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透明质酸钠联合曲安奈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4例

杨豪亮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 膝, 透明质酸钠, 曲安奈德, 关节腔内注射
摘要:目的 观察透明质酸钠连用曲安奈德与单用透明质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OA)的疗效比较.方法 选择膝骨性OA患者68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4例.联合组第1周予以透明质酸钠和曲安奈德各25 mg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第2周仅予以透明质酸钠25 mg关节腔内注射.对照组予以单纯透明质酸钠25 mg关节腔内注射.均每周1次,连用4周.结果 联合组近期和远期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分别出现膝关节肿痛5例和3例,症状较轻,对症治疗后缓解,无明显统计学差异(x2=0.14,P>0.05).结论 透明质酸联合曲安萘德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OA的近、远期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塞克硝唑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厌氧菌感染78例

    目的 比较塞克硝唑片与甲硝唑片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厌氧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应用塞克硝唑治疗,对照组应用甲硝唑治疗,两组其他治疗与护理方法均相同.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35例,有效43例,无效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显效20例,有效32例,无效26例.观察组患者的疗效、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后厌氧菌清除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塞克硝唑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优于甲硝唑.

    作者:方贤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小剂量胺碘酮片治疗心律失常36例

    目的 探讨小剂量胺碘酮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口服心律宁片0.3g,治疗组36例口服胺碘酮片0.2g,均每日3次,连续治疗4周.结果 治疗4周后,早搏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5% (P<0.05);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4%,对照组为88.24%,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3例、头晕1例,对照组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4例、头晕3例、皮肤过敏2例,经对症治疗后均得到缓解且不影响后续治疗.结论 应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洪茂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微剂量肝素治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4例

    目的 观察微剂量肝素治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DIC患者48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并比较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阳性率、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阳性率和各项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对比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剂量肝素治疗DIC的临床疗效显著,比中小剂量肝素治疗有明显优势.

    作者:马亚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药物流产600例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在药物流产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药物流产患者800例,随机分为研究1,2,3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研究1,2,3组均口服米非司酮片50 mg,首次服药24h后分别加服剂量为50,75,100 mg的米非司酮,并于加服药物后24 h口服米索前列醇片600 μg.对照组则顿服米非司酮片50 mg/d,连续服用3d,并于第3次服药后24 h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比较4组患者的流产情况、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1,2,3组的完全流产率均显著提高,而不完全流产率则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失败率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1,2,3组的阴道出血时间和研究2组的月经复潮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3组患者的月经复潮时间也不同程度的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后的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联合药物流产方法,疗效确切效果显著,是女性药物流产的理想用药组合.

    作者:沈玉宇;沈玲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按摩预防妇科腹部术后深静脉血栓114例

    目的 观察术后按摩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妇科腹部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至2011年行妇科腹部手术后的患者226例,按随机抽样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112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研究组11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按摩治疗.治疗5d后,比较两组患者发生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比例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情况,以及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变化.结果 对照组发生率为11.61%,明显高于研究组的2.63%(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明显增高,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流速度、血管内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按摩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妇科腹部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良好.

    作者:张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美施康定用于晚期肿瘤患者70例的疗效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美施康定用于晚期肿瘤患者的镇痛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78例晚期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美施康定进行晚期肿瘤镇痛,观察用药后镇痛效果及药品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78例患者中,显效率80.77%,有效率10.26%,无效率8.97%,总有效率为91.03%.患者初次用药时容易发生呕吐、恶心、便秘等消化道反应,以及头晕、排尿困难等其他反应.结论 美施康定用于晚期肿瘤患者缓解疼痛的疗效显著,宜加强其临床应用,但要注意对用药后可能产生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

