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红民
目的 观察帕利哌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3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帕利哌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不良反应量表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帕利哌酮具有良好的疗效,8周末显效率为60.00%,有效率为90.00%,不良反应主要为锥体外系反应、失眠、心动过速.结论 帕利哌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不艮反应少.
作者:张代江;吴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制备咪康唑莫米松皮肤成膜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选用泊洛沙姆407和泊洛沙姆188为混合基质,冷溶法制备咪康唑莫米松皮肤成膜凝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咪康唑莫米松含量.结果 所制凝胶室温下为液体,涂布皮肤即变为成膜凝胶.咪康唑、莫米松的进样质量浓度分别为10.0~800 μg/mL和1.0~80.0μg/mL时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值分别为0.998 9(n=6)和0.998 1(n=6),咪康唑与莫米松的平均回收率和RSD分别为98.58%,1.46%和97.99%,2.8%(n=6),符合含量测定要求.结论 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便、质量可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皮肤成膜凝胶.
作者:张丹霞;赖东梅;陈惠英;廖朝峰;张吕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替吉奥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 纳入28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3周治疗方案,紫杉醇175 mg/m2,第1天静脉注射3 h;替吉奥依据体表面积(<1.25 m2,40 mg;1.25~1.5 m2,50 mg;>1.5 m2,60 mg)连服第1至14天,1天2次,早晚口服.结果 共25例纳入分析,年龄35~75岁,平均(60.2±10.51)岁.其中部分缓解14例,无完全缓解病例,总有效率达56.00%.中位生存期15.5个月,1年生存率为76.00%,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8个月.常见的Ⅲ/Ⅳ度毒性为贫血(24.00%),粒细胞减少(16.00%)和白细胞减少(16.00%).结论 紫杉醇联合替吉奥3周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毒性可以耐受,疗效良好.
作者:王婷;马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MEDLI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筛选出关于rhG-CSF不良反应的病例报道.对患者一般情况、用药情况、不艮反应出现时间及不良反应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rhG-CSF所致不良反应44例,女性21例、男性23例,性别无显著差异.不艮反应多为注射部位皮肤过敏反应和全身的过敏反应,严重的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肾功能损害等,同时在使用rhG-CSF动员外周造血干细胞时,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可能性.结论 rhG-CSF是通过重组DNA技术制成的一种多肽链的细胞生长因子,在临床使用时应该警惕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杨柱梅;殷家福;吴映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黄体酮胶囊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黄体功能不全所致的早期先兆流产孕妇12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肌肉注射2000U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每日1次;治疗组给予口服黄体酮胶囊,2粒/次,每日2次,均7 d为1个疗程,均使用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孕酮值、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艮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保胎成功率为76.19%,治疗组保胎成功率为93.6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孕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过程中,对照组发生轻度头痛3例,轻度恶心5例,治疗组出现轻度头痛2例,轻度恶心2例,均不影响继续治疗.两组孕妇用药前后检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血压均未发生异常.结论 黄体酮胶囊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安全有效,可有效提高血清孕酮值,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针对门诊输液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门诊输液患者76例不艮反应的临床资料.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缓解不良反应,提高护理质量.结果 76例患者均发生不同的输液不艮反应,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症处理、护理干预措施,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护理工作质量满意率为100%.结论 对门诊输液产生的不艮反应应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用药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黄立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瑞舒伐他汀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行直接PCI术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患者208例,其中106例患者术前应用辛伐他汀40 mg(对照组),102例患者术前服用瑞舒伐他汀10mg(瑞舒伐他汀组).两组患者术前均给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PCI术中给予患者硝酸甘油于冠脉内注射并静脉注射肝素.结果 瑞舒伐他汀组患者术后CK-MB峰值小于常规对照组,1个月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大于常规对照组,STR例数多于常规对照组,1个月内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的例数明显少于常规对照组.结论 在直接PCI术前口服瑞舒伐他汀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张宏;姚威;罗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12月就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97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8),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和辛伐他汀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及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各项检查结果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1.67%,45.83%,87.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61%,38.76%,69.39%(P<0.05);观察组无效率为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61%(P<0.05).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显著,能显著延缓患者的肾功能减退.
作者:章军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托吡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7倒随机分为两组,A组予托吡酯治疗,B组予卡马西平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周的疼痛程度,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并记录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服用药物治疗后,两组VAS评分随治疗时间延长显著下降(P<0.05),但不同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2%)明显低于B组(42.42%),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托吡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安全、可靠且不良反应少,同时辅以基础、心理、治疗护理,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愈率.
