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娟;赵树琴;封爱婷
针对中医药术语中蕴涵丰富的中国文化,而文化翻译一直是翻译的难点,所以中医药术语的英译面临诸多困难这一问题,指出对中医药术语的英译应遵循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总原则,根据需要采用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音意结合法等,同时译者应加强自身的中医文化素养,尽可能提高英译质量。
作者:陈战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复方大枣片对小鼠免疫力的影响。方法:将SPF级昆明种雌性小鼠200只随机分为5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再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0.167、0.333、1.000 g/(kg·bw)]组及对照组4组,连续给药30天,分别进行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并检测抗体生成细胞、测定血清溶血素;同时进行小鼠碳廓清实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NK细胞活性实验,测定相关免疫学指标。结果:1.000 g/(kg·bw)剂量组能增加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能力、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抗体生成细胞数、血清半数溶血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333、1.000 g/(kg·bw)剂量组能增加小鼠NK细胞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剂量组对小鼠体质量、脾脏/体质量比值、胸腺/体质量比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碳廓清能力、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复方大枣片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张娟;卿德刚;孙宇;倪慧;贾晓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舒适护理,观察2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强迫症状、敌对、躯体化、恐怖等心理状态变化情况,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强迫症状、敌对、躯体化、恐怖等心理状态评价指标干预后2组患者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显著(P<0.05)。满意度观察组为75.00%,对照组为56.67%,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总满意度观察组为91.67%,对照组为76.67%,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改善手术患者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强迫症状、敌对、躯体化、恐怖等心理状态评价指标,并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韡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耳穴埋籽加放松疗法对肿瘤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将肿瘤患者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耳穴埋籽和放松疗法,1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睡眠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中运用耳穴埋籽和放松疗法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徐伟;王守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领悟社会支持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00例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特定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患者焦虑、自尊、领悟社会支持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焦虑、自尊、领悟社会支持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缓解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强自尊感,提高领悟社会支持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梁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分析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方法:对确诊为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患者按统一设计的研究病例报告表逐项进行问卷调查,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93例,男女性别比例为3.04:1;平和质46例,偏颇体质47例;男性患者平和质和偏颇体质构成比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高发体质均为平和质。结论: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高发体质是平和质、痰湿质、阳虚质;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体质类型在性别上存在差异,且发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作者:李盛华;周明旺;潘文;孙凤歧;郭铁峰;穆欢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古代阳中求阴法应用的基本规律。方法:收集应用“阳中求阴法”治疗的清代以前古代医案103例,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类群分类。结果:阳中求阴法被分为2个药量类群。第一类群是中剂量类群,有91例,占88.35%,基本反映阳中求阴法用药的一般情况;第二类群是超大剂量类群,有12例,占11.65%。结论:古代运用阳中求阴法是根据证候及病机按类群分布,且药物用量总体偏重,尤其是补阴药用量独重,这是古代阳中求阴法应用的基本规律所在。
作者:李新翔;李晋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城市老年人养老需求。方法:选取南京市鼓楼区四卫头社区300名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洗澡、做家务、亲人或朋友探望、陪同去医院就诊以及防跌倒知识宣教是老年人主要需求项目;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及患慢性病情况对老年人养老需求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多了解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养老服务,以满足老年人需求。
作者:王慕然;徐贵华;孟娣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王自立主任医师根据脾的生理功能及病机特点,提出治疗脾胃病“以运为健,以运为补”的思想,倡导“健脾先运脾,运脾必调气”的治疗方法,强调调理脾胃在临床上的重要性,临证不忘顾护脾胃,形成独特的运脾思想。
作者:王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内皮功能及血总胆固醇改善情况。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丹红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药常规治疗,丹红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结果:丹红组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7%(P<0.05);治疗后丹红组血总胆固醇含量(4.64±0.91)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0±0.83)mmol/L(P<0.01),治疗后丹红组的内皮素(46.61±6.87)pg/L亦明显低于对照组(52.96±5.85)pg/L(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明显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血总胆固醇含量,改善内皮功能。
