅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倪树文;孙金蝉

关键词:IBS-D, IBS-QOL, 症状积分, 乌梅丸, 随机对照
摘要:目的:观察乌梅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IBS-D患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乌梅丸组)、对照组(洛哌丁胺组)各45例。试验组予乌梅丸汤剂,1剂/d,分2次口服,对照组予洛哌丁胺4 mg,2次/d,口服。2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结束及3个月时随访,采用症状积分量表与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专用生活质量表(IBS-QOL)进行症状评分。结果:乌梅丸与洛哌丁胺均能显著降低IBS-D患者的症状积分及IBS-QOL评分(P<0.01)。试验组总有效率达91.1%,明显优于洛哌丁胺的82.2%(P<0.05),且乌梅丸在改善症状积分与IBS-QOL评分方面均优于洛哌丁胺(P<0.05),在改善行为障碍、健康担忧、进食逃避、性行为及关系拓展方面的远期疗效优于洛哌丁胺(P<0.05)。结论:乌梅丸可从整体上有效改善IBS-D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无副作用。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法测定苁黄补肾片中松果菊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苁黄补肾片中松果菊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TSK-GEL DDS-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甲酸溶液(25∶75),流速:1.0 mL/min,柱温:4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330 nm。结果:松果菊苷在0.0752~7.5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78,平均回收率为96.95%,RSD=1.59%。结论:该方法测定苁黄补肾片中松果菊苷的含量简便可行、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苁黄补肾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韩世龙;杨玉华;牛承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伤寒杂病论》栀子豉汤之“得吐者,止后服”辨析

    通过众多医家对栀子豉汤方后“得吐者,止后服”的探讨,认为其中流传为广泛的是栀子豉汤是吐剂或非吐剂,甚至还有些医家认为此话是后世添加;指出栀子豉汤非吐剂,呕吐只描述了一种临床表现,并非服过此汤药后皆吐,而吐与不吐和患者的体质强弱以及病邪的性质有密切关系,且栀子豉汤重在调畅气机,若配以他药,尚有发汗和利下等多种祛邪途径。

    作者:陈若菲;冯兴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基于脐疗治疗便秘的药物功效的文献研究

    目的:探讨脐疗治疗便秘的药物功效规律,为临床脐疗治疗便秘的组方遣药提供指导。方法:以《中华医典》为古代文献检索源检索脐疗治疗便秘的相关条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现代文献检索源检索1979-2011年脐疗治疗便秘的现代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泻下药明显居多,占184频次,其次为补虚药60频次,解表药56频次,理气药54频次,脐疗治疗便秘用药频次在前10位的药物为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盐、葱、皂角刺、冰片、当归、黄芪。结论:文献中应用脐疗治疗便秘主要选用泻下类药物,以大黄、芒硝为主。

    作者:张霞;马玉侠;张中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电针对IBS模型大鼠肠系膜微血管管径与血浆CGRP、VIP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天枢穴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肠系膜微血管管径及血浆中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IBS的可能机制。方法:以Wistar幼鼠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天枢组、足三里组,天枢和足三里组,采用联合作用型方法制备IBS大鼠模型,从第6周束缚及电针干预,隔日1次,共7次。模型组只束缚不针刺,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治疗结束后,采用XW-B-3冷光源微循环显微仪观察各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不同时间段的管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大鼠血浆中CGRP、VIP的含量。结果:①肠系膜微血管管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管管径在即刻、10分钟、30分钟时明显收缩(P<0.05);与模型组比较,天枢组、足三里组血管管径扩张,天枢组20分钟P<0.05,即刻、30分钟P<0.01,足三里组各时间段血管管径与模型组比较(P<0.01)。②血浆CGRP、VIP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中VIP含量升高(P<0.05);电针足三里组大鼠血浆中CGRP、VIP含量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足三里组大鼠血浆中CGRP升高(P<0.01)。结论: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表现为明显的微循环功能障碍,血浆中血管内皮相关物质CGRP、VIP水平紊乱。针灸可有效调节紊乱的CGRP、VIP水平,进而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功能障碍,起到治疗作用。

    作者:杨磊;孙洁;李滢;赵雅芳;杨帅;陈磊;任晓暄;张露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赵玉庸辨治乙肝相关性肾炎经验

    通过典型验案介绍赵玉庸教授辨治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经验,指出老师以“久病入络”为理论指导;以病程绵长、反复发作,舌暗或有瘀斑、瘀点,脉弦细或细涩为辨证依据;以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尤其以血管襻狭窄或闭锁等病理改变为参照,提出“肾络瘀阻”病机学说,以益气化瘀通络为大法,给予以虫类药为主的药物治疗,可明显缓解腰痛、水肿等症状,减少蛋白尿、血尿,延缓肾脏疾病的进程。

    作者:王筝;许庆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均匀设计法优化三黄巴布剂基质配方

    目的:优选出三黄巴布剂基质的佳配比。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以成型巴布剂基质的黏着力、外观评价、皮肤追随性为指标进行基质配比的优选。结果:优选出三黄巴布剂的基质配比为甘油∶PVA∶氧化锌∶明胶∶氮酮=60.85∶19.01∶6.85∶9.89∶3.41。结论:采用均匀设计方法可以有效指导实验,并可减少实验次数;三黄巴布剂的基质配比简单,稳定,可大力推广。

    作者:王昕;顾秀琰;徐玉娥;肖正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缓解紧张医患关系

    对医患矛盾愈加突出,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原因进行剖析,指出医患矛盾不仅会损害到医患双方的基本利益,还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由于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涉及政治、经济、历史等多方面,一时很难做到彻底根治,目前比较经济有效的手段是通过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

