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测多评法研究进展

沈小钟;刘瑶;杨燕军;杨帆

关键词:一测多评法, 相对校正因子, 质量控制
摘要:中药现代化对中药标准研究和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测多评法是通过采用一种内参物检测多种成分的方法,由于该法具有节约、准确等特性,得到了推广和应用.该文对近年一测多评理论与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可为中药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致胃部不适1例

    患者,男,42岁,体重80 kg,咽痛、咳嗽、发热3d,2011年5月来院就诊.体格检查示咽部充血,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胸部X线摄片未见异常;体温38.1℃,呼吸20次/分,心率70次/分,血压110/75 mmHg;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计数11.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7.2×10-9/L.否认既往有药物过敏史.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规格为每瓶0.25g,批号为111222,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0.5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滴速为每分钟40滴,滴至约50 mL时出现恶心、呕吐伴全身出汗.

    作者:胡佳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麻滴鼻液的有关物质

    目的 建立测定氯麻滴鼻液中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模拟酸破坏、碱破坏、紫外光破坏、氧化破坏、热破坏5种方法,用ZorbaxEclipseXDB-C8色谱柱(1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为0.02 mol/L KH2PO4(用磷酸和三乙胺调pH =4.0)-甲醇(65∶35),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结果 酸性(1M的HCL)、碱性(1M的NaOH)、氧化(3%H2O2)的情况下,杂质产生较多,氯霉素和盐酸麻黄碱含量下降较多,而在紫外光和热破坏条件下则影响不大.结论 氯麻滴鼻液在酸性、碱性、氧化条件下不稳定,对紫外光和热稳定.

    作者:刘敏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单纯手术修补结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穿孔33例

    目的 观察单纯手术修补结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穿孔的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胃溃疡穿孔患者6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30例仅行单纯手术修补治疗,治疗组33例在单纯手术修补治疗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手术修补结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穿孔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虹;高少琳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分水岭脑梗死20例

    目的 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治疗组20例.对照组予扩容、调脂、控制血糖、口服阿司匹林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每次0.2g,每日3次,连服14d.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14天对两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判断疗效.结果 分水岭脑梗死的病因主要是有体循环低血压、动脉狭窄及闭塞、微栓子栓塞及其他发病机制共同所致,而治疗效果及预后与脑灌注压的及时恢复和梗死血管供血区域大小有关.治疗后第7,14天,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分水岭脑梗死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晓清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辐照对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含量影响的考察

    目的 建立测定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中地塞米松磷酸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吸收不同强度的γ射线辐照后样品含量变化.方法 将同一批号的样品放置于60Co-γ射线放射源中,一次性吸收1,2,4,8,16,25 kGy的辐照剂量.以0.75%三乙胺(磷酸调节pH至3.0)-甲醇(25∶75)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42 nm,进样量20 μL.结果 方法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5.0~12.0 μg/mL(r =0.999 8);低、中、高3个质量浓度的平均回收率为100.902%,98.974%,100.518%,日间及日内精密度RSD均小于2%(n=3).吸收1,2,4,8,16,25 kGy的辐照剂量后样品含量随着辐照强度的增加而明显下降,具有一定线性特征.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在辐照下具有不稳定性,且辐照对其含量影响显著.

    作者:宋宏宇;卢华;管海燕;藕顺龙;卢来春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活性银离子抗菌液治疗吸烟引发的急性咽炎60例

    目的 观察活性银离子抗菌液治疗吸烟引发急性咽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对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在医院确诊为急性咽炎的男性吸烟患者60例进行连续6d的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痊愈37例,显效13例,无效10例,有效率83.33%.结论 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对男性吸烟引发的急性咽炎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陈长贵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肌苷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致眼睑浮肿1例

    患儿,女,10岁6个月,因“咳嗽、气喘5天,偶有心前区不适半天”于2012年6月23日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示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哮鸣音和中量湿罗音;心率102次/分,律不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余无异常发现.血常规、尿常规检查正常,吸入和食入过敏原检查阴性;心肌酶谱检查提示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50 U/L,生化及肾功能检查均正常;胸部X线摄片提示双肺支气管肺炎;心电图检查提示窦性心律不齐.既往无过敏史及哮喘病史.

