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卡介苗联合电离子手术治疗尖锐湿疣38例

蔡昌伟

关键词:卡介苗, 电离子手术, 尖锐湿疣
摘要:目的 探讨卡介苗联合电离子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尖锐湿疣患者76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电离子手术治疗;治疗组在电离子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卡介苗注射液0.5 mL肌肉注射,隔日1次,连续使用18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1.05%,治疗组为92.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7.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95%(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卡介苗联合电离子手术治疗尖锐湿疣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复发率,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32例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和预防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将64例轻中度急性发作期的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儿均采用抗感染、解痉、平喘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1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口服1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2周后的临床疗效,并随访观察治疗半年、1年内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12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62%(P<0.01);随访半年和1年内哮喘的复发率为10.00%和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10%和52.38%(P<0.05或P<0.01).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与预防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率.

    作者:吴关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机制和给药方案探讨

    目的 探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机制和给药方案.方法 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机制,以及盐酸法舒地尔的治疗机制与给药方案.结果与结论 法舒地尔能有效治疗或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且给药途径多样化,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要注意给药剂型与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选择佳给药方案.

    作者:任林;程艳霞;徐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尼洛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42例

    目的 探讨尼洛替尼(达希纳)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42例,均予口服尼洛替尼,每次400 mg,每天2次.结果 完全血液学缓解率为慢性期为93.75%,加速期为66.67%,急变期为37.50%;完全遗传学缓解率分别为58.06%,33.33%,25.00%;邵分遗传学缓解率分别为80.66%,66.67%,37.50%.血液学不良反应中Ⅲ级血小板减少9例,粒细胞减少和贫血各6例,程度轻微,无Ⅲ级及以上贫血发生.在血液学不良反应中大多数可通过调整剂量或加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控制.治疗过程中非血液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如恶心、呕吐、头痛等,程度较为轻微,患者可耐受,不影响后期治疗.结论 尼洛替尼(达希纳)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江文华;解敏君;唐小万;王娴婷;陈莉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31例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10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吸氧、改善微循环、控制血压、抗凝、抗脑水肿、神经保护剂等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巴曲酶注射液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8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用药过程中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对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有促进作用,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朱维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麻黄碱注射液中盐酸麻黄碱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盐酸麻黄碱注射液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1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6.8g,三乙胺5 mL,磷酸4 mL,加水至1 000 mL,用稀磷酸调节pH至3.0±0.1)-乙腈(91∶9),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25℃,外标法测定含量.结果 盐酸麻黄碱质量浓度在5.08 ~81.38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7%,RSD =0.35% (n =9).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盐酸麻黄碱注射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作者:苏雪媚;巩晓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维库溴铵与琥珀胆碱治疗脑外伤张口困难的效果比较及护理

    目的 探讨维库溴铵与琥珀胆碱静脉注射治疗脑外伤张口困难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其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使用维库溴铵的28例患者为观察组,并与28例使用琥珀胆碱的对照组患者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插管时和插管后心率较慢、平均动脉压较低,插管时血氧饱和度明显较高(P<0.05);与插管前比较,观察组插管时和插管后平均动脉压明显降低、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插管时和插管后平均动脉压明显升高、插管后血氧饱和度也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可张口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顺利插管所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脑外伤昏迷合并有张口困难的患者,在浅镇静下使用维库溴铵能较好地保持患者循环功能平稳,避免了琥珀胆碱应用后的颅内压升高和肌颤;同时,积极的护理措施对于缩短插管时间有一定帮助.

    作者:费晓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小剂量胺碘酮片治疗心律失常36例

    目的 探讨小剂量胺碘酮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口服心律宁片0.3g,治疗组36例口服胺碘酮片0.2g,均每日3次,连续治疗4周.结果 治疗4周后,早搏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5% (P<0.05);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4%,对照组为88.24%,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3例、头晕1例,对照组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4例、头晕3例、皮肤过敏2例,经对症治疗后均得到缓解且不影响后续治疗.结论 应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洪茂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联合甘草锌治疗痤疮40例

    目的 评价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联合甘草锌颗粒治疗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16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40例,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外用、每晚1次,同时口服甘草锌颗粒5 mg、每日3次;对照1组38例,单纯口服甘草锌颗粒5 mg,每日3次;对照2组38例,单纯外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每晚1次;疗程均为6周.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治疗第42天时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痊愈率分别为32.50%,13.16%和21.05%,有效率分别为85.00%,36.84%和60.53%,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有效率均低于治疗组(P<0.05),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联合甘草锌治疗痤疮疗效满意,安全性高.

