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

陈海燕;刘怀珍

关键词: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药
摘要:从病因病机、治疗两方面对近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研究进行综述,发现中医药在本病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缺乏对中医相关理论的系统整理,缺乏对其用药规律的整体研究,辨证分型尚不统一,指出今后的研究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对本病开展病证结合研究,总结规律,探究辨证分型客观化指标,建立辨证施治标准体系,寻找有效的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大意义。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藏药镰形棘豆4种提取物的分离以及止咳祛痰作用的研究

    目的:对镰形棘豆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以及挥发油4个部位进行提取并对各提取物进行止咳、祛痰的药效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小鼠氨水引咳实验观察各提取物的止咳作用;通过小鼠气管酚红排泌实验观察各提取物的祛痰作用。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镰形棘豆各提取物组均能显著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和减少咳嗽次数(P<0.01或P<0.05),并增加小鼠气道酚红排泌量(P<0.01)。结论:镰形棘豆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以及挥发油4个部位提取物均具有止咳、祛痰的作用,尤以氯仿提取物作用效果好。

    作者:姜华;詹文强;张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治中焦如衡”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意义

    结合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从升降相宜,燥湿并济,寒热兼施,虚实相理等方面探讨清代名医吴鞠通“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李镇;郑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心脑通配方对大鼠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MMP-2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脑通配方对大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正常饲料喂养、左侧颈总动脉血管钳夹术加高脂饮食喂养及血管钳夹术加分别含有低、中、高3个剂量浓度心脑通配方的高脂饲料喂养。于3周、8周、12周测血脂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MMP-2在颈动脉中的表达和分布。结果:①与模型组相比,心脑通3个剂量组能够降低大鼠血清TC、TG、LDL-C水平(P<0.05),提高HDL-C(P<0.05);②MMP-2在正常对照组大鼠颈总动脉组织内低水平表达,在钳夹高脂饲养组大鼠颈总动脉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心脑通3个剂量组中MMP-2含量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结论: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颈总动脉组织粥样硬化斑块中有MMP-2表达;②心脑通配方可能通过抑制MMP-2表达而抑制斑块增殖和破溃,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作者:张和平;谈建新;王敬敏;郭宗艳;张苏明;毋亚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灯盏花素注射液致过敏反应分析

    目的:通过对27例灯盏花素注射液致过敏反应文献进行的分析,探讨其引起过敏反应的机制和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994-2013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进行检索,并对其中涉及灯盏花素注射液致过敏反应的21篇文献中报道的27例病例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灯盏花素注射液致过敏反应对性别无选择,在高年龄组发生率较高;过敏反应均发生于用药过程中,出现时间短为用药后1分钟,长为连续用药7天后,大多集中在药后30分钟内;主要临床表现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有皮肤及附件损害、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全身性损害,其中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所有病例均发现及时,立即停药并进行对症处理,预后良好,未见死亡病例报道。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灯盏花素注射液所致过敏反应的发生,了解其规律和特点,加强临床检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周其如;鲁德林;陈君;郑志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舒适护理,观察2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强迫症状、敌对、躯体化、恐怖等心理状态变化情况,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强迫症状、敌对、躯体化、恐怖等心理状态评价指标干预后2组患者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显著(P<0.05)。满意度观察组为75.00%,对照组为56.67%,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总满意度观察组为91.67%,对照组为76.67%,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改善手术患者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强迫症状、敌对、躯体化、恐怖等心理状态评价指标,并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韡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对“阳中求阴法”古代医案的聚类分析

    目的:探讨古代阳中求阴法应用的基本规律。方法:收集应用“阳中求阴法”治疗的清代以前古代医案103例,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类群分类。结果:阳中求阴法被分为2个药量类群。第一类群是中剂量类群,有91例,占88.35%,基本反映阳中求阴法用药的一般情况;第二类群是超大剂量类群,有12例,占11.65%。结论:古代运用阳中求阴法是根据证候及病机按类群分布,且药物用量总体偏重,尤其是补阴药用量独重,这是古代阳中求阴法应用的基本规律所在。

    作者:李新翔;李晋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医治疗不孕症的研究现状

    通过系统回顾近年来不孕症的相关文献,对中医治疗不孕症的现状进行综述,以期能传播祖国传统医学精华,减轻不孕患者的痛苦。

    作者:毛宝宏;杨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关于城市老年人养老需求的调查分析--以南京市四卫头社区为例

    目的:了解城市老年人养老需求。方法:选取南京市鼓楼区四卫头社区300名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洗澡、做家务、亲人或朋友探望、陪同去医院就诊以及防跌倒知识宣教是老年人主要需求项目;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及患慢性病情况对老年人养老需求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多了解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养老服务,以满足老年人需求。

    作者:王慕然;徐贵华;孟娣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医院新会计制度下成本管理的探讨

    就新制度下公立医院进行全成本核算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对策提出思考,指出新颁发的《医院会计制度》强化了医院的收支管理和成本核算,为医院科学开展全成本核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纲领性的依据,但目前的医院管理状况很难应对新制度的要求,应研究探索全成本核算的新思路、新方法。

    作者:李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止痛膏抗炎镇痛和皮肤刺激性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止痛膏对动物急性炎症、疼痛的干预效果及其皮肤刺激反应。方法:取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止痛膏组,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止痛膏抗炎作用;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冷热痛觉测试仪观察其镇痛作用;采用豚鼠同体左右侧自身对比法观察止痛膏是否引起小鼠皮肤刺激反应。结果:止痛膏对非特异性急性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5);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疼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5);对小鼠热刺激痛反应耐热痛能力无明显作用;止痛膏对豚鼠皮肤无红斑及水肿等过敏反应。结论:止痛膏在抗急性炎症及镇痛方面显示出了不同程度的药效学作用,同时对豚鼠皮肤无刺激性。

