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脂康对血脂正常糖耐量减低伴高水平C 反应蛋白人群的干预作用

刘永孝;梁荣;王艳琴

关键词:血脂康, 糖耐量减低, C 反应蛋白
摘要:目的:探讨血脂康对血脂正常糖耐量减低伴高水平 C 反应蛋白人群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2组均进行饮食、运动治疗,观察组加用血脂康胶囊,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糖(FPG)、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红蛋白(HbAlc)、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LDL、hs-CRP、HbAlc、FPG、QGGT2h、BMI、WHR、TC、TG、HDL 等观察指标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血脂康对血酯正常的糖耐量减低伴高水平 C 反应蛋白人群有积极的干预作用,可降低 CRP、HOMA 水平,其机制可能与其独立的抗炎作用有关。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壮药前列舒外洗剂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壮药前列舒外洗剂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内血流阻力指数及前列腺按摩液中锌离子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60例湿热挟瘀证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按症状分为Ⅱ,ⅢA 和ⅢB 型,各型又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壮药前列舒外洗剂,对照组予以前列安栓,均以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前列腺内血流阻力指数及前列腺按摩液中锌离子含量变化情况。结果:前列腺内血流阻力指数及前列腺按摩液中锌离子含量变化,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壮药前列舒外洗剂可降低前列腺内血流阻力指数、提高前列腺按摩液中锌离子含量。

    作者:朱闽;荀建宁;覃兆伟;梁永协;戴芳;刘英;徐楠;胡恩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老年溃疡病出血患者内镜下止血效果的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溃疡病出血患者内镜下止血效果的常见因素。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同期165例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的患者资料,按不同年龄段将患者分为 A、B、C 组,评估3组患者一次性内镜下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及住院时间,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影响老年患者疗效的术前负性情绪和伴发病发生率。结果,一次性内镜下止血成功率:A 组明显高于 B、C 组(P<0.05),B 组高于 C 组(P<0.05);再出血率:C 组明显高于 A、B 组(P<0.01、<0.05),B 组也高于 A 组(P<0.05);住院时间 C 组明显长于 A、B 组(P<0.01),B 组也长于 A 组(P<0.05);负性情绪出现率:C 组明显高于 A、B 组(P<0.01),B 组也高于 A 组(P<0.05);并发病总发生率:C 组明显高于 A、B 组(P<0.01、<0.05),B 组也高于 A 组(P<0.05)。结论:老年溃疡病出血患者内镜下止血疗效较中、青年患者差,其原因主要与老年患者负性情绪和伴发病发生率较中、青年患者明显增高有关。因此,应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督导患者术前积极治疗伴发疾病,以利于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张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双黄连口服液联合维生素 C 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0例

    目的:观察黄连口服液联合维生素 C 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Recurrent oral ulceration,ROU)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曲安奈德注射液无菌棉签局部涂擦,5~10 mg/次,3次/d;维生素 C 片,50 mg/次,3次/d,口服。观察组同时口服双黄连口服液200 mL,3次/d。2组均连续治疗2周。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67%,对照组为8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D3+、CD4+、CD8+、CD4+/CD8+值2组治疗后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复发率观察组为6.67%,对照组为2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黄连口服液联合维生素 C 治疗 ROU 临床疗效显著,并可改善免疫功能,降低复发率。

    作者:张小恒;潘燕凌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

    目的:观察接骨丹对于骨折愈合及骨痂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开放性骨折模型制作方法制作大鼠骨缺损模型,通过拍摄胫骨 X 光片,并根据骨折肢 X 片评分标准,对各组大鼠在不同时间段进行相应的评分。在此评分基础上,考察接骨丹对于骨折愈合及骨形成的影响。结果:给药组相较于空白组骨缺损部位骨痂生成良好、骨缺损明显减小、骨折肢 X 线片评分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接骨丹对于骨折愈合及骨形成有促进作用。

    作者:黄婷婷;周晓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模拟药房在药学强化训练中的应用探索

    药学强化训练应该以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引导教育,以提高专业技能为关键点,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团队协作意识、适应新岗位的能力以及对社会的认知程度。药学强化训练主要是通过在“模拟药房”中模拟案例、用药处方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管理等方法来达到强化训练的效果。

    作者:韦贤;王金妮;黄祖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70例

    目的:观察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健脑胶囊治疗小儿痉挛性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选择性切断术(SPR 术)、静脉滴注脑活素、盐酸川芎嗪及按摩和功能锻炼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补肾健脑胶囊,每次4粒,3次/d。2组均以连续治疗半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86%,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粗大运动功能评定(GMFM)评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健脑胶囊治疗小儿痉挛性脑瘫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史建钢;谢青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分级护理干预方法对糖尿病足患者血糖调控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干预方法对糖尿病足患者血糖调控与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与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分级护理方法,干预周期为1个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8.3%和86.7%,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腐肉脱净时间、边缘新鲜肉芽生长时间和基底新鲜肉芽生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值、疼痛评分干预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将分级护理干预方法应用于糖尿病足患者能有效降低血糖,提高疗效,缩短溃疡创面愈合时间,快速缓解疼痛。

    作者:郝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病毒性心肌炎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护理预防措施及效果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护理预防措施。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一般护理、心力衰竭或(和)阿-斯综合征护理、阿-斯综合征预防护理、避免诱因的护理干预等护理措施;对照组进行心理护理、饮食干预、药物治疗护理等常规护理,比较2组对疾病及相关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发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时间及预后。结果: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得分和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ST-T 改变及心力衰竭所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痊愈出院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进行有效护理干预,能早期发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ST-T 改变及心力衰竭,提高患者对本病及相关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冯珊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益火补土法在临床中的应用--周智春教授经验总结

    Combined with clinical cases, professor Zhou Zhichun's clinical experience of using boosting fire to engender earth method is elucidated from two aspects: warm heart-Yang to invigorate spleen-Yang and warming kidney-Yang to invigorate spleen-Yang.

