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清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超声(TVCD)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中的监测价值.方法 60例宫外孕患者服用米非司酮、注射甲氨蝶呤,同时应用TVCD进行动态监测,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宫外孕治愈46例,治愈率为76.67%;无效14例,失败率为23.33%.TVCD显示包块血流丰富的患者29例,经保守治疗临床治愈14例,成功率48.28%;包块无明显血流的患者31例,经保守治疗临床治愈16例,成功率为51.61%.TVCD显示包块直径大于4 cm者10例,保守治疗成功1例,失败9例,成功率10.00%;包块直径小于4 cm者50例,保守治疗成功32例,失败18例,成功率为64.00%.结论 TVCD检查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的动态监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邱淑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减轻或消除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下内脏牵拉反应的有效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 将拟行剖宫产分娩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1~2级的96例产妇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取硬膜外麻醉,试验组在麻醉确切、胎儿取出后静脉注射芬太尼1 μg/kg、咪唑安定0.04 mg/kg.结果 试验组产妇1~2级牵拉反应率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75%(x2=30.49,P<0.01);试验组产妇OAA/S评分均为2~3级,手术期间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均未见明显变化,而对照组产妇均处于清醒状态,取出胎儿后MAP及HR有显著升高(P<0.05).结论 对剖宫产产妇在硬膜外麻醉的同时给予芬太尼、咪唑安定配合,可有效减少剖宫产术中内脏牵拉反应.
作者:丁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尼莫同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功能恢复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72例颅脑损伤患,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予以常规手术、降颅压、抗感染和护胃等治疗,并予以尼莫同注射液20 mg,24 h微泵维持匀速静脉注射,连用2周;后改为尼莫同片30 mg/次,每日3次,连用6周.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护理,连用8周.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Fugal-Mayer运动量表(F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或上升幅度更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随访观察半年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45,P<0.05).结论 尼莫同联合早期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和肢体运动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伤残率,改善预后.
作者:郑珍香;颜小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异丙酚联合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分别对两组患者血压下降、心动过缓、呼吸抑制及呼吸道梗阻等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呼吸抑制和呼吸道梗阻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降低采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的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具有积极的临床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叶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围手术期的抗生素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医院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手术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患者在施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的同时均采用一般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而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及护理干预方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创伤处感染、腹腔内感染、其他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89%,1.89%,3.7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6.42%,22.64%,32.08%(P<0.05).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及护理干预,对于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患者手术效果的改善和术后感染的减少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胡丽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术后按摩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妇科腹部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至2011年行妇科腹部手术后的患者226例,按随机抽样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112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研究组11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按摩治疗.治疗5d后,比较两组患者发生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比例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情况,以及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变化.结果 对照组发生率为11.61%,明显高于研究组的2.63%(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明显增高,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流速度、血管内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按摩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妇科腹部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良好.
作者:张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美施康定用于晚期肿瘤患者的镇痛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78例晚期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美施康定进行晚期肿瘤镇痛,观察用药后镇痛效果及药品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78例患者中,显效率80.77%,有效率10.26%,无效率8.97%,总有效率为91.03%.患者初次用药时容易发生呕吐、恶心、便秘等消化道反应,以及头晕、排尿困难等其他反应.结论 美施康定用于晚期肿瘤患者缓解疼痛的疗效显著,宜加强其临床应用,但要注意对用药后可能产生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
作者:万晓慧;杨皓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拉贝洛尔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11年8月与医院就诊的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硫酸镁常规解痉降压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拉贝洛尔静脉滴注.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后平均动脉压均显著降低(P<0.05),用药后观察组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24 h尿蛋白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胎心异常率和终止妊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新生儿窒息率和产后出血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能有效降低患者平均动脉血压,减少24 h尿蛋白,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干胜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配合咪达唑仑镇静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2例给予丙泊酚镇静,B组50例给予丙泊酚配合咪达唑仑镇静.结果 B组药物起效时间、镇静完善时间、自然清醒时间、镇静效果均优于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丙泊酚配合咪达唑仑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镇静中效果显著,可减轻不良反应程度.
作者:王后兴;梁静芝;杨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前后中央角膜厚度的差异.方法 选择拟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近视眼患者126例248眼,按等效屈光度分为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散瞳前和散瞳1h后应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对3组不同屈光度进行中央角膜厚度对比.结果 低度近视组32眼散瞳前角膜厚度(539.12 ±25.57)μm,散瞳后为(550.86 ±26.3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03,P<0.01),中度近视组123眼散瞳前角膜厚度为(536.74±26.42)μm,散瞳后为(549.03 ±25.57)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17,P<0.01);高度近视组93眼散瞳前角膜厚度为(538.69±24.56)μm,散瞳后为(551.12±24.7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45,P<0.01).结论 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术前检查中,中央角膜厚度的测量应在散瞳前进行.
