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雪媚;巩晓宇
目的 观察国产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衍生物对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24例曾因同一方案化疗引起Ⅲ度以上血小板减少(PLT< 50×109/L)的患者入选,随机分入试验周期或对照周期,先后完成2周期相同方案化疗.试验周期化疗结束后48 h使用白介素-11衍生物,1.5 mg,每日1次皮下注射,血小板升至正常(100×109/L)时停药,连续3~10d.对照周期不使用白介素-11衍生物,观察每组患者化疗后血小板低值、血小板输注率、血小板降低持续时间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患者化疗后血小板低值对照周期显著低于试验周期,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对照周期长于试验周期,血小板输注率对照周期高于试验周期.主要不良反应有注射部位疼痛,发热,关节痛,浮肿,结膜充血,乏力,心动过速.结论 国产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衍生物能减小化疗后血小板下降的幅度,缩短血小板下降持续时间,减少血小板输注率.不良反应轻微、可耐受.
作者:余胜珠;杨光华;陈连生;薛耀辉;付相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在药物流产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药物流产患者800例,随机分为研究1,2,3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研究1,2,3组均口服米非司酮片50 mg,首次服药24h后分别加服剂量为50,75,100 mg的米非司酮,并于加服药物后24 h口服米索前列醇片600 μg.对照组则顿服米非司酮片50 mg/d,连续服用3d,并于第3次服药后24 h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比较4组患者的流产情况、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1,2,3组的完全流产率均显著提高,而不完全流产率则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失败率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1,2,3组的阴道出血时间和研究2组的月经复潮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3组患者的月经复潮时间也不同程度的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后的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联合药物流产方法,疗效确切效果显著,是女性药物流产的理想用药组合.
作者:沈玉宇;沈玲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酌情予以降颅内压、抗凝、控制血压血糖和营养脑细胞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并予以尼莫地平注射液10 mg输液泵缓慢泵入,0.4 mg/h,每日1次,连用2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予以早期康复护理,连用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治疗依从性和认知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 尼莫地平联合早期康复干预能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预后.
作者:娄敏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晚期胃癌腹腔灌注辅助化学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 62例中晚期胃癌患者给予腹腔灌注辅助FOLFOX4方案进行治疗,14d为1个周期;同时患者化学治疗过程中均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全组62例患者共化学治疗286个周期,平均5.08个周期;4例患者完全缓解,29例部分缓解,24例无变化,5例进展,总有效率达53.23%;灌注化学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下降(62.90%)、恶心呕吐(50.00%)、周围神经毒性(25.81%)等,采取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均有所好转或消失.结论 腹腔灌注辅助化学治疗治疗中晚期胃癌安全效率,且不良反应轻,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朱红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特比萘芬片、特比萘芬乳膏单用或联用治疗皮肤癣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皮肤癣菌病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单用特比萘芬乳膏治疗组(A组)、单用特比萘芬片治疗组(B组)及联合使用特比萘芬片及特比萘芬乳膏组(C组)患者,各60例,比较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疾病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 C组患者接受联合用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A组和B组患者(P<0.05),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患者(P<0.05).结论 特比萘芬片联合特比萘芬乳膏可有效提高皮肤癣菌病的疗效,减少疾病复发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张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轻中度EH患者(观察组),予以厄贝沙坦片150 mg,1次/天,早餐前半小时口服,血压下降不理想者则增加至300 mg,连用1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观察患者血压和HRT的变化.另选择同期医院体检中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12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控制于正常水平(均P<0.01),HRT指标初始值(TO)和起始时间(TT)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斜率(TS)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均P<0.01),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的药品不良反应.结论 EH患者存在心脏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紊乱.厄贝沙坦治疗EH患者的疗效肯定,安全性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减少恶性心脏事件的发生,从而改善预后.
作者:曹海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在产妇分娩扩张宫颈中的效果评价.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的252例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126例和对照组126例,在宫口开大1~1.5 cm时,治疗组使用间苯三酚80 mg,对照组给予地西泮10 mg,均静脉注射,统计两组产妇分娩产程、产后出血量,观察期宫颈扩张情况,计算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在总产程、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用药后宫颈扩张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产妇分娩扩张宫颈时应用间苯三酚的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应加大临床推广力度.
