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铁伟
目的 为制药新设备的采购与验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分析项目评估、市场调研、设备设计、设备验收等主要流程,提出有关采购与验收的建议.结果与结论 只有对购进设备的全过程进行周密计划并严控质量,才能确保该设备达到预期的效果,保证优质药品的生产.
作者:钱生稳;戴红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完善医院药库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方法 分析药库旧的信息管理模式的不足,引进新的信息管理系统.结果 与传统工作模式比较,新的信息系统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结论 药品辅助管理系统为医院药品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可使药品管理条码化、标准流程系统化、重复工作简便化.
作者:郭晓华;李海燕;温明玲;薛江曼;梁莹;贾叶飞;马铭;刘泽源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3种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消化性溃疡的成本-效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35例,分成3组.其中奥美拉唑组(OAC组)41例,泮托拉唑组(PAC组)44例,雷贝拉唑组(RAC组)50例.3组均加服克拉霉素与阿莫西林,比较用药14 d后的疗效、不良反应和治疗成本,并进行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3组治疗方案的成本分别为717.36元、777.84元、1 060.92元;HP根除率分别为87.80%,90.91%,94.00%,3组无显著性差异;溃疡愈合率分别为78.05%,93.18%,96.00%,OAC组与PA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PAC组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佳治疗方案.
作者:严丽华;余琦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儿科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医院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405例的临床资料,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405例患儿中,检出感染多重耐药菌34例,检出率8.40%;经积极治疗和预防与控制,痊愈出院33例(97.06%),因病情严重治疗无效死亡1例(2.94%).结论 对患儿实施严密监测及采取科学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对于预防院内感染多重耐药菌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的临床干预措施,保障患者合理用药.方法 对医院2011年1月至10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药物配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理药物配伍主要有药物配伍禁忌、溶剂选择不合理以及药物剂量不当等.结论 应充分利用静脉药物配伍中心平台,大限度地发挥审核医嘱的职能,及时纠正不合理医嘱,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
作者:许颖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四川是我国大的中药材产地之一,也是全国乃至世界生物物种丰富的地区之一,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该文针对四川中药资源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基于四川中药资源发展的特点,提出了适合该省中药资源发展的运行措施,为推进四川省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与策略.
作者:王晨;张忠元;张珵;杜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体感诱发电位(SEP)评价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30 mL+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2周.治疗前后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观察患者瘫痪肢体SEP的N20波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治疗后2组患侧SEP的N20波幅都明显提高(P<0.01或P<0.05),治疗组升幅更高(P<0.05).用药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叶注射液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脑功能的恢复疗效确切.
作者:杨柳;张敏;余宏;黄艳玲;王兴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草苁蓉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il 100-5 C18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60 nm.对13批次草苁蓉样品色谱图进行共有模式的建立.结果 建立了草苁蓉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得到了28个共有峰,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以上.结论 所建立的草苁蓉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草苁蓉药材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
作者:张英;鞠爱华;周秀娟;张慧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阐述药品包装对安全用药的影响.方法 分析笔者多年来在窗口发药中遇到的包装问题.结果 包装设计不合理,可引起患者出现药物性肝病、肾脏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 药品生产企业改进药品包装势在必行.
作者:周祖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人体血浆中乙酰氨基酚、异丙安替比林和无水咖啡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方法,研究复方对乙酰氨基酚Ⅱ胶囊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评价其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 按照随机双交叉试验设计,单剂量口服复方对乙酰氨基酚Ⅱ胶囊与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后,采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建立血浆-药物浓度曲线,采用BAPP2.2药代动力学计算软件模拟房室模型并计算各有效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 3组分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均为0.04 ~ 10.0μg/mL(r>0.999),方法回收率(85%~115%)、精密度(低浓度RSD< 20%,中、高浓度RSD< 15%)和准确度(DIF< 15%)均良好.结论 样品分析方法快速、灵敏、专属性好,可用于复方对乙酰氨基酚Ⅱ胶囊生物等效性研究.统计学分析表明,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作者:余春梅;杨秀丽;陈仲祥;陈家香;卢苇;郑小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优化人参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药材粒径、溶剂流速、浓缩温度对人参总皂苷转移率的影响基础上,通过响应曲面法对人参总皂苷动态连续循环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人参总皂苷的含量与所考察3个因素之间关系符合二次回归模型.优化后人参总皂苷的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8%,超微粉碎时间10 min,溶剂流速24 mL/min,浓缩温度65℃.人参总皂苷转移率为85.64% (P<0.000 1),验证试验结果与预测值偏差为2.58%,说明该模型比较可靠.结论 该方法科学、合理、可行,对人参总皂苷提取工艺应用于实际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榕文;李耿;杨广荣;张敏敏;李美金;曾洁玲;赖小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无需停止哺乳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的方法.方法 采用中药芒硝和大蒜外敷肿块局部治疗,以及指导产妇正确哺乳和定时用手挤空或用吸奶器吸空淤积乳汁,治疗早期乳腺炎5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无须停止哺乳.结果 患者均治愈.结论 大蒜及芒硝外敷并加强护理指导对早期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效果好,产妇可继续哺乳,且安全无副作用,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王红耐;张彩芬;孟惠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寻低温下获得较高提取率的大豆异黄酮提取方法.方法 以低温脱脂豆粕为原料,用溶剂法和微波对豆粕进行提取,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物料比、浓度等影响因素.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异黄酮的含量.结果 用溶剂法提取大豆豆粕,在80%乙醇、常压60℃、浸提2h、豆粕与乙醇比例为1∶15 (g/mL)的条件下,大豆异黄酮的得率较高.利用微波对其进行前处理的佳条件为频率400W,固液比为1∶30(g/mL),微波提取时间为6min.结论 溶剂法和微波法提取大豆异黄酮均可行,适当的微波处理不仅可提高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率,同时可提高提取操作的选择性,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
作者:王舒;李文;梁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冬虫夏草中尿苷和腺嘌呤2个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柱(150 mm ×4.6 mm,5 μm),以甲醇-水(5∶9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60 nm.结果 尿苷和腺嘌呤质量浓度质量浓度均在5~50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5%和99.43%,RSD分别为1.18%和1.52%(n=6).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冬虫夏草中尿苷和腺嘌呤的含量.