    作者:杨晔;焦正花;张小华;李秀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桂枝汤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桂枝汤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慢性荨麻疹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桂枝汤加减方治疗,1剂/d,每剂水煎2次,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温服,连续治疗28天;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氯苯那敏片、西替利嗪片及雷尼替丁胶囊联合治疗:马来酸氯苯那敏片,4 mg/次,每晚1次;西替利嗪片,10 mg/次,1次/d;雷尼替丁胶囊,150 mg/次,2次/d,连续治疗28天。采用症状和体征总积分法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28天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4.29%和88.10%;对照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5.26%和73.68%;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53,P=0.0334)。治疗组2例患者出现轻度恶心,对照组有26例患者出现嗜睡,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585,P<0.0001)。结论:桂枝汤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

    作者:王康生;李常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针刀温阳通督法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针刀温阳通督法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小针刀温阳通督法治疗,每3天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针灸治疗,10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愈显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66.7%、100.0%,对照组分别为27.8%和7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针刀温阳通督法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疗效肯定。

    作者:田雪梅;王海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从气虚角度探讨眩晕与高血压病机的相关性

    从气虚为基本病机结合气之升降、血瘀、痰阻和寒凝等探讨眩晕与高血压的相关病机,为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蒋文潇;王保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针灸脑效应中的应用研究

    从fMRI成像原理以及关于fMRI研究针灸机制的试验设计、针灸与假针灸、不同的针灸方法、不同穴位的针灸等方面对fMRI在针灸机制研究中的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贾润慧;周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从《红楼梦》一书分析脉诊在情志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通过对《红楼梦》中秦可卿病案的分析,探讨脉诊在临床心理诊察中的应用,指出脉诊对于诊断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其他三诊所不具备的优势,而且认为七情可以反映在脉象上,同时也可从脉象变化中推测出病证中隐含的七情因素。

    作者:崔晓敏;于晓晗;齐向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耳穴埋籽加放松疗法对肿瘤患者睡眠质量障碍的影响

    目的:探讨耳穴埋籽加放松疗法对肿瘤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将肿瘤患者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耳穴埋籽和放松疗法,1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睡眠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中运用耳穴埋籽和放松疗法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徐伟;王守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三种不同功效中药注射制剂治疗放射性肺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比较痰热清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及生脉注射液治疗放射性肺炎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同时以方测证,为临床制定规范化的辨证分型及治法方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益气养阴治法代表中药制剂生脉注射液、活血化瘀治法代表中药制剂丹参注射液以及清热化痰治法代表中药制剂痰热清注射液;同时从5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大鼠用6MV-X线直线加速器对大鼠双肺进行单次照射25 Gy造模后再随机分为痰热清组、丹参组、生脉组及模型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大鼠外观、体质量、肺系数、肺纤维化评分及肺组织病理变化,同时观察各组大鼠血清IL-6、TNF-α、TGF-β1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痰热清注射液、丹参及生脉组)大鼠外观体质量无明显差异;生脉组肺系数明显低于丹参液组及痰热清组(P<0.01),痰热清组低于丹参组(P<0.01),同时各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肺组织病理染色呈炎性及纤维化改变,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较轻(P<0.01),同时生脉组明显优于丹参组及痰热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ELISA结果显示各造模大鼠血清IL-6、TNF-α、TGF-β1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但各治疗组明显优于模型组。在各治疗组中,生脉组IL-6及TGF-β1表达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丹参组中TNF-α表达低(P<0.01)。结论:3种中药制剂均能有效缓解放射性肺炎,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同时益气养阴生津法治疗放射性肺炎疗效较显著,以方测证,提示气阴两虚可能是放射性肺炎的主要证型。

    作者:燕忠生;魏千程;李俊;石鲲;马平平;李世昌;钱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严格按中医临床路径表实施治疗和护理。结果:观察组入院1周时眩晕障碍量表(DIH)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0%(57/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临床路径能充分发挥中医优势,促进疾病康复,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满意度,在临床实践中切实可行。

    作者:蒋娟;赵树琴;封爱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补阳还五汤预处理对MIRI兔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MIRI兔心功能及血清NO的影响,探讨补阳还五汤对MIRI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各8只。分别预处理1周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MIRI模型。运用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动态监测各组兔心电图的变化,测定不同时间点各组兔左心室功能指标数值和血清中NO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结扎冠状动脉及再灌注过程中补阳还五汤组ST段上抬幅度明显降低(P<0.01),LVSP、+dp/dt、-dp/dt的数值明显升高,NO含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提高血清中NO的含量来改善心功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李淑贞;杨晓晖;顾宇;张兰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复方大枣片增强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大枣片对小鼠免疫力的影响。方法:将SPF级昆明种雌性小鼠200只随机分为5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再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0.167、0.333、1.000 g/(kg·bw)]组及对照组4组,连续给药30天,分别进行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并检测抗体生成细胞、测定血清溶血素;同时进行小鼠碳廓清实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NK细胞活性实验,测定相关免疫学指标。结果:1.000 g/(kg·bw)剂量组能增加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能力、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抗体生成细胞数、血清半数溶血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333、1.000 g/(kg·bw)剂量组能增加小鼠NK细胞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剂量组对小鼠体质量、脾脏/体质量比值、胸腺/体质量比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碳廓清能力、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复方大枣片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张娟;卿德刚;孙宇;倪慧;贾晓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