作者:陈慧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脱水剂、钙离子拮抗药、溶栓等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胞二磷胆碱0.75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治疗组患者给予盐酸纳洛酮1.2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天,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分,治疗后观察其疗效及肝功能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NDS及ADL评分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8.14%,低于治疗组的88.37% (P <0.05).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 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尽快恢复,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保列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医院收治112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于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QOL)评分及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指数(CPSI评分),统计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QOL评分治疗前分别为(5.18±2.12)分和(5.34±1.84)分(P>0.05),治疗后分别为(9.75±2.46)分和(6.34±2.84)分(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CPSI评分治疗前分别为(23.18±2.84)分和(21.28±2.34)分(P>0.05),治疗后分别为(15.48±2.14)分和(19.56±2.46)分(P<0.05);干预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21% (P <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加强对患者的生活指导及心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新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减轻或消除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下内脏牵拉反应的有效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 将拟行剖宫产分娩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1~2级的96例产妇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取硬膜外麻醉,试验组在麻醉确切、胎儿取出后静脉注射芬太尼1 μg/kg、咪唑安定0.04 mg/kg.结果 试验组产妇1~2级牵拉反应率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75%(x2=30.49,P<0.01);试验组产妇OAA/S评分均为2~3级,手术期间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均未见明显变化,而对照组产妇均处于清醒状态,取出胎儿后MAP及HR有显著升高(P<0.05).结论 对剖宫产产妇在硬膜外麻醉的同时给予芬太尼、咪唑安定配合,可有效减少剖宫产术中内脏牵拉反应.
作者:丁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给药方案,对照组只给予美沙拉嗪.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观察组含量明显较对照组小(P<0.05).结论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双氯芬酸钠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膝骨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双氯芬酸钠缓释片100 mg/次,早晚各1次;观察组予以双氯芬酸钠缓释片50 mg/次,盐酸氨基葡萄糖片750 mg/次,早晚各1次.连续服用8周后,观察治疗前后的膝骨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1.67%;治疗后,两组患者ISOA与VAS计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和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双氯芬酸钠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关节疼痛,消除炎症和肿胀,在一定程度上修复受损的软骨组织,较适合于基层医院膝骨关节炎的门诊治疗.
作者:闵华;蒙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随机将104例慢性乙肝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等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5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替比夫定治疗,600 mg/d,连服1年.结果 观察组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ALT复常率为81.48%,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转阴率及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62.96%和92.5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00%,38.00%和72.00%(P<0.05).结论 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肝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并抑制肝炎病毒复制,促使HBeAg转阴.治疗期间加强对慢性乙肝患者的用药指导及心理护理对确保替比夫定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姚盈盈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肺癌致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200例患者,均于第1天给予135 mg/m2紫杉醇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1次;对照组给予40 mg/m2顺铂注射液胸腔内灌入,每周重复1次,连续使用4周,治疗组给予1×1012VP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40 mg/m2顺铂注射液胸腔内灌入,每周重复1次,连续使用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毒副反应.结果 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49.00%,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2.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对照组改善率为31.00%,治疗组改善率为68.0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热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肺癌所致胸腔积液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毒副作用小.
作者:董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消退作用及调脂疗效.方法 65例高脂血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10 mg/d,测定治疗6个月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颈动脉斑块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所有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均明显缩小(P<0.01),血脂TC,TG,LDL-C明显下降,HDL-C升高(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瑞舒伐他汀可缩小颈动脉粥样斑块,有效调节血脂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蒋宜;唐渝平;徐幸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10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吸氧、改善微循环、控制血压、抗凝、抗脑水肿、神经保护剂等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巴曲酶注射液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8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用药过程中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对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有促进作用,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朱维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氢氯噻嗪联合尼群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氢氯噻嗪和卡托普利,观察组给予氢氯噻嗪和尼群地平,疗程均为6周,治疗后评价治疗效果,复测血压和心率,监测不良反应,随访观察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25%和87.5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25%和11.25%,随访4个月至2年两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1.25%和2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氢氯噻嗪联合尼群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控制效果明确,可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可能是目前临床上安全、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案.
作者:梅利纯;季旭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122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吸氧、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及止咳化痰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1 mg布地奈德及5 mg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进行治疗,每日2次,雾化吸入后用清水漱口,连续使用5~7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6 min步行距离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6 min步行距离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3.61%,而治疗组为9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期间有3例出现口干、3例出现便秘,但症状轻微,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 应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AECOPD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和体征,且不良反应少,是治疗稳定期AECOPD的理想药物.
作者:伍进;张连生;钟连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穿心莲内酯是一种具有半日花烷骨架的天然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对诸多感染性疾病均显示有突出的疗效,被誉为天然抗生素药物.然而,极低的生物利用度和不良口感使其直接应用于临床受到限制.近年来,通过各种新型制剂学手段改善其生物利用度和口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与此同时,相应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该文阐述了穿心莲内酯的剂型和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以利为这一活性天然产物的深入开发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王芳;翟文婷;李艳丽;许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配合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再次手术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48例确诊为乳腺癌拟再次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术前心理干预访视,术前30 min肌肉注射咪唑安定0.1 mg/kg,对照组常规访视,无术前用药,两组患者采用焦虑指数评分进行测评.结果 两组患者焦虑指数均下降(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咪唑安定配合术前心理干预更能有效缓解乳腺癌患者再次手术的焦虑程度.
作者:蒋惠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