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川萍;陈立虹;黄小琴;赵昕
目的 探讨奥拉西坦辅助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奥拉西坦治疗,两组均以21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应用奥拉西坦辅助治疗急性颅脑损伤,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有助于恢复记忆与智能障碍,疗效显著,适宜临床应用.
作者:周广滨;王鹏宇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建立酸性染色法用于测定川贝母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三氯甲烷-甲醇(4∶1)混合溶液提取川贝母总生物碱;采用酸性染料染色法,以西贝母碱为指标成分,测定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 4个规格川贝母样品中总生物碱含量均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的规定.结论 该方法不需要复杂仪器、操作简便,可作为川贝母的质量检测方法.
作者:王纯玉;何祖新;吴玉良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建立测定丹栀逍遥丸中丹皮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Aglient C18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4 nm,柱温为30℃.结果 丹皮酚进样量在0.045 55~0.303 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7%,RSD=1.19%(n=6).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丹栀逍遥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光仁;严亨波;董秀芳;王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以克拉霉素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小儿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均采取三联疗法,观察组给予克拉霉素+甲硝唑+奥关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甲硝唑+奥美拉唑治疗,疗程均为5周.结果 两组患儿溃疡愈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HP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克拉霉素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小儿HP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肯定,在清除HP方面优于阿莫西林为主的三联疗法,且不良反应低,是较理想的方案.
作者:孙泰;龚涛;张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鹿瓜多肽联合美洛昔康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老年患者68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分别给予美洛昔康、鹿瓜多肽联合美洛昔康,治疗前后检测血沉、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肝功能、血常规及尿常规,并观察患者关节疼痛、肿胀、晨僵时间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5周后,鹿瓜多肽联合美洛昔康和美洛昔康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35%和70.59%,两组患者的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关节压痛数目、关节肿胀数目、关节压痛数、关节压痛指数等均明显好转,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鹿瓜多肽+美洛昔康组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压痛指数改变优于美洛昔康组(P<0.05).结论 瓜多肽注射液联合美洛昔康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毒副作用较小.
作者:张惠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Th1及Th2细胞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2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仅采用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3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h1细胞因子(IFN-γ,IL-2)、Th2细胞因子(IL-4,IL-10)和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h1细胞因子(INF-γ、IL-2)明显升高(P<0.05),Th2细胞因子(IL-4、IL-10)明显下降(P<0.05),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和大呼气流速峰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变更显著(P<0.05).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可明显改善肺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纠正血清Th1及Th2细胞因子水平失调有关.
作者:付海卫;张松;张添威;黄昌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考察注射用雷贝拉唑钠对细菌内毒素检查试验的干扰情况,并建立其细菌内毒素检查的方法.方法 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ⅪE进行凝胶法试验,并与动态浊度法比较.结果 供试品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作用.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注射用雷贝拉唑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作者:范治云;王春芳;张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免疫增强剂通常指的是在单用或与抗原同时使用时可增强机体免疫应答的物质,亦被称为免疫调节剂或免疫刺激剂.免疫增强剂可通过不同的作用途径发挥作用,如增强巨噬细胞的活性、增强抗原物质的免疫原性和稳定性以及促进抗体的合成与分泌等,从而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目前已研究的免疫增强剂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微生物类、生物因子类、人工合成类、微量元素类以及天然类药物.对其研究主要涉及免疫学、药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是近年来应用医学研究中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作者:徐钊;贾天凌;曹于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单环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术中配合和护理要点.方法 对30例肝硬化患者经胃镜下单环套扎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并进行效果观察.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胃镜下采用单环结扎器行套扎术对食管静脉曲张及破裂出血的止血效果显著.术前患者及器械准备完善,术中医生、护士及患者的默契配合,以及熟练的内镜操作是提高结扎术成功率的保证.
作者:黄晓春;杨爽;陈洪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碱性物质对兰索拉唑片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对片芯中碱性物质种类进行筛选,制备的样品采用软双铝包装,进行加速6个月留样考察.结果 佳方案的样品经过试验考察,性状、有关物质(0.31%)、含量、释放度均符合规定.结论 片芯中加入合适碱性物质并使用软双铝包装,有利于样品质量稳定性的提高.
