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华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配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轻重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均给予替米沙坦降压治疗,治疗组增加综合干预治疗,包括认知疗法、运动疗法和心理疏导疗法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日常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干预结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薇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在小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新西兰白兔I/R损伤模型,将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I/R损伤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各15只.阻断肠系膜上动脉(SMA)1 h后,药物治疗组立即给予颈外脉注射甲磺酸加贝酯30 mg/kg,I/R组立即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再灌注6h后采集体静脉及门静脉血,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并取肝、肺及小肠组织;假手术组仅行SMA分离术,术后6h取标本;对照组麻醉后立即取标本.测定门、体静脉血内毒素及肺、肠组织中髓过氧化酶(MPO)舍量,观察肝组织中PMN浸润程度;肠组织病理分级,测定BALF中蛋白含量.结果 肠I/R损伤可导致肝、肺、肠等远端器官中PMN聚集明显增加(P<0.05);甲磺酸加贝酯可以抑制肠I/R损伤引起的PMN聚集,减轻组织器官损伤.结论 PMN在肠I/R损伤中活化聚集是导致全身炎性反应及多器官功能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甲磺酸加贝酯通过抑制PMN的活性及炎性介质的释放而减轻组织器官的损伤.
作者:王健;刘振芬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单环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术中配合和护理要点.方法 对30例肝硬化患者经胃镜下单环套扎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并进行效果观察.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胃镜下采用单环结扎器行套扎术对食管静脉曲张及破裂出血的止血效果显著.术前患者及器械准备完善,术中医生、护士及患者的默契配合,以及熟练的内镜操作是提高结扎术成功率的保证.
作者:黄晓春;杨爽;陈洪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考察Mg2+、β-环糊精、组氨酸-卵磷脂-聚山梨酯80对不同浓度莫西沙星的中和效果,完善喹诺酮类药物的无菌检验方法.方法 将试验菌直接接种至含一定浓度的莫西沙星培养基中,同时更换冲洗液和冲洗量,结合中和法,用薄膜过滤法对6个品种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 Mg2+的中和效果好,采用薄膜过滤法和中和法能有效消除其抗菌活性.结论 建议将验证方法收载入《中国药典》.
作者:江志杰;高春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万托林)雾化吸入在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方面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儿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研究组39例给予孟鲁司特钠口服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39例给予硫酸沙丁胺酸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均治疗1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同时评价大呼气峰流速(PEF)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49%(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的大呼气峰流速为(1.57±0.54)L/min,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39±0.48)L/min(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在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方面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能显著改善患儿肺通气功能.
作者:姚毅;邓春晖;谭静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1月至12月门诊处方14 400张,总结分析不合理处方情况.结果 不合理处方占处方总数的4.83%,不合理处方主要表现在处方格式错误或书写不当、处方内容不合理等.结论 门诊处方基本规范,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加强管理,提高医师用药水平,加强药师审核,确保患者用药有效、安全、经济.
作者:王仕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血药谷浓度(C0)和2h血药浓度(C2)监测对肾移植患者个体化用药的指导作用.方法 对肾移植术后服用他克莫司(FK506)的19例患者,监测其C0和C2及肝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不同个体间C0和C2差异很大,同一个体不同时间内C0和C2差异也很大,尤其是腹泻患者有时会有C0大于C2的情况发生.因此,临床需设计个体化的给药方案.结论 C0和C2监测对于调整给药剂量及用药间隔时间、减少排斥反应及肾毒性的发生、使患者用药更具个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丽华;李建新;高柏青;刘志中;刘文豹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利塞膦酸钠联合阿法骨化醇和钙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 收集医院2010年1月至12月绝经后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门诊和住院患者64例,随机均分成两组,A组予利塞膦酸钠联合阿法骨化醇、钙尔奇D治疗,B组予钙尔奇D治疗,治疗前后检测腰椎骨密度(BMD)、股骨颈BMD、全髋部BMD、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血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血常规及尿常规等,并记录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个月后,A组和B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2%和56.25%;两组患者的腰椎BMD、股骨颈BMD、全髋部BMD等均明显好转,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A组改善程度优于B组(P<0.05);A组的PINP和β-CTX明显降低(P<0.05).结论 利塞膦酸钠联合阿法骨化醇、钙尔奇D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具有良好的效果,且毒副作用较小.
作者:傅捷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脑脊液置换加鞘内给药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8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4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加鞘内给药,比较2组临床疗效、脑脊液压力、脑脊液蛋白含量改变及患者预后.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72.73%,总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78%和72.22%(P<0.05),同时脑脊液压力及蛋白含量的降低均比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脑脊液置换加用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闵丽;熊小平;王荣耀;李渝;蒋仲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金泽冠心软胶囊的佳成型工艺.方法 通过对软胶囊内容物和囊壳处方、软胶囊压制和干燥的关键生产工艺的优化研究,确定金泽冠心软胶囊的佳成型工艺.结果 佳工艺为,胶囊壳处方明胶-甘油-水(10∶4∶10);内容物处方,金泽提取物为53%,大豆油为44%,蜂蜡为3%;干燥工艺,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25%~30%,干燥16h.结论 该处方工艺稳定、可靠,适用于金泽冠心软胶囊的工业化生产.