    作者:汤凤池;李晓芳;周智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阳化气,阴成形”理论为骨肿瘤防治提供新思路

    基于对“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及中西医对骨肿瘤病因、病机、症状及治疗的认识,探讨“阳化气,阴成形”与骨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而为预防和治疗骨肿瘤提供新思路。

    作者:胡文斌;张华;宋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探析不同炮制方法对麻黄主要功效影响的机理

    目的:探索不同炮制方法对麻黄发汗与平喘药效的影响。方法:制备生麻黄、清炒麻黄及蜜炙麻黄供试液,并制备生物碱、挥发油、醇溶性及水溶性部位。以大鼠为研究对象进行足跖汗液分泌着色实验,比较炮制对麻黄发汗作用的影响,以豚鼠为研究对象进行喷雾致喘实验,比较炮制对麻黄平喘作用的影响。结果:生麻黄、清炒麻黄、蜜炙麻黄的发汗作用由强至弱;挥发油部位、醇提部位、水提部位、生物碱部位的发汗作用由强至弱;生麻黄的挥发油部位的发汗作用强。蜜炙麻黄、生麻黄和清炒麻黄的平喘作用由强至弱;生物碱部位、挥发油部位、醇提部位、水提部位的平喘作用由强至弱,蜜炙麻黄的生物碱部位的平喘作用强。结论:炮制降低了麻黄的发汗作用,增强了平喘的效果,还应深入探讨麻黄发汗及平喘的量效关系及作用机制。

    作者:廖芳;张丹;兰明辉;李春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生化汤合失笑散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流产后出血40例

    目的:观察生化汤合失笑散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流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盐酸环丙沙星片0.5 g/次,3次/d,口服;肾上腺色腙片5 mg/次.3次/d,口服;缩宫素注射液10 U,肌注,2次/d。观察组加服生化汤合失笑散,水煎黄酒送服,1剂/d。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出血量、出血时间及尿 HCG 转阴时间。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对照组为7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出血时间、尿 HCG转阴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化汤合失笑散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流产后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出血量少,出血时间及尿 HCG 转阴时间短。

    作者:杨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血脂康对血脂正常糖耐量减低伴高水平C 反应蛋白人群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血脂正常糖耐量减低伴高水平 C 反应蛋白人群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2组均进行饮食、运动治疗,观察组加用血脂康胶囊,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糖(FPG)、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红蛋白(HbAlc)、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LDL、hs-CRP、HbAlc、FPG、QGGT2h、BMI、WHR、TC、TG、HDL 等观察指标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血脂康对血酯正常的糖耐量减低伴高水平 C 反应蛋白人群有积极的干预作用,可降低 CRP、HOMA 水平,其机制可能与其独立的抗炎作用有关。

    作者:刘永孝;梁荣;王艳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金塔县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分析与控制对策探讨

    目的:根据2006—2012年流腮流行特征分析,为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和县疾控中心年度传染病疫情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年度发病率3~4年呈现出一次由高峰下降后再次大幅度上升的周期,季节性高峰明显,不同年龄段、乡镇发病率有明显差异,直接效益:成本=27.10。结论:对所有中小学生实施以流腮成份疫苗的强化免疫为主要手段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生或流行,也是经济的方法。

    作者:李文梅;龚惠玲;白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盆腔炎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PI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7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 PID 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5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82例应用 CNP,观察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日及住院费用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 CNP 应用于 PID 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中,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惠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认识和体会

    以医院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分析了系统的复杂性,强调“一把手”原则的重要性,阐述了如何组织实施系统,如何调动积极性让全员参与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后说明信息化系统(HIS)一定要重视应用和管理。

    作者:李贵臻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伤寒杂病论》方相反相成的配伍理论探讨

    从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升降相因、散收相合、刚柔相济、阴阳同补等方面就药物相反相成的配伍特色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吴尚华;朱向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TP 化疗方案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紫杉醇类+铂类(TP)化疗方案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方法:将111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单用 TP 方案化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观察2组临床疗效、化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 KPS 评分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神疲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失眠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肝脏损害、肾脏损害、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82%,对照组为57.41%,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12.28%,对照组为29.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生存率对照组为19.30%;治疗组为25.93%,治疗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 化疗方案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晚期卵巢癌疗效确切,可降低化疗的毒副反应,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狄晓鸿;吕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整体护理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2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比较2组住院时间、止泻时间、退热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止泻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98.77%,对照组为85.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小儿腹泻治疗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改善患儿腹泻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崔艳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渗透式健康教育模式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和分析渗透式健康教育模式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将124名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给予渗透式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分别于入院第7天、第14天观察2组患者住院期间对Ⅱ型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饮食及运动方案执行情况、服药依存性等。结果:入院第7天、第14天观察组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饮食及运动方案执行情况、服药依存性、血糖控制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渗透式健康教育模式能帮助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的危害性及预防措施,自觉加强自我管理,平稳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

    作者:李美妮;裴重重;马冰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