作者:刘少静;杨黎彬;王小宁;吴艳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元胡止痛滴丸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83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同时服用元胡止痛滴丸及氟桂利嗪胶囊,对照组41例仅服用氟桂利嗪胶囊,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服用其他镇静、止痛药,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对照组为41.46%,明显低于治疗组的69.05%(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元胡止痛滴丸能明显缓解头痛程度,减少头痛发作次数,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浩;张磊;杨晓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国产复方缬沙坦片在健康人体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并与参比制剂比较其生物等效性.方法 将1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分组,依照自身交叉、对照方案单剂量口服国产复方缬沙坦片及参比制剂各2片(含缬沙坦160 mg/氢氯噻嗪25 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荧光法及离子对色谱法测定血浆中缬沙坦、氢氯噻嗪的质量浓度,并用BAPP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国产复方缬沙坦片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缬沙坦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2.75±0.55)h和(2.75±0.31)h,峰浓度(Cmax)分别为(4 496.44±1 453.66)ng/mL和(4 387.46±1 445.47) ng/mL,0~24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4分别为(28 955.11±8 122.35)ng/(h· mL)和(29 783.15±9 706.08)ng/(h·mL);氢氯噻嗪Tmax分别为(2.44±0.66)h和(2.25±0.35)h,Cmax分别为(136.68±33.91)ng/mL和(128.12±37.35)ng/mL,AUC0-24分别为(1 018.54±200.73)ng/(h· mL)和(1 008.44±292.30)ng/(h·mL).国产复方缬沙坦片中的缬沙坦和氢氯噻嗪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分别为(99.8±15.5)%和(107.9±30.6)%.结论 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张鹏;廉江平;李小川;方志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云南白药胶囊治疗外科整形术后面部肿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医院美容整形外科行面部整形术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术后面部肿胀云南白药胶囊治疗观察组(56例)和安慰剂治疗对照组(56例).分别采集两组整形者的血液标本,检查整形者术前,术后2,3,5d各个时间段上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值.并对术后面部肿胀程度进行分级评价,比较两组分级评价效果.结果 术后2d时对照组平均CRP值为(62.36 ±33.27)mg/L,观察组为(33.72±20.33) mg/L;术后3d,对照组平均CRP值为(28.46±13.75) mg/L,观察组为(14.26±13.18)mg/L;术后5d,对照组平均CRP值为(10.27±8.45)mg/L,观察组为(2.66±2.49) mg/L.两组整形者术后CRP值均显著升高,但观察组各时段CRP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整形者治疗后面部肿胀程度分级比较中,观察组肿胀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云南白药胶囊具有良好的抗炎消肿疗效,治疗外科整形术后面部肿胀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纪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促进医院胸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胸外科手术患者525例,对其中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品种、联合用药、用药时间、切口愈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抗菌药物总使用率为100.00%.主要药物种类有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类、硝咪唑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其中单用、二联、三联、四联及以上用药分别为244例(46.48%)、231例(44.00%)、34例(6.48%)、16例(3.05%).结论 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对术后抗感染及减少耐药菌的产生至关重要.
作者:王丽华;冯慧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影响薄膜包衣材料颜色选择的相关因素,为选择适合的包衣材料提供建议和指导.方法 基于工作实践、法律法规研究,全面分析、总结可能影响薄膜包衣材料颜色选择的相关因素.结果与结论 薄膜包衣材料的颜色选择需要考虑法律法规、包衣片剂、薄膜色衣材料、产品等多方面的因素.
作者:孙业忠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48例,并与采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48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15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14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79.17%;经卡方检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r=6.10,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及胃镜病理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仅胃镜病理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春微 刊期: 2013年第16期