    作者:陈晓熹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我院2011年静脉药物配制中心不合理处方分析

    目的 保障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医嘱的合理性.方法 提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医嘱共330 608份,并进行归纳、汇总和分析.结果 共审核出不合理医嘱343例,不合理医嘱类型为录入错误、配伍禁忌、溶剂选择不当、药物剂量使用不当、给药频次不当等.结论 药师审核PIVAS医嘱,可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理用药,保证患者静脉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张海燕;倪美鑫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我院处方点评体系的构建与体会

    目的 探讨医院处方点评体系的构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建立医院四级处方点评体系,对医院处方合理用药进行监控和评价,全方位、多角度点评,即时审核与事后点评相结合,形成系统化的处方点评模式.同时利用处方点评结果,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结果 实行四级处方点评后,医院处方合格率持续提高.结论 四级处方点评体系的建立,构筑了系统的合理用药监测网络.

    作者:郑造乾;袁雍;杨秀丽;辛传伟;黄萍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醒脑静注射液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碎吸术后患者血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碎吸术后患者血中细胞因子水平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行微创碎吸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同时选10名健康人血清作为健康对照组,连续监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动态变化.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的TNF-α及IL-6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观察组患者TNF-α及IL-6含量达峰时间早,对照组患者TNF-α及IL-6含量达峰时间较晚且水平较高.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总体有效率高.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碎吸术后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可降低血清中TNF-α及IL-6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石滴坚;程泽沛;曾龙威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枳实导滞丸中辛弗林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枳实导滞丸中辛弗林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 C18柱(250 mm×4.6mm,5 μm),以甲醇-水(0.18%磷酸和0.22%十二烷基磺酸钠,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4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30℃.结果 辛弗林质量浓度在3.1 ~93 μg/mL(r =0.999 9)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42%,RSD为1.11%(n=6).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枳实导滞丸中辛弗林的质量控制.

    作者:曲楠楠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3种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及洛美沙星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年6月至12月收治的134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氧氟沙星组、左氧氟沙星组和洛美沙星组,采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及洛美沙星的有效率分别为80.43%,88.64%,77.27%,成本-效果比值分别为6.27,6.16,6.88.结论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是治疗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药物.

    作者:帅洪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围术期45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围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45例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患者围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即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及时、果断、准确处理.结果 45例患者全部顺利接受了手术,4例眼压偏高,经用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正常.结论 护士围术期的严密观察和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马春辉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肠道清洁药物用于肝癌患者术前临床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 对不同肠道清洁药物进行研究,为临床护理中的术前肠道清洁药物选择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将肝癌患者220例分为硫酸镁组、磷酸钠盐组、聚乙二醇组和乳果糖组,对患者的肠道清洁度、肛门排气时间、患者舒适度、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 肠道清洁满意度分别为硫酸镁组92.00%、磷酸钠盐组94.00%、聚乙二醇组95.00%、乳果糖组96.67%,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硫酸镁组(62.8±13.7)h、磷酸钠盐组(57.3±14.2)h、聚乙二醇组(63.2±17.3)h、乳果糖组(61.1±18.2)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舒适度硫酸镁组44.00%、磷酸钠盐组92.00%、聚乙二醇组83.33%、乳果糖组91.67%;并发症乏力、腹胀、腹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乙二醇组与乳果糖组明显低于硫酸镁组与磷酸钠盐组.结论 4种肠道清洁药物均可用于肝癌术前肠道准备,但聚乙二醇和乳果糖有较高的患者舒适度、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作为肝癌术前肠道准备更优.

