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盈盈
目的 探讨顺铂(DDP)同步放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8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均接受顺铂同步放化疗,顺铂30 mg/m2静脉滴注,患者第1天顺铂治疗时就开始实施同步放射治疗,每周1次,连续7周.放射治疗总剂量鼻咽原发灶为70 Gy,颈部淋巴结为65 Gy;颈部预防性放射治疗总剂量为50 Gy,每次2Gy,每周5次.结果 患者随访率为100%,均可进行疗效评价,近期有效率为100%;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100%,3年的生存率为85.00% (68/80)、无病生存率为78.75% (63/80),5年的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20.00% (16/80)和15.00% (12/80);患者无病平均生存时间与无病中位生存时间为46.1个月和44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与中位生存时间为49.6个月和48个月.结论 采用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优良,患者可耐受毒副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郦荣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机制和给药方案.方法 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机制,以及盐酸法舒地尔的治疗机制与给药方案.结果与结论 法舒地尔能有效治疗或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且给药途径多样化,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要注意给药剂型与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选择佳给药方案.
作者:任林;程艳霞;徐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补铁剂生血宁片和琥珀酸亚铁对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将血液透析出现肾性贫血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30例.D1组每日口服3次生血宁片,每次0.5 g;D2组每日口服3次琥珀酸亚铁,每次0.2g.两组均联合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12周后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和营养相关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D1组、D2组MHD肾性贫血患者的总有效率均达到90.00% (P>0.05);D1组治疗后Hb,Hct,SF和TSAT水平显著高于D2组(P<0.05),EPO用量显著低于D2组(P<0.05);D1组治疗后体重、Alb,Scr,BUN,DPI,DEI和nPNA水平,显著高于D2组(P <0.05);D1组总不良反应率为6.67%,显著低于D2组的13.33%(P<0.05).结论 生血宁和琥珀酸亚铁均能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贫血、铁代谢以及营养不良,但生血宁较琥珀酸亚铁效果更好,不良反应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作者:糜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胺碘酮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口服心律宁片0.3g,治疗组36例口服胺碘酮片0.2g,均每日3次,连续治疗4周.结果 治疗4周后,早搏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5% (P<0.05);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4%,对照组为88.24%,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3例、头晕1例,对照组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4例、头晕3例、皮肤过敏2例,经对症治疗后均得到缓解且不影响后续治疗.结论 应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洪茂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药物治疗脑出血后遗症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神经内科201 1年7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48例经药物治疗的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出血常规药物治疗和脑出血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运动量表对患者康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4周后,对照组出现压疮2例,坠积性肺炎1例,泌尿系统感染2例,观察组无并发症出现;HAMD评分、MBI评分、Fugl-Meyer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分别为(7.2±3.5)分、(65.5±7.4)分、(40.2±10.5)分,而对照组为(12.2±2.53)分、(39.4±8.5)分、(35.3±11.2)分,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加强护理干预可减少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傅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轻中度EH患者(观察组),予以厄贝沙坦片150 mg,1次/天,早餐前半小时口服,血压下降不理想者则增加至300 mg,连用1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观察患者血压和HRT的变化.另选择同期医院体检中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12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控制于正常水平(均P<0.01),HRT指标初始值(TO)和起始时间(TT)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斜率(TS)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均P<0.01),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的药品不良反应.结论 EH患者存在心脏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紊乱.厄贝沙坦治疗EH患者的疗效肯定,安全性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减少恶性心脏事件的发生,从而改善预后.
作者:曹海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晚期胃癌腹腔灌注辅助化学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 62例中晚期胃癌患者给予腹腔灌注辅助FOLFOX4方案进行治疗,14d为1个周期;同时患者化学治疗过程中均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全组62例患者共化学治疗286个周期,平均5.08个周期;4例患者完全缓解,29例部分缓解,24例无变化,5例进展,总有效率达53.23%;灌注化学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下降(62.90%)、恶心呕吐(50.00%)、周围神经毒性(25.81%)等,采取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均有所好转或消失.结论 腹腔灌注辅助化学治疗治疗中晚期胃癌安全效率,且不良反应轻,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朱红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前后中央角膜厚度的差异.方法 选择拟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近视眼患者126例248眼,按等效屈光度分为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散瞳前和散瞳1h后应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对3组不同屈光度进行中央角膜厚度对比.结果 低度近视组32眼散瞳前角膜厚度(539.12 ±25.57)μm,散瞳后为(550.86 ±26.3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03,P<0.01),中度近视组123眼散瞳前角膜厚度为(536.74±26.42)μm,散瞳后为(549.03 ±25.57)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17,P<0.01);高度近视组93眼散瞳前角膜厚度为(538.69±24.56)μm,散瞳后为(551.12±24.7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45,P<0.01).结论 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术前检查中,中央角膜厚度的测量应在散瞳前进行.
作者:曾堰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和预防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将64例轻中度急性发作期的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儿均采用抗感染、解痉、平喘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1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口服1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2周后的临床疗效,并随访观察治疗半年、1年内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12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62%(P<0.01);随访半年和1年内哮喘的复发率为10.00%和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10%和52.38%(P<0.05或P<0.01).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与预防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率.
