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曲普瑞林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52例

王爱萍

关键词:曲普瑞林, 女童,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摘要:目的 观察曲普瑞林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的疗效.方法 采用曲普瑞林治疗医院收治的ICPP女童52例,治疗24个月,观察其第二性征、骨龄(BA)、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激发试验和生长速率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乳房分期(2.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BA(9.7,11.6)、预测成人身高(151.7,158.5)、促黄体生成素(21.7,1.5)、卵泡刺激素(12.7,3.1)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前后7~12个月、13 ~18个月、19 ~24个月生长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普瑞林治疗ICPP可有效改善患儿第二性征、骨龄、预测成人身高及抑制性激素分泌.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急性脑梗死158例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医院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42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15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320 mg,治疗期间密切关察患者病情并加强护理.连续治疗14d后,对两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2.54%和89.8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1.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45% (P <0.05).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加强治疗期间护理可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金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微孔多聚糖止血球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针眼渗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对血透患者内瘘针眼渗血的作用效果,探讨血透患者内瘘渗血的佳止血方法.方法 选择医院血液透析治疗中发生内瘘渗血的患者100例,分成两组,A组50例(传统止血方法用无菌纱布或无菌明胶海绵按压止血),B组50例用改进后的微孔多聚糖止血球联合无菌纱布折叠按压5~10 min止血.结果 A组10 min内止血效果不明显,需要多次更换纱布,68.00%需30 min或更长时间才止住渗血,B组10 min止血效果显著者达72.00%.观察透析治疗中止血及血透结束后24 h内针眼止血及愈合情况,B组较A组止血又快效果又好,减少患者血液的损失,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结论 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在血透患者内瘘针眼渗血时可有效地止血、抗炎、并促进针眼愈合.

    作者:倪耀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透明质酸钠预防腹腔术后肠粘连40例的疗效及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钠预防腹腔术后肠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医院诊治的8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未使用透明质酸钠)和观察组(应用透明质酸钠),每组各4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于腹部手术患者,透明质酸钠能有效预防术后肠粘连,提高患者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迪;刘小健;卫贵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间苯三酚用于产妇分娩扩张宫颈126例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在产妇分娩扩张宫颈中的效果评价.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的252例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126例和对照组126例,在宫口开大1~1.5 cm时,治疗组使用间苯三酚80 mg,对照组给予地西泮10 mg,均静脉注射,统计两组产妇分娩产程、产后出血量,观察期宫颈扩张情况,计算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在总产程、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用药后宫颈扩张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产妇分娩扩张宫颈时应用间苯三酚的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应加大临床推广力度.

    作者:陈慧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小剂量胺碘酮片治疗心律失常36例

    目的 探讨小剂量胺碘酮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口服心律宁片0.3g,治疗组36例口服胺碘酮片0.2g,均每日3次,连续治疗4周.结果 治疗4周后,早搏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5% (P<0.05);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4%,对照组为88.24%,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3例、头晕1例,对照组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4例、头晕3例、皮肤过敏2例,经对症治疗后均得到缓解且不影响后续治疗.结论 应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洪茂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拉贝洛尔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60例

    目的 探讨拉贝洛尔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11年8月与医院就诊的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硫酸镁常规解痉降压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拉贝洛尔静脉滴注.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后平均动脉压均显著降低(P<0.05),用药后观察组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24 h尿蛋白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胎心异常率和终止妊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新生儿窒息率和产后出血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能有效降低患者平均动脉血压,减少24 h尿蛋白,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干胜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美施康定用于晚期肿瘤患者70例的疗效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美施康定用于晚期肿瘤患者的镇痛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78例晚期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美施康定进行晚期肿瘤镇痛,观察用药后镇痛效果及药品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78例患者中,显效率80.77%,有效率10.26%,无效率8.97%,总有效率为91.03%.患者初次用药时容易发生呕吐、恶心、便秘等消化道反应,以及头晕、排尿困难等其他反应.结论 美施康定用于晚期肿瘤患者缓解疼痛的疗效显著,宜加强其临床应用,但要注意对用药后可能产生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

    作者:万晓慧;杨皓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结果分析

    目的 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以《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为依据,随机抽取医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门诊处方3 900张,逐一审核并填写不合理用药项目表和处方点评工作表.运用Excel软件处理数据,对处方基本指标、不合理处方类型及其分类进行分析.结果 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1.90种,合理处方占81.28%.处方不合理情况主要为超过7日处方量未注明原因,药品剂量、规格、单位不规范,用法、用量交代不清及处方前记书写不全等.结论 不规范处方比例仍较高,临床医师应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关爱阁;余云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或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对比研究

    目的 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或氟尿嘧啶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将2009年3月至2011年11月行化疗的9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多西紫杉醇35 mg/m2,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缓慢静脉滴注2h,第1,8,15天用药;卡培他滨750 mg/m2,口服,每日2次,第1 ~14天用药.对照组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氟尿嘧啶方案,多西紫杉醇用法同观察组;5-氟尿嘧啶500 mg/m2,每日1次,连用5d,使用前2h静脉滴注亚叶酸钙120 mg/m2.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8.89%,对照组为4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无进展时间为7.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0.8个月,对照组中位无进展时间为6.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0.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性反应中手足综合征、骨髓抑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较好,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程晓春;陈俊;郭建;新万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透明质酸钠联合曲安奈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4例

