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药物配置不合理医嘱的临床干预对策分析

许颖

关键词:静脉药物, 配伍, 医嘱, 不合理, 临床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的临床干预措施,保障患者合理用药.方法 对医院2011年1月至10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药物配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理药物配伍主要有药物配伍禁忌、溶剂选择不合理以及药物剂量不当等.结论 应充分利用静脉药物配伍中心平台,大限度地发挥审核医嘱的职能,及时纠正不合理医嘱,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大理州流通环节基本药物配备状况调查

    目的 为大理州基本药物配送的监督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调查大理州零售及批发两类药品流通渠道基本药物的配备情况.结果 基本药物的配备比例较低,且品种集中,不利于基本药物的普及保障.结论 零售药房及批发企业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作者:杨慧;陈娇;张必达;杨晓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茅莓根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 建立顶空静态进样快速分析茅莓根挥发性成分的方法.方法 采用顶空静态进样,提取茅莓根挥发性成分,对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结果 经GC-MS分析结合NIST数据库检索,鉴定出茅莓根中17个挥发性化学成分.结论 茅莓根低温易挥发性成分中,戊醛、乙酸、3-苯基-2-丙烯酸甲酯3种成分约占茅莓根挥发性化学成分的50%以上.

    作者:刘江亭;李慧芬;崔伟亮;蒋海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冬虫夏草中尿苷和腺嘌呤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冬虫夏草中尿苷和腺嘌呤2个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柱(150 mm ×4.6 mm,5 μm),以甲醇-水(5∶9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60 nm.结果 尿苷和腺嘌呤质量浓度质量浓度均在5~50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5%和99.43%,RSD分别为1.18%和1.52%(n=6).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冬虫夏草中尿苷和腺嘌呤的含量.

    作者:刘少静;杨黎彬;王小宁;吴艳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国内外压片机研究现状

    压片机是药物固体制剂制备中生产片剂为重要的设备之一,目前国内外对压片机的研究热点主要在生产的封闭性、片剂质量检测、高速高质量生产及在位清洗等.该文就目前国内外压片机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针对当今片剂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对未来压片机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作者:王笛;赵文昌;赵振昇;宋丽军;石敏;叶伟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苏黄止咳胶囊联合舒利迭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与促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研究苏黄止咳胶囊联合舒利迭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和血清促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老年科门诊和住院的COPD稳定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舒利迭(沙美特罗50 μg/丙酸氟替卡松500 μg)吸入治疗,观察组加用口服苏黄止咳胶囊3粒/次,每日3次,疗程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血清促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结果 治疗1个月后两组FEV1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血清IL-6,IL-8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苏黄止咳胶囊联合舒利迭治疗,对于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和非特异性气道炎症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程莉;刘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蛋白尿的影响

    目的 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蛋白尿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观察组患者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尿蛋白及肾功能指标的改变.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观察组降压幅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及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可显著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并可减少尿蛋白及改善肾功能,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代红梅;王瑞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制药设备的采购与验收实践

    目的 为制药新设备的采购与验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分析项目评估、市场调研、设备设计、设备验收等主要流程,提出有关采购与验收的建议.结果与结论 只有对购进设备的全过程进行周密计划并严控质量,才能确保该设备达到预期的效果,保证优质药品的生产.

    作者:钱生稳;戴红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文献与问卷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 促进中成药的安全、合理使用.方法 通过万方数据库知识服务平台检索2007年至2011年“中成药不良反应”相关文献,对患者年龄、不良反应类型和药物剂型进行统计分析;收集2012年2月至3月潮州医院门诊部回收的由患者填写的有效调查问卷50份,统计患者的中成药使用情况.结果 共检索到591篇文献、中成药制剂不良反应347例,其中患者以10岁以下儿童和51至60岁中老年人居多,分别占24.50%和20.46%;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61.61%;共涉及54种药品,其中中药注射剂多,占85.88%.结论 医院应做好对中成药不良反应的预防工作,建立并健全中成药不良反应监测制度,规范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作者:黄秀纯;吴雪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民营医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使用管理分析

    目的 了解民营医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使用及管理情况.方法 统计2012年2月至9月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限定日剂量和药物利用指数方法,分析药品使用的合理性.结果 芬太尼注射液、盐酸吗啡缓释片和磷酸可待因片使用量分别排前3位.结论 该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符合有关规定,无滥用倾向.

    作者:曾永兰;罗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门诊药房服务满意度的实践体会

    目的 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门诊患者对医院药房的满意度.方法 成立品管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找出影响药房满意度的原因,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PDCA循环)开展活动.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门诊药房服务满意度提高5.1%,收到良好效果.结论 在实际工作中合理运用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可不断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提升药学服务质量及患者对药房的满意度.

