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芬太尼透皮贴应用于肋骨骨折34例的镇痛效果评价

毛勇

关键词:芬太尼透皮贴, 肋骨骨折, 镇痛
摘要:目的 探讨芬太尼透皮贴用于肋骨骨折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68例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芬太尼透皮贴剂;对照组给予氨酚曲马多片,每次1片,每日3次.两组均采用视觉模拟(VAS)评分评价镇痛效果,并记录镇痛开始前后患者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血压(BP)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不同时间段V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镇痛前后HR,SpO2,RR和BP水平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主要的副作用是消化道症状,停药后不良症状很快缓解,不影响后继治疗.结论 芬太尼透皮贴用于肋骨骨折镇痛效果满意,起效快、镇痛持久、不良反应少.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后的血药浓度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对医院7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大剂量使用甲氨蝶呤化学治疗的血药浓度数据.方法 大剂量用药后分别于24,36,48,72 h时对患者进行采血并测定血药浓度.结果 不同测定时间点均出现中毒患者;患者机体对甲氨蝶呤的代谢存在性别差异.结论 临床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大剂量使用甲氨蝶呤时,要严密监测治疗72 h内的血药浓度,指导临床调整甲酰四氢叶酸钙的用量,从而确保毒副作用减轻及增加疗效.

    作者:刘小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依托考昔与塞来昔布治疗急性痛风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依托考昔与塞来昔布治疗急性痛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9月至2012年10月医院收治的急性痛风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口服依托考昔片(安康信)每日1次及碳酸氢钠片1.0g,B组患者于饭后口服塞来昔布胶囊(西乐葆)200 mg、每日3次,均连续治疗7d.观察两组患者白细胞、血小板、C反应蛋白、血清肌酐、血尿酸、肝功能变化,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法对治疗后痛风关节疼痛程进行评价,观察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初期及治疗的第2,4,7天VAS评分均比治疗前下降,且A组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7d后,血尿酸、血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A组下降更明显.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肌酐、肝功能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为4.00%,B组为8.00%.结论 依托考昔是一种治疗急性痛风安全有效的药物,起效快、维持时间长、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洪骏;徐江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鹿瓜多肽注射液用于促进四肢骨折愈合109例

    目的 探讨鹿瓜多肽促进四肢骨折愈合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医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21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各109例.两组患者均经复位和固定后,对照组患者给予三七片,每次口服5片,每日2次;治疗组患者给予鹿瓜多肽注射液10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5d,用药直至骨折愈合.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消肿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同类型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为97.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7%(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鹿瓜多肽注射液可显著促进四肢骨折愈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震东;刘丹;应志豪;冯坚国;张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盐酸洛美利嗪胶囊溶出度研究

    目的 建立盐酸洛美利嗪胶囊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桨法,以0.1 mol/L的盐酸溶液为溶出介质,转速为50 r/min,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 盐酸洛美利嗪质量浓度在1.0~ 12.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9.6%,RSD=1.2%;盐酸洛美利嗪在45 min时平均溶出量均大于75%,且均一性较好.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

    作者:李煜;郑金琪;郑国刚;洪利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内水相添加氯化钠对W/O/W型复乳性质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内水相中添加氯化钠(NaCl)对W/O/W型复乳性质的影响.方法 在前期试验优选出较佳W/O/W复乳处方的基础上,以1 g/L NaC1水溶液代替处方中的纯化水作为内水相,采用二步乳化法制备复乳,从显微结构、粒径分布、稳定性等方面比较复乳性质的变化.结果 在内水相中添加NaCl(1 g/L)时,复乳主要为B型结构,外观较圆整,液滴大小较均匀,且乳滴不易聚集成一团,大部分粒子粒径在20 ~ 40 μm之间,稳定性良好.结论 在内水相中添加NaCl(1 g/L),有助于优化W/O/W型复乳物理化学性质,提高其稳定性.

    作者:林滔;洪清;黄丽萍;程淑锋;袁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天麻的真伪鉴别

    目的 鉴别天麻的真伪.方法 分别从来源、性状、显微、理化反应、薄层色谱、红外光谱综合分析鉴别.结果 正品天麻与伪品存在很大差异.结论 几大鉴别方法可准确鉴别天麻.