作者:刘兰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传统循证护理方案进行优化,并探讨其在术后应用头孢噻肟预防治疗时的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将120例外科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中医原则和方法优化后的循证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持续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或t=77.333,23.127,94.467,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护理时间和平均护理成本均低于对照组,(t=6.31,8.469,P<0.05).结论 采用中医护理的原则和方法对传统循证护理方案进行优化,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来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尖吻蝮蛇血凝酶对股骨干骨折术中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择中上1/3处股骨干骨折实施钢板内固定患者46例,采用就诊顺序编码方法,将患者分为血凝酶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血凝酶组术前30 min给予注射用血凝酶2 U静脉注射,术后第1天再用血凝酶2U静脉注射.对照组除不给予血凝酶外,其他操作和用药同血凝酶组.观察两组术中出血及术后24 h引流量.结果 同对照组比较,血凝酶组术中出血及术后24 h引流量明显减少(P<0.05),术前及术后24 h凝血因子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静脉注射尖吻蝮蛇血凝酶,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对于手术创面大和剥离组织较多的手术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
作者:解春艳;赵振龙;米颖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9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6 mg生长抑素微量泵持续24 h静脉泵入,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成功率对照组为56.25%,治疗组为91.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胃肠减压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中转手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抑素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手术概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辉萍;朱子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围孕期补充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的疗效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选择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就诊的4 000例育龄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未增补叶酸片)和观察组(增补叶酸片),每组各2 000例,于孕16周至产后1周,观察和比较两组出生的胎儿神经管缺陷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有6例胎儿神经管缺陷,发生率为0.30%;观察组无神经管缺陷胎儿.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胎儿神经管缺陷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孕前4周及孕后12周每日增补少量叶酸片,能有效降低胎儿神经管缺陷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维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为临床合理应用黄芪注射液提供参考.方法 综述黄芪注射液治疗肺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疾病的临床应用.结果 与结论黄芪注射液在临床应用较广泛,且疗效明显.
作者:严丽华;邵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小儿哮喘患者13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78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2次/d,7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74.36%),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及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顾妙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哈力多致锥体外系副反应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对使用哈力多治疗发生锥体外系副反应的精神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分析,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32例发生锥体外系副反应的患者经积极治疗与护理,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结论 对哈力多所致锥体外系副反应患者应早识别、对症处理,可避免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李华平;王琼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厄贝沙坦治疗门诊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应用厄贝沙坦治疗的高血压患者9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厄贝沙坦的药物治疗和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系统化护理干预方案.分别对两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和生活质量进行深入评定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干预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而无效率则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于厄贝沙坦治疗门诊高血压患者改善临床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的辅助治疗意义.
作者:胡华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腹部手术后红外线照射药物透入配合早期康复锻炼对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18例腹部手术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红外线照射药物透入配合早期康复锻炼,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锻炼,观察两组肛门排气时间及腹胀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为(32.27±7.20)h,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为(93.26±4.32)h;对照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为(38.93±12.15)h,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为(123.79±5.48)h,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胀情况(腹围差)比较,除术后24 h外,48~96h等时间段治疗组均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手术后采用红外线照射药物透入配合早期康复锻炼,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提前,有利于降低腹胀发生率.
作者:胡凯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在肿瘤患者化学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至2011年200例肿瘤患者观察多西他赛在化学治疗中所起到的疗效,并记录患者在化学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优良效果有146例,较差效果有54例.有部分患者使用多西他赛化疗后出现了如血压下降、白细胞下降和胃肠反应等不良反应.结论 多西他赛在肿瘤患者化学治疗中疗效显著,对于抑制癌细胞的增长,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起到了一定作用.同时,医务人员要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及时解决不良反应可能带给患者的负面影响.
作者:郦荣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将医院呼吸科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61例分为两组,A组31例,予以常规治疗;B组3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NAC口服1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的变化.结果 NAC治疗后减轻咳嗽、咳痰、气喘症状及圣·乔治呼吸问题调查问卷调查评分降低,血清中细胞因子IL-6和IL-8含量降低,但肺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 NAC能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有关细胞因子的炎症反应,可作为长期使用的药物之一.
作者:钱秀芬;袁民宇;卞涛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