    作者:胡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药物治疗脑出血24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药物治疗脑出血后遗症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神经内科201 1年7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48例经药物治疗的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出血常规药物治疗和脑出血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运动量表对患者康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4周后,对照组出现压疮2例,坠积性肺炎1例,泌尿系统感染2例,观察组无并发症出现;HAMD评分、MBI评分、Fugl-Meyer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分别为(7.2±3.5)分、(65.5±7.4)分、(40.2±10.5)分,而对照组为(12.2±2.53)分、(39.4±8.5)分、(35.3±11.2)分,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加强护理干预可减少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傅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或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对比研究

    目的 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或氟尿嘧啶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将2009年3月至2011年11月行化疗的9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多西紫杉醇35 mg/m2,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缓慢静脉滴注2h,第1,8,15天用药;卡培他滨750 mg/m2,口服,每日2次,第1 ~14天用药.对照组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氟尿嘧啶方案,多西紫杉醇用法同观察组;5-氟尿嘧啶500 mg/m2,每日1次,连用5d,使用前2h静脉滴注亚叶酸钙120 mg/m2.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8.89%,对照组为4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无进展时间为7.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0.8个月,对照组中位无进展时间为6.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0.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性反应中手足综合征、骨髓抑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较好,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程晓春;陈俊;郭建;新万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微剂量肝素治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4例

    目的 观察微剂量肝素治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DIC患者48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并比较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阳性率、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阳性率和各项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对比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剂量肝素治疗DIC的临床疗效显著,比中小剂量肝素治疗有明显优势.

    作者:马亚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51例的疗效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异丙酚联合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分别对两组患者血压下降、心动过缓、呼吸抑制及呼吸道梗阻等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呼吸抑制和呼吸道梗阻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降低采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的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具有积极的临床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叶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按摩预防妇科腹部术后深静脉血栓114例

    目的 观察术后按摩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妇科腹部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至2011年行妇科腹部手术后的患者226例,按随机抽样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112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研究组11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按摩治疗.治疗5d后,比较两组患者发生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比例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情况,以及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变化.结果 对照组发生率为11.61%,明显高于研究组的2.63%(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明显增高,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流速度、血管内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按摩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妇科腹部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良好.

    作者:张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腹腔灌注联合化学治疗治疗中晚期胃癌62例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中晚期胃癌腹腔灌注辅助化学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 62例中晚期胃癌患者给予腹腔灌注辅助FOLFOX4方案进行治疗,14d为1个周期;同时患者化学治疗过程中均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全组62例患者共化学治疗286个周期,平均5.08个周期;4例患者完全缓解,29例部分缓解,24例无变化,5例进展,总有效率达53.23%;灌注化学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下降(62.90%)、恶心呕吐(50.00%)、周围神经毒性(25.81%)等,采取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均有所好转或消失.结论 腹腔灌注辅助化学治疗治疗中晚期胃癌安全效率,且不良反应轻,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朱红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丁螺环酮联合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40例

    目的 观察丁螺环酮联合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将抑郁症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丁螺环酮联合文拉法辛(联合组)和单用文拉法辛(单用组)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于治疗第1,2,4,6周末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第6周末联合组HAMD和HAMA评分低于单用组,第2周末、第6周末联合组的HAMD和HAMA平均减分率高于单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9~ 11.57,P<0.05);两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丁螺环酮联合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效果优于单用文拉法辛.

    作者:卢喜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微孔多聚糖止血球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针眼渗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对血透患者内瘘针眼渗血的作用效果,探讨血透患者内瘘渗血的佳止血方法.方法 选择医院血液透析治疗中发生内瘘渗血的患者100例,分成两组,A组50例(传统止血方法用无菌纱布或无菌明胶海绵按压止血),B组50例用改进后的微孔多聚糖止血球联合无菌纱布折叠按压5~10 min止血.结果 A组10 min内止血效果不明显,需要多次更换纱布,68.00%需30 min或更长时间才止住渗血,B组10 min止血效果显著者达72.00%.观察透析治疗中止血及血透结束后24 h内针眼止血及愈合情况,B组较A组止血又快效果又好,减少患者血液的损失,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结论 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在血透患者内瘘针眼渗血时可有效地止血、抗炎、并促进针眼愈合.

    作者:倪耀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61例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122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吸氧、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及止咳化痰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1 mg布地奈德及5 mg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进行治疗,每日2次,雾化吸入后用清水漱口,连续使用5~7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6 min步行距离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6 min步行距离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3.61%,而治疗组为9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期间有3例出现口干、3例出现便秘,但症状轻微,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 应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AECOPD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和体征,且不良反应少,是治疗稳定期AECOPD的理想药物.

    作者:伍进;张连生;钟连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0例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将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组(对照组)和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组(治疗组),每组各3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临床疗效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 尼莫地平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安全、有效.

    作者:王国利;甘建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美施康定用于晚期肿瘤患者70例的疗效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美施康定用于晚期肿瘤患者的镇痛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78例晚期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美施康定进行晚期肿瘤镇痛,观察用药后镇痛效果及药品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78例患者中,显效率80.77%,有效率10.26%,无效率8.97%,总有效率为91.03%.患者初次用药时容易发生呕吐、恶心、便秘等消化道反应,以及头晕、排尿困难等其他反应.结论 美施康定用于晚期肿瘤患者缓解疼痛的疗效显著,宜加强其临床应用,但要注意对用药后可能产生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

    作者:万晓慧;杨皓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43例

    目的 观察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脱水剂、钙离子拮抗药、溶栓等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胞二磷胆碱0.75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治疗组患者给予盐酸纳洛酮1.2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天,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分,治疗后观察其疗效及肝功能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NDS及ADL评分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8.14%,低于治疗组的88.37% (P <0.05).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 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尽快恢复,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