    目的 观察透明质酸钠连用曲安奈德与单用透明质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OA)的疗效比较.方法 选择膝骨性OA患者68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4例.联合组第1周予以透明质酸钠和曲安奈德各25 mg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第2周仅予以透明质酸钠25 mg关节腔内注射.对照组予以单纯透明质酸钠25 mg关节腔内注射.均每周1次,连用4周.结果 联合组近期和远期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分别出现膝关节肿痛5例和3例,症状较轻,对症治疗后缓解,无明显统计学差异(x2=0.14,P>0.05).结论 透明质酸联合曲安萘德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OA的近、远期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

    作者:杨豪亮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我院住院药房2006年至2011年麻醉药品使用情况

    目的 分析《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简称《原则》)实施前后医院住院部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6年至2011年麻醉药品用药品种、数量、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麻醉药品消耗数量及金额逐年增加,芬太尼注射液和吗啡缓释片的DDDs一直排在前2位,吗啡和布桂嗪注射液的DDDs呈减少趋势,哌替啶的DDDs保持在一定的水平.结论 DDDs排序反映了医院的麻醉药品的用药情况,《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已在医院发挥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仍需继续推广,使癌痛患者得到更合理的用药.

    作者:沈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73例心胸外科患者镇痛药的应用及护理管理分析

    目的 探讨镇痛药在心胸外科的应用效果及其护理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2007年至2012年收治的146例心胸外科住院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心胸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镇痛药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并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分.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49例对护理服务满意,24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67.12%;观察组患者中68例对护理服务满意,5例不满意,满意度为93.1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镇痛药在心胸外科的护理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菊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腹腔镜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及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腹腔镜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安全性、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医院妇产科收治的56例腹腔镜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均成功,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为(43.9 ±22.3)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2±1.3)d.术后回访3~ 24个月,无持续性异位妊娠出现.结论 腹腔镜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前、术中及术后配合各项护理,是提高临床治愈率及减少并发症的有力保障.

    作者:张伟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微剂量肝素治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4例

    目的 观察微剂量肝素治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DIC患者48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并比较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阳性率、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阳性率和各项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对比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剂量肝素治疗DIC的临床疗效显著,比中小剂量肝素治疗有明显优势.

    作者:马亚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腹腔灌注联合化学治疗治疗中晚期胃癌62例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中晚期胃癌腹腔灌注辅助化学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 62例中晚期胃癌患者给予腹腔灌注辅助FOLFOX4方案进行治疗,14d为1个周期;同时患者化学治疗过程中均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全组62例患者共化学治疗286个周期,平均5.08个周期;4例患者完全缓解,29例部分缓解,24例无变化,5例进展,总有效率达53.23%;灌注化学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下降(62.90%)、恶心呕吐(50.00%)、周围神经毒性(25.81%)等,采取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均有所好转或消失.结论 腹腔灌注辅助化学治疗治疗中晚期胃癌安全效率,且不良反应轻,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朱红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改良低分子肝素钠腹部皮下注射280例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改良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是否可减轻疼痛和减少皮下出血的面积.方法 选择重症监护室使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治疗患者280例,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分左右侧分别采用传统注射法和改良法.观察不同注射法的疼痛和出血情况.结果 改良注射法致皮下出血比传统注射法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P<0.01).结论 改良注射法可有效减轻疼痛和减少皮下瘀斑的形成,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祝叶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0例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将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组(对照组)和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组(治疗组),每组各3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临床疗效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 尼莫地平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安全、有效.

    作者:王国利;甘建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布拉氏酵母菌预防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110例

    目的 观察布拉氏酵母菌预防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儿2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0例.治疗组加用布拉氏酵母菌,3岁以下每日1次,每次0.25 g,3岁以上每日2次,每次0.25g,疗程按照抗生素的使用时间而定,不用任何益生菌治疗.观察AAD的发生率及停用或调整抗生素后两组AAD临床症状缓解所需时间.结果 治疗组AAD的发生率为7.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36%(P<0.05).停用或调整抗生素后AAD临床症状缓解所需时间对照组为(3.5±2.8)d,治疗组为(1.2±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能降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且能减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所需时间.

    作者:张文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镇静剂用于危重病患者抢救590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镇静剂在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医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急诊科与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590例危重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镇静剂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90例患者中,410例(69.49%)在抢救过程中使用了镇静剂,包括咪唑安定186例(45.37%),丙泊芬124例(30.24%),地西泮100例(24.39%).410例用药患者中,1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3%.结论 镇静剂在危重病患者抢救中有重要的作用,但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药品不良反应,应做好用药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以保证抢救效果.

    作者:汪兰香;汪素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衍生物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24例

    目的 观察国产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衍生物对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24例曾因同一方案化疗引起Ⅲ度以上血小板减少(PLT< 50×109/L)的患者入选,随机分入试验周期或对照周期,先后完成2周期相同方案化疗.试验周期化疗结束后48 h使用白介素-11衍生物,1.5 mg,每日1次皮下注射,血小板升至正常(100×109/L)时停药,连续3~10d.对照周期不使用白介素-11衍生物,观察每组患者化疗后血小板低值、血小板输注率、血小板降低持续时间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患者化疗后血小板低值对照周期显著低于试验周期,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对照周期长于试验周期,血小板输注率对照周期高于试验周期.主要不良反应有注射部位疼痛,发热,关节痛,浮肿,结膜充血,乏力,心动过速.结论 国产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衍生物能减小化疗后血小板下降的幅度,缩短血小板下降持续时间,减少血小板输注率.不良反应轻微、可耐受.

    作者:余胜珠;杨光华;陈连生;薛耀辉;付相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