    作者:万晓慧;杨皓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改良低分子肝素钠腹部皮下注射280例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改良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是否可减轻疼痛和减少皮下出血的面积.方法 选择重症监护室使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治疗患者280例,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分左右侧分别采用传统注射法和改良法.观察不同注射法的疼痛和出血情况.结果 改良注射法致皮下出血比传统注射法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P<0.01).结论 改良注射法可有效减轻疼痛和减少皮下瘀斑的形成,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祝叶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吗啡治疗急性左心衰32例

    目的 观察吗啡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高血压危象所致急性左心衰患者6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吗啡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甘油、速尿、西地兰、酒精湿化吸氧等常规治疗,吗啡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吗啡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吗啡组能更快地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显著改善及恢复到发病前的状态(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吗啡治疗高血压危象所致的急性左心衰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益锋;范笙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给药方案,对照组只给予美沙拉嗪.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观察组含量明显较对照组小(P<0.05).结论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碳酸氢钠用于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鼻腔冲洗30例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采用碳酸氢钠冲洗鼻腔的效果与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医院收治疗的60例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对鼻咽进行冲洗,观察组采用5%碳酸氢钠冲洗液.结果 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显效27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采用5%碳酸氢钠冲洗鼻腔,能够增强放射治疗敏感性,减少鼻咽黏膜放射性损伤,改善鼻腔内部环境,使患者舒适度增加、生存质量得以提高.

    作者:周国琴;叶彩仙;谢淑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用于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镇静50例

    目的 探讨丙泊酚配合咪达唑仑镇静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2例给予丙泊酚镇静,B组50例给予丙泊酚配合咪达唑仑镇静.结果 B组药物起效时间、镇静完善时间、自然清醒时间、镇静效果均优于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丙泊酚配合咪达唑仑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镇静中效果显著,可减轻不良反应程度.

    作者:王后兴;梁静芝;杨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麻黄碱注射液中盐酸麻黄碱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盐酸麻黄碱注射液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1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6.8g,三乙胺5 mL,磷酸4 mL,加水至1 000 mL,用稀磷酸调节pH至3.0±0.1)-乙腈(91∶9),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25℃,外标法测定含量.结果 盐酸麻黄碱质量浓度在5.08 ~81.38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7%,RSD =0.35% (n =9).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盐酸麻黄碱注射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作者:苏雪媚;巩晓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衍生物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24例

    目的 观察国产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衍生物对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24例曾因同一方案化疗引起Ⅲ度以上血小板减少(PLT< 50×109/L)的患者入选,随机分入试验周期或对照周期,先后完成2周期相同方案化疗.试验周期化疗结束后48 h使用白介素-11衍生物,1.5 mg,每日1次皮下注射,血小板升至正常(100×109/L)时停药,连续3~10d.对照周期不使用白介素-11衍生物,观察每组患者化疗后血小板低值、血小板输注率、血小板降低持续时间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患者化疗后血小板低值对照周期显著低于试验周期,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对照周期长于试验周期,血小板输注率对照周期高于试验周期.主要不良反应有注射部位疼痛,发热,关节痛,浮肿,结膜充血,乏力,心动过速.结论 国产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衍生物能减小化疗后血小板下降的幅度,缩短血小板下降持续时间,减少血小板输注率.不良反应轻微、可耐受.

    作者:余胜珠;杨光华;陈连生;薛耀辉;付相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布拉氏酵母菌预防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110例

    目的 观察布拉氏酵母菌预防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儿2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0例.治疗组加用布拉氏酵母菌,3岁以下每日1次,每次0.25 g,3岁以上每日2次,每次0.25g,疗程按照抗生素的使用时间而定,不用任何益生菌治疗.观察AAD的发生率及停用或调整抗生素后两组AAD临床症状缓解所需时间.结果 治疗组AAD的发生率为7.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36%(P<0.05).停用或调整抗生素后AAD临床症状缓解所需时间对照组为(3.5±2.8)d,治疗组为(1.2±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能降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且能减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所需时间.