作者:罗川萍;陈立虹;黄小琴;赵昕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抗辐射复方中药五麦党黄口服液(WMDH)的辐射防护作用.方法 将小鼠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3个给药剂量组,连续给药14d,末次给药后3h采用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7.5 Gy),于照射后记录各给药组存活时间及30 d存活率;另分组及给药剂量同前,连续给药14d,采用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3.0 Gy),测定各给药组动物外周血白细胞数、胸腺、脾脏指数.结果 WMDH口服液可显著延长受照射小鼠的存活时间,升高外周血白细胞数、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结论 WMDH口服液对试验小鼠核辐射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作者:徐春红;李鹏;谢梅;卢海波;胡正波;徐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利塞膦酸钠联合阿法骨化醇和钙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 收集医院2010年1月至12月绝经后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门诊和住院患者64例,随机均分成两组,A组予利塞膦酸钠联合阿法骨化醇、钙尔奇D治疗,B组予钙尔奇D治疗,治疗前后检测腰椎骨密度(BMD)、股骨颈BMD、全髋部BMD、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血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血常规及尿常规等,并记录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个月后,A组和B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2%和56.25%;两组患者的腰椎BMD、股骨颈BMD、全髋部BMD等均明显好转,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A组改善程度优于B组(P<0.05);A组的PINP和β-CTX明显降低(P<0.05).结论 利塞膦酸钠联合阿法骨化醇、钙尔奇D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具有良好的效果,且毒副作用较小.
作者:傅捷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促进医院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法,对2010年至2012年医院门诊中成药的销售金额及构成比、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成药的种类较有连续性,各类药销售金额及构成比相对固定.在医院相继出台一系列合理用药管理制度后,门诊中成药的使用更加规范.结论 中成药用药品种的选择基本能满足临床需求,同时兼顾了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保障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和经济.
作者:米婷婷;张育勤;景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血药谷浓度(C0)和2h血药浓度(C2)监测对肾移植患者个体化用药的指导作用.方法 对肾移植术后服用他克莫司(FK506)的19例患者,监测其C0和C2及肝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不同个体间C0和C2差异很大,同一个体不同时间内C0和C2差异也很大,尤其是腹泻患者有时会有C0大于C2的情况发生.因此,临床需设计个体化的给药方案.结论 C0和C2监测对于调整给药剂量及用药间隔时间、减少排斥反应及肾毒性的发生、使患者用药更具个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丽华;李建新;高柏青;刘志中;刘文豹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比较米非司酮与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A组)和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组(B组),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调经效果、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药物副作用.结果 治疗3个月后,米非司酮组在治疗期间有效止血、无复发,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组停药后有撤退性出血,复发率为21.67%;米非司酮组血清激素水平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较治疗前下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组E2及P较治疗前下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变薄.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较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张欣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68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果 两组镜下炎症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美拉唑是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刘洪利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兰索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将7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兰索拉唑3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并加强全程护理;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2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均为5d.观察止血效果.结果 治疗组止血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81.58%(P<0.05).结论 兰索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加强全程护理,可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红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配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轻重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均给予替米沙坦降压治疗,治疗组增加综合干预治疗,包括认知疗法、运动疗法和心理疏导疗法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日常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干预结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薇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应用紫杉醇(PTX)+奈达铂(NDP)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加用甲羟孕酮(MPA)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PTX+ NDP)及B组(PTX+ NDP+ MPA),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B组近期总有效率(SD +PR +CR)为90.00%,明显高于A组的78.00% (P <0.05),且毒副反应中消化道症状、泌尿系症状、Ⅰ度骨髓抑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行同步放射及化学治疗的近期疗效满意,但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毒副反应,予甲羟孕酮控制后症状可缓解,临床应用利大于弊.
作者:邢小芬;卢安;边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应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ICU重症肺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比阿培南降阶梯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经验性选择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ICU住院天数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ICU住院天数指标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ICU重症肺炎,能迅速控制感染,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白丽 刊期: 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