    作者:朱玲;付欢英;杨芳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目的 探讨减轻使用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分析医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116例胺碘酮相关性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并探讨预防策略.结果 胺碘酮所致静脉炎重在预防,可通过选择合适的配置浓度、适当的穿刺方式及部位、加强患者用药教育等方法进行有效预防并及时处理.结论 静脉炎是静脉输注胺腆酮时常见的不良反应,在输注过程中应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赵霞;苏乐群;刘逢芹;李妍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8种用药方案个体化治疗高血压伴并发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确保高血压联合用药降压达标、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用药.方法 采用军字1号微机系统工程,将医院近3年来收治的高血压伴并发症患者归纳为8种病情,对所用药物归纳总结成8种方案并进行疗效分析和评价.结果 8种类型的高血压伴并发症,分别个体化用8种降压药治疗方案控制血压,出院时血压达标率为85%~95%,缓解率为100%,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个体化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基本上安全有效,合理经济.

    作者:刘亚红;仇晓峰;戴德银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地佐辛预防七氟醚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佐辛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注射对七氟醚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中下腹部手术患者120例,采用静脉全身麻醉诱导复合全程七氟醚吸入.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3组.A组于手术结束前15 min将地佐辛针0.15 mg/kg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为10 mL静脉注射;B组于手术结束前15 min将地佐辛针0.2 mg/kg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为10 mL静脉注射;C组于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对手术后发生躁动、气道阻塞、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情况进行量化评分.结果 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0.15~0.2 mg/kg的地佐辛针,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苏醒时间两组比较无明显影响;B组拔管时间较C组延长(P<0.05);A组、B组术后躁动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在手术结束前15 min内静脉注射0.2 mg/kg的地佐辛可有效预防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作者:项崇悟;高丽娟;吴兴娇;王传光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门诊药房实习生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做好实习生带教工作,培养其熟练应用专业知识、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方法 分析实习生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结果 制订实习生的培训计划与考核表,并由实习生对带教老师进行评价.考核量表在工作中实用性强,评估内容规范、简便,带教老师和实习生都能很好地了解和应用.结论 通过对实习生的规范化培训,以及师生双方的相互考核与评价,可使带教水平和学生的能力明显提高.

    作者:张之艺;宗黎琼;郭澄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生物共振配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

    目的 探讨生物共振配合药物治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注射用腺苷钴胺肌肉注射,尼美舒利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物共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生物共振配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明显优于传统药物,有效率达66.67%.结论 生物共振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雷启蓉;黎昌强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As2O3抑制恶性纤维母细胞增殖浓度效应及特异性的体外测评

    目的 体外检测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恶性纤维母细胞株MG-63(骨肉瘤细胞)及人正常纤维母细胞株MRC-5增殖的浓度效应,评价As2O3对恶性纤维母细胞毒作用的强度及特异性.方法 应用噻唑蓝(MTT)法检测5d内0.25~8μmol/L浓度的As2O3对细胞株MG-63及MRC-5增殖的抑制率.以累积正态分布函数拟合二者的浓度-抑制率曲线,比较50%抑制浓度(IC50).以正态分布函数拟合二者抑制率的差值,推断大差值及对应浓度的95%可信区间.结果 1μmol/L浓度的As2O3对MG-63细胞抑制率第5天达58.8%,对MRC-5细胞高仅达27.6%,8μmol/L浓度的As2O3对MRC-5细胞的抑制率达55.9%.使用第4天的浓度及抑制率分别拟合MG-63与MRC-5细胞剂量效应曲线的累积正态分布函数,决定系数(r2)值均大于0.98,IC50分别为0.968 6μmol/L和6.103 8 μmol/L,其比值为6.30.拟合MG-63及MRC-5细胞增殖抑制率差值的正态分布函数,r2=0.990 7,大抑制率差值为25.36%,95%可信区间对应As2O3的浓度为0.487 5 μmol/L和1.049 4 μmol/L.结论 As2O3可有效抑制人恶性纤维母细胞增殖,在特定浓度区域内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安全性).

    作者:方成;刘立;丁洪波 刊期: 2013年第1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