    作者:汪群红;胡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米力农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探讨

    目的 探讨米力农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 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试验.结果 样品稀释30倍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作用,细菌内毒素检出限为8 EU/mL.结论 该品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家兔热原检查法.

    作者:杨红霞;陈晓平;邵圣文;张璐;陈褚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阿托伐他汀钙对血脂异常高血压患者血脂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血脂异常高血压病患者的调脂作用及对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 将350例血脂异常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70例与观察组180例,对照组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片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压、血脂及IMT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IMT值显著下降(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血脂异常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延缓甚至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作者:赵旭;郑英姿;朱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低浓度左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低浓度左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将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80例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60例.Ⅰ组用0.125%左布比卡因,Ⅱ组用0.125%左布比卡因+舒芬太尼0.4μg/mL,组用0.062 5%左布比卡因+舒芬太尼0.4 μg/mL.当产妇宫口开至3 cm时,L2-3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3组硬膜外分别注射各自的注射液5mL,观察5 min确认导管在硬膜外腔后追加各自注射液10 mL,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3分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3组自控镇痛(PCA)剂量为2 mL,锁定时间为10 min,背景剂量为5 mL/h.观察镇痛效果、镇痛药物用量、运动阻滞、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不良反应及新生儿Apgar评分和脐动脉pH.结果 与镇痛前比较,3组镇痛期间VAS评分降低(P<0.05);镇痛30 min,1h,2h,3h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P<0.05),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PCA有效按压次数和左布比卡因总用量明显降低(P<0.05);与Ⅰ组和Ⅱ组比较,Ⅲ组产妇左布比卡因总用量和催产素使用率下降(P<0.05).3组产妇产程时间、胎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pH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低浓度左布比卡因混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0.062 5%左布比卡因混合舒芬太尼更适合临床需要.

    作者:胡世特;陆斌;吴安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云南白药与丁香油牙周塞治剂辅助手术治疗牙周病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并比较云南白药与丁香油牙周塞治剂辅助牙周手术治疗牙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口腔科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行牙周手术治疗牙周病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丁香油组和云南白药组,每组80例.丁香油组采用丁香油牙周塞治剂辅助治疗,云南白药组采用云南白药牙周塞治剂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术后镇痛、止血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牙龈指数(GI)、牙周袋深度(PD)、牙菌斑指数(PLI)等.结果 云南白药组患者创面愈合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丁香油组的88.75% (P <0.05);云南白药组患者术后镇痛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丁香油组的78.75% (P <0.05);云南白药组患者止血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丁香油组的66.25% (P<0.05);云南白药组患者治疗后GI(1.22±0.37),PD(2.28±1.10)及PLI(0.93±0.24)指标均明显优于丁香油组(P<0.05).结论 与丁香油相比,云南白药牙周塞治剂辅助牙周手术治疗牙周病的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缓解疼痛、减少术后出血、改善口腔环境,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郎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倍他司汀片的有关物质

    目的 建立测定盐酸倍他司汀片有关物质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混合溶液(取磷酸二氢钠2.76g和十二烷基硫酸钠1.60g,用水600 mL溶解)-乙腈-己胺(600∶400∶1.6,用磷酸调pH至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50℃,进样量100μL.结果 盐酸倍他司汀与杂质峰之间分离良好,盐酸倍他司汀的低定量限为0.2 μg/mL.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用于盐酸倍他司汀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冬;董煜;钱小平;秦彩明;张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药学本科生毕业科研课题专题实习探讨

    药学本科生毕业科研课题专题实习是药学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研课题专题实习的实践性训练,在实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目标的同时,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该文对科研课题专题实习带教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

    作者:方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患者对医院药房用药教育的需求调查及对策

    目的 探讨患者对医院药房用药教育的需求以及相应对策.方法 选取门诊取药患者845例发放调查问卷,对其用药教育需求情况进行了解.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383例给予常规药物发放;观察组患者462例给予主动的用药教育.对患者进行疗程随访,对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对药房用药教育满意程度评价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对药品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储存方法、禁忌证和适应证了解需求较高,分别达100.00%,99.88%,98.93%,95.03%和94.20%;患者对药品单位含量和数量的了解需求度并不高.观察组患者对药房发放药品及用药教育满意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21%;观察组患者的服药完全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患者对医院药房用药教育有着很高的需求,针对患者的需求给予积极主动的用药指导,在临床工作中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作为常规工作.

