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萍;谭晓燕
目的 观察非那雄胺片联合热淋清颗粒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非那雄胺片5 mg口服、1次/天,治疗组加用热淋清颗粒8 g口服、3次/天,均连续使用4周.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大尿流量、前列腺体积改善情况、前列腺症状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那雄胺片联合热淋清颗粒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膀胱残余尿量、改善尿流量、缩小前列腺体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庆妮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正确使用药物剂型,以利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分析药物常用剂型的特点,探讨不同剂型对疗效的影响,介绍常用剂型的正确使用.结果 药物的剂型不同,对药效有极大的影响.结论 选用合适的药物剂型,通过正确的给药途径,合理使用,才能使药物发挥大疗效,并大限度地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作者:孙义峰;王超君;骆海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药学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该校药学专业作为省级示范专业,构建了五年一贯制的“五阶梯”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及时更新专业知识、紧跟专业发展趋势,培养出的学生在职业技能、责任意识、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作者:毛春芳;施天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的麻醉作用.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医院诊治的6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咪达唑仑麻醉)和观察组(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每组30例,对两组镇静、肌松满意度以及药品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评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镇静效果、肌松满意度均明显较好,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结论 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ICU患者的麻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玲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择医院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均分成两组,均给予吸氧、维持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抗凝、降颅压、降血压、降纤、改善脑循环代谢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治疗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20 mL,均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以两周为1个疗程.结果 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4.00%,治疗组为96.00%,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宴斌;汪保孝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2例患者给予弥可保肌肉注射,观察组60例患者接受弥可保肌肉注射联合α-硫辛酸静脉滴注.采用总症状(TSS)评分法评估临床症状、体征,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结果 治疗后2周,观察组TSS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腓总神经和腓肠神经传导速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α-硫辛酸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和神经传导速度,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弥可保.
作者:梅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肾康注射液联合真武汤加减延缓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补充氨基酸,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抗感染,纠正贫血,使用利尿剂,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肾康注射液100 mL加入葡萄糖注射液300 mL中以20 ~ 30滴/min静脉滴注,每日1次,4周为1个疗程,并联合口服真武汤加减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对照组为66.00%,治疗组为9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肾功能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治疗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肾康注射液联合真武汤加减对延缓肾功能衰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尿素氮、血肌酐,改善临床症状及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项宏舟;张丽玉;徐晓刚;吴利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测定化痔灵片中没食子酸含量,建立一种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的检测方法.方法 使用Kromasil C18柱(250 mm ×4.6 mm,5μm),采用甲醇-0.1%磷酸溶液(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3 nm,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结果 没食子酸质量浓度在3.25 ~ 16.27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r=1.000),平均回收率为100.17%,RSD=0.94%(n=6).结论 该法灵敏、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线性关系良好,可作为制剂质量控制的的指标之一.
作者:刘源;沈好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晚期肺癌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性.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医院收治的Ⅳ期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1例,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解释结果.结果 从临床送检的痰标本中共培养分离细菌172株,真菌58株,结核菌15株.其中革兰阳性细菌99例,革兰阴性细菌73例.分离的菌种由高到低分别为葡萄球菌81株,肺炎克雷伯菌65株,真菌感染58株,铜绿假单胞菌31株,大肠埃希菌25株.结论 晚期肺癌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时要重视病原学检查,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和院内交叉感染.