作者:吴关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维库溴铵与琥珀胆碱静脉注射治疗脑外伤张口困难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其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使用维库溴铵的28例患者为观察组,并与28例使用琥珀胆碱的对照组患者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插管时和插管后心率较慢、平均动脉压较低,插管时血氧饱和度明显较高(P<0.05);与插管前比较,观察组插管时和插管后平均动脉压明显降低、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插管时和插管后平均动脉压明显升高、插管后血氧饱和度也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可张口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顺利插管所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脑外伤昏迷合并有张口困难的患者,在浅镇静下使用维库溴铵能较好地保持患者循环功能平稳,避免了琥珀胆碱应用后的颅内压升高和肌颤;同时,积极的护理措施对于缩短插管时间有一定帮助.
作者:费晓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米诺地尔酊在斑秃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医院收治的斑秃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5%米诺地尔酊涂抹患处,1个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2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5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斑秃严重程度(SALT)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米诺地尔酊治疗患者斑秃安全有效,能明显促进毛发生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立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曲普瑞林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的疗效.方法 采用曲普瑞林治疗医院收治的ICPP女童52例,治疗24个月,观察其第二性征、骨龄(BA)、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激发试验和生长速率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乳房分期(2.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BA(9.7,11.6)、预测成人身高(151.7,158.5)、促黄体生成素(21.7,1.5)、卵泡刺激素(12.7,3.1)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前后7~12个月、13 ~18个月、19 ~24个月生长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普瑞林治疗ICPP可有效改善患儿第二性征、骨龄、预测成人身高及抑制性激素分泌.
作者:王爱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注射液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婴儿巨细胞感染患儿36例应用更昔洛韦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和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患儿使用更昔洛韦注射液后病情好转,但同时出现了呕吐(27.78%)、皮疹(25.00%)、贫血(13.89%)、中性粒细胞减少(38.89%)和血小板减少(8.33%)等不良反应.结论 更昔洛韦注射液在对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起到良好疗效的同时,也会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医务人员要及时采取相关护理措施,严重时应及时停药.
作者:赖香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监测血液病伴不明原因发热(FUO)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PCT)动态水平值,探讨临床优化感染用药及其使用价值.方法 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7例采用快速半定量法(PCT-Q)检测,观察临床优化感染用药前后PCT动态水平值的变化;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PCT动态水平值的变化.结果 血清PCT动态水平值与患者感染细菌严重程度有关.试验组的抗菌疗程、住院天数、抗菌药使用强度(AUD)和药品不良反应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临床药师利用PCT动态水平值,对血液病伴不明原因发热感染者的鉴别判断、早期诊断及临床抗菌药短期优化治疗有应用价值.
作者:李琼;周舍典;苏美霞;高利霞;黄云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对血透患者内瘘针眼渗血的作用效果,探讨血透患者内瘘渗血的佳止血方法.方法 选择医院血液透析治疗中发生内瘘渗血的患者100例,分成两组,A组50例(传统止血方法用无菌纱布或无菌明胶海绵按压止血),B组50例用改进后的微孔多聚糖止血球联合无菌纱布折叠按压5~10 min止血.结果 A组10 min内止血效果不明显,需要多次更换纱布,68.00%需30 min或更长时间才止住渗血,B组10 min止血效果显著者达72.00%.观察透析治疗中止血及血透结束后24 h内针眼止血及愈合情况,B组较A组止血又快效果又好,减少患者血液的损失,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结论 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在血透患者内瘘针眼渗血时可有效地止血、抗炎、并促进针眼愈合.
作者:倪耀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美施康定用于晚期肿瘤患者的镇痛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78例晚期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美施康定进行晚期肿瘤镇痛,观察用药后镇痛效果及药品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78例患者中,显效率80.77%,有效率10.26%,无效率8.97%,总有效率为91.03%.患者初次用药时容易发生呕吐、恶心、便秘等消化道反应,以及头晕、排尿困难等其他反应.结论 美施康定用于晚期肿瘤患者缓解疼痛的疗效显著,宜加强其临床应用,但要注意对用药后可能产生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
作者:万晓慧;杨皓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联合甘草锌颗粒治疗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16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40例,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外用、每晚1次,同时口服甘草锌颗粒5 mg、每日3次;对照1组38例,单纯口服甘草锌颗粒5 mg,每日3次;对照2组38例,单纯外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每晚1次;疗程均为6周.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治疗第42天时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痊愈率分别为32.50%,13.16%和21.05%,有效率分别为85.00%,36.84%和60.53%,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有效率均低于治疗组(P<0.05),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联合甘草锌治疗痤疮疗效满意,安全性高.
作者:胡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异丙酚联合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分别对两组患者血压下降、心动过缓、呼吸抑制及呼吸道梗阻等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呼吸抑制和呼吸道梗阻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降低采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的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具有积极的临床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叶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硫酸依替米星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硫酸依替米星治疗,观察组患者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冻干粉针剂.比较2组患者的细菌学疗效、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细菌清除率为76.19%,临床有效率为65.12%,观察组分别为86.15%和85.7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硫酸依替米星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确切,细菌清除率高,安全有效.
作者:王春;张君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尼莫同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功能恢复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72例颅脑损伤患,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予以常规手术、降颅压、抗感染和护胃等治疗,并予以尼莫同注射液20 mg,24 h微泵维持匀速静脉注射,连用2周;后改为尼莫同片30 mg/次,每日3次,连用6周.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护理,连用8周.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Fugal-Mayer运动量表(F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或上升幅度更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随访观察半年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45,P<0.05).结论 尼莫同联合早期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和肢体运动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伤残率,改善预后.
作者:郑珍香;颜小茜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