    作者:冯洁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鸦胆子油乳致过敏反应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鸦胆子油乳致过敏反应的护理要点与体会.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12月医院收治的使用鸦胆子油乳的肿瘤患者100例,观察其药物使用后情况,统计出现过敏反应的例数及主要表现等.结果 100例患者中,用药后有7例(7.00%)出现过敏反应,4例发生在给药过程中,2例发生在连续用药2~3d后;主要表现有发热、寒战、过敏性休克、恶心呕吐、腹泻、厌食、头晕、失眠、神经根损害、瘙痒、面部潮红、皮疹、呼吸困难、咳嗽等.结论 应用鸦胆子油乳治疗恶性肿瘤时,应预防患者过敏反应的发生,一旦出现过敏反应,需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作者:陈卓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湿毒清胶囊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湿疹50例

    目的 观察湿毒清胶囊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门诊收治的慢性湿疹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氯雷他定(每次10 mg,每日1次)及湿毒清胶囊(每次1.5~2.0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50例仅用氯雷他定口服.采用EASI评分法按4级评分标准评判疗效.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结论 湿毒清胶囊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湿疹,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高西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碘伏醇单用与联用甘露醇对CT小肠造影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两种造影剂在CT小肠造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医院接受多层螺旋CT全腹扫描中的小肠造影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碘伏醇水溶液)和观察组(甘露醇+碘伏醇水溶液),每组30例,采用双盲法对两组小肠各段充盈度、准备时间及进水量、药品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2至4段小肠充盈度明显提高,准备时间及进水量均明显减少(P<0.05).检查期间两组均没有出现明显药品不良反应.结论 行CT小肠造影时,选用甘露醇+碘伏醇水溶液作为造影剂的小肠腔充盈效果相对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伟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390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引发的相关因素,促进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医院2010年至2011年上报的390例儿童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静脉给药引发ADR占93.97%;抗微生物药物所致ADR占95.32%,其中抗生素占79.73%;联合用药占31.80%.ADR的主要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占64.87%.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儿童ADR的监测,及时发现与上报,促进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龚小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曲马多用于儿童鼻内窥镜下腺手术30例的超前镇痛效应研究

    目的 观察麻醉前静脉注射曲马多在儿童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6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择期行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随机均分成曲马多超前镇痛组(T组)与对照组(P组).于麻醉诱导前T组静脉注射曲马多2 mg/kg,P组静脉注射0.9%氯化纳注射液5 mL,两组患儿均在靶控输注(TCI)盐酸瑞芬太尼复合低浓度异氟烷吸入麻醉下手术.患儿拔除气管导管后送入麻醉后恢复室(PACU),记录此时点起0,2,4,6,12,24 h患儿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以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情况以及药物副作用等.结果 0~6h各时点内T组的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均优于P组(P<0.05),12 ~24 h各时点内两组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结论 曲马多可为儿童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提供有效、安全的超前镇痛.

    作者:程惠平;吴城;路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72例

    目的 观察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确诊的144例患儿平均分成两组,在常规退热、止咳及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颗粒,治疗组加用金莲清热泡腾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1).结论 金莲清热泡腾片能显著改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促进病体康复,未见不良反应.

    作者:瞿艳红;朱堂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芬太尼透皮贴应用于肋骨骨折34例的镇痛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芬太尼透皮贴用于肋骨骨折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68例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芬太尼透皮贴剂;对照组给予氨酚曲马多片,每次1片,每日3次.两组均采用视觉模拟(VAS)评分评价镇痛效果,并记录镇痛开始前后患者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血压(BP)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不同时间段V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镇痛前后HR,SpO2,RR和BP水平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主要的副作用是消化道症状,停药后不良症状很快缓解,不影响后继治疗.结论 芬太尼透皮贴用于肋骨骨折镇痛效果满意,起效快、镇痛持久、不良反应少.

    作者:毛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