作者:王贤英;谢香菊;李胜容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建立测定阿德福韦酯片中阿德福韦酯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 采用Hypersil BDS CPS柱(250 mm×4.6mm,5μm),以0.02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调pH=4.0±0.1)-乙腈(70∶3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260 nm.结果 阿德福韦酯峰和相邻杂质峰可达到有效分离(R>1.5).阿德福韦酯进样质量浓度在4.0~8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9,n=5);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8%,99.27%,99.67%,RSD分别为0.50%,0.97%,0.78%(n=3);方法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RSD< 2%).结论 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阿德福韦酯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马玉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结合神经康复治疗对儿童孤独症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例儿童孤独症患儿,给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康复治疗4个疗程,于治疗前后使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进行脑电生理和听阈测定,比较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儿的病情有明显好转;治疗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正常例数增加,异常表现例次数减少;治疗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各波的潜伏期和峰间期有不同程度的缩短;治疗前双耳听阈都有增高,治疗后听阈值明显下降.结论 儿童孤独症患儿存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异常,经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康复治疗后有明显改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可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康复治疗的疗效研究提供帮助.
作者:龚善初;邱久军;李东;龚建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碱性物质对兰索拉唑片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对片芯中碱性物质种类进行筛选,制备的样品采用软双铝包装,进行加速6个月留样考察.结果 佳方案的样品经过试验考察,性状、有关物质(0.31%)、含量、释放度均符合规定.结论 片芯中加入合适碱性物质并使用软双铝包装,有利于样品质量稳定性的提高.
作者:罗川萍;陈立虹;黄小琴;赵昕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68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果 两组镜下炎症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美拉唑是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刘洪利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金双歧对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乳酶生、思密达等口服,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金双歧,并进行疗效判断.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x2=5.96,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大便次数具有显著性差异(=7.74,P<0.05和t=7.96,P<0.05);两组治疗后大便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9,P<0.05).结论 金双歧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晓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建立酸性染色法用于测定川贝母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三氯甲烷-甲醇(4∶1)混合溶液提取川贝母总生物碱;采用酸性染料染色法,以西贝母碱为指标成分,测定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 4个规格川贝母样品中总生物碱含量均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的规定.结论 该方法不需要复杂仪器、操作简便,可作为川贝母的质量检测方法.
作者:王纯玉;何祖新;吴玉良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曲马多用于鼻内窥镜手术辅助镇静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择期局部麻醉下行鼻内窥镜手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D组(在10 min内输注右美托咪啶1μg/kg+曲马多1 mg/kg)和M组(咪唑安定0.5 mg/kg+曲马多1 mg/kg),每组30例.记录患者基础值(T0)、手术开始后10 min(T1)、30 min(T2)和手术结束即刻(T3)的平均动减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观察术中VRS,OAA/S、合作评分、曲马多用量等指标.结果 M组患者在T1,T2时MAP和HR均高于D组(P<0.05或P<0.01).两组SpO2均在96%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VRS、合作评分D组优于M组(P<0.05);曲马多用量M组多于D组(P<0.05);而在OAA/S评分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曲马多用于鼻内窥镜手术,能辅助提供良好的术中镇静、镇痛效果.
作者:王志丰;刘冬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他扎罗汀凝胶联合益肤清乳膏治疗寻常性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寻常性斑块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外用他扎罗汀凝胶与益肤清乳膏,对照组仅单纯外用益肤清乳膏,两组疗程均为12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0.00%,对照组为6.67%.结论 他扎罗汀凝胶联合益肤清乳膏治疗寻常性班块型银屑病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刘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鹿瓜多肽联合美洛昔康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老年患者68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分别给予美洛昔康、鹿瓜多肽联合美洛昔康,治疗前后检测血沉、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肝功能、血常规及尿常规,并观察患者关节疼痛、肿胀、晨僵时间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5周后,鹿瓜多肽联合美洛昔康和美洛昔康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35%和70.59%,两组患者的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关节压痛数目、关节肿胀数目、关节压痛数、关节压痛指数等均明显好转,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鹿瓜多肽+美洛昔康组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压痛指数改变优于美洛昔康组(P<0.05).结论 瓜多肽注射液联合美洛昔康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毒副作用较小.
作者:张惠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并发感染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02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并发感染患者55例,分成新型护理组(33例)和一般护理组(22例).观察两组患者感染控制情况、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主观幸福感.结果 感染控制情况中,新型护理组显效率(39.39%)及总有效率(96.97%)均高于一般护理组(13.64%,68.18%)(P<0.05);新型护理组抗生素使用时间(5.6±1.3)d和住院时间(7.5±1.6)d均少于一般护理组[(7.1±1.7)d,(8.6±1.7)d] (P<0.05);MUN-SN评定结果为新型护理组总分(13.66±4.26)分和正性因子(17.44±3.27)均高于一般护理组(6.70±3.03,10.33±4.27)(P<0.05).结论 新型护理措施有助于此类并发感染的恢复,可加强对感染的控制、缩短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患者对于护理的态度也较为满意,是一种良好护理措施.
作者:邱丽娟 刊期: 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