作者:曾堰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散瘀续骨贴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为控制其产品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对散瘀续骨贴中的徐长卿、桉油、肿节风、草乌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徐长卿、桉油、肿节风、草乌特征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无干扰.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散瘀续骨贴的质量标准.
作者:陈韵姿;刘东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给药方案,对照组只给予美沙拉嗪.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观察组含量明显较对照组小(P<0.05).结论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国产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衍生物对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24例曾因同一方案化疗引起Ⅲ度以上血小板减少(PLT< 50×109/L)的患者入选,随机分入试验周期或对照周期,先后完成2周期相同方案化疗.试验周期化疗结束后48 h使用白介素-11衍生物,1.5 mg,每日1次皮下注射,血小板升至正常(100×109/L)时停药,连续3~10d.对照周期不使用白介素-11衍生物,观察每组患者化疗后血小板低值、血小板输注率、血小板降低持续时间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患者化疗后血小板低值对照周期显著低于试验周期,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对照周期长于试验周期,血小板输注率对照周期高于试验周期.主要不良反应有注射部位疼痛,发热,关节痛,浮肿,结膜充血,乏力,心动过速.结论 国产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衍生物能减小化疗后血小板下降的幅度,缩短血小板下降持续时间,减少血小板输注率.不良反应轻微、可耐受.
作者:余胜珠;杨光华;陈连生;薛耀辉;付相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氢氯噻嗪联合尼群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氢氯噻嗪和卡托普利,观察组给予氢氯噻嗪和尼群地平,疗程均为6周,治疗后评价治疗效果,复测血压和心率,监测不良反应,随访观察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25%和87.5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25%和11.25%,随访4个月至2年两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1.25%和2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氢氯噻嗪联合尼群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控制效果明确,可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可能是目前临床上安全、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案.
作者:梅利纯;季旭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122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吸氧、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及止咳化痰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1 mg布地奈德及5 mg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进行治疗,每日2次,雾化吸入后用清水漱口,连续使用5~7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6 min步行距离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6 min步行距离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3.61%,而治疗组为9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期间有3例出现口干、3例出现便秘,但症状轻微,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 应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AECOPD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和体征,且不良反应少,是治疗稳定期AECOPD的理想药物.
作者:伍进;张连生;钟连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使用尼莫同针微泵后静脉炎的发生率及其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医院收治的10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单独采用尼膜同针微泵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与常规静脉滴注药物一起维持24 h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50例患者中,静脉炎Ⅰ度21例,Ⅱ度6例,Ⅲ度1例,静脉炎发生率为56.00%;观察组50例患者中,静脉炎Ⅰ度6例,Ⅱ度1例,Ⅲ度0例,静脉炎发生率为14.00%.两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使用尼莫同针微泵后静脉炎的发生率较高,采用与常规药物一起维持静脉滴注的方法及合理的护理措施,能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作者:虞洁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钠预防腹腔术后肠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医院诊治的8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未使用透明质酸钠)和观察组(应用透明质酸钠),每组各4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于腹部手术患者,透明质酸钠能有效预防术后肠粘连,提高患者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迪;刘小健;卫贵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在药物流产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药物流产患者800例,随机分为研究1,2,3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研究1,2,3组均口服米非司酮片50 mg,首次服药24h后分别加服剂量为50,75,100 mg的米非司酮,并于加服药物后24 h口服米索前列醇片600 μg.对照组则顿服米非司酮片50 mg/d,连续服用3d,并于第3次服药后24 h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比较4组患者的流产情况、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1,2,3组的完全流产率均显著提高,而不完全流产率则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失败率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1,2,3组的阴道出血时间和研究2组的月经复潮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3组患者的月经复潮时间也不同程度的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后的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联合药物流产方法,疗效确切效果显著,是女性药物流产的理想用药组合.
作者:沈玉宇;沈玲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α-硫辛酸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治疗组加用α-硫辛酸注射液600 mg静脉滴注,甲钴胺500 μg,口服,1日3次;对照组加用甲钴胺500 μg,口服,1日3次,3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α-硫辛酸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作者:宁尚侠;李桃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尼洛替尼(达希纳)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42例,均予口服尼洛替尼,每次400 mg,每天2次.结果 完全血液学缓解率为慢性期为93.75%,加速期为66.67%,急变期为37.50%;完全遗传学缓解率分别为58.06%,33.33%,25.00%;邵分遗传学缓解率分别为80.66%,66.67%,37.50%.血液学不良反应中Ⅲ级血小板减少9例,粒细胞减少和贫血各6例,程度轻微,无Ⅲ级及以上贫血发生.在血液学不良反应中大多数可通过调整剂量或加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控制.治疗过程中非血液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如恶心、呕吐、头痛等,程度较为轻微,患者可耐受,不影响后期治疗.结论 尼洛替尼(达希纳)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江文华;解敏君;唐小万;王娴婷;陈莉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