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涛;刘丽霞;冯晓云
目的 探讨患者对医院药房用药教育的需求以及相应对策.方法 选取门诊取药患者845例发放调查问卷,对其用药教育需求情况进行了解.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383例给予常规药物发放;观察组患者462例给予主动的用药教育.对患者进行疗程随访,对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对药房用药教育满意程度评价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对药品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储存方法、禁忌证和适应证了解需求较高,分别达100.00%,99.88%,98.93%,95.03%和94.20%;患者对药品单位含量和数量的了解需求度并不高.观察组患者对药房发放药品及用药教育满意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21%;观察组患者的服药完全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患者对医院药房用药教育有着很高的需求,针对患者的需求给予积极主动的用药指导,在临床工作中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作为常规工作.
作者:冯洁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米力农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 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试验.结果 样品稀释30倍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作用,细菌内毒素检出限为8 EU/mL.结论 该品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家兔热原检查法.
作者:杨红霞;陈晓平;邵圣文;张璐;陈褚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与泛影葡胺治疗肠梗阻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3月到2012年10月医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16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粉针剂(施他宁)3 mg静脉滴注治疗,两组患者均经胃管注入76%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40 mL,X线透视或摄腹部平片评价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胃肠引流量、胃管拔出时间、住院天数等差异.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48%(P<0.05);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胃肠引流量、胃管拔出时间、住院天数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联合泛影葡胺,是治疗肠梗阻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伟;黄孝王;谢康康;李初实;陈如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金刚藤片与康复消炎栓联合治疗盆腔炎的效果.方法 将2011年医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82例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联合使用金刚藤片及康妇消炎栓治疗炎,对照组则仅用金刚藤片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05% (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金刚藤片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效果明显,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娟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中丙泊酚与硫喷妥钠对抑郁患者血压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6例接受MECT治疗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MECT时分别使用硫喷妥钠或丙泊酚诱导麻醉,疗程为8次,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5 min记录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治疗前和疗程结束1周后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威斯康星卡片分类(WCST)、连续作业测验(CPT)、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测查评定.结果 硫喷妥钠组MECT后MAP高于丙泊酚组(P<0.01),两组疗程结束1周后HAMD分均比治疗前降低(P<0.01),WCST,CPT,WAIS-RC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丙泊酚用于MECT治疗麻醉诱导时,对患者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同时对MAP影响小,可作为MECT首选麻醉药.
作者:杨海燕;曾祥刚;万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引发的相关因素,促进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医院2010年至2011年上报的390例儿童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静脉给药引发ADR占93.97%;抗微生物药物所致ADR占95.32%,其中抗生素占79.73%;联合用药占31.80%.ADR的主要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占64.87%.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儿童ADR的监测,及时发现与上报,促进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龚小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医院二类精神药品在临床的使用情况,以促进患者安全、高效、经济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医院2011年1月至9月的二类精神药品3 600张处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苯二氮(萆)类在焦虑、失眠患者较为多见,苯巴比妥在小儿高热惊厥、癫痫患者处方中多见,曲马多在癌症疼痛方面应用较常见.结论 苯二氮(萆)类在精神催眠及惊厥类药中具有较好的发展空间,而巴比妥类中的苯巴妥在抗小儿惊厥中还有较好用途,曲马多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较轻而受到患者青睐.但由于作为二类精神药品管理,因其具有依赖性和耐受性,应做到合理使用,以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翁宏华;缪利娅;张喜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鸦胆子油乳致过敏反应的护理要点与体会.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12月医院收治的使用鸦胆子油乳的肿瘤患者100例,观察其药物使用后情况,统计出现过敏反应的例数及主要表现等.结果 100例患者中,用药后有7例(7.00%)出现过敏反应,4例发生在给药过程中,2例发生在连续用药2~3d后;主要表现有发热、寒战、过敏性休克、恶心呕吐、腹泻、厌食、头晕、失眠、神经根损害、瘙痒、面部潮红、皮疹、呼吸困难、咳嗽等.结论 应用鸦胆子油乳治疗恶性肿瘤时,应预防患者过敏反应的发生,一旦出现过敏反应,需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作者:陈卓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测定粉类及其制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方法 依据在酸性溶液中,样品中残留的甲醛次硫酸氢钠分解释放出的甲醛被水提取,提取后的甲醛与2,4-二硝基苯肼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黄色的2,4-二硝基苯腙,用正己烷萃取后,经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结果 与标准甲醛衍生物的保留时间对照定性,用标准曲线法定量.该方法检测限为0.2 μg/g,回收率为90.0%~97.5%,干扰少,精密度高.结论 所建标准可用于粉类及其制品中的甲醛次硫酸氢钠的质量控制.