    作者:郭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严格按中医临床路径表实施治疗和护理。结果:观察组入院1周时眩晕障碍量表(DIH)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0%(57/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临床路径能充分发挥中医优势,促进疾病康复,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满意度,在临床实践中切实可行。

    作者:蒋娟;赵树琴;封爱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舒适护理,观察2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强迫症状、敌对、躯体化、恐怖等心理状态变化情况,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强迫症状、敌对、躯体化、恐怖等心理状态评价指标干预后2组患者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显著(P<0.05)。满意度观察组为75.00%,对照组为56.67%,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总满意度观察组为91.67%,对照组为76.67%,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改善手术患者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强迫症状、敌对、躯体化、恐怖等心理状态评价指标,并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韡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

    从病因病机、治疗两方面对近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研究进行综述,发现中医药在本病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缺乏对中医相关理论的系统整理,缺乏对其用药规律的整体研究,辨证分型尚不统一,指出今后的研究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对本病开展病证结合研究,总结规律,探究辨证分型客观化指标,建立辨证施治标准体系,寻找有效的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大意义。

    作者:陈海燕;刘怀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健脾渗湿法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健脾渗湿法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放射性肠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参苓白术散汤剂治疗,对照组予蒙脱石散3 g口服治疗,3次/d,15天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记录患者的腹痛、腹泻程度,观察有无肠梗阻或胃肠道出血等情况,记录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腹痛、腹泻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能明显减轻患者腹痛、腹泻症状,提高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且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周胜涟;龚辉;陈州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定眩合剂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定眩合剂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VB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比灵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定眩合剂,2组患者均以2周为1个疗程,分别于2周、4周时采用TCD检测法检测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2周、4周后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2%、96%和74%、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m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治疗组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与治疗2周后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5);2组治疗2周、4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眩合剂对VBI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提高Vm有关。

    作者:胡敏棣;杨有文;李妍怡;蔺菲;郭永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金芪利水排石颗粒的水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对金芪利水排石颗粒的水提取工艺进行优选。方法:以鸡内金中天冬氨酸转移率及药材水煎煮液的出膏率为评价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采用正交表设计实验法对药材水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佳水提取工艺条件为按处方比例取药材加8倍量水煎煮3次,2h/次。结论:设计的条件对天冬氨酸转移率及提取液出膏率影响显著,优选的工艺稳定,且简便经济,适合于生产。

    作者:卢利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王自立主任医师运脾思想探悉

    王自立主任医师根据脾的生理功能及病机特点,提出治疗脾胃病“以运为健,以运为补”的思想,倡导“健脾先运脾,运脾必调气”的治疗方法,强调调理脾胃在临床上的重要性,临证不忘顾护脾胃,形成独特的运脾思想。

    作者:王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藏药镰形棘豆4种提取物的分离以及止咳祛痰作用的研究

    目的:对镰形棘豆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以及挥发油4个部位进行提取并对各提取物进行止咳、祛痰的药效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小鼠氨水引咳实验观察各提取物的止咳作用;通过小鼠气管酚红排泌实验观察各提取物的祛痰作用。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镰形棘豆各提取物组均能显著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和减少咳嗽次数(P<0.01或P<0.05),并增加小鼠气道酚红排泌量(P<0.01)。结论:镰形棘豆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以及挥发油4个部位提取物均具有止咳、祛痰的作用,尤以氯仿提取物作用效果好。

    作者:姜华;詹文强;张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内皮功能及血总胆固醇改善情况。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丹红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药常规治疗,丹红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结果:丹红组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7%(P<0.05);治疗后丹红组血总胆固醇含量(4.64±0.91)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0±0.83)mmol/L(P<0.01),治疗后丹红组的内皮素(46.61±6.87)pg/L亦明显低于对照组(52.96±5.85)pg/L(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明显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血总胆固醇含量,改善内皮功能。

    作者:孙文;谢春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患者脊柱术后神志异常的中医辨证施护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脊柱术后神志异常的辨证护理方法。方法: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术后发生神志异常的15例患者进行辨证施护,3日后采用精神障碍疗效评判标准评价护理效果。结果:15例患者中14例痊愈,1例症状减轻,持续1周后痊愈。结论: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出现的神志异常进行辨证施护,方法可靠,效果满意。

    作者:杨玉芝;张海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酒精性股骨头坏死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

    目的:调查分析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方法:对确诊为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患者按统一设计的研究病例报告表逐项进行问卷调查,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93例,男女性别比例为3.04:1;平和质46例,偏颇体质47例;男性患者平和质和偏颇体质构成比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高发体质均为平和质。结论: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高发体质是平和质、痰湿质、阳虚质;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体质类型在性别上存在差异,且发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作者:李盛华;周明旺;潘文;孙凤歧;郭铁峰;穆欢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医治疗不孕症的研究现状

    通过系统回顾近年来不孕症的相关文献,对中医治疗不孕症的现状进行综述,以期能传播祖国传统医学精华,减轻不孕患者的痛苦。

    作者:毛宝宏;杨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补阳还五汤预处理对MIRI兔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MIRI兔心功能及血清NO的影响,探讨补阳还五汤对MIRI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各8只。分别预处理1周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MIRI模型。运用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动态监测各组兔心电图的变化,测定不同时间点各组兔左心室功能指标数值和血清中NO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结扎冠状动脉及再灌注过程中补阳还五汤组ST段上抬幅度明显降低(P<0.01),LVSP、+dp/dt、-dp/dt的数值明显升高,NO含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提高血清中NO的含量来改善心功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李淑贞;杨晓晖;顾宇;张兰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