    作者:张文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尼莫同针微泵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致静脉炎的观察及其干预措施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使用尼莫同针微泵后静脉炎的发生率及其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医院收治的10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单独采用尼膜同针微泵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与常规静脉滴注药物一起维持24 h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50例患者中,静脉炎Ⅰ度21例,Ⅱ度6例,Ⅲ度1例,静脉炎发生率为56.00%;观察组50例患者中,静脉炎Ⅰ度6例,Ⅱ度1例,Ⅲ度0例,静脉炎发生率为14.00%.两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使用尼莫同针微泵后静脉炎的发生率较高,采用与常规药物一起维持静脉滴注的方法及合理的护理措施,能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作者:虞洁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联合甘草锌治疗痤疮40例

    目的 评价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联合甘草锌颗粒治疗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16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40例,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外用、每晚1次,同时口服甘草锌颗粒5 mg、每日3次;对照1组38例,单纯口服甘草锌颗粒5 mg,每日3次;对照2组38例,单纯外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每晚1次;疗程均为6周.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治疗第42天时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痊愈率分别为32.50%,13.16%和21.05%,有效率分别为85.00%,36.84%和60.53%,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有效率均低于治疗组(P<0.05),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联合甘草锌治疗痤疮疗效满意,安全性高.

    作者:胡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散瞳剂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手术患者中央角膜厚度的影响

    目的 比较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前后中央角膜厚度的差异.方法 选择拟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近视眼患者126例248眼,按等效屈光度分为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散瞳前和散瞳1h后应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对3组不同屈光度进行中央角膜厚度对比.结果 低度近视组32眼散瞳前角膜厚度(539.12 ±25.57)μm,散瞳后为(550.86 ±26.3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03,P<0.01),中度近视组123眼散瞳前角膜厚度为(536.74±26.42)μm,散瞳后为(549.03 ±25.57)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17,P<0.01);高度近视组93眼散瞳前角膜厚度为(538.69±24.56)μm,散瞳后为(551.12±24.7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45,P<0.01).结论 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术前检查中,中央角膜厚度的测量应在散瞳前进行.

    作者:曾堰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尼莫同联合早期康复护理治疗颅脑外伤患者36例

    目的 探讨尼莫同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功能恢复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72例颅脑损伤患,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予以常规手术、降颅压、抗感染和护胃等治疗,并予以尼莫同注射液20 mg,24 h微泵维持匀速静脉注射,连用2周;后改为尼莫同片30 mg/次,每日3次,连用6周.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护理,连用8周.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Fugal-Mayer运动量表(F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或上升幅度更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随访观察半年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45,P<0.05).结论 尼莫同联合早期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和肢体运动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伤残率,改善预后.

    作者:郑珍香;颜小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麻醉48例的效果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减轻或消除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下内脏牵拉反应的有效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 将拟行剖宫产分娩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1~2级的96例产妇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取硬膜外麻醉,试验组在麻醉确切、胎儿取出后静脉注射芬太尼1 μg/kg、咪唑安定0.04 mg/kg.结果 试验组产妇1~2级牵拉反应率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75%(x2=30.49,P<0.01);试验组产妇OAA/S评分均为2~3级,手术期间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均未见明显变化,而对照组产妇均处于清醒状态,取出胎儿后MAP及HR有显著升高(P<0.05).结论 对剖宫产产妇在硬膜外麻醉的同时给予芬太尼、咪唑安定配合,可有效减少剖宫产术中内脏牵拉反应.

    作者:丁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镇静剂用于危重病患者抢救590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镇静剂在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医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急诊科与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590例危重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镇静剂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90例患者中,410例(69.49%)在抢救过程中使用了镇静剂,包括咪唑安定186例(45.37%),丙泊芬124例(30.24%),地西泮100例(24.39%).410例用药患者中,1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3%.结论 镇静剂在危重病患者抢救中有重要的作用,但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药品不良反应,应做好用药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以保证抢救效果.

    作者:汪兰香;汪素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