作者:麦妙;何耀湘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系统评价黄芪注射液对比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EMbase、PubMed、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并根据Cochrane手册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1.6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9个RCT,共计83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黄芪注射液治疗组在总有效率[RR=1.19,95% Cl (1.08,1.31),P=0.000 4]、临床症状[RR=1.23,95% Cl(1.14,1.33),P<0.00001]和心电图[RR=1.31,95%Cl (1.18,1.45),P<0.000 01]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黄芪注射液治疗组不良反应更少[RR =0.17,95%Cl(0.03,0.94),P=0.04].结论 现有临床研究显示,黄芪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的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且安全性更高.但由于纳入的研究证据强度不高且样本量较小,可能影响到结果的可靠性,结论有待更多设计严谨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予以验证.
作者:黄媛;占美;吴逢波;吴斌;徐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中西药联合治疗老年男性外科手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的效果.方法 采用数字表随机分配方法,将医院普外科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60岁以上男性术后患者120例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逍遥丸及抗焦虑抑制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外科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与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评估护理前后的精神状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分别为(58.12±3.45)分、(51.24±2.25)分,干预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分别为(57.52±2.33)分、(37.66±3.75)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SDS评分分别为(57.95±4.38)分、(50.14±1.28)分,干预组患者护理前后SDS评分分别为(58.74±2.35)分、(40.35±2.59)分.干预组实施心理护理服务后,SDS及SA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男性外科手术后急性精神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丽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根据喹诺酮类药物应用特点及不良反应,做好患者用药指导.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对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ADR)及相互作用进行归纳,并总结患者关心的给药注意事项.结果与结论 经过药师详细的发药交代,既能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又可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从而提高药师业务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徐春慧;李英;杨应军;贾妍;范晓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醋调吴茱萸外敷涌泉穴联合蒙脱石散加口泰漱口液治疗化学治疗相关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患者59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醋调吴茱萸外敷涌泉穴联合蒙脱石散加口泰漱口液治疗,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涂抹联合口泰漱口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总显效率、有效率分别达56.67%,73.33%,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醋调吴茱萸外敷涌泉穴联合蒙脱石散加口泰漱口液治疗化学治疗相关性口腔溃疡,临床疗效明显高于蒙脱石散加口泰漱口液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健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促进医院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年11月在医院进行手术的62例甲状腺癌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清洁手术全部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但所有患者均未进行细菌学检查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同时存在预防用药选择不当、初次给药时间不当、预防用药疗程过长、用法用量不当、溶剂选择及剂量不当等问题.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根据《抗茵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范用药.药师应发挥积极作用,加强抗茵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杨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末静脉应用缩宫素减少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400例经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成A组和B组,分别在胎儿前肩娩出后给予静脉应用和肌肉注射缩宫素,比较两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产后2h和24 h出血量和出血例数均少于B组(t=20.03,t=23.54,x2=12.86,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无显著性差异(x2=0.048,P>0.05).结论 静脉应用缩宫素能有效、持久地加强宫缩,更好地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围产期死亡率,值得推广.
作者:袁丽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促进药学服务工作更好地开展.方法 从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查房,开展处方点评、专项点评等方面,阐述临床药学的工作模式.结果 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对于医师合理用药、不良反应上报以及患者用药安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结论 临床药师应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做好药学服务工作.
作者:郑小卫;王增;程斌;翁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测定维D2磷酸氢钙片中维生素D2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lhima C18色谱柱(250 mm×4.6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1∶9),检测波长为265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30℃.结果 维生素D2进样量在0.005~0.06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9.38%,RSD=0.68%(n=9).结论 该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检验成本低的优点,可用于维D2磷酸氢钙片中维生素D2的质量控制.
作者:冯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及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心绞痛常规治疗方法,包括抗血小板、抗凝、调血脂、扩冠治疗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及曲美他嗪.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玉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在内水相中添加氯化钠(NaCl)对W/O/W型复乳性质的影响.方法 在前期试验优选出较佳W/O/W复乳处方的基础上,以1 g/L NaC1水溶液代替处方中的纯化水作为内水相,采用二步乳化法制备复乳,从显微结构、粒径分布、稳定性等方面比较复乳性质的变化.结果 在内水相中添加NaCl(1 g/L)时,复乳主要为B型结构,外观较圆整,液滴大小较均匀,且乳滴不易聚集成一团,大部分粒子粒径在20 ~ 40 μm之间,稳定性良好.结论 在内水相中添加NaCl(1 g/L),有助于优化W/O/W型复乳物理化学性质,提高其稳定性.
作者:林滔;洪清;黄丽萍;程淑锋;袁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为鉴定湘用刘寄奴提供参考.方法 对湖南省一些地区所用的刘寄奴进行调查,并用传统鉴定方法及现代鉴定技术进行鉴定.结果与结论 各地区所用品种不同.湖南连翘、元宝草与小连翘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具有一定差异.
作者:祖炬雄;祖智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