    作者:茅渊;许建国;孙家艳;吴加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贞颗粒中齐墩果酸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地贞颗粒中齐墩果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Welch Ultimate AQ C1s柱(250 mm×4.6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85∶1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40℃.结果 齐墩果酸进样量在0.525~3.67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低检测限为0.525 μg,地贞颗粒中齐墩果酸的含量为162.75~171.33 μg/g.结论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方法可靠、结果准确、稳定性好的特点,可用于地贞颗粒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

    作者:文才华;涂文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新药研究与开发的发展动态概述

    从基础研究到制药企业开发全方位视角,对近期新药研发的发展与动态进行综述,并对今后药物研发进行了展望.源于天然植物的药物开发历史悠久且富有生命力;利用生物技术从动物毒液组分进行新药研究正在取得成效;化学合成药物仍是新药开发重要途径,但周期长、成本高;利用已有药物再开发获得新用途是快捷新药开发的一个方向.

    作者:贾文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关键质量属性在药品检查工作中的应用及其价值

    根据我国药品检查的现状,提出药品检查员应当运用药品的关键质量属性这一工具进行药品检查.关键质量属性通常来源于药品研发阶段对药品工艺知识和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理解,也来自药品生命周期内对相关经验的总结.药品检查工作中使用关键质量属性这一工具,能使药品检查员科学判断药品生产企业所采取的相关措施是否合理、有效;同时,药品检查员还可以此确定检查关键区域,合理安排检查计划,全面、客观、真实地掌握企业生产质量管理情况.

    作者:翟铁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薄膜包衣技术中包衣材料颜色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薄膜包衣材料颜色选择的相关因素,为选择适合的包衣材料提供建议和指导.方法 基于工作实践、法律法规研究,全面分析、总结可能影响薄膜包衣材料颜色选择的相关因素.结果与结论 薄膜包衣材料的颜色选择需要考虑法律法规、包衣片剂、薄膜色衣材料、产品等多方面的因素.

    作者:孙业忠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消化性溃疡治疗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目的 评价3种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消化性溃疡的成本-效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35例,分成3组.其中奥美拉唑组(OAC组)41例,泮托拉唑组(PAC组)44例,雷贝拉唑组(RAC组)50例.3组均加服克拉霉素与阿莫西林,比较用药14 d后的疗效、不良反应和治疗成本,并进行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3组治疗方案的成本分别为717.36元、777.84元、1 060.92元;HP根除率分别为87.80%,90.91%,94.00%,3组无显著性差异;溃疡愈合率分别为78.05%,93.18%,96.00%,OAC组与PA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PAC组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佳治疗方案.

    作者:严丽华;余琦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46例

    目的 观察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标准三联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荆花胃康胶丸治疗,治疗4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复查胃镜、检测HP.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8%,HP转阴率8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和67.39%(P<0.05).结论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具有协同作用,患者依从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贺燕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我院药师干预门诊退药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退药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应用计算机系统汇总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的所有门诊退药处方,分析干预措施致门诊退药处方的变化.结果与结论 门诊退药比例控制为0.5% ~0.8%,实施干预后,规范了门诊退药的流程,完善对门诊退药的全面监控,促进了患者合理用药.

    作者:焦亿;赵镭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杰雪皮肤消毒液消毒效果实验研究

    目的 验证杰雪皮肤消毒液消毒效果的可靠性.方法 皮肤试验采用同体自身对照,试验组30例,杰雪消毒患者右手背皮肤,消毒区采样细菌培养72 h;对照组30例,碘酊酒精消毒患者左手背皮肤,消毒区采样细菌培养72 h.瓶塞试验,试验组30例,杰雪消毒瓶塞,消毒区采样细菌培养72h;对照组30例,碘酊酒精消毒瓶塞,消毒区采样细菌培养72 h.结果 杰雪和碘酊酒精消毒皮肤、瓶塞后均无细菌生长.结论 杰雪对皮肤和瓶塞消毒效果均可靠.

    作者:石慧;吴萍;郭辉梦;向成玉;周晓英;吴显和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4例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致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药学分析

    目的 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减少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方法 对4例抗菌药物致严重ADR的病案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方案制订,安全和规范用药,可尽量避免或减少严重ADR的发生,不仅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还能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王维忠;马莹;张馨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胸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促进医院胸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胸外科手术患者525例,对其中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品种、联合用药、用药时间、切口愈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抗菌药物总使用率为100.00%.主要药物种类有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类、硝咪唑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其中单用、二联、三联、四联及以上用药分别为244例(46.48%)、231例(44.00%)、34例(6.48%)、16例(3.05%).结论 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对术后抗感染及减少耐药菌的产生至关重要.

    作者:王丽华;冯慧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