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门诊2010年至2012年中成药使用情况分析

米婷婷;张育勤;景莉

关键词:中成药, 使用情况, 用药频度
摘要:目的 促进医院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法,对2010年至2012年医院门诊中成药的销售金额及构成比、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成药的种类较有连续性,各类药销售金额及构成比相对固定.在医院相继出台一系列合理用药管理制度后,门诊中成药的使用更加规范.结论 中成药用药品种的选择基本能满足临床需求,同时兼顾了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保障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和经济.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芩暴红止咳胶囊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制备芩暴红止咳胶囊并建立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蒸馏法提取满山红中的挥发油;采用水煎煮法提取黄芩、暴马子皮药液.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中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制剂中杜鹃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杜鹃素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2.0 ~ 90.0 μg/mL,平均回收率为100.19%,RSD =0.87% (n =6).结论 该制剂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标准可行.

    作者:彭丽君;刘祖雄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小儿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30例

    目的 探讨以克拉霉素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小儿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均采取三联疗法,观察组给予克拉霉素+甲硝唑+奥关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甲硝唑+奥美拉唑治疗,疗程均为5周.结果 两组患儿溃疡愈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HP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克拉霉素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小儿HP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肯定,在清除HP方面优于阿莫西林为主的三联疗法,且不良反应低,是较理想的方案.

    作者:孙泰;龚涛;张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无菌检查中消除喹诺酮类药物抗菌活性的方法研究

    目的 考察Mg2+、β-环糊精、组氨酸-卵磷脂-聚山梨酯80对不同浓度莫西沙星的中和效果,完善喹诺酮类药物的无菌检验方法.方法 将试验菌直接接种至含一定浓度的莫西沙星培养基中,同时更换冲洗液和冲洗量,结合中和法,用薄膜过滤法对6个品种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 Mg2+的中和效果好,采用薄膜过滤法和中和法能有效消除其抗菌活性.结论 建议将验证方法收载入《中国药典》.

    作者:江志杰;高春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右美托咪定联合曲马多用于鼻内窥镜手术30例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曲马多用于鼻内窥镜手术辅助镇静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择期局部麻醉下行鼻内窥镜手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D组(在10 min内输注右美托咪啶1μg/kg+曲马多1 mg/kg)和M组(咪唑安定0.5 mg/kg+曲马多1 mg/kg),每组30例.记录患者基础值(T0)、手术开始后10 min(T1)、30 min(T2)和手术结束即刻(T3)的平均动减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观察术中VRS,OAA/S、合作评分、曲马多用量等指标.结果 M组患者在T1,T2时MAP和HR均高于D组(P<0.05或P<0.01).两组SpO2均在96%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VRS、合作评分D组优于M组(P<0.05);曲马多用量M组多于D组(P<0.05);而在OAA/S评分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曲马多用于鼻内窥镜手术,能辅助提供良好的术中镇静、镇痛效果.

    作者:王志丰;刘冬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盐酸氨溴索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4例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住院的早产儿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34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每次7.5 mg,每12h1次,疗程3~5d.结果 治疗组NRDS的发生率为11.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 (P <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3.55±3.17)d和(15.31±2.91)d,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5 871±672.5)元和(6 355±723.6)元,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对新生儿NRDS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武丽华;向红军;曾蓉;李丹丹;赵淑芳;何群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肉豆蔻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肉豆蔻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脂肪油、苯丙素、木脂素和黄酮等,这些化合物具有抗菌消炎、镇痛、止泻、抗肿瘤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该文对近年来肉豆蔻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方爱娟;徐凯节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肺炎32例

    目的 观察应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ICU重症肺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比阿培南降阶梯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经验性选择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ICU住院天数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ICU住院天数指标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ICU重症肺炎,能迅速控制感染,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白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溃疡性结肠炎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并发感染的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并发感染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02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并发感染患者55例,分成新型护理组(33例)和一般护理组(22例).观察两组患者感染控制情况、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主观幸福感.结果 感染控制情况中,新型护理组显效率(39.39%)及总有效率(96.97%)均高于一般护理组(13.64%,68.18%)(P<0.05);新型护理组抗生素使用时间(5.6±1.3)d和住院时间(7.5±1.6)d均少于一般护理组[(7.1±1.7)d,(8.6±1.7)d] (P<0.05);MUN-SN评定结果为新型护理组总分(13.66±4.26)分和正性因子(17.44±3.27)均高于一般护理组(6.70±3.03,10.33±4.27)(P<0.05).结论 新型护理措施有助于此类并发感染的恢复,可加强对感染的控制、缩短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患者对于护理的态度也较为满意,是一种良好护理措施.

    作者:邱丽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性肺癌52例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性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对52例复发性肺癌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并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评价临床疗效、药物毒副作用.结果 治疗有效率为53.85%,中位生存时间8.5月,骨髓抑制和消化道症状是主要的毒副作用.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性肺癌疗效理想,药物毒性反应轻.给予规范化学治疗用药的护理流程、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及加强基础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有利于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作者:胡晓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五麦党黄口服液对辐射损伤小鼠防护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 研究抗辐射复方中药五麦党黄口服液(WMDH)的辐射防护作用.方法 将小鼠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3个给药剂量组,连续给药14d,末次给药后3h采用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7.5 Gy),于照射后记录各给药组存活时间及30 d存活率;另分组及给药剂量同前,连续给药14d,采用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3.0 Gy),测定各给药组动物外周血白细胞数、胸腺、脾脏指数.结果 WMDH口服液可显著延长受照射小鼠的存活时间,升高外周血白细胞数、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结论 WMDH口服液对试验小鼠核辐射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作者:徐春红;李鹏;谢梅;卢海波;胡正波;徐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地塞米松联合过氧化碳酰胺治疗第二产程胎儿宫内窘迫32例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联合过氧化碳酰胺治疗第二产程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医院第二产程中胎儿宫内窘迫孕妇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研究组采用地塞米松联合过氧化碳酰胺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鼻吸氧联合常规治疗(左侧卧位、纠正酸中毒等).结果 治疗后胎心率恢复正常研究组30例(93.75%),对照组18例(56.25%),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x2=12.00,P<0.05).研究组患者中行剖宫产14例(43.75%),对照组患者中行剖宫产23例(71.88%),研究组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5.19,P<0.05).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不低于8分者,研究组明显多于对照组(x2=4.95,P<0.05).1 min Apgar平均评分研究组为(9.05±1.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0±2.10)分(x2=6.11,P<0.05).研究组羊水性状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x2=3.95,4.11,P<0.05).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过氧化碳酰胺松是治疗第二产程胎儿宫内窘迫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有效改善宫内窘迫胎儿的缺氧状态,降剖宫产率,减少新生儿窒息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林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青霉素V钾片处方工艺研究