作者:孙文;谢春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金芪利水排石颗粒的水提取工艺进行优选。方法:以鸡内金中天冬氨酸转移率及药材水煎煮液的出膏率为评价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采用正交表设计实验法对药材水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佳水提取工艺条件为按处方比例取药材加8倍量水煎煮3次,2h/次。结论:设计的条件对天冬氨酸转移率及提取液出膏率影响显著,优选的工艺稳定,且简便经济,适合于生产。
作者:卢利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优选出三黄巴布剂基质的佳配比。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以成型巴布剂基质的黏着力、外观评价、皮肤追随性为指标进行基质配比的优选。结果:优选出三黄巴布剂的基质配比为甘油∶PVA∶氧化锌∶明胶∶氮酮=60.85∶19.01∶6.85∶9.89∶3.41。结论:采用均匀设计方法可以有效指导实验,并可减少实验次数;三黄巴布剂的基质配比简单,稳定,可大力推广。
作者:王昕;顾秀琰;徐玉娥;肖正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止痛方穴位贴敷加电磁波治疗肺癌骨转移痛的临床疗效,探索中西结合治疗肺癌骨痛的新方法。方法:将肺癌骨转移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阿是穴穴位贴敷中药加电磁波治疗,对照组采用吗啡控释片口服治疗,观察骨疼痛强度的变化、止痛起效时间、疼痛缓解程度、止痛持续时间。结果:止痛方加电磁波穴位治疗肺癌骨转移痛止痛总有效率为96.67%,无不良反应发生;平均起效时间40分钟。结论:中药止痛方加电磁波穴位治疗对肺癌骨转移痛止痛有效、安全、使用方便。
作者:王惠琴;李天浩;雷琰;任加良;常永莉;马建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27例灯盏花素注射液致过敏反应文献进行的分析,探讨其引起过敏反应的机制和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994-2013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进行检索,并对其中涉及灯盏花素注射液致过敏反应的21篇文献中报道的27例病例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灯盏花素注射液致过敏反应对性别无选择,在高年龄组发生率较高;过敏反应均发生于用药过程中,出现时间短为用药后1分钟,长为连续用药7天后,大多集中在药后30分钟内;主要临床表现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有皮肤及附件损害、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全身性损害,其中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所有病例均发现及时,立即停药并进行对症处理,预后良好,未见死亡病例报道。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灯盏花素注射液所致过敏反应的发生,了解其规律和特点,加强临床检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周其如;鲁德林;陈君;郑志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以墨子“平民教育”、“兼爱”和“非攻”思想为核心,阐述将墨子主动教育、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引入中职护理男生思想教育之中的成效,提示中职护理男生的思想教育可从墨子教育思想中汲取新方法。
作者:伍利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从fMRI成像原理以及关于fMRI研究针灸机制的试验设计、针灸与假针灸、不同的针灸方法、不同穴位的针灸等方面对fMRI在针灸机制研究中的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贾润慧;周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脊柱术后神志异常的辨证护理方法。方法: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术后发生神志异常的15例患者进行辨证施护,3日后采用精神障碍疗效评判标准评价护理效果。结果:15例患者中14例痊愈,1例症状减轻,持续1周后痊愈。结论: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出现的神志异常进行辨证施护,方法可靠,效果满意。
作者:杨玉芝;张海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脑通配方对大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正常饲料喂养、左侧颈总动脉血管钳夹术加高脂饮食喂养及血管钳夹术加分别含有低、中、高3个剂量浓度心脑通配方的高脂饲料喂养。于3周、8周、12周测血脂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MMP-2在颈动脉中的表达和分布。结果:①与模型组相比,心脑通3个剂量组能够降低大鼠血清TC、TG、LDL-C水平(P<0.05),提高HDL-C(P<0.05);②MMP-2在正常对照组大鼠颈总动脉组织内低水平表达,在钳夹高脂饲养组大鼠颈总动脉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心脑通3个剂量组中MMP-2含量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结论: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颈总动脉组织粥样硬化斑块中有MMP-2表达;②心脑通配方可能通过抑制MMP-2表达而抑制斑块增殖和破溃,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作者:张和平;谈建新;王敬敏;郭宗艳;张苏明;毋亚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自拟解毒消银汤加减配合青黛散外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P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PV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青黛散外敷,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内服自拟解毒消银汤加减治疗,疗程4周,停药后观察临床症状、白介素-22、TGF-β1等的变化情况并作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IL-2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TGF-β1水平明显上升(P<0.01);治疗后2组IL-22、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解毒消银汤加减联合青黛散外敷治疗PV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作者:汪雪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桂枝汤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慢性荨麻疹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桂枝汤加减方治疗,1剂/d,每剂水煎2次,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温服,连续治疗28天;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氯苯那敏片、西替利嗪片及雷尼替丁胶囊联合治疗:马来酸氯苯那敏片,4 mg/次,每晚1次;西替利嗪片,10 mg/次,1次/d;雷尼替丁胶囊,150 mg/次,2次/d,连续治疗28天。采用症状和体征总积分法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28天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4.29%和88.10%;对照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5.26%和73.68%;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53,P=0.0334)。治疗组2例患者出现轻度恶心,对照组有26例患者出现嗜睡,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585,P<0.0001)。结论:桂枝汤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
作者:王康生;李常兴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