作者:盛美霞;魏志平;夏盛全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提高药品经营企业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积极性,为药品经营企业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出建议.方法 根据新修订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药品不良反应报表填写的要求,分析药品经营企业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结果与结论 药品经营企业应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水平,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作者:冯华东;邵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在技术措施基础上,联用行政措施干预静脉药物调配中心(PIVAS)不合理医嘱的效果.方法 将2012年8月至11月医院老年病区药房静脉药物调配中心61 962条医嘱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采用技术措施和技术行政综合措施对不合理医嘱进行干预,并统计分析.结果 采用技术行政综合措施干预后,试验组不合理医嘱比例为1.27%,比对照组下降1.28%;不合理医嘱干预成功率为16.43%,比对照组提高6.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干预措施,对于提高不合理医嘱干预的成功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谢牧牧;任浩洋;陈孟莉;张淼;郭晓辉;王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舒普深(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抗菌效果及耐药趋势.方法 筛选并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医院呼吸科采用舒普深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532例,按用药史分为首次使用组(A组)、非首次使用组(B组)、已使用其他抗菌药物组(C组)3组.结果 临床疗效总体有效率为89.66%,其中A组为93.31%,B组为79.17%,C组为89.05%,A组与B组存在显著性差异(x2=64.33,P=0.031);治疗后总体细菌清除率为89.45%,其中A组、B组、C组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68%,79.76%,82.72%,A组与B组存在显著性差异(x2=69.47,P=0.028);细菌学疗效总体治愈率为73.83% (316/428),其中A组治愈率为78.33% (206/263),B组为63.10% (53/84),C组为70.37% (57/81),A组与B组存在显著性差异(x2=73.84,P=0.026).纸片敏感试验显示,428株致病菌均对舒普深敏感,高度敏感菌占89.72%(384/428),中度敏感菌占10.28% (44/428).结论 舒普深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中,仍有很高的抗细菌活性,细菌耐药性有上升趋势,可能与其使用次数有关.
作者:李秀红;李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磷酸川芎嗪气雾剂的急性毒性、黏膜刺激性.方法 采用大给药量试验观察鼻腔及腹腔给药后SD大白鼠短期内出现的急性毒性反应及其程度.观察一般情况与解剖显微镜下检查呼吸道黏膜局部刺激性反应.结果 鼻腔及腹腔给药后SD大鼠的大给药量为1%磷酸川芎嗪气雾剂1 mL,短期内未出现急性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局部刺激性试验中大鼠一般情况良好,未发生毒副反应,显微镜下观察鼻、喉、气管等呼吸道黏膜未见损伤性变化.结论 磷酸川芎嗪气雾剂鼻腔用药无明显毒性及刺激性,可供临床使用.
作者:杨征;陈雅;徐果;胡金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医院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调查医院2011年1月至5月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100.00%,以单一用药为主;97.22%的患者为术后用药,97.22%的患者给药疗程大于48 h.结论 医院围术期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但用药时机存在一定问题,需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肖黎明;周京伊;李心蕾;吴琦;宋宝玉;刘正;韩朝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用微波加热炮制牛蒡子的方法.方法 依法制备两种炮制品,并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清炒品和微波品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其中的牛蒡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两种炮制品的外观均能达到药典对该品种的要求.TLC法表明两种炮制品中都能出现与对照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相同颜色的斑点;HPLC法表明,两种炮制品中的牛蒡子苷含量均能达到药典的规定,且微波炮制法的含量测定略高于传统清炒法.结论 微波炮制法优于传统清炒法,值得深入研究和大力推广.
作者:李福兵;杨晓东;刘兴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长期应用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6例支气管扩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急性期后不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急性期后给予小剂量阿奇霉素口服6个月.比较两组6个月内再次就诊次数、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WBC)计数及肺功能的改变.结果 观察组治疗6个月内再次就诊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分别为(0.56±0.21)次和(2.28±0.87)次(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s-CRP及WBC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pred及大呼气流速峰值(PEF)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长期应用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可减少患者急性发作次数,改善患者肺功能.
作者:徐亮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将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口服恩替卡韦片0.5 mg、每日1次,扶正化瘀胶囊1.5g、每日3次;对照组50例口服恩替卡韦片0.5 mg、每日1次.疗程均为1年.分别于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主要症状体征变化比较、检测肝功能、肝纤四项及超声影像学检查.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和超声影像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和超声影像学指标(脾厚度)方面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疗效良好.
作者:庞素秋;吴双;王国权;谢奇恩;杨薇薇;黄美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50例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50例口服依那普利,观察组170例口服替米沙坦,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心功能的改变.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重量指数(LVMI)及晚期血流峰值速度E/A比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显著升高,替米沙坦可显著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改善患者心功能.
作者:冯振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48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醒脑静治疗组26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22例.观察并比较治疗后CT及腰穿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消失时间、出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吸收时间早,出院时间短,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醒脑静治疗能提高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胡满棉;张志华;陈剑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为临床安全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各种医药期刊,并对近年有关质子泵抑制剂不良反应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各种不良反应相关报道日益增多,涉及身体各个组织器官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有一些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所致药品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对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及长期应用安全性的药物,应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作者:周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