    目的 解决自制青霉素V钾片中有关物质不稳定的问题.方法 通过正交试验所确定的优化处方与对照样品进行溶出曲线比对,通过加速试验,考察处方中有关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自制处方溶出行为及稳定性与对照样品基本一致.结论 新研究出的自制处方科学实用,稳定性良好.

    作者:冷崇姣;张太伦;徐洁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奥扎格雷钠治疗老年性脑梗死52例

    目的 观察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治疗老年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发病在72 h内且年龄在75岁以上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如控制血糖、减轻脑水肿等.对照组56例采用静脉滴注血塞通、丹参以改善脑循环及口服阿司匹林等,治疗组52例在此基础上应用奥扎格雷钠8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内静脉滴注,1次/日,连用2周.观察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76.7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奥扎格雷钠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治疗老年性脑梗死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疗效确切、见效快,且无明显毒副作用,适合应用于老年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佳萍;张宝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鹿瓜多肽联合美洛昔康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鹿瓜多肽联合美洛昔康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老年患者68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分别给予美洛昔康、鹿瓜多肽联合美洛昔康,治疗前后检测血沉、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肝功能、血常规及尿常规,并观察患者关节疼痛、肿胀、晨僵时间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5周后,鹿瓜多肽联合美洛昔康和美洛昔康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35%和70.59%,两组患者的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关节压痛数目、关节肿胀数目、关节压痛数、关节压痛指数等均明显好转,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鹿瓜多肽+美洛昔康组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压痛指数改变优于美洛昔康组(P<0.05).结论 瓜多肽注射液联合美洛昔康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毒副作用较小.

    作者:张惠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泮托拉唑及其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目的 评价泮托拉唑10d序贯疗法与传统10d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60例门诊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以洋托拉唑为主的10d序贯疗法,对照组给予传统10d三联疗法.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86.67%,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分别为93.33%和80.00%,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以泮托拉唑为主的10d序贯疗法是用于感染根治的较优方案.

    作者:张建华;董敬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注射用雷贝拉唑钠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建立

    目的 考察注射用雷贝拉唑钠对细菌内毒素检查试验的干扰情况,并建立其细菌内毒素检查的方法.方法 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ⅪE进行凝胶法试验,并与动态浊度法比较.结果 供试品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作用.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注射用雷贝拉唑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作者:范治云;王春芳;张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瑞舒伐他汀联合硝苯地平的降压作用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评价硝苯地平控释片联用瑞舒伐他汀对1级、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法将114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每日1次,联用组加用瑞舒伐他汀片10 mg、每日1次.另以50例正常血压者为正常组.12周后观察3组血压及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0)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但联用组较对照组血压下降更显著.联用组血浆ET-1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40.5% (P<0.01),较对照组治疗后降低28.6% (P<0.05);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81.0% (P<0.01),较对照组治疗后升高57.7% (P<0.01).结论 瑞舒伐他汀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用有明显的协同降压作用,并伴有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这可能是他汀类药物发挥协同降压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唐辉;舒娴;张晔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德福韦酯片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阿德福韦酯片中阿德福韦酯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 采用Hypersil BDS CPS柱(250 mm×4.6mm,5μm),以0.02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调pH=4.0±0.1)-乙腈(70∶3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260 nm.结果 阿德福韦酯峰和相邻杂质峰可达到有效分离(R>1.5).阿德福韦酯进样质量浓度在4.0~8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9,n=5);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8%,99.27%,99.67%,RSD分别为0.50%,0.97%,0.78%(n=3);方法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RSD< 2%).结论 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阿德福韦酯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马玉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神经生长因子对儿童孤独症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影响的初步研究

    目的 观察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结合神经康复治疗对儿童孤独症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例儿童孤独症患儿,给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康复治疗4个疗程,于治疗前后使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进行脑电生理和听阈测定,比较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儿的病情有明显好转;治疗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正常例数增加,异常表现例次数减少;治疗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各波的潜伏期和峰间期有不同程度的缩短;治疗前双耳听阈都有增高,治疗后听阈值明显下降.结论 儿童孤独症患儿存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异常,经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康复治疗后有明显改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可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康复治疗的疗效研究提供帮助.

    作者:龚善初;邱久军;李东;龚建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我院门诊2010年至2012年中成药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促进医院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法,对2010年至2012年医院门诊中成药的销售金额及构成比、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成药的种类较有连续性,各类药销售金额及构成比相对固定.在医院相继出台一系列合理用药管理制度后,门诊中成药的使用更加规范.结论 中成药用药品种的选择基本能满足临床需求,同时兼顾了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保障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和经济.

    作者:米婷婷;张育勤;景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